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穿越重生 > 海先生 > 第62章 柳营试马

第62章 柳营试马

第二天早晨,世宽便去库房拿来半袋粟米,并洗了一些泡上。

午后,渭和又去到灶台前。

“这不是黄粟米么!”他看着那米说。

“你咋知道?”世宽将它们一一舀进锅子里。

“我吃过,当药吃。这米有苦味儿,可难吃了!”

“就你事儿多!”

“真的!这么大锅得熬一整天吧!”

“对。加柴吧,让它沸了!”

“哦!”

到晚饭时间,世宽去到棉叔近前。

“棉叔,牛将军可在营里?”他问。

“不在,巡视去了。”棉叔答道,“咋啦?”

“我熬了粟米粥,想请他尝尝。若他觉得好吃,那将士们就不挑了!”世宽道。

“不用啊,开饭的时候,他们喜欢吃的,自然会过来!”棉叔说。

“不行,所有人都要吃……棉叔,于大夫也不在,要不,您先尝尝?”

“好吧!”

于是世宽赶紧舀来半碗,递给棉叔。那粟米和着稻米,泡了许久后又熬了几个时辰,再经过冷却,已呈软烂状态,汤汁也浓浓的。

“看起来很好啊!”棉叔馋了。

“我没经验,米放少了点儿,浓了一些!”

“还好!”棉叔尝了一口……“啊,太香了!”他叫道。

“是吗?”那人也激动了。

“世宽,你怎么做到的?”棉叔便问。

“我看家里就这么做的。这黄粟米做成干饭口感的确不好,但宽汤熬烂之后,苦味儿就淡了,可牛将军不在营里……”

“放心,我有办法!”

“……”

“快备上一碗,我找将军去!”

“好!”

晚饭时,将军便令所有伙夫去小食堂用餐。棉叔将黄米粥和白米粥摆到一起,让大家都看到,不过来舀的人寥寥无几。

“兄弟们,”他大叫起来,“从明儿起,大将军的饭食便是这粟米粥了。我知道,你们觉得它苦,气味儿也不好闻,那是我们以前做的法子不对,所以不好吃!”

“是啊,那气味可腥了,家里都是用来喂猪的!”有人嘀咕了一句。

“对,”棉叔听后应道,“在和平的岁月里,我们粮多,它的确是用来喂猪的,但并不代表人不能吃。三国的诸葛亮为刘备打天下之时,所带的粮草便是这黄粟米。因为它不仅扛饿,还是一剂强身健体的药。所以,你们都来尝尝吧,饿肚子的滋味可不好受。喜欢了便领米去,若是不愿,那我也没办法!”

看到那粥不错,便有人走了过来,各自舀上一碗。

“哇,是挺好的,和家里做的真不一样!”过了一会儿,他们议论起来。

“是啊,很香,还油油的,特别解馋!”

“好吃!”

后面的人看了,也赶紧前去舀上。

此后,伙夫们便好好学了技法,每日煮上一锅,让兵士们吃了几顿饱饭。一库黄粟米又扛了几日。

“还真有你的!”晚上,那人看着他,表情敬佩。

世宽笑了,“你呢,还饿吗?”

他摇摇头。

“世宽,我知道,其实你已经饿坏了,只是忍着,对吗?”他又说。

“我还好……怎么,你变好啦?”

“……我哪儿不好了?”他突然生气起来。

北山,健一娘听说儿子送粮去了,心里十分焦急。“刀剑无眼的,这孩子……”厅堂里,她眉头紧皱。

李老爷无奈地叹了口气。

“老爷……”看那人也不安慰一声,她更加慌乱起来。

“老婆子,这送个粮算什么呀,”李老爷道,“孩子最近这么乖,是想到西北去教课呢!”

“西北?”李夫人惊道,“去那儿都得花几个月呢!”

“是啊,可他想去啊,所以才那么孝顺!”李老爷说。

“……那是不可能的,除非我死了,否则他想都别想!”李夫人掩面而去。

“妇人之见!”

健一娘受不了这一连串的坏消息,竟病倒了。

“老爷,丫头找来了!”这日午后,伙计从城门外的劳务市场里带来了两个仆人:一老一少。

“民妇小姓普,见过李老爷!”那妇人礼道,她身着粗衣,干净清爽。

“好。”李老爷十分满意,“普嫂,我夫人病倒了,不能操持家务,做饭收拾这些你会弄吧?”

“会的。”普嫂答道,“东家,只是奴婢带着小女,还请老爷给她一口饭吃!”

“可以的!”

