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校园空旷了许多,蝉鸣声在炽热的空气中仿佛无数细小的电钻,持续不断地嗡鸣着,格外刺耳。神经与认知科学暑期培训班的横幅孤零零地挂在生命科学楼前,被热风揉搓得微微晃动,像一片无力的旗帜。
姜浅柠站在树荫的暗影里,目光穿透晃动的热浪,锁定三楼那排紧闭的窗户。程越已经在那里熬了整整两天——从晨曦初露的八点到夜色沉沉的十点,除了午餐时间几乎被焊在会议室里。这是刘晓丽透露的情报,附带一张偷拍的、密布字迹的日程表。
“他真的不知道你在跟踪他吗?”刘晓丽咬着冰棍,含糊地问,冰水滴落在滚烫的水泥地上,瞬间蒸腾起一小片白气。
“不是跟踪,”姜浅柠调整着遮阳帽的帽檐,声音带着一种刻意的平静,“是关心。”
“随你怎么说。”刘晓丽翻了个白眼,冰棍杆在阳光下折射出一点刺目的光,“不过你确定要去?万一他又甩你一脸冰碴子呢?”
姜浅柠没有回答。自从期末考试结束,她已经两周没捕捉到程越的身影了。最后一次是在高级免疫学考场外,他交卷后像一阵风般匆匆掠过走廊,甚至没注意到等在角落、几乎要融化在墙壁里的她。但昨天陈稳无意中漏出的消息,像根针扎进她心里——程越最近发作的频率在攀升,却固执地拒绝调整这近乎自虐的行程。
生命科学楼的冷气扑面而来,带着消毒水和书籍尘埃混合的气息。姜浅柠和相识的志愿者学姐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轻车熟路地摸上三楼。透过会议室门上的小窗,她一眼就找到了程越——坐在第二排,脊背挺直如标枪,正专注地在本子上划动笔尖。浅灰色衬衫的后颈处,几缕深色发丝被汗水浸湿,粘在皮肤上,像疲倦的藤蔓。让姜浅柠心头一紧的是,他的右手正不受控制地轻颤着,每隔几秒,指关节便猛地绷紧,死死攥住钢笔,仿佛要捏碎它,然后才强迫自己松开,留下一片苍白的指痕。
会议中场休息,人流如同开闸的洪水涌出。程越落在最后,脚步虚浮得像是踩在云端。他在走廊尽头的饮水机前接水,手抖得厉害,纸杯在出水口下跳舞,几乎要从他指间滑脱。
“需要帮忙吗?”
程越猛地回头,看到姜浅柠时,瞳孔骤然收缩,像受惊的夜行动物:“你怎么在这里?”
“来还图书馆的书。”姜浅柠自然地伸手,稳稳接过他手中那不安分的纸杯,水流顺从地注入,“听说有这个培训班,顺道来看看新鲜。”
程越接过重新注满的水杯,指尖刻意避开与她可能的触碰:“这不是对外开放的。”他的声音像蒙着一层薄霜。
“我知道。”姜浅柠的微笑像初融的春水,试图化开那层寒意,“就在外面感受下气氛。你...还好吗?”她的目光落在他明显失血的脸上,“脸色不太好。”
程越的视线飘向走廊深处,像在追逐一个看不见的点:“只是有点累。”他抬起手腕,瞥了一眼监测手环,绿色的指示灯规律地闪烁着微光,像一颗不安分的心脏,“我该回去了。”
姜浅柠的目光锐利地捕捉到他右手口袋里露出的塑料药盒一角——里面的药片塞得比上次鼓胀了许多,几乎要溢出来。
“你增加药量了?”她压低声音,字句像羽毛般轻落。
程越的动作停顿了一瞬,细微得几乎无法察觉:“正常调整。”他转身欲走,身体却突然不受控制地晃了一下,整个人重重地撞在冰冷的墙壁上,发出一声闷响。
姜浅柠立刻上前,却被他猛地抬手制止:“别过来!”那声音带着一丝狼狈的喘息,“只是...有点头晕。”
他的呼吸骤然变得急促,如同拉动的风箱,额头上迅速沁出一层细密的汗珠,在灯光下闪着微光。姜浅柠的心脏瞬间沉了下去——这是失神发作的前兆!不同于全面强直阵挛发作那种剧烈的、撕扯般的抽搐,失神发作往往像意识短暂的短路,表现为突然的空白或行为举止的微小异常。
“找个地方坐下歇会儿吧。”她轻声建议,目光迅速扫过略显空旷的走廊,定格在拐角处那排沉默的休息椅。
程越用力摇头,仿佛要将那晕眩甩掉,他用力眨了眨眼,试图将涣散的视线重新聚焦:“马上...就好了...”他的声音飘忽不定,像是从遥远的水底传来,带着空洞的回响。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再次打开,林教授走了出来。看到门口的两人,他浓密的眉毛微微一挑:“姜浅柠?”
