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穿越重生 > 海先生 > 第146章 鬼王之王

第146章 鬼王之王

临安,虞府。入夏,已是花甲之年的彬甫接到新职,将再次前往四川就任,而此前他刚从蜀地理顺旱灾之事儿回还。采石之战仿佛还是昨天的事儿,现在的他却已是两朝元老了。府门外,闻得他要走的消息,各界友人纷纷携礼而来。

“大人!”

“先生!”大家一一向他揖敬。他也抱手。府邸侧院,家奴们将收到的礼盒肩担手抬地送去库房整理记录。这些礼也没什么值钱的玩意儿,无非一些布匹酒食、笔墨纸砚等。

“管家,这些帖子要拿给公子看吗?”末了负责拆卸的一家奴向账房问去。

账房伸头看了看。“上次的公子也没看,说是一些阿谀奉承、讨活寻位的溢美之词懒得理。”

“那如何是好?”

“……先找个地儿放着吧,待公子闲了再做处理。”账房想了想说。“是。”家奴便将箱子放去货架的一个角落搁着。此时,虞家后代已在江南落下脚来,且彬甫先生又身居高位,所以最厌恶官场那些暗里应酬之事儿。

迎来送往的忙碌几天后,街巷里传来了蜀地梅家戏园来京表演的消息——因主子一家是蜀人——于是府里奴才们便合计着讨老爷一个欢心。当然,京城是全国最富裕的地方,艺术文化自然也超前。就戏曲而言,发源于当地的昆山戏曲——名曰“昆曲”——已是名声远扬。而在蜀地,老百姓最爱的便是南戏了。两种戏曲都兼具婉转的声色,却又各有不同,或疾声高亢,或浅唱低吟。所以相较昆曲的文雅细腻,南戏有它独特的魅力:一场便是一个故事,有开头和结尾,令人尽兴;角色多样,扮相各异,表演新奇。除此之外它还有许多它类节目调剂,如皮影戏、快板说书等。

不几日管家便去订了场,忙碌布置。

“雍公——”来日二楼上,彬甫先生于窗前悦目看着演员们的表演,身旁则是一面大的屏风。

“经年可好?”他问。

“尚好,谢雍公关怀。”屏风后说。

“可是生活有所不济?”

“没有。但民却有重要的事儿要报雍公。民曾送了三次拜帖都没消息,只好如此。”

“可知为了你的安全,你该永远沉寂的……说吧,何事儿?”

……

“竟到了如此地步么?!”一会儿雍公起身取盏,复坐慢饮。“但你可知这事儿有多难。方田均税乃前朝之策,当时就是因为撼动了达官贵族的利益才被迫废除的。而今你重提田制,不一样是要朝他们下刀么?”

“雍公,粮田乃民之根本,其权应握在朝廷手中。可现在豪门富户对粮田大肆兼并,已致百姓无田可种了。他们虽也可租赁,但佃租沉重,仅能糊口。长此以往,会民心不遂的。所以民以为应建立田制,将粮田统一收回、部署;统一纳税,并废除‘不抑兼并’之策;而对于部分赐田,须定不可私相买卖。若有迁居放弃,再卖于朝廷便是了。”

“可你知么,现在是按土地征收粮税,是最顺畅最好收的时候,万不像前些年那般矛盾重重、征集艰难了。”庸公说。

“……民知道。”

“此事儿须从长计议,有理有实……这样吧,待我回蜀后会去了解,若真如你所说,本公一定会向朝廷上书的。”

“多谢雍公。雍公此番回蜀若是不赶,便请前往荆州粮地了解一下吧。”

“知道了……此事儿就到本公这里为止,无论成不成功,不可再抛头露面。”

“遵命!”

过后雍公详看了那些拜帖,并拣选会见了几拨客人。

那边阿忠等人从徽州到临安后就发了无数拜帖出去,可都石沉大海。看着那人饭饮渐减,泽婉却无动于衷,阿忠欲向她求助,可还没开口她就说:“发吧,没人理会是最好的结果。”

“海大哥,”一日午茶泽婉言道,“其实在你到临安之前那件事儿市井便有谈论了,可见已有人提,可那触动了豪门富户的利益自然是被压制下来的,最后既惹了麻烦事情也未得改变……”

“……我知道你的意思。”那人应她。“是很难。却也想努力一下,说不定会有改观呢。”

泽婉沉眉心知万不可能,却又不忍心直说伤了他的心。“世宽,回家吧,不在这里了。”烈风对他说。

“……好。”他应后却没动身的打算,欲再等——等一份希望来。“终归是没有了。”后泽婉听他迷糊地说。

来日苏醒看到坐在床前的丹儿,他恍如昨天。“……丹儿!”他盖住她的手亲切握着。丹儿落下泪来。“我一个人先来的,孩子们在成都等消息。往后老爷在哪儿我们就在哪儿,去哪儿我们就去哪儿,要一串儿的跟着。”

“生气了?”

