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还珠之江南柳未央 > 第21章 准部内乱国势衰,清朝出兵定北疆

第21章 准部内乱国势衰,清朝出兵定北疆

光阴荏苒,自乾隆十七年南巡归来,转眼已是乾隆二十年。紫禁城的岁月在四季更迭、宫规礼仪中静静流淌。对于和硕和安公主佩瑶而言,公主府的生活安稳而充实。她与额驸贡桑那木扎勒感情日笃,贡桑虽不喜朝堂繁文缛节,但对佩瑶体贴入微,夫妻二人或品茗赏花,或骑马郊游,日子过得恬淡自在。佩瑶也时常入宫,给太后请安、陪伴日渐长大的晴儿,晴格格在太后身边教养得极好,聪慧沉静,与佩瑶也越发亲近。也向皇后例行问安,偶尔也被皇帝召去养心殿见面,说上几句话。她心中为母亲迁葬妃园寝的心愿已了,唯剩对江南风物的怀念和对额驸府这个小家的经营。

这三年间,后宫格局亦悄然变化,新人入宫,子嗣繁衍。

首先是中宫荣宠日盛。那拉皇后自正位中宫以来,荣宠不衰。乾隆十七年四月,皇后诞下皇十二子永璂;乾隆十八年六月,又诞下皇六女。乾隆二十年正月,再诞皇十三子永璟。短短四年间,皇后连诞两子一女,地位愈发稳固,中宫威仪日重。皇后寝宫翊坤宫几乎成了紫禁城最热闹、最受瞩目的地方。佩瑶作为养女,按例需入宫道贺。看着襁褓中粉嫩的婴孩,听着皇后志得意满的言语,佩瑶心中平静无波,只依礼送上贺仪,维持着表面的恭敬。

与皇后盛宠形成对比的,是嘉贵妃金佳氏的落幕。乾隆十七年七月,嘉贵妃诞下皇十一子永瑆。然而生产似乎耗尽了她的元气,产后一直缠绵病榻。虽经太医精心调治,终在乾隆二十年四月薨逝。乾隆帝念其生育皇子有功(育有四子:四阿哥永珹、八阿哥永璇、九阿哥、十一阿哥永瑆),追封其为淑嘉皇贵妃,丧仪极尽哀荣。佩瑶参加了丧礼,看着灵前年幼的十一阿哥永瑆茫然哭泣的模样,想起当年高贵妃薨逝时自己的无助,心中不免唏嘘,对这位不算熟悉但命运相似的庶母,也多了几分真切的哀思。

乾隆十九年,为平衡后宫、绵延子嗣,也因太后钮祜禄氏的懿旨,两广总督那苏图之女戴佳氏奉旨入宫。戴佳氏出身满洲著姓,家世显赫,容貌端丽,性情温婉。初封即为忻嫔。忻嫔入宫后,行事低调,待人谦和,颇得太后和皇帝好感。佩瑶在宫中宴会上见过几次,印象尚可。

乾隆二十年夏,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佩瑶奉皇后懿旨,将一些南巡时带回的苏杭精巧玩物送给住在阿哥所的五阿哥永琪。阿哥所位于紫禁城东北角,紧邻着皇子们练习骑射的箭亭。

佩瑶带着清莲、小万子,捧着锦盒,行至箭亭附近。远远便听见里面传来少年们呼喝练习的声音,夹杂着箭矢破空的“嗖嗖”声和命中箭靶的“笃笃”声。她本不欲打扰,只想绕行,却见箭亭门口侍立着几个小太监,其中一个眼尖认出了佩瑶,连忙躬身行礼。

就在这时,箭亭内一阵喧哗,似乎有人射出了极好的一箭,引得众人喝彩。接着,两个身着宝蓝色箭袖袍服的少年,有说有笑地并肩走了出来,边走边擦拭着额头的汗水。两人年纪相仿,约莫十二三岁,身姿挺拔,眉宇间带着少年人特有的英气与朝气。

左边的少年,肤色略深,浓眉大眼,鼻梁高挺,嘴角带着爽朗的笑意,眼神明亮而活跃,透着一股子机灵劲儿。他正兴奋地比划着刚才射箭的动作:“哥,看到没。刚才那一箭,正中红心 ,连谙达都夸我了!”

