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长。”
话分两头。文懋卿进信阳殿后,秦氏兄弟在宫外等候,新得名字的稚幽也失了平日沉稳,忍不住想与兄长说说话。逸见其神色惊喜难掩,知其心中波澜,不由得思绪万分。
他想起十二年为奴的日夜,从此刻起便是旧日尘土无需再提。
自他有意识以来,他所谋所为不过是护住秦家族人,他记得父亲的嘱托,以残存的势力用死奴偷天换日救下秦家旧军、又连着打听谋划决心利用归国的长王姬、故意在辇前失仪……
死奴、看管罪奴的几位元士何其无辜,他知害了诸多性命,也知他罪孽深重,可他顾不得许多,保秦氏人得以避世偷生,这是他作为秦氏少主的使命。
但他未曾预料此时境况,这位长王姬伶牙俐齿、行事仁慈果绝,并非从前稚子模样,再联系她宫墙内神色之异……
逸心中暗自有了思量,要护住秦氏旧部,恐怕依旧要借助这位长王姬的力量,可是——他看向文懋卿离去的方向,那里只有关上的宫门,轻叹道:“长王姬非池中物。”
“公子,王姬令奴带公子入殿修整。”寺人缓步走来,向二人垂手恭敬道。
“有劳。”逸与稚幽拱手回礼,跟随寺人慢慢踏进六英宫中,按照安排沐浴焚香,两人各自挑选了荼白和竹青色的衣裳换上。
“我记着你从前喜着霁色衣裳。”逸似笑非笑地扫他一眼,“莫有不该的心思。”
那人青色的衣裳似乎又在眼前一晃而过,稚幽低头道:“只是记着取名之恩罢了。”
“稚幽……”逸一字一句念着,脑中却想起元穆二年他们全族被擒的混乱场面,那个时候还没有稚幽,只有与稚幽如今一般大的孩子,在看押的煎熬中慢慢被磨去少年的意气。
直到元穆三年,父亲自刎谢罪,秦家“自愿”被褫夺姓氏才重获“自由”,或投入文家、或为奴、或被流放,那时母亲本想追随父亲而去,却察觉有孕,姑母心一横自愿入宫为奴接近文夔,才换来他们苟且偷生,才换来元穆四年这个亲弟弟的出世……以及母亲的血崩而亡。
而现在,已经是元穆十四年了。十几年,弹指一瞬,他们还活着。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逸讽刺一笑,“确实是个好名字。”
稚幽察觉兄长心情低落,正待要问,却听得寺人敲门声起,便应了一声“进”,寺人过来将药物交予逸,逸一愣:“此为何意?”
“奴亦不知,长王姬只下令着人送来化瘀、止血等外伤用品,公子请收着。”
稚幽上前两步收好药物,道:“多谢大人,王姬有心,我等定然不负王姬美意。”寺人唯唯,退而离去。
一时间两人寂然无语,直到又有宫人捧金镶檀木盒进来,跪地曰:“此嫀夫人之赏,王姬转赠二位公子。”
两人大惊,恭敬行礼受了,等宫人退下后开盒却见青白玉双珏,顿觉不胜悲凉,此物是秦家祖传,本欲待二人及冠授之,只是未曾想到世事无常,还未等到那一天秦家已覆、秦姓被剥。
“原是姑母替我们收着。”逸神色哀痛,却忽地上前将玉珏一青一白连着的地方敲碎成两半。
“兄长!”稚幽阻拦不及,看着逸将玉珏拾起,将青色的玉珏递给稚幽。
“天下安定,旧人已安居桃花源,又何必徒起战事。旧物伤怀,从此你我二人便要忘了前尘往事,跟着王姬。”
“兄长决心辅佐王姬?”旧人说得是秦家族人,稚幽是知道的,虽不明白逸是如何狸猫换太子,但看惯兄长淡然行事之风,跟在兄长身边却也安心,稚幽问,“还是只求在王姬身边寻个庇护?”
“辅佐也罢,庇护也罢,只要你我安好、旧人安好,我便不再多思。”逸道,他心知自己姑母尚在、却还是将她拉入局中的行为已经惹她怀疑,所以她才会在姑母面前提起他兄弟二人、又将此物送来以作试探……
既然她要一个衷心,他便送一个衷心。
稚幽看着逸取了脖颈上长生链穿过白玉珏系在衣袍上,叹息一声也照着做了。
“王姬,请恕奴多言,宫内禁疾走,方才见褚夫人时实在不合礼法。”姜女史向引路女官示意前往简夫人殿,旋即落后文懋卿半步,小声在她身后规劝道。
文懋卿却眯着眼睛笑得狡黠:“女史莫怪,懋卿见褚夫人在殿外站着,心想万没有叫长辈候着的道理,因而失了规矩;不过……褚夫人不会怪罪的。”
不仅不会怪罪,还会对她高看几眼。
褚夫人贵为三夫人之一,却违背礼法候着她一个小王姬,可见其至情至性,若真依着规矩,不仅叫褚夫人不喜,还给底下落下目无尊长话柄——比起不合礼法,这个罪名才更致命。
权衡利弊,讨人欢心,她便是靠此生存下来的。
“褚夫人德高望重,不会对小辈多有苛责。”姜女史像是想到了谁,无奈叹气,“简夫人虽也天性纯良,但年纪轻,是受不了冒犯之举的。”
文懋卿点点头,心道她幼时也算与简家有些交际,不知这位简夫人是简家哪一族,若是旧友一脉,也许还能亲近些。
未及多想,一行人已行至简夫人殿门口,甚至已然听见殿内男子喧哗声,懋卿大惊,仔细一听又觉得声音熟悉,只问道:“宫闱之地何来外男?”
