御书房内,檀香袅袅。
徐翊正批阅奏折,见凌崧持笏而入,抬眸道:“凌爱卿有事启奏?”
凌崧躬身行礼,声音沉稳:
“启禀陛下,河南、山东、湖广等地灾情已彻底平定。”
“哦?细细说来。”徐翊放下朱笔,目光微凝。
“回陛下,”凌崧缓缓道,“三地已完成堤坝修缮,补种的晚稻长势良好,秋收可补足大半亏空;朝廷拨发的赈灾粮款均已到位,各地粥棚陆续撤除,流民也已返乡复业。臣已核查过地方呈报的卷宗,各项数据无误,百姓生计已稳。”
徐翊指尖轻叩案几,沉吟片刻:“此次灾情波及甚广,能在短时间内平定,凌爱卿与地方官员辛苦了。”
“此乃臣等分内之责,不敢居功。”
凌崧道,“倒是各地官府在此次赈灾中暴露的仓储管理疏漏,臣已整理成奏折,恳请陛下训示。”
徐翊接过他递上的奏折,翻看几页后颔首:“疏漏之处,着户部、工部协同整改,务必杜绝后患。另,传旨嘉奖此次赈灾有功的官员,抚恤遇难百姓家属。”
“臣遵旨。”凌崧再次行礼。
徐翊望着窗外,语气渐缓:“百姓安,则天下安。灾情虽平,仍需警惕后续民生安抚,莫让灾后复生乱象。”
“臣谨记陛下教诲。”
凌崧躬身退下,御书房内复归宁静,只余下徐翊翻阅奏折的沙沙声。
午后的阳光透过疏枝,在后苑的草地上洒下斑驳光影。
姜照换下繁复的宫装,着一身便于行动的湖蓝布裙,手中拎着刚猎得的野鸡,正蹲在石灶旁摆弄火折子。
这是她难得偷闲的时刻,想着烤只野味换换口味,便让侍女远远候着,自己动手添柴引火。
油脂滴落炭火,发出滋滋声响,香气渐渐弥散开来,带着烟火气的暖意。
“好香。”
一道戏谑的声音自身后响起。
姜照回头,见徐炙不知何时立在不远处,墨绿衣袍衬得他眉眼带笑,目光直勾勾盯着石灶上的野鸡。
“宴王怎会在此?”
姜照蹙眉,下意识护住烤得油光锃亮的猎物。
徐炙几步走近,毫不客气地拿起树枝串着的野鸡,凑到鼻尖闻了闻,
“在后苑闲逛,被这香味勾来了。皇后娘娘好手艺,比御膳房做得还诱人。”
“王爷若想吃,可吩咐御膳房去做。”
姜照伸手想去夺,却被他轻巧避开。
“那哪有现成的香。”
徐炙咬了一口。
烫得他微微咧嘴,却含糊道,“谢皇后娘娘赏。”姜照的指尖堪堪擦过他的衣袖,却被他侧身避开,动作利落得像林间掠食的狸猫。她望着他手中那只油光闪闪的野鸡,眉峰微蹙:
“王爷这般行径,倒像个抢食的孩童。”
徐炙嚼着滚烫的肉,舌尖被烫得发麻,偏要扬起下巴笑得张扬:“孩童抢食,是因那吃食实在诱人。皇后娘娘亲手烤的,御膳房哪能比?”
他说着,又咬下一大块,油汁顺着嘴角淌下,竟也不顾形象,只含糊道,“再说了,臣弟这是替陛下尝尝,免得娘娘手艺太好,勾得陛下日日念想,耽误了朝政。”
“强词夺理。”
姜照懒得与他争辩,转身去收拾石灶边的狼藉,指尖却不经意划过方才被炭火熏黑的石面,留下一道浅痕。
徐炙见她不再追讨,反倒放慢了脚步,倚在不远处的海棠树下,慢悠悠地啃着。阳光穿过花瓣落在他脸上,将那点顽劣的笑意衬得格外分明。
他看着姜照低头拢火的身影,忽然道,“说真的,姜照,比那年在云栖寺外,你烤的兔子要香。”
姜照的动作猛地一顿,炭火噼啪一声爆响,溅起几点火星。她没回头,只淡淡道:“王爷又记错了。”
徐炙低笑一声,没再反驳,几口吃完手中的肉,将骨头随手丢进草丛,拍了拍手上的油:“谢娘娘款待,臣弟告退。”说罢,转身踏着满地落英离去,衣袂翻飞间,竟带起一阵若有似无的烟火气。
姜照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尽头,才缓缓直起身,望着石灶里渐渐熄灭的炭火,眸色沉沉。
那年云栖寺,那年云栖寺的烟火,原是他也记得的。
见他步履轻快,又不忘回头朝她扬了扬手中的野鸡,“味道不错,改日再讨。”
姜照却没再说话。看着他消失在花树后的背影,又看了看石灶里仍在跳动的火苗,她无奈地摇了摇头。
姜照指尖还沾着炭灰,鼻尖萦绕着残留的香气,她觉得,白瞎了她的兔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小鸡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