“没。这本说来了就带你走,可书礼又来信说他在路上了,要来看你。你得起来了。”

“好。”

去到厨房丹儿却泪落不止。“丹儿,没事儿的,会没事儿的。”泽婉忙去灶台下安慰。丹儿泪眼看着灶眼中火红的碳柴。“当年若不是因为我,我娘不会难产。我也守不住我爹……老爷若有什么事儿我也活不下去了……泽婉,我到头了。”

“不会的,不会有事儿的。”

谍国。左相老头一日午后疾进宫去。

“皇上……”他大叫道。寝殿外,皇后和众多皇子皇孙已候在那儿。一会儿真文出来。“皇上有旨,皇上龙体欠安,还请左相大人主持朝政之事儿。”

“……娘娘——”左相目向美雅。

“陵山的可元嬷嬷怕是不行了,带话来要见本宫和皇叔。”美雅对他言去。第二日朝堂果然正位虚空,皇后也不再参与议政。众官闻得皇帝抱恙,已聚团暗议。皇家寺院里,皇后在大殿中虔诚礼拜……

“请一定要护佑皇上念想的人康健,安乐……”小沾随她跪拜叩首。

“看娘娘为那个女人祈福,奴婢不解。”后小沾说。“表姐,皇上不是痊愈了吗,怎又反复?”

“那你认为紫檀对皇上的感情如何?”皇后却问她。

“若论身份她是鬼奴,理当为皇上而死活,不存在什么感情。”小沾说。“可此事儿千丝万缕,若撇开这些,却也是有几分真情的。”

“是啊。当年为了阻止她跟着皇上来山家碎了,后她又为巫蛊之术的折磨吃了很多苦,所以为了皇上她付出太多。不能死也不能好好活,便只是喘着口气儿罢了。所以若没真情,只怕已自戕了。”美雅说。

“那表姐……介意不?”

“介意什么,皇上也爱本宫。而本宫,是拥有皇上的女人。本宫日后要多向她学习,让皇上安乐些……那些孩子最近怎样?”

“还是老样子:永祥教学,永志在行药署;上官大人一家去了渊岛,那孩子还是做那些建造之事儿。”

“好。”美雅笑道。“天儿热了,明儿你给七婶送些绿豆子去,再带两匹江南锦缎让她做几身凉快的衣裳。”

“是!娘娘真是面面俱到呢。”

后美雅一个人仰首喃喃自语:“这真是……讽刺啊!”

御书房,右相一日朝后去了那里。“陛下所令之事儿户部已变好,还请皇上审阅。”……

“右卿,有谋士上言将土地绑在百姓身上会限制了经济的创新和发展,便不会像南方那般快速繁荣,你怎么看?”渭和问他。

“皇上,土地乃粮之根本,粮乃民之根本;粮安则民安,民安则社稷安。所以臣以为如此甚好。这虽然暂时让发展变缓了些,但来日我等会有稳固、平衡的根基。”右相说。

“很好,朕也是这般想的。”

“皇上,老臣惭愧!”右相又礼。

“这不怪你。户部管的本就是民生之事儿,又不外出。将此事儿理顺之后,朕会许你到处走走的。”渭和说。

“臣谢主隆恩!”右相欣喜跪谢。门口的真文见他离去,便又迎着两人出来。渭和这一休养,一眨眼便去了二月。而左相主持朝政有余,日子久了也引起众臣不满——说他享受得死皮赖脸,居心叵测。好在谕旨后发,言他要主持到年底便再不提。接下来的时间里户部进行了制度改革,建立了详细的田制和规则并下发执行。

“哎……”左老头一日干了杯闷酒对老右叹去一声。“……有什么好的?这到底有什么好的?”

“哈哈,”老右却粘着胡子笑道。“再熬一阵子吧,反正事儿也不多了。”

左相看他。“素来凡事儿你会先跟我提,今儿田制这事儿,怎的没听你说起就改革上了?”

“这还真不是我提的。”这话儿让老右也沉下眉来。“是外事儿进谏,皇上定的。”

“所以我说的没错吧,渭儿是个好皇帝。”左相便笑。

“是啊……”右相面现愧疚之色。“看到他人跌倒了,有的人会嘲笑,有的人却会学习,避免跌倒,咱皇上就是那个学习的人。大人,经此事儿后臣下已自觉年老,乏敏锐之感,有致仕之念,还请您成全了吧。”

“知道了。户部之事儿你也理得差不多了,未来有太子和济儿督管你也放心,便就去吧。年后你我将是一起。”

“……大人也有此念?”右相惊讶。又黑脸:“不可,社稷还离不得你!”这老头异常聪明,转念间又道:“要有大任……”

“该放就放,到时你出海看儿子去吧,我要到南方走走。”

“……好吧。”便知是了。

不过还未翻年渭和就换了相,让俩老头光荣退休,也抚臣心。

“皇上——大哥——”济和急进宫去。

“上了年纪倒这样火燎燎了?”渭和见状怒眉。

“大哥恕罪,臣弟这是躁了。”