右边的少年,面容轮廓更为清俊白皙一些,剑眉星目,气质显得沉稳许多。他听着弟弟的话,脸上带着温和赞许的笑容,眼神却已敏锐地注意到了亭外站着的佩瑶一行人。他轻轻拉了弟弟一把,低声道:“尔泰,噤声。有贵人。”

被称作尔泰的少年这才看到佩瑶,连忙收敛了笑容,和兄长一起快步上前,动作利落地打千行礼:

“奴才福尔康/福尔泰,给和安公主请安,公主吉祥。”

声音洪亮,礼数周全。

福尔康?福尔泰?

佩瑶心中一动。她虽久居深宫和公主府,但也知道御前侍卫副统领福伦的大名,是皇帝颇为信任的臣子。看来眼前这两位英气勃勃的少年,便是福伦家的公子了。看年纪和装扮,应是五阿哥永琪的伴读。

“免礼。”佩瑶温声道,目光扫过兄弟二人。福尔康举止沉稳,眼神清正,小小年纪已有几分持重气度;福尔泰则明显活泼外放,眼神灵动,带着少年人的跳脱。真是一对性格迥异却同样出色的兄弟。

“谢公主。”兄弟二人起身,垂手侍立。

“二位公子是五阿哥的伴读?”佩瑶问道。

“回公主的话,正是。”福尔康恭敬地回答,“奴才兄弟奉旨,随侍五阿哥左右,陪读习武。”

“嗯,”佩瑶点点头,看着他们额上的汗珠和手中的弓箭,“方才听里面喝彩,是尔泰公子射出了好箭?”

福尔泰一听公主问起,脸上顿时又放出光彩,带着点小得意,又努力克制着:“回公主,奴才侥幸射中红心,让公主见笑了。”

福尔康在一旁补充道:“尔泰骑射上确有些天分,还需勤加练习。”

佩瑶看着这对兄弟,一个沉稳谦逊,一个自信飞扬,配合默契,不禁莞尔:“福伦大人好福气,有子如此。勤学苦练是好事,但也要注意歇息,莫要伤了筋骨。”她示意清莲将带给永琪的锦盒交给随行的小太监,“我是来给五阿哥送些小玩意儿的。你们继续练习吧。”

“奴才恭送公主。”福尔康、福尔泰再次躬身行礼。

佩瑶颔首,带着人离开了箭亭。走出不远,还能听到身后福尔泰略带兴奋的低声:“哥,公主夸咱们了。”以及福尔康沉稳的提醒:“小声些,专心练箭。”

这次偶遇,不过是宫廷岁月长河中一朵微不足道的小浪花。佩瑶并未过多在意,只当是见到了两位颇有朝气的臣子子弟。然而,命运的丝线却在不经意间悄然交织。这对名为福尔康、福尔泰的少年,连同他们那位在御前行走的父亲福伦,以及他们未来将卷入的那场惊世骇俗的“真假格格”风波,此刻还只是平静水面下的暗流。

乾隆二十年夏日的宁静并未持续太久。帝国的西北边疆,狼烟再起。准噶尔汗国自葛尔丹策零死后就内乱不断,国势日衰。葛尔丹策零死后其子策妄多尔济那穆扎勒即位,称为阿占汗。他年少又荒唐不理政务,并且囚禁了替自己管理国家的姐姐鄂兰巴雅尔,致使姐夫萨英博落克秘密拥立阿占汗的异母兄喇嘛达尔扎,杀死了阿占汗,汗国陷于长年内乱。经过一番内战,乾隆十八年(1753年),猛将策零敦多布之孙达瓦齐即位。原先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的牧地毗连,都在塔尔巴哈台地区,从这里逃向哈萨克阿布赉汗处最为近便。开始两人由于共同反对喇嘛达尔扎而形成同盟,可是达瓦齐登位后,暴虐荒淫,倒行逆施。而且达瓦齐没有满足阿睦尔撒纳所要求分给他的领地,两人大动干戈,再度掀起内战。结果阿睦尔撒纳不敌达瓦齐,战败投降清朝。并且把准噶尔汗国的虚实尽数告知清廷,表示愿为前驱。

乾隆皇帝决心趁此机会彻底解决困扰清朝数十年的准噶尔问题,发动了旨在彻底平定准噶尔、扫清西域障碍的平准战争。战事规模浩大,涉及千里疆场,数十万大军调动。

额驸贡桑那木扎勒虽出身蒙古科尔沁,骑射功夫精湛,但乾隆并未让他亲赴前线厮杀——皇帝深知这位女婿性情直率,未必适应战阵诡谲与官场倾轧。然而,其身份、能力以及需要历练的考量,让乾隆将他安排进了帝国最高军事决策机构军机处行走见习,主要负责协助处理与西北战事相关的后勤、转运及军情文牍。