“林教授好。”姜浅柠迅速回应,同时不着痕迹地挪动脚步,更靠近倚着墙壁的程越,“程越学长刚才帮我解答了一个专业问题。”
林教授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在程越苍白的脸上逡巡了几秒:“程越,你该休息了。下午的 session 可以请假。”他的语气不容置疑。
“不用。”程越的声音突然恢复了清晰和力度,像绷紧的弦,“我没事。”
林教授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那目光仿佛能穿透表象:“至少塞点东西进胃里。你中午又没吃饭吧?” 说着,他伸出手,要去探程越额头的温度。
程越几乎是本能地偏头躲开,动作快得像被烫到。林教授眉头拧得更紧,正要再开口,走廊尽头突然传来校长穿透力十足的声音:“老林!神经科学年会的数据出了点问题,专家组都在等你——”
“知道了,马上来。”林教授回头高声应了一句,又迅速转回来,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种长辈特有的急切:“办公室抽屉里有你琴姨烤的杏仁饼干,血糖低的时候嚼两块。”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扫过程越那只仍在微微发抖、暴露在外的右手,“别让我在急诊室见到你。”
等林教授匆忙的脚步声消失在走廊尽头,姜浅柠忍不住追问:“你中午没吃饭?”
“不饿。”程越的回答简短得像电报,转身就往会议室走去,背影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绝,“你该回去了。”
姜浅柠看着他挺直却掩不住疲惫的背影,知道任何言语在此刻都是徒劳。但她没有离开。她在大厅那片被空调冷气包裹的寂静里,像一尊被遗忘的雕像,等待了整整三个小时,直到下午的会议散场。
程越果然是最后一个出来的,步履比中午更加沉重,每一步都像拖着无形的镣铐。他独自走向电梯,目光低垂,完全忽略了角落长椅上那个凝固的身影。
姜浅柠悄悄跟上,保持着一段安全的距离。程越没有回宿舍的方向,而是径直走向了图书馆。暑假的图书馆空旷得能听见尘埃落地的声音。程越在四楼神经科学专区的角落坐下,摊开厚重的笔记本和几本比砖头还沉的专业书籍,将自己埋进知识的堡垒。
姜浅柠在对面的书架后观察了足有十分钟,确认他没有异常后,才鼓起勇气,像走向一个易碎的梦境般走过去。
“这里有人吗?”她轻声问,声音在寂静的书架间显得格外清晰,与上次在电子阅览室的场景奇妙地重合。
程越抬起头,眼中掠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像投入石子的湖面:“你...”
