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共生伤痕 > 第5章 第 5 章

第5章 第 5 章

省城的秋天,天空似乎比辽城更高远,空气里带着陌生的草木气息。北方大学校园里,梧桐树叶正渐渐泛黄,飘落在宽阔的林荫道上,洋溢着一种筒子楼里从未有过的书卷气与自由氛围。

艾玛如鱼得水。医学院严谨而充满挑战的课程,正好契合了她旺盛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解剖室里福尔马林的气味,图书馆里浩瀚的医学典籍,都让她兴奋不已。她很快融入了新的集体,和室友们打成一片,参加社团活动,步履匆匆,眼神明亮,整个人像一张拉满了的弓,充满了力量感。她依然会惦记顾良,但这种惦记,渐渐从过去那种全方位的“掌控”和“保护”,变成了某种习惯性的关怀,像是惦记一个需要偶尔关照的、住在不远处的弟弟。新的知识、新的朋友、新的世界,正在悄然稀释着顾良在她生命中的浓度。她开始意识到,世界很大,而顾良,或许只是她过去世界里最重要的一部分。

顾良则像是被移植到沃野却无法扎根的藤蔓,显得格格不入。师范大学中文系弥漫着浪漫的文学气息,同学们谈论着诗歌、小说、西方哲学,这些本该是他喜欢的,但他却无法真正投入。他太安静,太秀气,白皙的皮肤和略带忧郁的气质,在男生堆里显得格外扎眼。或许是为了寻求一丝熟悉的安全感,或许是基于两家父母不言而喻的安排,入学后不久,艾玛和顾良便在学校附近合租了一套老式单元房。房子有一间卧室、一个客厅和一个狭小的厨房。艾玛住进了卧室,顾良则住在客厅,用屏风隔出一角安放他的床铺。这个空间,成了他们远离校园喧嚣的、脆弱的避风港,也无形中延续了筒子楼里那种紧密的、缺乏边界的关系模式。

然而,这个避风港并不能隔绝所有的烦恼。更让顾良无所适从的,是男生寝室的环境。同寝室的三个男生很快熟络起来,其中阿烈是本地人,性格活络,很快成了寝室的核心。不知为何,从开学第一天起,阿烈就对顾良格外关注。他会热情地帮顾良打饭、占座,手臂自然地搭上顾良单薄的肩膀,但那过近的距离和停留在身上过久的目光,总让顾良感到一种说不出的不适。

晚上熄灯后,话题不可避免地会转向女生,带着青春期男生特有的、半是好奇半是炫耀的口吻,开着一些或隐晦或直白的“黄腔”,传阅着不知从哪里弄来的、纸张粗糙的手抄本小说。

每当这时,顾良就僵在床上,背对着大家,假装睡着,连呼吸都放得轻缓。

阿烈的声音总会格外清晰地传来,带着某种意味深长的笑意:“你们别瞎吵吵,看把良子都吓着了。” 或是,“良子这样的,跟咱们这些糙人不一样。”

那些话像是维护,却又像是一种更隐秘的孤立和标记,让顾良在黑暗中蜷缩起来,连呼吸都变得困难。他害怕阿烈那种看透什么似的眼神,更甚于害怕那些露骨的夜谈。

一个可怕的念头,像冰冷的毒蛇,骤然缠紧了他的心脏——为什么我没有反应?是不是我的身体,真的只被设定为对艾玛起效?那些童年和少年时代的一次次“探索”,是不是某种……更深层次的编码和阉割?剥夺了我对普遍性产生反应的能力?这个想法让他如坠冰窟。他试图偷偷找来那些手抄本,强迫自己阅读,试图激发起什么,但结果只有更深的无力感和自我厌恶。身体像一潭死水,沉寂得可怕。这沉寂,比任何冲动都更让他恐惧。他觉得自己是个残缺的、不正常的怪物。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指向艾玛。是她,让他变成了这样。

唯一能让他感到些许安定的,就是去找艾玛。他会穿过大半个校园,走到医学院的教学楼或宿舍楼下等她。

起初,艾玛还会高兴地向他介绍自己的新朋友,带他去食堂吃饭,问问他中文系的情况。但渐渐地,艾玛发现,顾良的到来,总会引来一些好奇甚至暧昧的目光。有艾玛的同学会开玩笑:“艾玛,你男朋友又来找你啦?真黏糊!”开始只是玩笑,后来,风言风语渐渐传开,说临床系的艾玛有个中文系的“小对象”,长得比女生还好看,两人形影不离,怕是早就定了终身。

这些话语传到艾玛耳中,让她感到一阵莫名的烦躁和窘迫。大学的新环境,知识的开阔,让她开始以另一种眼光审视自己和顾良的关系。那些童年时代被视为“游戏”和“探索”的行为,在生理课和解剖学的知识对照下,渐渐显露出其不当甚至……丑陋和侵犯的本质。她开始明白,那并非简单的好奇,而是对顾良身体边界和人格的长期侵犯。一种沉重的、迟来的罪恶感,像潮水般淹没了她。

而如今,顾良因为身体“不行”(在她看来)而产生的恐慌和依赖,更是将她推入了更深的负罪深渊。是她,一手造成了顾良现在的“不正常”。她不知道该如何面对顾良,更不知道该如何弥补。巨大的心理压力下,她感到了强烈的、想要逃避的冲动。

一个周末的下午,秋阳暖融融的,艾玛难得没有泡在实验室或图书馆。她看到在合租屋楼下徘徊的顾良,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过去。“走吧,”她说,“别在这儿傻站着,带你去个地方。”

