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戏子还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还在那抢着金瓜子。待到分配完毕一群人头发散乱,袍袖都是褶皱。
他们本要跪谢二皇子,谁知二皇子点名让其中两个小生出列。
其中正有扮演太子和东玄帝的两人。
两人先是一脸茫然,不知道哪个人喊了一声谢恩。他们欣喜若狂了。赶忙也跪谢。即使有了金瓜子,他们也想有金西瓜、金冬瓜。明晃晃的银锭子、金元宝。
两个人跪着,目不斜视,只能看到眼前的青石板。听到二皇子拍了两下手,几声狗叫,还有铁笼摇晃的声音。
两人茫然。索性二皇子扶起了“东玄帝”,替他整理凌乱的衣袖,还说了一声辛苦了。一连串动作把“东玄帝”感动得眼泪汪汪,直念道二皇子仁善。说着又要跪下磕头。
二皇子却皱起了眉头不让跪,甚至为此呵斥
“东玄帝”男儿膝下有黄金。这下子“东玄帝”热泪盈眶,也真不跪了。死死盯着二皇子像是在看他梦中情人:“二爷我们地位卑下,人都是戏子下九流之类的叫着。以往跪完这个,拜完那个并不觉得有什么。今天有幸得二爷厚爱。不知道该怎么回报才好!”说完止不住呜咽感叹起来。
二皇子挂着莫名的微笑:“体恤百姓本就是父皇所提倡的。”两个人旁若无人一番寒暄,到最后许是累了。二皇子重新躺回贵妃椅上。
扮演废太子的小生也在旁边站了很长时间,一直插不上话。
等能说上话。话题也结束了。眼看着“东玄帝”就要扶摇直上而暗自懊恼。
二皇子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在“废太子”以为巴结贵人无望时,才道:“刚才那一出废太子倒金台唱得好。上前来让我看看。”
小生闻言赶忙上前。他今年不过17,身段极好,姿态舒展尽显优雅。扮相上为了贴合角色往老了扮。唯那一双眼睛水汪汪的,灵动透澈。戏班主显然也极为满意这个新人。
不然也不会让老人带着这么个年轻的小伙子进二皇子府来唱戏。
“废太子”跪在二皇子脚下。
二皇子回忆道:“刚才唱得不错。”居高临下看着小生匍匐的样子,不期然想到前几天祭天大典上的事情。
每年六月初是拜祭谷神的日子。
在这一天之前,皇帝和大臣会焚香沐浴三天。祭典当天穿着隆重的朝服鱼贯而入,在钦天监指挥下祈祷下半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这天可以说是魏国最重要的日子。所有魏国的权贵尽皆在场。不容有出现一丝一毫的差错。
可是这天却偏偏发生了一件令皇帝震怒、大臣哗然的事情。
当朝太子,堂堂一国储君在来祭天的路上因为马匹受惊而摔断了腿。
当时皇帝穿着沉重繁复的祭天朝服、大臣肃穆站在广场上,整个空间落根针都能听到响声。而本应该在巳时出现的太子迟迟不见踪影。眼看着祭天的吉时快到了。宗室和大臣们都在台下看着。
皇帝渐渐面色不耐,去催太子的人已经去了一波又一波,迟迟没有消息。最后皇帝不得不派出自己的贴身大太监。领着一群人浩浩荡荡去寻找下落不明的太子去了。
当时旁人想着这次太子怎么也要被皇帝呵斥。毕竟祭天大典不容怠慢和亵渎。
眼看着吉时已到,现场氛围十分凝重。皇帝脸上乌云密布。实际上,从祭天大典开始筹备时,皇帝就很不高兴。皇帝今年四十出头,先帝体弱只有他一个儿子。先帝殡天以后,皇帝几乎毫无阻碍的登基、掌权,大臣倾力辅佐。又碰上二十年的风调雨顺,国库充盈,粟米堆积在仓库里多到溢出。
朝野之内无不夸赞皇帝英明神武,实乃至圣贤德君主。
只除了一桩婚事。
那时他刚登基,虽然有先皇留下的班底。但是朝堂上,边境草原时常叛乱。还要仰仗当时的威武将军。有大臣谏言,新皇登基,为了江山稳固,也要和威武将军喜结连理,以表重视。
皇帝起初是不答应的。他虽然没有定亲,但已和史官之女私定终生。许她皇后之位。两人相伴已有十几载,同吃同睡同游。就差一个名分。