“巧合。”姜浅柠的微笑带着点无辜的坦然,“我来查资料。”她放下手中的《癫痫治疗新进展》,这倒并非谎言——这本书确实是她近期研究的灯塔。
程越没再说什么,低下头,笔尖重新在纸上沙沙移动。姜浅柠也安静地翻开书页,目光却不时像羽毛般轻轻拂过程越。他的状态明显不对——频繁地揉按太阳穴,仿佛那里藏着钻心的疼痛;左手食指在光滑的桌面上无意识地敲击着三连音的节奏,嗒-嗒-嗒;有时目光胶着在同一页纸上,久久不曾翻动,像被无形的蛛网困住。
突然,“啪嗒”一声轻响,程越手中的钢笔毫无预兆地从指间滑落,在摊开的笔记本上划出一道长长的、刺眼的蓝线。他整个人僵在那里,目光骤然变得空洞无物,仿佛灵魂被瞬间抽离。
“程越?”姜浅柠小声呼唤,声音轻得像怕惊扰了什么。
没有回应。程越的右手五指微微弓起,拇指以一种古怪的角度悬空着——那道横贯大鱼际的狰狞疤痕,让整个手掌呈现出一种扭曲的、仿佛在按着无形琴弦的姿态。他的指尖在膝盖上方虚空按动,像是在弹奏一架只有他能感知的幽灵钢琴,腕关节每隔三秒便轻微地内旋一下,如同在优雅地推压那架幻影钢琴的柔音踏板。
姜浅柠没有惊慌。她轻轻合上程越面前摊开的书本,动作轻柔得像在整理易碎的蝶翼。她注意到他右手的小指保持着一种不自然的、僵直的伸展状态——那正是钢琴手型中被称为“贵族式指法”的姿态。时间在寂静中流淌,大约一分钟后,程越的眼睫才像受惊的蝶翼般颤动了一下,眨动起来,但残留的右手仍在无意识地重复着一个分解和弦的下行指法。
“你...刚才有小发作。”姜浅柠的声音放得极轻,如同耳语,“失神型的。”
程越猛地攥紧右手,那道疤痕因用力而泛出死寂的灰白:“多久?”声音干涩。
“五十八秒。”姜浅柠将手边的水杯推到他面前,“你的手...在弹什么吗?”她忍不住问。
“尺神经异常放电。”程越将那只暴露了秘密的手迅速插进口袋,仿佛要将它藏起来。他转身时动作有些急,碰掉了桌上的笔记本,内页散开,一张泛黄的琴谱飘落出来——姜浅柠只来得及瞥见标题《茉莉花》三个娟秀的字迹,那张纸便像受惊的鸟,被程越迅速夺回,藏匿起来。
“我送你。”她坚持道,语气不容商量。
“不用。”程越的声音陡然拔高,像绷断的琴弦,引得远处几个学生讶异地抬头张望。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声调:“姜浅柠,别再这样了。我不需要...”
他的话戛然而止,像是被无形的巨钳扼住了喉咙。脸上所有的表情瞬间凝固,随即被一种极致的痛苦所扭曲。眼泪毫无征兆地,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地从他眼中奔流而出,滚过苍白的脸颊,砸在面前的笔记本上,洇开深色的斑点。他猛地低下头,肩膀无法抑制地颤抖起来,双手在桌子底下死死握成拳头,指节用力到发白,仿佛正承受着千钧重压。
“程越?”姜浅柠彻底慌了神,这不同于她见过的任何一种发作表现,“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她急切地低声问。
程越没有回答,只是无声地、剧烈地哭泣着,泪水浸湿了纸张,也浸湿了这片令人窒息的寂静。他的呼吸变得急促而紊乱,像溺水者徒劳的挣扎,手指开始不受控制地轻微抽搐,如同风中残烛。
姜浅柠脑中灵光一闪——这是另一种小发作!情绪型的!癫痫发作并非只有抽搐一种面具,有些患者会突然被莫名的情绪海啸淹没,比如毫无缘由的大笑,或者像此刻这般,无法遏制的悲伤洪流。
“没事的,”她瞬间镇定下来,声音轻柔得像安抚受惊的幼兽,迅速从包里抽出纸巾,“很快就会过去,我在。”
就在这时,图书馆管理员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有什么问题吗?”声音带着职业性的询问。
姜浅柠抬起头,脸上迅速堆起一个尴尬又带着点歉意的笑容:“对不起,我们...刚才有点小争执。”她巧妙地解释着。
管理员狐疑地看着仍在无声流泪、肩膀抽动的程越——一个成年男性在公共场合如此情绪失控确实罕见:“需要帮忙吗?或者去休息室?”
