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还珠之江南柳未央 > 第16章 三朝归宁宫闱宴,赴草原共观搏克

第16章 三朝归宁宫闱宴,赴草原共观搏克

婚后的第九日,按皇家定制,是新婚的和安公主与额驸归宁之日,入宫叩谢皇恩,拜见尊长。

这一日清晨,佩瑶与贡桑那木扎勒早早起身,郑重其事地换上吉服。佩瑶身着公主品级的吉服袍、绀青色龙褂,吉福冠上的东珠依旧璀璨,只是眉眼间褪去了几分少女的青涩,增添了一丝初为人妇的温婉与庄重。贡桑那木扎勒则穿着额驸蟒袍补服,更显英挺沉稳。夫妇二人乘坐车舆,在仪仗的簇拥下,自公主府出发,再次驶向那巍峨的紫禁城。

车舆在乾清门外停下。佩瑶与贡桑那木扎勒下舆,在内侍的引领下,步入庄严肃穆的乾清宫正殿。乾隆皇帝已端坐于宝座之上,目光温和地注视着这对新人。

夫妇二人行至御座前,依礼并肩跪下,行最隆重的三跪九叩大礼。

乾隆看着阶下这对璧人,女儿气色尚佳,额驸恭敬有礼,心中颇为满意。他温言勉励了几句“夫妻和睦”、“相敬如宾”、“勿忘君恩”之类的话,并赐下了早已备好的赏赐:给公主的是精致的宫缎、首饰;给额驸的是御用的鞍辔、弓箭等物,以示恩宠。

谢过皇帝,夫妇二人又前往慈宁宫向皇太后请安。太后钮祜禄氏向来对佩瑶有几分怜惜,今日见她容光焕发,额驸也一表人才,更是欢喜。佩瑶与贡桑再次行三跪九叩大礼请安。

太后慈爱地赐座,细细询问了公主这几日在府中可习惯,额驸待她可好。佩瑶一一恭敬作答,言语得体,贡桑那木扎勒也在一旁恭敬补充,言辞恳切,表示定会善待公主。太后欣慰地点头,又赏赐了许多滋补药品、珍玩给新人,嘱咐他们“早生贵子,为皇家开枝散叶”。

最后,夫妇二人来到翊坤宫谒见那拉皇后。皇后身着明黄色吉服,端坐主位,仪态雍容。佩瑶与贡桑同样行三跪九叩大礼。

皇后受了礼,脸上带着得体的微笑,目光在佩瑶身上停留片刻,似乎在审视她是否完全适应了新身份,言行举止是否符合皇家公主的规范。她照例说了些“恪守妇德”、“相夫教子”、“为皇家增光”的训导之词,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佩瑶垂首恭听,应答如流,心中却是一片平静的疏离。皇后亦赐下赏物,多是些象征妇德的女训书籍和精致的女红用品。

归宁礼的重头戏,是午时在宫中特设的归宁宴。此宴规格极高,通常设在保和殿或乾清宫偏殿以及慈宁宫宴请公主、额驸和额驸的家人,取其“保合太和”、“乾坤交泰”的吉兆,象征公主婚后生活美满和谐,亦有“椒房之喜”的寓意。

殿内布置得华美喜庆而不失庄重。御膳房倾尽全力,珍馐美味流水般呈上:

燕窝鸭子热锅、万字珊瑚白糕、寿字五香酱肉、龙凤呈祥攒盘(冷拼)、三鲜鹿筋、清炖肥鸭、口蘑肥鸡、挂炉猪、挂炉鸭……山珍海味,应有尽有,皆取吉祥名目。

萨其马、芙蓉糕、核桃酪、奶皮子、各式饽饽(点心)琳琅满目。

宴席的座次,乾隆帝与皇太后居于正中最尊之位。那拉皇后陪侍在皇帝身侧稍下。

佩瑶作为今日主角,其座位被安排在仅次于帝后、太后的尊贵位置(通常是在皇帝御座左下方),彰显其出嫁公主的特殊身份。

额驸贡桑那木扎勒的座位则在佩瑶稍下的位置,以示对公主的尊崇。

其他作陪的皇子、妃嫔、亲王福晋、重要命妇等,则按品级高低依次排开。

宴席开始,乾隆帝首先举杯,向新人表达祝福,群臣及内眷纷纷举杯应和,气氛热烈而有序。席间,帝后、太后不时询问佩瑶婚后的生活细节,贡桑那木扎勒也恭敬作答,应对得体。

皇后那拉氏保持着完美的仪态,偶尔与佩瑶说几句场面话,询问公主府陈设可满意、下人伺候可周到等,佩瑶均得体回应。纯贵妃、嘉贵妃、愉妃、令妃、舒妃等妃嫔也向新人表达了祝福。五公主意宁年纪尚小,由乳母带着,好奇地看着盛装的四姐姐和新姐夫,佩瑶对她温柔一笑。