现在要把皇后之位许给别人,皇帝自小被人捧惯了。宫中除了先帝只有他这一个正经主子。自然不答应!气得拂袖而去:“将军保家卫国乃是职责所在,倘若按银货两讫,不如朕把这皇位也给他算了!”这一番话,吓得几位重臣跪地请罪。
但命运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或者说当时威武将军在边关连打胜仗,一时间威望如日中天。手握边关十万士兵,连带管辖西北连接京城的每一条要道,
皇帝登基日浅,远不如威武将军在西北的根基深厚。早已对陈家封无可封。封陈氏女为皇后再次被提上议程。
这次众大臣态度强硬,皇帝也有所动摇。
北辰家的江山不能让给一个姓陈的坐,金银珠宝高官厚禄早已给尽。封陈氏女为皇后确实是上上选择。皇帝在紫宸殿思虑良久。先帝体弱,后宫中的妃嫔并不多。
其中先后乃是皇帝的生母,是个温柔可亲的女官。可以说也和先帝是青梅竹马之谊。奈何命不好,宫中那年发了时疫,先后没挺过去,薨了。
自此,先帝无后,皇帝无母。这么多年混过来。着实可怜。史官之女自小熟读四书五经,虽然长相清秀,但是那份气质和先后有五六分像。宫里的老人都说,先后若是有女儿,怕就是史官之女吧。
史官之女单名一个豆字。
皇帝最常唤她豆女官。
如今,皇帝已经无颜面对豆女官了。封后诏书已写,快马加鞭送到了威武将军府上。良辰吉日定在九月底,那月正巧还是豆女官的生日。
待到生日过了,豆女官在内殿和命妇一起跪谢帝后时,才好像恍然惊觉此事。当夜便发起了高热,梦中呓语不止。就这么连病了三月,期间皇帝来过衣不解带照顾,她也全然忘了。醒来便说要自梳去做姑姑。为帝后和魏国的黎民百姓祈福。
吓得知情人动弹不得,一边叫着一边劝:“姑娘行行好,您和陛下情深义重,您去了庵堂。这让陛下怎么办。陛下听闻您病得不省人事,当夜便带了两个太医赶过来为您诊治。其中还有医中圣手周太医。姑娘,莫要寒了陛下的一片真心啊。况且您是宫中女官,殿前的事务您病了以来,陛下虽然让人代管,但终究没您做得妥帖。国事繁忙之际,也时常挂念您在殿前伺候的日子。”
知情人说得涕泗横流。豆女官却也咬牙:“不是我脖子折了,别人朝东我往西。如今皇后掌管六宫,殿前事务虽重要,相信皇后娘娘也一定能安排妥当。我现在是无用了。唯留一点和陛下的情分在,况且在情分也日后愈发碍事吧!”
“这,这。”知情的哑口无言。这么缠磨了两年,女官父亲病重,女官年龄已到婚配。家里人提议女官成亲冲喜。女官略略思索也答应了。可是那碍事的情分也缠磨着豆女官。十几年的感情做不得假。况且,就像陛下所说的,陈家势大,帝后之间难有私情。
难道女官忍心看着陛下前朝后宫疲于奔命,榻上都睡不安稳吗?女官无法,一颗心七上八下,哀陛下是天下的皇帝,哀自己沉溺于男女之情,哀父亲一生劳苦自己却为家里做得太少。哪宫的娘娘也好,进了宫算是皆大欢喜了。
女官想着,身体却是脱力。半是依靠在墙上,解下一枚玉佩差人交给皇帝。
“日日心系,妾惟愿长久入宫侍君。”
这玉佩还是皇帝命人特意为女官打造的,自然欣喜若狂。虽然宫中妃嫔已有五六。但女官毕竟不一样。这些年,皇帝也气恼女官耿直眼不见他身处水火。但情谊怎能说放下就放下。女官的帛书情真意切,皇帝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于是豆女官进宫也成了一位主子。更远比其他人要受宠得多。
皇帝一月有十天在皇后那,就要有八天在女官那。剩下的妃子自嘲不过以后了此残生。更别说进宫第二年,女官便生下了皇帝的第二个儿子,北辰景和。
寓意风调雨顺,人政和谐。风景、人景皆上上。
那年也正好威武将军班师回朝。朝中隐隐有风雨欲来之势。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