“不用,谢谢您。”姜浅柠微微侧身,不着痕迹地挡在程越前面,形成一个保护的姿态,“给他一点空间就好,很快就好。”
管理员犹豫了一下,目光在两人之间逡巡片刻,最终点了点头,带着一丝疑虑转身离开。姜浅柠立刻转回头,发现程越的哭泣已经渐渐止息,但眼神依然迷茫空洞,像蒙着雾气的水面。她耐心地等待着,像守候一场漫长的退潮,直到他的呼吸终于一点点平复下来,胸口的起伏变得规律。
“刚才...”程越的声音嘶哑得厉害,像砂纸摩擦,“发生了什么?”他茫然地问,仿佛刚从一场噩梦中惊醒。
“不典型发作伴情感症状。”姜浅柠轻声解释,像在陈述一个客观的医学观察,“大概持续了三分钟。管理员来过,我说我们刚才有点小争执。”她刻意用了轻描淡写的词。
程越的表情变得极为复杂,像打翻的调色盘。他低头看着桌上那堆被泪水浸透、皱巴巴的纸巾,羞愧与一种难以言喻的感激在他眼中交织翻涌:“谢谢。”那声音轻得如同叹息,几乎被图书馆的寂静吞没。
“不客气。”姜浅柠回以一个温暖而坚定的微笑,“要回去休息吗?你需要休息。”
程越却摇了摇头,重新翻开那本厚重的书本,动作带着一种固执的倔强:“还有资料要查。”他的声音恢复了平日的冷静,却掩不住底色的疲惫。
姜浅柠没再劝阻。她深知,对程越而言,承认自己的虚弱远比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更难以承受。两人再次陷入沉默,只有书页翻动的沙沙声在空旷的阅览区流淌,直到深夜。程越手腕上的监测手环突然震动起来,发出微弱而规律的嗡鸣——这是他设定的用药提醒。
姜浅柠看着他取出那个熟悉的药盒,打开,倒出两片圆形的白色药片和一片椭圆形的白色药片。她默默记在心里——比标准剂量多了一片。
“上次在食堂,”离开图书馆,走在被路灯拉长影子的路上,姜浅柠突然开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我看到你喂那只橘猫了。”
程越的脚步微不可察地顿了一下:“嗯。”一个单音节,听不出情绪。
“它最近生了一窝小猫。”姜浅柠继续道,语气轻快起来,“就住在医学楼后面的灌木丛里。三只橘色,像小太阳,还有一只玳瑁色的,像块小煤球。”
程越转过头看她,昏黄的路灯在他眼中映出一点微弱的光,那光芒里飞快地闪过一丝好奇,但很快又被深潭般的平静覆盖:“哦。”
“我拍了照片。”姜浅柠掏出手机,屏幕的光照亮了她的脸庞,她快速翻到相册,“要看看吗?特别可爱。”
程越犹豫了一下,身体还是微微倾向她这边。屏幕上,四只毛茸茸的小猫挤成一团,睡得正酣,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它们身上洒下斑驳跳跃的光影。
“很可爱。”他轻声说,嘴角极其短暂地向上弯了一下,像投入水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随即又抿成一条紧绷的直线,“我该回去了。明天还有培训。”他转身,准备重新踏入夜色。
“程越,”姜浅柠叫住他即将离去的背影,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穿透夜色的力量,“如果...如果你需要任何帮助,随时可以找我。”她顿了顿,补充道,“任何时候。”
