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宁殿的暗格里,沈韫捏着密信的指尖泛白,信上字字都是宫人从养心殿偷听到的“传位之言”。她猛地将信摔在案上,眼底翻涌着忌惮与冷意,徐翊竟要把皇位传给徐炙,还要徐炙将来再传位给徐锦,这绝不行!
徐锦是姐姐的嫡子,也是她认定的人选,只要徐锦坐稳太子位,她才放心。可徐炙性子刚硬,野心难测,若他登了基,怎会甘心将来把皇位还给徐锦,说不定还会查到她在徐翊药里动手脚的事。
“娘娘,如今该怎么办?”贴身嬷嬷低声问,语气里满是焦虑。
沈韫走到窗边,望着养心殿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阴狠:“怕什么?他徐炙想当皇帝,也得看朝堂认不认。”她转身吩咐,“你立刻让人去联络户部尚书和御史台的人,就说……宴王殿下早在私下结党营私,如今更是借着陛下病重,逼宫索要皇位,意图篡位夺权。”
嬷嬷一愣:“娘娘,这谣言会不会太离谱了?宴王素来受陛下信任……”
“离谱才有人信!”
沈韫打断她,眼底闪着算计的光,“陛下病重,太子年幼,正是人心惶惶的时候。只要把‘篡位’的帽子扣在徐炙头上,朝臣们为了自保,定会站出来反对他。到时候,就算徐翊想传位,也拗不过满朝文武的意见。”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另外,再让人在后宫散布消息,就说宴王为了皇位,连先皇后的太子都容不下,暗中计划要废了阿锦。”这话既戳中了朝臣对“嫡子正统”的在意,也能引来后宫对徐炙的敌意,一举两得。
嬷嬷应声退下,沈韫拿起案上的玉如意,指尖反复摩挲着。她看着窗外渐渐沉下的暮色,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徐炙想挡她的路,想动徐锦的太子位,那她便先让徐炙身败名裂,永无翻身之日。
不过几日,“宴王篡位”的谣言便在朝堂与后宫蔓延开来。户部尚书率先上奏,弹劾徐炙“私养死士,意图不轨”;御史台更是联名上书,请求陛下“约束宗亲,护太子安全”。一时间,朝野上下议论纷纷,矛头全指向了徐炙。
三月的养心殿终于褪去了浓重的药味,晨光透过窗纱洒在床榻上,徐翊靠在软垫上,指尖捏着狼毫笔,手腕微微发颤。
姜照站在一旁,小心地托着宣纸,目光落在他苍白却坚定的侧脸,这是他病重以来,第一次有气力亲自写诏书。
“朕……以嫡子徐锦为皇太子,百年之后,传位于宴王徐炙,徐炙需立誓,待徐锦成年,将皇位还于皇太子……”徐翊的字迹虽有些歪斜,却字字清晰,每写一笔都耗尽全力,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姜照悄悄递上帕子,声音放得轻柔:“陛下,若累了便歇会儿,诏书之事不急。”
徐翊摇了摇头,咬牙写完最后一个字,才放下笔,靠在软垫上大口喘气:“必须……写清楚,免得日后……再生事端。”
他知道沈韫的谣言还在发酵,只有把传位之事白纸黑字写下来,才能稳住朝堂,护好徐炙和徐锦。
太医进来诊脉,搭着徐翊的手腕片刻后,脸上露出喜色:“陛下!脉象比前日稳了许多,气血也在慢慢恢复,只要好好调养,再过些时日便能下床走动了!”
这话让殿内众人都松了口气。徐炙恰好提着食盒进来,听到太医的话,眼底的焦虑散去大半,快步走到床边:“皇兄,今日厨房炖了您爱喝的粥,我特意让人少放了糖。”
他小心地扶起徐翊,又接过姜照递来的粥碗,一勺一勺喂到徐翊嘴边,动作细致得不像平日那个冷硬的宴王。徐翊喝着粥,看着弟弟眼底的红血丝。这些日子,徐炙除了处理朝堂琐事,几乎夜夜守在养心殿外,生怕他出半点意外。
“阿炙,”徐翊喝完粥,轻声道,“朝堂的谣言……委屈你了。”
徐炙放下碗,“臣弟不在乎这些,只要皇兄能好起来,比什么都强。”他顿了顿,又看向姜照,“这些日子,皇后娘娘也颇为费神。”
姜照垂眸颔首:“照料陛下是臣妾的本分。”她看着兄弟二人难得平和的模样,心里却清楚,谣言还没平息,徐翊的身子也刚有起色……
接下来的日子,姜照每日亲自盯着御膳房准备汤药,徐炙则一边处理朝政,一边派人追查谣言的源头。在两人的尽心照料下,徐翊的身子日渐好转,没过多久,便能在宫人的搀扶下,慢慢走到殿外的庭院里晒太阳了。
春日的东宫书房里,阳光透过雕花窗棂,落在铺着宣纸的书桌上,映得徐锦肉乎乎的指尖泛着浅粉。
姜照悄声站在门外,没惊动里面的人,只隔着窗纱往里看,徐锦正坐得笔直,手里握着小毛笔,认真听夫子讲《论语》。
夫子捻着胡须,声音温和却有力:“殿下,今日我们讲‘为人篇’的最后一课,主题是‘珍惜’。你可知‘珍惜’二字,该如何解?”