贡桑那木扎勒作为额驸,也代表科尔沁部,向皇帝、太后、皇后进献了丰厚的归宁礼:精选的科尔沁肥美牛羊、珍贵的草原药材、上好的奶制品(如奶豆腐、奶皮子)、精美的蒙古银器、以及象征吉祥如意的哈达。乾隆对此表示嘉许,体现了满蒙一家的和睦。

佩瑶端坐席间,品尝着熟悉又陌生的宫廷御膳,耳畔是丝竹雅乐和众人的笑语寒暄。她看着高高在上的皇阿玛、太后、皇后,看着周围熟悉又似乎隔了一层纱的妃嫔姐妹,感受着身旁额驸偶尔投来的温和目光。这一切,与她作为“四公主”时参加的宫宴如此相似,却又如此不同。

她的身份已然转变。她是“和硕和安公主”,更是“科尔沁亲王世子妃”。这顿归宁宴,既是皇家对出嫁女的关爱与体面,也是一场盛大的告别仪式——正式宣告她已脱离纯粹的皇室女儿身份,成为联结皇家与蒙古藩部的重要纽带。

席间的繁华热闹之下,佩瑶心中涌动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平静与笃定。她不再是那个只能在翊坤宫书案前沉默习字、在承乾宫规矩下压抑度日的小女孩了。她有了自己的府邸,有了自己的家庭,未来的人生画卷,无论色彩如何,终将由她自己执笔,添上属于“佩瑶”的印记。归宁宴在融洽的气氛中结束。佩瑶与贡桑那木扎勒再次叩谢帝后、太后恩典,带着丰厚的赏赐和复杂的心绪,离开了这座承载着她太多记忆的宫城,回到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公主府。新的生活篇章,在宫墙之外,正式铺展开来。

大婚之后,按旧例,佩瑶需随额驸前往科尔沁草原,拜见公婆(合丹巴图尔亲王及王妃),并在草原上居住一段时日,以示对蒙古姻亲的尊重。乾隆虽有恩旨,言明半年后即可返京常住公主府,但这趟草原之行仍是必不可少。

离京那日,秋风已带肃杀。庞大的车队载着佩瑶的部分嫁妆和随行仆从,在八旗护军的护卫下,浩浩荡荡驶出京城。佩瑶坐在宽敞舒适的马车里,掀开车帘一角,回望那越来越远的、巍峨沉默的紫禁城。城阙的轮廓在秋阳下泛着冷硬的光泽。她心中没有太多离愁,反而有一种挣脱樊笼的轻盈感。再回来时,她将入住自己的公主府,那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一个真正属于她的“家”。

一路北行,景色逐渐荒凉开阔。当无垠的敕勒川草原终于展现在眼前时,佩瑶再次被那天地苍茫的壮阔所震撼。深秋的草原,不再是木兰秋狝时的浓绿,而是一片广袤的金黄与苍褐交织,如同铺向天际的巨幅织毯。天穹高远湛蓝,长风呼啸着掠过草尖,带来清冽而自由的气息,夹杂着牧草、牲畜和泥土的味道。成群的牛羊如同珍珠般散落在原野上,牧人悠长的呼哨声随风飘荡。这与紫禁城的雕梁画栋、刻板压抑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让佩瑶深深吸了一口气,胸臆间感到前所未有的开阔。

在科尔沁右翼中旗的王帐,佩瑶受到了合丹巴图尔亲王和福晋极其隆重的欢迎。

佩瑶在贡桑的陪伴下,恭敬地向端坐主位的合丹巴图尔亲王及王妃行了大礼:“儿媳佩瑶,拜见阿布(父亲)、额吉(母亲)。”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初来乍到的紧张,但仪态端庄,无可挑剔。

