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刚泛起鱼肚白,苏家的烟囱已经冒出了袅袅炊烟。
空气中弥漫的,除了往日熟悉的面食香气和豆香,还多了一股奇特而诱人的咸香,夹杂着淡淡的茶韵和香料的味道。
苏婉音比往常起得更早。
她将昨天下午从村里养鸡户家收来的三十个鸡蛋仔细清洗干净,放入大锅里冷水煮至八分熟。
然后轻轻用勺子将每个蛋壳敲出均匀的裂纹,但不能敲破,这是让味道渗入的关键。
另一口小锅里,她放入一小撮珍藏的、品相不算最好但香气尚存的粗茶末,几瓣晒干的八角,一小块桂皮,几片老姜,还有适量的酱油和盐。
这就是她目前能找到的、最简单的卤料了。
在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这已经算得上是豪华配置。
清澈的水在锅中渐渐变成深邃的酱红色,香料和茶叶的气息在热气的作用下充分融合,散发出复杂而醇厚的香气。
将敲好的鸡蛋放入卤汁中,小火慢炖。
让味道顺着裂纹,一点点渗透进蛋白,甚至浸润到蛋黄。
卤汁“咕嘟咕嘟”地冒着细小的泡泡,香气也越来越浓郁。
当小宝揉着眼睛起床时,立刻被这陌生的香味吸引了。
“姐,这是什么味道?好香啊!”
“这是茶叶蛋。”苏婉音揭开锅盖,一股更强烈的混合香气扑面而来,“今天咱们摊子上加的新品。”
锅里的鸡蛋已经染上了漂亮的酱色,裂纹处颜色更深,像哥窑瓷器的开片,别有一番美感。
小宝凑过去,深深吸了一口气,小脸上满是陶醉:“闻着就好吃!”
“再泡一会儿,味道会更足。”苏婉音笑着盖上锅盖,继续去忙活和面、磨豆浆的活儿。
茶叶蛋需要时间浸润,急不得。
一切准备就绪,摊子照常摆开。
那锅茶叶蛋被连锅端到了摊子旁边的一个小炭炉上,用最小的火温着,既保温,也让香气持续散发。
今天准备的肉包果然比昨天多了不少,面也发得极好。
赶早的客人陆续到来。
很多人立刻被那股独特的香气吸引了。
“婉音丫头,你这锅里是啥?咋这么香?”准备去公社开会的大队长抽着鼻子走过来,好奇地看向那小锅。
“大伯,是茶叶蛋,今天新添的,您尝尝?”苏婉音笑着捞出一个色泽棕红、裂纹漂亮的鸡蛋,用油纸包了递过去。
苏国福接过来,鸡蛋还烫手,他小心地剥开一点壳,露出里面酱色斑驳的蛋白。
咬上一口,咸鲜的卤汁味首先占据味蕾,紧接着是淡淡的茶香和八角桂皮的复合香气,原本味道单一的煮鸡蛋,变得层次丰富,回味悠长,蛋黄也入了味,吃起来沙沙的,一点也不干噎。
“嗯!好吃!这个味儿正!”苏国福三两口吃完,赞不绝口,“比白水煮鸡蛋有滋味多了!给我再来五个,我带路上吃!”
有了大队长以身代言,茶叶蛋立刻引起了众人的兴趣。
“给我来两个茶叶蛋!”
“这鸡蛋闻着真不赖,咋卖的?”
“给我家小子带一个尝尝鲜!”
苏婉音定下的价格是五分钱一个,比肉包稍便宜,但比普通鸡蛋贵不少。
毕竟加了茶叶和香料,成本高了。
但尝过味道的客人,都觉得物有所值。
这茶叶蛋不仅好吃,拿着也方便,赶路的、上工的,揣在口袋里就能当零嘴或加餐。
尤其是那些带着孩子来的,几乎没有一个孩子能抵抗这香喷喷的茶叶蛋的诱惑。
一时间,“妈妈我要吃那个花鸡蛋”的央求声此起彼伏。
茶叶蛋的成功,甚至带动了包子和豆浆的销售。
很多人买了茶叶蛋,顺手再买两个包子或一碗豆浆搭配着吃。
小宝今天又多了一项任务——收茶叶蛋的钱。
小家伙忙得不亦乐乎,小嗓子喊得越发响亮:“茶叶蛋五分一个!三个一毛四!谢谢伯伯!”
