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还珠之江南柳未央 > 第43章 舍身救父得嘉奖,目无法纪遭贬斥

第43章 舍身救父得嘉奖,目无法纪遭贬斥

乾隆二十七年的金秋十月,和安公主府内,洋溢着紧张而喜悦的气氛。

经过几个时辰的等待,一声嘹亮清脆的婴儿啼哭划破了凝滞的空气,带来了新生的希望。

“恭喜公主,恭喜额驸!是位健健康康的小格格。” 稳婆喜气洋洋地抱着襁褓出来报喜。

额驸贡桑那木扎勒一直守候在产房外,闻听此言,悬着的心终于落下,巨大的喜悦瞬间将他淹没。他快步上前,小心翼翼地接过那包裹在柔软锦缎中的小小婴孩。只见女儿小脸粉嫩,乌溜溜的眼珠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新世界,虽还皱巴巴的,却已能看出精致的轮廓。一股难以言喻的柔情与骄傲涌上心头,这位在草原上叱咤风云的世子,此刻眼中只剩下初为人父(再次)的无限珍爱。

“瑶儿辛苦了。” 他抱着女儿进入内室,来到疲惫却满脸幸福笑容的佩瑶床边,将女儿轻轻放在妻子枕畔,“你看,我们的女儿,多像你,将来定是个草原上最耀眼的明珠。”

佩瑶侧过身,指尖温柔地拂过女儿细嫩的脸颊,眼中是化不开的慈爱:“是啊…真好…斋桑多尔济有妹妹了。” 她抬头看向丈夫,“额驸,快给咱们的小格格取个好听的蒙古名字吧。”

贡桑那木扎勒凝视着女儿,目光深邃而温柔,仿佛穿透时光看到了她的未来:

“就叫她娜仁托娅吧。‘娜仁’是太阳,‘托娅’是霞光。愿她如草原初升的太阳般温暖明亮,如天边绚烂的霞光般美丽动人,一生平安喜乐,照亮我们科尔沁左翼中旗的牧场。”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婴儿身上,仿佛在为这美好的名字加冕。

喜讯飞传紫禁城。太后、乾隆、皇后依例送来丰厚赏赐。太后赐下赤金镶红宝石的项圈和长命缕;乾隆龙心大悦,赏赐了内造的精致摇车和江南进贡的顶级云锦;皇后的贺礼依旧中规中矩,是几匹上好的宫缎和一对金锞子。

时光流转,转眼到了乾隆二十八年的早春二月。

和硕和嘉公主府内,也迎来了新生命的降临——意宁平安诞下了一个健壮的小阿哥。消息传来,乾隆对这个外孙格外喜爱,亲自为其赐名:丰绅济伦。“丰绅”寓意福泽深厚,“济伦”则有辅佐、栋梁之意,寄托了帝王对外孙前程似锦的深切期许。

佩瑶得知妹妹顺利生产,心中欢喜。待意宁坐满了月子,她便带着已经快三岁、活泼好动的儿子斋桑多尔济,乘着暖轿前往和嘉公主府探望。

甫一进门,便听得里面笑语盈盈。原来,和敬公主和紫薇已先一步到了。和敬公主身边还带着她与额驸色布腾巴勒珠尔所生的长子——已经五岁多、虎头虎脑的鄂勒哲依忒穆尔额尔克巴拜。

“四姐姐!你可来了!” 意宁虽还在月子里,气色却很好,脸上洋溢着初为人母的满足与幸福。她怀里抱着包裹得严严实实、睡得正香的丰绅济伦。

佩瑶笑着上前,先仔细看了看小外甥:“哎呀,小家伙长得真结实!眉眼像极了妹妹你!丰绅济伦…皇阿玛赐的好名字!” 她示意嬷嬷将带来的礼物奉上,多是些适合婴儿的柔软衣料和精巧玩具。

“斋桑多尔济,快过来,看看你的小表弟。” 佩瑶招呼着正被鄂勒哲依忒穆尔额尔克巴拜手里一个彩色布老虎吸引的儿子。

斋桑多尔济迈着小短腿跑过来,好奇地踮着脚看意宁怀里的襁褓,奶声奶气地问:“弟弟?小弟弟?” 他伸出小手指,想轻轻碰碰丰绅济伦的小脸,又有点怯生生地缩回来,那模样可爱极了。

“鄂勒哲依忒穆尔额尔克巴拜,带弟弟去那边玩你的小木马好不好?” 和敬公主温声对长子说。已经五岁多的小鄂勒哲依忒穆尔额尔克巴拜,继承了父母的沉稳,像个小大人似的点点头,主动牵起斋桑多尔济的手:“走,斋桑,我有会跑的小马!” 两个小家伙很快玩到了一起,鄂勒哲依忒穆尔额尔克巴拜颇有兄长风范地照顾着年纪小的斋桑多尔济,童稚的笑声充满了暖阁。