图什业图亲王合丹巴图尔①年约五旬,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眼神锐利如鹰,久居上位的威仪自然流露。他看着眼前这位来自紫禁城的皇家儿媳,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他并未因佩瑶的公主身份而过分谦卑,而是带着长辈的威严与慈和,微微颔首,声音洪亮:“公主不必多礼。一路辛苦了。科尔沁草原,便是你的家。起来吧。”

王妃乌梁海氏则更为温和慈爱。她连忙起身,亲自上前扶起佩瑶,仔细端详着,脸上洋溢着真诚的喜悦:“好孩子,快起来!让额吉好好看看!” 她拉着佩瑶的手,触感温暖而粗糙,带着草原女子特有的力道与热情,“真是个标致又懂礼的好姑娘!长生天保佑,赐给我们贡桑这样的福气!” 她说着,从手腕上褪下一只沉甸甸的、镶嵌着红珊瑚和绿松石的赤金手镯,不由分说地套在佩瑶腕上,“这是额吉给你的见面礼,愿它保佑你平安喜乐,与我们贡桑,像草原上的并蒂莲,永不分离!”

佩瑶感受到王妃发自内心的喜爱和接纳,心中暖流涌动,连忙再次屈膝:“谢额其克、额吉厚爱!佩瑶定当谨记教诲,与额驸同心同德。”

当夜,盛大的篝火宴会在王帐前的空地上举行,迎接尊贵的皇家儿媳。巨大的篝火熊熊燃烧,映红了夜空,也驱散了草原夜间的寒意。空气中弥漫着烤全羊的诱人香气、醇厚马奶酒的独特气息,以及青草与泥土混合的芬芳。

一队身着鲜艳蒙古袍的姑娘们,踏着欢快的鼓点,翩然起舞。她们的舞姿热情奔放,手臂舒展如翱翔的鹰隼,脚步旋转如疾风中的草浪,口中唱着悠扬高亢的长调,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与草原的豪迈。领舞的姑娘尤其出色,身姿矫健,笑容灿烂如草原上的格桑花,眼神明亮,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感染力。

佩瑶被这充满野性之美的舞蹈深深吸引,看得目不转睛。一曲终了,掌声雷动。佩瑶心中欢喜,示意清莲取来一个锦盒。她从中拿出一只自己带来的、通体温润细腻的羊脂白玉镯,这比金银更能体现皇家的雅致。她含笑对那领舞的姑娘招招手。

姑娘有些惊讶,随即大方地走上前来,右手抚胸行礼:“琪琪格见过公主!”

佩瑶将玉镯递给她,用刚学的简单蒙语和汉语混合着说:“舞,好!像……天上的云雀!这个,给你,吉祥!”

琪琪格看着那在火光下流转着柔和光晕的珍贵玉镯,又惊又喜!她没想到公主会赏赐如此贵重又雅致的礼物!她激动地双手接过,再次深深行礼,声音清脆:“琪琪格谢公主恩赏!长生天保佑公主!” 她抬起头,对着佩瑶绽放出一个无比灿烂感激的笑容,然后像一只快乐的小鹿般,蹦跳着跑回舞伴中间,高高举起玉镯。

“哇!” 姑娘们立刻围了上来,发出羡慕的惊叹,小心翼翼地抚摸着那光滑温润的玉镯,看向佩瑶的目光充满了敬意和亲近。

篝火燃烧得更旺了。接下来是勇士们的摔跤(搏克)表演!粗犷的号角声响起,数名只穿着传统“卓得戈”(摔跤服)的彪形大汉踏入场地。他们古铜色的皮肤在火光下油亮发光,肌肉虬结,如同草原上最雄壮的牦牛。伴随着深沉有力的呼喝和有节奏的跳跃,他们捉对厮杀起来。力量与技巧的碰撞,充满了原始的阳刚之美。每一次抱摔、绊腿、角力,都引来围观族人们山呼海啸般的喝彩和助威声。

佩瑶看得心惊肉跳又热血沸腾,这是与宫廷乐舞截然不同的震撼。贡桑在一旁看得兴起,忍不住对佩瑶低声道:“公主,你看那个穿蓝色卓得戈的,叫根敦,是我们科尔沁有名的搏克手,去年那达慕的冠军!”