苏婉音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心里踏实了许多。
她看着锅里逐渐减少的茶叶蛋,心里盘算着,明天鸡蛋的采购量得加倍,香料也得想办法多备一点了。
这生意,眼看着就要红火起来了。
晨光彻底驱散了薄雾,将槐树的影子拉得斜长。
“苏记”早点摊前的人潮高峰渐渐过去,但依旧断断续续有晚起的村民、或是从邻近村子闻讯赶来的生面孔光顾。
那锅茶叶蛋,果然如苏婉音所料,成了今天最大的亮点和谈资。
不到八点,三十个茶叶蛋便销售一空,后来的人只能闻着空气中残留的那股勾人馋虫的咸香茶韵,遗憾地咂咂嘴,转而多买一两个包子弥补。
“苏家丫头,你这茶叶蛋明儿个可得多准备点!我家那口子吃了说好,非要我再买几个回去晚上下酒,这可倒好,没了!”一位大婶挎着篮子,看着空荡荡的卤汁锅,满脸惋惜。
“对不住啊,张婶,头一回做,没敢弄太多,明天一定多备些,给您留着!”苏婉音一边利索地给另一位客人夹包子,一边笑着应承,声音因持续的叫卖和招呼而略带沙哑,却洋溢着干劲。
“那可说定了啊!”张婶这才转惋惜为期待,买了几个菜包子走了。
小宝今天的“工作任务”也加重了。
他不仅要收钱找零,还得帮忙看着茶叶蛋的销售,小脑袋瓜记得清清楚楚谁买了几个,收的钱分毫不差。
偶尔有相熟的长辈逗他,想多饶个包子边角,小家伙还会一本正经地板起小脸:“不行哩,王伯伯,我姐说了,小本买卖,要算清楚账才能长久。”
那副小大人的模样,引得众人善意的哄笑,反而更觉得这孩子懂事可爱,不好意思再占便宜。
苏婉音看着弟弟那认真的劲头,心里既欣慰又有些酸楚。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环境的骤变逼着这个本该无忧无虑的孩子飞快地成长,但也是时候把小宝上学的事提上日程了。
现在机会这么好,总不能把小宝困在她身边当个伙计不是?
想到上次林老师的话,正好三天后就是学校开学的日子,她打算带着小宝去试试。
直到日上三竿,带来的最后一点豆浆被刮得干干净净,蒸笼里也只剩下几个特意留出来、准备自家当午饭的素馅包子,“苏”早点摊第二天的营业才算正式结束。
收摊的过程比昨天更加熟练,但身体的疲惫感也更明显。
连续两天高强度的早起和站立劳作,让苏婉音感觉胳膊和小腿都有些发酸。
回到小院,关上门,姐弟俩的第一件事,依旧是清点今天的“战果”。
木匣子里的钱币明显比昨天又厚实了一些,硬币和毛票混杂在一起,沉甸甸地倒在石桌上,发出令人心安的哗啦声。
“姐,快数数!今天肯定比昨天多!”小宝眼睛放光,迫不及待地帮忙分拣,小手上沾满了油墨和金属的味道。
苏婉音深吸一口气,拿起她的记账本和短铅笔,开始重复昨天的工作。
一分、二分、五分……一角、两角……
随着数字的累加,她的心跳也微微加速。
当最后一个五分的硬币被归拢,她快速地在心里默算了一遍,又用铅笔在纸上核实。
“毛收入是……五块三角二分。”她报出这个数字时,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激动。
“五块三!”小宝惊呼出声,差点从石凳上跳起来。
“别急,还要算成本对不对?”苏婉音耐心引导着,开始一项项核算,“今天面粉用了八斤,肉馅用了两斤半,豆子多了半斤,油盐酱醋损耗……还有,今天加了三十个鸡蛋,茶叶和香料也算成本……”
她仔细地计算着。
因为增加了肉包比例和推出了茶叶蛋,今天的原材料成本比昨天高出不少。
最终,她得出成本大约是:“三块一角左右。”
总收入减去成本,净利达到了两块二角多!
比昨天又增长了一截!
“一天赚两块多!”小宝已经被这巨大的成功冲击得有些晕乎乎了,掰着手指头算,“十天就是二十多块!一个月……一个月能赚好多好多钱!”
他算不清具体的,但知道那是一个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苏婉音看着弟弟兴奋的模样,也忍不住笑了,乐道:“真是个小财迷,这样可不行,小宝还想读书吗?”
小宝有些纠结了,他既想读书,但又抵挡不住赚钱的乐趣。
苏婉音看他低着头沉默,轻轻摸了摸他的头,缓缓道:“姐姐知道小宝是想一起赚钱,但是什么阶段就该干什么样的事对不对,小宝现在这个阶段,”
看着小宝因为这句话而抬起头有些茫然地看着她,苏婉音语调更加轻柔,“小宝这个年纪就应该要去读书的,知道吗?等小宝长到姐姐这么大了,自然也会赚钱了,而且,说不定赚的比姐姐还多呢!”
“真的吗?可小花说、说读书是很费钱的事。”小宝有些犹豫,他不想成为姐姐的负担。
苏婉音闻言有些沉默,小花是宋婶子家的孙女,不能说宋婶子他们家对她不好,毕竟没缺她吃也没缺她穿,比起村里大多数虐待女娃不给吃穿还叫干活的人家好太多了,但是在有限的条件下,家里的资源会更多倾向于男娃。
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重男轻女的悲哀。
她没办法改变别人的想法,只能想办法让自己强大起来,做更多想做的事。
她的笑容有些牵强,但声音还是一样的温柔,“咱们现在有钱了对不对?爸妈留给小宝的有很多,都是留给小宝读书的,还有姐姐现在也能赚到钱了,所以小宝不用担心,只要安安心心读书上学,好吗?”
这番话终于打消了小宝心中的顾虑,他重重点头,“嗯!小宝一定会好好读书!以后赚多多钱!”
苏婉音有些乐呵,“那小宝可要加油哦~”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