意宁和紫薇这两位新晋的小姨,看着两个玩耍的小家伙,再看看意宁怀里熟睡的小婴儿,眼中满是喜爱。

意宁看着自己儿子,又看看佩瑶,笑道:“四姐姐,看着斋桑多尔济和鄂勒哲玩得这么好,再想想咱们家娜仁托娅,这几个孩子将来可有的伴儿玩了。”

紫薇也温柔地笑着,她轻轻抚摸着丰绅济伦襁褓的边缘,眼神柔软:“是啊,小娃娃们多可爱。丰绅济伦这么小就虎头虎脑的,将来准是个巴图鲁。斋桑多尔济活泼机灵,鄂勒哲又懂事稳重…娜仁托娅有这么多哥哥护着,定是草原上最幸福的小格格。” 她的话语里带着真诚的祝福,或许看着这些蓬勃的新生命,也能稍稍抚慰她心底深处的某些遗憾。

佩瑶看着眼前这温馨的一幕:妹妹怀中安睡的外甥,地上玩闹的儿子和外甥,还有姐姐温柔注视的目光,心中充满了暖意。血脉相连的亲缘,新生命带来的喜悦,在这一刻驱散了宫廷的纷扰,只留下最纯粹的亲情与对未来的美好期许。窗外,早春的阳光正好,暖暖地照进室内,也照在每一位公主含着笑意的脸上。

乾隆二十八年的春风,并未能吹散紫禁城中因皇族龃龉而生的阴霾。

四月,谦太妃刘氏(果亲王弘曕生母)寿辰。这本是宫中寻常的庆贺,乾隆帝循例赐下寿礼,却并未额外加恩或亲临称祝,以示殊宠。此举本无大过,却深深刺痛了弘曕敏感而骄矜的心。他自恃为雍正帝幼子、乾隆幼弟,六岁就当了亲王,顺风顺水,素来骄纵。此刻更觉颜面受损,忿激之情溢于言表。在向乾隆例行请安时,他竟忍不住语带讥讽,抱怨皇帝对生母寿辰不够重视,言辞间颇多不恭。

乾隆本就对这位幼弟近年来的种种行径积压不满,闻言勃然变色,厉声斥责道:

“弘曕,你还有脸在朕面前提‘孝道’二字?朕问你,你坐拥亲王厚禄,家资巨万,可曾尽心侍奉母妃,以尽人子之道?朕听闻,你非但奉养菲薄,反时常向母妃索取财物,供你挥霍。为人子者,能行此等悖逆不孝之事吗?朕未曾深究,已是念及骨肉之情!你倒先来指责朕了?”

这番诛心之论,直指弘曕的痛处与不堪。他面红耳赤,张口结舌,却无法辩驳。乾隆冰冷的眼神和毫不留情的揭露,让兄弟间最后一丝温情也荡然无存。弘曕只得悻悻退下,心中怨怼更深。

夏日的圆明园,本该是避暑消夏的清凉胜地,却成了弘曕彻底失势的舞台。

乾隆照例携后宫妃嫔、皇子公主移驾圆明园。弘曕与和亲王弘昼亦随驾,居于皇帝赐予的邻近园囿。

七月初某日,夜半时分,乾隆帝寝宫“九州清晏”殿突发大火。火势迅猛,烈焰冲天,瞬间映红了夜空。警锣凄厉,园中顿时大乱!诸王、皇子、侍卫、太监等,闻讯无不惊骇,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救驾救火。

危急时刻,五阿哥永琪反应最为迅捷。他不及披衣,不顾侍卫阻拦,第一个奋不顾身地冲入浓烟烈火之中。彼时乾隆已被困于殿内,浓烟弥漫,情势万分危急。永琪凭着对殿宇的熟悉和一股救父心切的赤诚,在灼人的热浪中艰难搜寻,终于找到了被烟熏得有些昏沉的乾隆。他毫不犹豫,背起父皇,在梁柱倒塌、火星飞溅的险境中,拼死冲出了火海。永琪的手臂、后背皆被灼伤,却浑然不顾。

当惊魂未定的乾隆被安置在安全处时,皇子公主们(尤其是稍年长的)纷纷围拢上来,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皇阿玛!您没事吧?”

“皇阿玛!可伤着哪里了?”

“快传太医!快!”