她带着顾良穿过栽满梧桐树的林荫道,走到了校园深处一片不大的湖边。这是顾良第一次来这儿,湖水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鳞光,岸边有零星的垂柳,比筒子楼前喧嚣的街市不知安静了多少。两人沿着湖岸默默地走了一会儿。

“这儿挺安静的,比你们中文系那边如何?”艾玛试图找个话题,语气里带着她惯有的、试图掌控气氛的努力,但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生硬和距离感。

“嗯……挺好。”顾良低声应着,目光落在湖面上,紧绷的神经在静谧的环境中稍稍松弛了片刻。他偷偷看了一眼艾玛被秋风吹起的发梢,心里那潭死水似乎也泛起了一丝微澜。他渴望能一直这样,停留在这一刻的平静里。

“大学就是这样,地方大,什么都有,你得自己慢慢适应。”艾玛像是在对他说,又像是在对自己说。她停下脚步,望着湖对岸的红砖教学楼,眼神里是对未来的憧憬,“以后机会多着呢。”

那个下午很短,但湖边的阳光和宁静,像一张模糊的快照,留在了顾良的记忆里。那是他灰暗压抑的大学生活中,为数不多的、带着些许暖意的片段。他天真地以为,这或许是一个新的开始。

然而,短暂的宁静无法驱散根植于心底的恐慌。一个深秋的夜晚,寒意料峭。顾良在寝室里再次被室友们的夜谈逼得几乎窒息,提前回到了合租屋。艾玛正在卧室的书桌前看书。屋里很暖和,她刚洗完的头发披散着,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顾良脸色苍白、眼神惶惑地走进来,没有回客厅的屏风后,而是站在卧室门口,声音沙哑:“艾玛姐姐……我……我受不了了……我跟他们不一样……”

艾玛放下书,看到他脆弱的样子,一种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有关切,有责任,有长久以来习惯性的“所有权”,也有新环境下产生的、想要划清界限的烦躁。她走过去,想让他冷静下来。

顾良却像抓住救命稻草般紧紧抱住了她,仿佛要将自己嵌进她身体里。熟悉的氣息,熟悉的觸感,讓他壓抑已久的身體瞬間甦醒,比任何時候都要強烈和誠實。他笨拙地、几乎是凭着本能去寻找艾玛的嘴唇。

艾玛僵住了。理智告诉她应该推开,但身体却有一瞬间的迟疑。她好奇,她想确认,这个因她而“不正常”的男孩,究竟会如何对待她。这种复杂的好奇,压倒了她刚刚萌芽的界限感。她没有回应,但也没有坚决地拒绝。

这默许在顾良看来,即是许可。他像完成一场期待又恐懼的儀式,生涩、慌乱,甚至帶著一種絕望的粗暴。過程中,艾瑪是清醒的,甚至帶著一種抽離的觀察;而顧良則完全被生理的衝動和巨大的情感洪流淹沒。當他最終在她身上確認了自己作為男性的“功能”時,伴隨著短暫眩暈的,是更深的空虛和罪惡感。

房间里一片死寂。艾玛先反应过来,她推开顾良,默默地穿好衣服,眼神复杂地看了他一眼,转身走出了卧室。一种巨大的后悔和茫然攫住了她。事情脱离了“研究”和“保护”的范畴,滑向了一个她无法定义的、危险的深渊。她原本就有的负罪感,此刻变得无比具体和沉重。那晚的失控,不仅没有缓解她的压力,反而成了加速她逃离的催化剂。

顾良蜷缩在艾玛的床上,用被子裹住自己。身体的亢奋消退后,是排山倒海的羞耻和一种“果然如此”的绝望。他用自己的身体,再次证明了那个可怕的定理。而艾玛沉默的离开,更像是一种无声的谴责。

自那晚之后,艾玛的疏远变得更加坚决和刻意。她无法再面对顾良那双充满依赖和痛苦的眼睛,那会让她时刻想起自己的罪责和那晚的失控。她开始更频繁地留在学校图书馆或实验室,即使回到合租屋,也径直进入卧室,尽量避免与顾良碰面。当顾良试图和她说话时,艾玛的反应变得前所未有的冷淡和匆忙。

“良子,我最近实验很忙,马上要期中考试了。”

“以后没什么事……你不用总等我。”

“别人总说闲话,对我们影响不好。”

顾良敏感地捕捉到了这变化。那晚的亲密非但没有拉近距离,反而成了他被抛弃的铁证。艾玛的疏远让他明白,自己这副只为她点燃的身体,连同他整个人,都成了她急于摆脱的累赘。他像一把钥匙,世上只有一把锁,可如今锁头却要自己离开。那他这把钥匙,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一种彻底的、冰冷的无用感浸透了他。他眼中的光,彻底熄灭了。

有时,在极度低落中,他仍会下意识地走到医学院楼下,看到艾玛穿着白大褂,和同学热烈讨论着病例走出来时,那一瞬间,他还会感到一种短暂的、回到熟悉轨道的安心,甚至会想起那个湖边的短暂下午,心里生出一点微弱的希望。但这希望如同风中残烛,每次艾玛冷淡甚至不耐烦的目光,都像一阵寒风,瞬间将其扑灭。

校园那么大,那么热闹,他却觉得比筒子楼那条堆满杂物的阴暗走廊,更加令人窒息。他像一只失去了巢穴的幼兽,惊恐地徘徊在逐渐冰封的荒原上,而唯一能给他温暖的光源,正明确地、残忍地,一步步后退,直至彻底熄灭。

裂痕,已深可见骨。风暴在平静的校园生活下悄然积聚,只等待一个临界点的到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宁得岁岁吵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

狩心游戏

怀上前夫他哥的崽

猫总会被蝴蝶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