“内阁、父王和鬼先生有约定,难不成你以为朕要违约?”坐后渭和向他言去。真文在旁。“这个真文也知道的。”

“……臣弟冒昧!”济和惭愧应道。“……大哥,可依你的脾气,一定还有其他的事儿。”他又说。

“也算吧。”渭和说。“既是家事儿,也不妨跟你说。琼州于南是偏安一隅,素来发展缓慢,所以朕让左相去瞧瞧,看有没有买下来的可能。”

“买?!大哥,你……”济和瞬间激动。“自古有哪个皇帝会干卖国土的事儿啊,百姓岂会容他?”

“你咋知道呢?一国也乃一个富贵人家,你说那富贵人家里就没有卖田卖地、败掉家业的子孙?”

济和无言以对。“好了,也就是去看看,又不是霸占。岭南来报已有人对它虎视眈眈,朕也只是免得它落入别人口袋而已。”渭和道。

“臣弟……告退!”济和心思烦乱便起身礼退。门口的真武看他走后便对真文眨巴眼睛去:“呀,这还是头一回见二爷和主子黑脸呢。”

“去!”真文怨他一目。“这种事儿二爷若不黑脸,皇家就真容不下他了。”

“啥事儿这么厉害?”真武好奇。

“少管。”

两人进房看到渭和一边在饮果酒一边看着他的宝贝锦盒默然,便就安静候着。临安,书礼夫妇来后,大家就像在北山老宅一样的亲切,凤姨娘闻了也派家仆送来上好的海鲜酒肉。丹儿怕孩子们来闹腾,也信去让她们好好呆在四川。

书礼阅了众人黑脸:“一个个都不省心!”“姨父……”泽婉垂眉。

“我会劝他的。咱们老了,该好好过几年安生日子。”书礼又柔和道。

“是的。呆在京城不是个事儿,咱得回北山去。姨父,你的树木青草也活了,要不就一起回吧。你说我们老了,你还不是一样。”泽婉说。

“我还需要一阵子,还没种全呢。等理顺了我们就回来。”

“……不要嘛,你在海大哥会好一些的。”泽婉急道。“还是一起走吧……”

“我答应你,会很快的。”

“……”

接下来女人们便自顾她们的厨房绣织,两个男人就饮酒下棋。

“瞧瞧,心不在焉的,棋也走不好了!”书礼将一个个黑白棋子归篮。“你就这么放不下来?”

“我素来是赢不了你的。”那人说。“书礼,都说大夫能治好别人的病,却治不好自己的病,你且帮我看看我是不是病了。”

“说来听听。”

“给一个没饭吃的人几两银子会想到他花完之后会不会又饿死,治好了患者也会想到他要是没有生计最终也会饿死,所以心里就觉得这事儿终没办妥。你说我是不是钻了牛角尖?而忽略过去心里又不舒坦。”

“我理解,你这是因为一件事而引起的混沌反应。”书礼说。“世宽,可古人不是云‘学术有专攻’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就像蚂蚁,有的负责寻找食物,有的负责搬运,有的负责放哨,有的负责防卫……便只能专攻一件事情。所以你想开些,那个位置自有专攻的人。而至于他做不做、能不能做好,便就不是咱们能左右的了。”

“可浅毒不清必成毒瘤,未来会一发不可收拾啊……”

书礼自然清楚。“那也不能一蹴而就呀。这事儿不是说虞雍公已闻得了吗,他便有那专攻的能力,所以何不耐心些呢,切勿焦虑伤了心神呀。”

“……的确,雍公是值得信任的。”经书礼此番一说,他便释然了些。

看他松散下来,书礼便给他讲了润家凹子有水后的生活改变,还说他以后要在那沙地里种出西瓜来,产出香喷喷的瓜子儿;还要养羔羊牛马大种荞麦旱稻苹果梨子……

“哈哈,”那人听了笑道,“这要我说呀,既然正东的皂角树活了,那说明土地是适合种植皂荚的,要不咱们就种一大片皂荚林子得了。这皂荚树能活千年,一劳永逸,且皂荚香团浴身柔和,又和南方洗衣服的无患子皂团不冲突;皂角籽儿还可以当粮食,挺好。”,

“好吧。为了你这句话,我给你种一片。”书礼便说。

“……忙完了这些就回来吧,其他的正东会做好的。”

“嗯。其实我也有打算再出海一趟,去看看无痕的棉山,看看娃儿。”

“你这样想就好。”

“……那那事儿无论怎样,你不能往心里去了?”

“知道了,我就做好自己的事儿。”后两拨人高兴言别不提。

仙国。薄岛。后山上,家豪种植的树苗放眼看去,已呈现出林子的雏形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炮灰的人生2(快穿)

变形金刚之伪装者

我妻薄情

全家大佬我养老

星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