旨意一下,公主府平静的生活节奏立刻被打破。贡桑那木扎勒每日天未亮便匆匆赶往紫禁城内的军机处值房,直到深夜甚至凌晨才带着满身疲惫归来。案牍堆积如山,他需要与户部、兵部、理藩院乃至沿途各省督抚反复协调沟通,确保前线数十万大军的粮草、饷银、军械、马匹能源源不断、准时无误地运抵数千里之外的苦寒前线;他需要接收整理雪花般飞来的前线战报,从中提炼关键信息供军机大臣和皇帝御览;他需要处理因战争而产生的繁杂人事调度、奖惩文书……这些工作琐碎、繁重、压力巨大,容不得半点差错,远比在草原上纵马奔驰要耗费心神百倍。

佩瑶看着丈夫日渐消瘦的脸庞和眼下浓重的青影,心疼不已。她只能吩咐厨房变着花样准备滋补的膳食汤水,在他深夜归家时亲手奉上一碗热汤,默默替他按摩紧绷的肩颈。贡桑虽累,眼神却异常专注明亮:“公主,这差事虽苦,但能亲身参与这场关乎国运的大战,为前线将士尽一份力,贡桑觉得值!而且,”他眼中闪着光,“我们一定会赢!”

战事初期进展顺利,清军势如破竹。然而,风云突变。被清廷扶植用以制衡准噶尔残余势力的、已经被乾隆封为亲王、食亲王双俸的原辉特部台吉阿睦尔撒纳野心膨胀,竟悍然反叛。清军措手不及,一度陷入被动。前线战报陡然变得严峻,军机处的气氛也空前紧张压抑。贡桑回家的时间更晚了,眉头锁得更紧,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在书房对着地图和文书一熬就是通宵。

佩瑶的心也跟着悬到了嗓子眼。她不懂具体军务,但能从丈夫的疲惫焦虑和偶尔泄露的只言片语中,感受到局势的凶险。她只能在佛前默默祈祷,祈求上苍保佑大军,保佑她的额驸平安。

所幸,天佑大清。在乾隆皇帝的坚定意志和前线将士的浴血奋战下,清军迅速调整部署,稳住了阵脚,并展开凌厉反击。阿睦尔撒纳众叛亲离,节节败退。乾隆二十二年秋,穷途末路的阿睦尔撒纳仓皇向西北逃窜,经俄军要塞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铿格尔图喇)、塞米巴拉金斯克、鄂木斯克一路进入俄罗斯境内。清军不依不饶,追至铿格尔图喇向俄军索要,不久,消息传来——俄国还在犹豫要不要交人时,此獠竟已在西西伯利亚的俄国城市叶卡捷琳堡染上天花,一命呜呼。至此,困扰清朝三代帝王的准噶尔汗国彻底瓦解,天山北路广袤疆土尽归大清版图。消息传回京城,举国欢腾。

然而,胜利的喜悦尚未完全散去,一个令人震惊且沉重的消息便在宗室和勋贵圈中传开:固伦和敬公主的额驸,科尔沁达尔罕亲王色布腾巴勒珠尔,因在平叛战争中作为参赞大臣轻信阿睦尔撒纳,严重贻误军机,被震怒的乾隆皇帝下令削去亲王爵位,革职、禁足在府,并处以四十廷杖。更令人心惊的是,行刑地点竟是在和敬公主府内。据闻,是宫里的太监带着刑杖直接闯入公主府,当着悲痛万分的和敬公主的面,将色布腾巴勒珠尔按倒在地,结结实实打了四十大板。若非内务府大臣来保等人求情说不要让公主承受寡居之苦,乾隆盛怒之下甚至动了杀心。

消息传到公主府,佩瑶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她虽与和敬公主不算特别亲近,但同为皇家公主,同为额驸之妻,她完全能想象到那一刻和敬公主的绝望与屈辱。看着眼前因战争结束而终于能松口气、脸上重现笑容的贡桑,佩瑶心中涌起一阵强烈的后怕与庆幸。她紧紧握住贡桑的手,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幸亏……幸亏皇阿玛没让你去前线……这军国大事,行差踏错一步,便是万劫不复……” 贡桑那木扎勒也心有余悸,反手握住她的手,沉声道:“伴君如伴虎。公主放心,我在军机处行走,只求尽心办差,恪守本分,绝不妄言妄动,绝不辜负圣恩,给你招祸。”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还有此等好事?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