“多谢东家,那薪水奴婢愿分文不取!”

“不必如此。你们快进去吧,小英会安顿你们的!”

“是!”那母女二人便进屋了。

日子又悠悠行去一月。

“小英,普嫂的手艺还真不错!”一日,李夫人喝着参汤赞道。

“是啊,夫人,”小英道,“她女儿也挺会儿做事儿的!”

“她女儿?”李夫人好奇起来。

“对,普嫂还带了个女儿来,说是不要工钱,只要老爷赏饭就行!”

“哦,原来是这样!”李夫人笑道,“小英,那她们是哪里人氏?”

“好像是打北边来的!”

“……北边?”

“夫人,少爷这一走,来回也得几个月,您可要想开些呀!”

“嗯!”

田里,稻谷已经收完,又种上了冬麦和蔬菜;山地也已翻好,就等着冬霜浸润后,再做打理。

书礼忙完这一阵后,终于可以歇歇了。一天,他睡到中午才起来,然后进了书房。

“起来啦!”知味送进茶来。

“嗯。”他笑道,“知味,账理的怎么样?”

“都算完了,银票也备好了!”

“多谢夫人!”

“那你仔细瞧着!”

“好。”

他全神贯注地翻看着账本。

今年的收成不错,赋后每家还有一百五十石以上,再除去种子和口粮,至少还剩一百三十石。当然,这里面包含了他刘家的租子和佃户的利润。

两千佃户,每家一百三十石,全部加起来是二十六万石。市价每石是一两银子,合计二十六万两。

但他将这批粮食全部卖给了玉家,收银二十万两。

银票每家一张,每张五十两,共十万两,那剩下的十万两便就是他今年的收入了。

世宽的田地,今年的产量是五百石左右,他也全部换成了优质的旱稻种子,送到襄州去了。没错儿,接下来它们会带着他的手稿,分配到全国各地。

傍晚,他将银票交给二老。

“儿子,不错啊!”刘老爷看了一下。

“是的。”书礼说,“爹,只是租子都被我卖了,今年咱家没新粮吃!”

“那有什么!”刘老爷笑道,将它们收起。

“老爷,”刘夫人说,“家里的粮食年年堆着,也吃不完,不如今年把它清了吧,咱家也买点儿新粮吃,如何?”

“好啊,”刘老爷点头,“儿子,这事儿你去办吧,换的银子你自己留着用!”

“谢谢爹!”书礼听后乐了,刘夫人也笑了起来。

看到那母子心情喜悦,那人想起自己当年的短浅,挺后悔的。

佃户们今年有米有钱,便开始打造幸福的生活了:家家建房盖屋,养牛养马。那新来的流民中,很多又是艺人、石匠木匠井工什么的,便个个接了拿手的活计,挣了家用。

金家布庄,除了日常的粗布棉布外,也挂上了最好的丝绸蜀锦,阿寿和伙计们每日忙的不可开交。

进宝也制了一排新的柜子,里面放满了人参、灵芝等贵重药材。

钱就像流水一样,在各个行业的口袋里流来流去,如果这里还有啥买不到的话儿,那便是粮食了。

市集里,外地商人呆了半月后没买到一粒米,便怏怏离开。百姓们对高价很是动心,但谁也不敢擅卖,否则便被收了土地。

傍晚,书礼坐在庭院一角,喝着碧螺春……

庄稼已上正轨,农事儿有麦家处理着,他无需再操心。接下来,他想好好去侍弄一下那一山的树:几年过去了,它们长得非常旺盛!想到树,他便想到了那守山的林家父子俩,自然又想到了那个丫头——小溪。

她在长个的年纪里得到了最好的营养,身体发育得匀称漂亮,皮肤也细腻光滑,一双大眼黑白分明,水汪汪的……这想着想着,他的身体就躁动起来……最后还是饮了几口茶,压制了那分“猥琐”。

哼,都怪那人对她们太好,吃穿家用不分高低,否则那丫头也不会长得那么好看,自己也不会动心!他恨恨地在心底抱怨了一下。

哦,几年过去了,还没给人家发过薪水。

次日午后,他便去到大宅,看到他们一家刚好都在。

“少爷来啦!”那父子俩迎上前去。

“嗯。”书礼神色温和,“大叔,大海,一起来喝杯茶吧!”

几人便去院中坐下,小溪送过茶来。

“小溪,你也坐吧!”他看着那人,声音温柔。

“奴婢不敢!”小溪低声应道。

“那好吧!”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炮灰的人生2(快穿)

我妻薄情

变形金刚之伪装者

迢迢仙途

少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