只见那名叫根敦的汉子,果然勇猛异常,接连摔倒了两个对手,动作干净利落。当他最终将最后一个对手高高举起,重重摔在铺着厚厚羊毛毡的地上时,全场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根敦高举双臂,发出胜利的咆哮,如同草原上的雄狮。

合丹巴图尔亲王看得开怀大笑,连声叫好,亲自斟满一碗马奶酒递给获胜的根敦。他转头对佩瑶笑道:“公主,看到了吗?这就是我们科尔沁的勇士!像磐石一样坚定,像雄鹰一样勇猛!” 语气中充满了自豪。

佩瑶由衷地赞叹:“阿玛麾下勇士,果然名不虚传!媳妇今日大开眼界。” 她看着火光中那些洋溢着力量与豪情的脸庞,看着身边额驸眼中熟悉的骄傲光芒,看着王爷王妃慈和的笑容,心中那份初来时的陌生与疏离感,在篝火的温暖、歌舞的热情和摔跤的震撼中,悄然融化。这片辽阔的草原,这个直率热情的家族,正在以一种最质朴也最热烈的方式,接纳着她这位来自远方的皇家公主。这短暂的草原之行,不仅让她领略了塞外的壮美,更让她感受到了血脉相连之外的、一份沉甸甸的归属感。

盛大的篝火宴会,醇香的马奶酒,鲜嫩的手把肉,热情奔放的蒙古歌舞……一切都充满了异域的风情和真诚的喜悦。亲王夫妇对这个出身高贵、举止端庄的皇家儿媳非常满意,言语间充满了慈爱与尊重。贡桑那木扎勒更是处处体贴,怕她不习惯草原的饮食起居,特意吩咐随嫁的厨子按京中口味备膳,又为她挑选了最温顺的骏马和最暖和的蒙古袍。

佩瑶努力适应着。她学着喝略带腥膻但暖身暖心的奶茶,尝试着用小刀割食喷香的手把肉,在贡桑的耐心指导下,骑术也越发娴熟,甚至能策马在草原上小跑一阵。夜晚,她躺在温暖的蒙古包里,听着帐外呼啸的风声和偶尔传来的牛羊低鸣,枕边是额驸均匀的呼吸。这里的生活简单、粗犷,却也自由、真实。贡桑的直率、热情和对她的爱护,像草原的阳光,温暖着她曾被深宫冰封的心。她开始展露笑容,那笑容不再是出降前在宫里时刻意练习的温顺,而是发自内心的轻松与平和。有时,她会和贡桑并辔而行,在落日熔金般的余晖下,听他用带着口音的汉语讲述草原的传说、部落的迁徙、鹰隼的习性。他的世界如此辽阔而充满生命力,让她心驰神往。

然而,每当夜深人静,或是独自凭栏远眺南方时,那份深埋心底的牵挂便会悄然浮现。她会从妆奁的最底层,取出那方珍藏的、已有些发脆的旧手帕,轻轻摩挲。母亲的容颜在记忆中已有些模糊,但那份温暖的感觉却愈发清晰。她望向南方天际,目光似乎要穿透千山万水,落在那个叫做扬州的地方。那里有她血脉的源头,有她母亲孤寂的坟茔,也有皇阿玛曾许诺过的、带着阳光和自由气息的“大船”与江南风光。

“额驸,”一日傍晚,两人在敖包旁看日落时,佩瑶轻声开口,“皇阿玛曾答应过我,待我长大,带我去江南,坐大船,看母亲出生的地方……扬州。”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怅惘和期盼。

贡桑那木扎勒揽住她的肩,看向她眼中闪烁的微光,认真地说:“公主的心愿,就是贡桑的心愿。待我们回京安顿好,我便向皇上请旨,陪你南下去扬州。科尔沁的骏马虽然跑得快,但我知道,公主心中还有一片水乡。”

佩瑶心头一暖,靠在他坚实的臂膀上。草原的风依旧在耳边呼啸,但此刻却不再觉得寒冷。她看着天边最后一丝霞光隐没,繁星渐次点亮了深邃的夜空。科尔沁的星空如此璀璨低垂,仿佛触手可及。她享受着此刻的安宁与身边人的温暖,但内心深处,那株名为“等待”和“承诺”的幼苗,从未停止生长。她知道,草原的宁静只是驿站,她终将回到那座皇城,为了母亲,也为了那个关于江南的约定,继续她未完的旅程。半年之期,近在眼前。

①历史上这时的科尔沁右翼中旗扎萨克和硕土谢图亲王为阿喇布坦【1720年-1759年】,继任者为垂札布【1759年-1767年】,本文中合丹巴图尔为虚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三朝归宁宫闱宴,赴草原共观搏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还有此等好事?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