徐锦歪着脑袋想了想,小眉头皱成一团:“是不是……不能浪费点心?皇后娘娘以前说,粮食是百姓种的,要珍惜。”
夫子笑着点头,又摇头:“这是珍惜物力,却不止于此。”他拿起桌上的青瓷盏,倒了杯温水递给徐锦,“你看这杯水,寻常时不觉贵重,可若在沙漠中跋涉,它便是救命的宝贝;再看身边照料你的宫人、教你读书的夫子,还有时常来看你的皇后娘娘、皇叔,这些人对你的心意,也是要珍惜的。”
徐锦似懂非懂地接过水杯,指尖轻轻碰了碰杯壁:“那……还要珍惜皇叔吗?皇叔总给我带糖糕。”
“自然要。”
夫子的目光柔和下来,“宴王殿下为护你,为护这江山,日日操劳;皇后娘娘为你打理东宫,怕你受委屈,这些都是旁人对你的真心。日后你长大,要记得这份好,更要珍惜眼下的安稳。这安稳,是陛下、皇后、宴王,还有无数朝臣百姓一同守来的。”
站在门外的姜照听到这话,心头微微一暖。她想起徐翊病重时的担忧,徐炙彻夜守在养心殿外的身影,还有自己对徐锦的照料。
徐锦似是听明白了,重重点头,把水杯放在桌上,又拿起毛笔:“夫子,我知道了!我要珍惜皇后娘娘给我的香囊,珍惜皇叔的糖糕,还要好好读书,将来像皇叔和陛下一样,保护大家!”
姜照忍不住轻笑,轻轻推开门。徐锦见了她,立刻放下笔,蹦蹦跳跳地跑过来:“皇后娘娘!夫子说要珍惜您,我以后一定乖乖听话,不让您操心!”
姜照蹲下身,摸了摸他的头顶,眼底满是暖意:“阿锦懂事了。今日学得好,娘娘带你去御花园摘桃花,好不好?”
徐锦欢呼着点头,夫子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笑着拱手:“皇后娘娘教导有方,太子殿下心性纯良,将来定是位仁君。”
“先生费心。”姜照淡声道。
…………
姜照牵着徐锦的小手走出东宫,春日的风裹着桃花的甜香扑面而来,吹得徐锦的小锦袍下摆轻轻晃荡。他一路上蹦蹦跳跳,时不时弯腰捡起落在地上的花瓣,小心翼翼地攥在手心,像捧着什么稀世珍宝。
“皇后娘娘,你看!这朵桃花是粉白色的,比上次皇叔给我的绢花还好看!”
徐锦举起花瓣凑到姜照面前,眼底满是雀跃。姜照笑着点头,指尖替他拂去沾在发间的花瓣:“阿锦若喜欢,我们可以多摘些,回去让宫人做成桃花糕,好不好?”
“好!”
徐锦立刻欢呼起来,拉着姜照往桃林深处走。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花枝,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两人的身影被拉得长长的,在铺满花瓣的草地上缓缓移动,透着难得的宁静。
正走着,不远处忽然传来熟悉的脚步声。姜照抬头,便见徐炙提着个食盒走来,身上还沾着些许朝服的褶皱,想来是刚从朝堂赶来。
“皇叔!”徐锦率先冲过去,举着手里的花瓣晃了晃,“皇后娘娘要带我做桃花糕!”
徐炙蹲下身,接过徐锦手里的花瓣,指尖轻轻捻了捻,眼底掠过一丝暖意:“那可得多摘些,阿锦爱吃甜的,得多放些糖。”他说着,从食盒里拿出个精致的小盒子,递给徐锦,
“这是江南刚送来的桂花糖,你先拿着,待会儿做糕时加进去,味道更好。”
徐锦立刻接过盒子,宝贝似的抱在怀里,又拉着徐炙的手往桃林里走:“皇叔也一起摘!夫子说要珍惜身边的人,我要和娘娘、皇叔一起做桃花糕!”
徐炙的脚步顿了顿,目光落在姜照身上,眼底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温柔。姜照没有说话,徐炙便算她是默许了。
三人一同站在桃树下,徐锦踮着脚够花枝,徐炙便替他扶住树干,姜照则细心地将摘下的桃花放进竹篮里。暖风吹过,粉色的花瓣簌簌落下,落在三人的肩头、发间。
徐炙看着姜照认真摘花的侧脸,又看了看身边叽叽喳喳的徐锦,心里忽然生出一种从未有过的安稳。或许,这才是他一直想要守护的画面:江山安稳,所爱之人在侧,年幼的太子平安长大,再无纷扰。
可惜,徐锦不是他与姜照的孩子。想到这里……徐炙便懊恼,自己上一世没有留下一个子嗣。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