姜女史想到此刻殿内外男是谁也打趣般笑了,与懋卿说道:“这个人王姬也认得的,是简家的五公子昭,担忧简夫人在宫内无人相伴,日日起早进宫与简夫人逗趣——也是得了天子的许可才敢如此。这宫中的宫人寺人甚至王子王姬个个喜欢与他胡闹,世家和寒族中的公子、女公子亦是如此,是个有心的孩子。”
“原是如此,简昭倒是一点未变,”文懋卿不由得想起她的幼年玩伴来,肆意却有度、从小就机敏无双,只是简太傅如此沉稳的性子,怎就教出个浪子,懋卿不由得也笑了,“他一直这样就很好。”
但是……她不再如当年坦荡,那个厌恶虚伪做派的简昭,对她还会一如从前吗?念及此,笑意不由得荡然无存。
简夫人殿内,简昭正向简夫人介绍着从集市之中搜罗的小玩意,时不时亲身上阵展示一二,又与她讲着平日里家中兄弟姊妹的轶事趣闻,但他时讲时停,眼神时不时朝门外飘。
简夫人朝他虚空踹了一脚,笑道:“你今日可不像是专门讨我欢心的,瞧瞧这衣冠楚楚的样子,往日何曾专门沐浴焚香来见我。”
“明明三姐姐的心也不在昭身上,我们不过是一个装着演一个装着看,何必戳破这场戏?”
“满口胡言,”简夫人佯怒,“等着懋卿来治你。”
“昭满怀期许。”简昭露出笑容。
二人正闹在兴头上,忽有宫人通报长王姬拜谒,简昭一挑眉,还没来得及戏谑几句,就见简夫人已然从座中一跃而起,惊喜道:“快请快请……”
似是意识到自己失礼,她整整衣袍,端然坐下:“请王姬进来后你们便下去罢,吩咐膳夫将备好的蒸酥酪、香薷饮、御三合、饽饽二伴呈上来。”
简昭在一旁憋笑,等宫人退下才悠悠开口:“三姐姐好生偏心,昭日日来此也不见姐姐赐予我珍馐,这个小丫头一来便得此宠爱,真令昭羡慕。”
“你与我这般说话,怕是又想尝尝扫帚的滋味了。”
简昭正求饶着,文懋卿垂首已然入殿,因先前已摈退了众宫人,简夫人也不再端着,直直跳下座去执懋卿的手,懋卿仓皇抬头一惊:“舒儿姐姐!”
见着眼前之人,文懋卿恍然想起幼时三人出城策马,弄丢了懋卿的金环锁,太傅气得拿起柳枝就要往姐弟身上打,小懋卿心一横挡在二人面前,理直气壮道:“太傅大人,丢东西的是我,怎好将罪责推给别人;何况东西反正也找不回,何必再惹大家伤心?打了她们、太傅心疼,那懋卿也心疼,我一心疼、父王就心疼,天子心疼,万民悲上天泣,这可了不得,太傅行行好,顾念天下苍生。”
太傅夫人与姐弟二人笑,太傅看着言辞凿凿的懋卿不由得也气笑,扔了柳枝就抱起小懋卿,笑意盈盈对懋卿说:“你这歪理,与你爹爹一模一样!”
简家姐弟其实心知太傅并不会下重手,此刻见太傅笑自然也围上去,又是牵懋卿的手,又是左一个好爹爹右一个好爹爹地叫着。
那个时候,简舒便也是这般跳过来握她的手。
文懋卿只当简夫人是简太傅的妹子表亲,却没有想到父王纳的夫人竟是自己幼时的玩伴,胃中一阵翻江倒海,简舒被她这副样子吓了一跳,关怀道:“怎一副病怏怏的样子?可是途中受了风寒?”
文懋卿定定心神,嗫嚅着只是没想到,又打起精神向简舒行礼。简舒了然,笑开了:“正所谓人生何处不相逢,我还正开心入宫后可与你多相处,你怎就如此想不开。”
文懋卿哑然失笑,那边简昭啧啧两声开口:“这话说得颠三倒四,可理确实如此。只是三姐姐今后还是多多看书才好,这诗用得奇奇怪怪叫人摸不着头脑。”
简舒过去拧简昭的耳朵,懋卿亦循声望去,正好与简昭四目相对,她笑着点头示意,简昭好像了回到小时候,二人初见他扯下她的长命锁去锁柴门,她没有生气,只问了他的名字,从此各大世家向天子告状的名单里,简昭这个名字后面便总跟着文懋卿。
有时候他想逗逗她,总是小心翼翼地将她诱哄上树——她总是需要他的帮助——然后就可以听见她不情不愿地扯着嗓子撒娇唤他:“简昭——简昭——简哥哥——昭哥哥——阿昭——”
他看着面前的女子似清冷似温润的神情,与记忆中懋卿重合不了的样貌,却和从前别无二致的、越来越近的身影,喜悦涌上心头,直至迎来冷冷一句:
“见过公子昭。”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