程越的背影明显地僵滞了一瞬,他没有回头,只是极其轻微地点了点头,那点头的幅度小得几乎可以忽略,像被风吹动的草叶。然后,他迈开脚步,融入了更深的夜色里。
第二天,姜浅柠特意提前两小时将自己从睡梦中拔起。厨房里弥漫着黄油煎烤的香气和牛油果的清甜。她精心准备了两份生酮便当——翠绿的三文鱼牛油果沙拉如同艺术品,杏仁粉烤制的迷你肉饼散发着诱人的焦香,被妥帖地安置在保温饭盒里,码得整整齐齐。她还特意绕道药店,买了一个德国品牌的防水防潮药盒,小巧得如同精致的首饰盒,能轻易滑进口袋。
中午十二点整,她“恰好”出现在生命科学馆门口,逆着散会的人流而上。程越果然落在最后,脚步虚浮得像是踩在棉花上,每一步都透着沉重的疲惫。他右手扶着冰冷的墙壁借力,左手不断按压着太阳穴,眉头紧锁,连姜浅柠走到面前都迟钝了一秒才反应过来。
“学长!好巧。”姜浅柠绽开一个恰到好处的惊喜笑容,像阳光穿透云层,“我刚好来还书...你吃午饭了吗?”她的目光关切地落在他明显缺乏血色的脸上。
程越的视线有些迟缓地聚焦到她脸上:“...没有。”声音带着倦意。
“我做了两份,一个人吃不完。”她不由分说地将那个温暖的便当盒塞进程越微凉的手里,“找个地方一起解决掉?别浪费了。”
程越低头盯着手中沉甸甸的饭盒,眉头微蹙:“不用麻烦...”拒绝的话刚出口。
“就当帮我个忙,”姜浅柠迅速截断他的话头,语气带着点小小的苦恼,“我家冰箱罢工了,带回去肯定要馊掉。”她指了指不远处那几棵茂盛的银杏树,“那边有长椅,还有树荫。”
树荫下的长椅被午后的阳光烘烤得微微发烫。程越机械地咀嚼着食物,眼神时不时失焦地飘向远处,仿佛在忍受某种无声的折磨。姜浅柠注意到他右手握着叉子时,那道横贯大鱼际的疤痕随着肌肉的牵动而微微发白,无名指和小指会不受控制地轻微抽搐,叉尖在饭盒边缘磕碰出细碎而单调的声响,像某种不安的节拍器。
“这个给你。”她突然掏出那个闪亮的金属药盒,像变魔术一样。"我们公司新产品的试用装,密封性特别好。
程越的叉子停在半空,带着一丝困惑:“公司?”他捕捉到之前的字眼。
“哦,我在一家医药公司做校园推广员,”姜浅柠面不改色地编织着理由,流畅得如同背诵,“试用反馈可以换点学分。”她将药盒翻转过来,指尖灵巧地点着,“你看,这里设计了个独立的干燥剂仓,能最大程度隔绝湿气,保持药片的活性...”她详细地介绍着,像一个真正的推销员。
“不需要。”程越生硬地打断,声音带着拒人千里的冷意。
姜浅柠直接拉开他背包侧兜的拉链,动作快得不容拒绝,把那个冰凉的金属盒子塞了进去:“试用期三个月,就算帮我个忙,到时候写份简单的使用反馈就行,不要的话再还我。”她抢在他再次开口反对前,迅速转移了话题,声音带着点俏皮,“沙拉酱会不会太酸?我偷偷加了点蜂蜜中和...”
回程的路上,程越始终沉默着,像一座移动的冰山。但在分岔路口,他即将转向另一条路时,脚步顿住,背对着她,极其轻微、几乎被蝉鸣完全覆盖的声音飘了过来:“谢谢。”
姜浅柠假装没听见,自然地挥挥手,朝着相反的方向迈开步子。转身的瞬间,她才敢让一个巨大的、胜利的微笑爬上嘴角——那个小小的金属药盒,连同她偷偷塞进去的手写用药提醒卡片,此刻正安稳地躺在程越背包的侧兜里,像一个埋下的希望。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