和敬公主等皇女亦是面色惨白,惊惶焦急,眼中含泪,围着父亲嘘寒问暖。

然而,在一片焦灼的关切声中,乾隆的目光却捕捉到了一个刺眼的身影——果亲王弘曕。他的赐园离“九州清晏”很近,却姗姗来迟。更令乾隆心寒齿冷的是,弘曕抵达后,非但没有上前关切问候,反而与几位年幼的皇子站在稍远处,竟还嬉嬉哈哈,谈笑风生,甚至露齿大笑,仿佛眼前不是救驾的紧张场面,而是一场与他无关的热闹!那份对兄长兼君父安危的漠然与轻佻,如同冰水浇头,让刚刚经历生死之劫的乾隆感到了彻骨的失望与伤心。

可雪上加霜之事,接踵而至。

数日后,弘曕与弘昼一同至皇太后钮祜禄氏居住的长春仙馆请安。依礼,二人应在太后指定的位置跪拜请安。然而,弘曕或许是心不在焉,或许是骄纵成性,竟径直跪坐在了太后座旁下首的一个锦垫上。而这个位置,恰恰是乾隆每日向太后请安后,陪侍说话时习惯跪坐的地方!这虽非龙椅御座,但在极其注重礼法规矩的皇家,此等“仪节僭妄”的行为,无疑是极大的不敬与挑衅。

乾隆见状,怒火中烧。他立即将两个弟弟召来,劈头盖脸便是严厉训斥:“尔等于皇太后前跪坐无状。弘曕,你竟敢跪坐于朕日常侍奉皇额娘之位。弘昼,你身为兄长,不加劝阻,亦有失察之责。眼中可还有君父,还有祖宗家法?” 弘昼惶恐请罪,弘曕虽也跪下,脸上却仍有不服之色。

弘曕一连串的悖逆、逾矩、不恭、不敬,终于耗尽了乾隆最后的耐心与容忍。

九月初四,乾隆帝在圆明园勤政亲贤殿召集全体军机大臣,亲自宣布对果亲王弘曕的最终裁决。皇帝面色沉郁,语气冰冷而沉重,开始了对幼弟长篇累牍、罪状罗列的训斥:

“果亲王弘曕,朕之幼弟。朕念皇考血脉,待之不可谓不厚。然其行止乖张,屡犯大过。朕忍之又忍,望其悔改,孰料伊变本加厉,毫无悛改之心。”

“其一,前年朕命其恭送玉牒至关外盛京尊藏,此乃敬慎祖宗根本之重务。彼竟以‘欲先往行围’为辞,拖延塞责,视国事如儿戏。”

“其二,身为天潢贵胄,贪鄙无度!拖欠商人江起镨巨款,不思正途偿还,竟指使王府护卫,挟持该商人至原任盐政高恒处,强令高恒为其代售人参,牟取暴利以偿私债。与贪吏勾结,盘剥商民。”

“其三,纵容属下,恃强勒索。屡派恶仆至苏杭等地,强购蟒袍、朝衣、刺绣、古玩乃至优伶,所付银钱,十不及一。致使商贾怨声载道,地方苦不堪言。”

“其四,干预朝政,结党营私。竟敢将其门下私人,私自嘱托于军机大臣阿里衮,妄图安插要职。幸而阿里衮深知大体,未徇私情。其结党营私之心,昭然若揭。”

“其五,侍母不孝。坐拥厚禄,反时常需索于谦太妃。前番寿辰,朕稍减恩赏,彼竟敢面斥于朕,简直胆大妄为。”

“其六,九州清晏火灾,救驾来迟,已属怠慢!竟于朕脱险后,与诸皇子嬉笑晏然,毫无忧戚关切之意,全无人臣之道!”

“其七,于皇太后前,跪坐无状,占据朕平时所踞之席位,僭妄无礼,藐视君上。”

乾隆的斥责声回荡在殿宇中,每一条罪状都如同重锤,敲打在在场大臣的心上,也彻底钉死了弘曕的命运。

“综此七罪,弘曕已不堪亲王之尊,不配享天家之禄。着即:

革去王爵,降为贝勒。

罚银一万两,以儆效尤。

免去所有职任。

永远停发俸禄。”

和亲王弘昼亦因在皇太后前“跪坐无状”,且有失察之责,被罚王俸三年,以示惩戒。乾隆对这位性格怪异但尚知收敛的弟弟,终究还是留了几分情面。

与此同时,乾隆对五阿哥永琪的感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九州清晏那奋不顾身的一背,在烈火中展现出的赤诚、勇敢与孝心,深深打动了帝王的心。乾隆下旨厚赏永琪,嘉其忠孝双全,并在谕旨中公开褒扬,称其“临危不惧,纯孝性成”。自此,乾隆对这个儿子青眼有加,遇有重要差事,常交予永琪办理,其信任与器重,已明显有别于其他皇子。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还有此等好事?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