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江户众道物语 > 第3章 墨色森然剑菱纹

第3章 墨色森然剑菱纹

【甲】

春田丹之介。

“我有时觉得你真是菩萨心肠过了头,丹之介。”

“怎么说?”

丹之介冲好友眨着他明亮的眼睛。说话时,他把手里柑橘剥开了。是附近产的一种名叫“八朔”的柑橘。他自己吃了一瓣,又一瓣给了好友庆次郎。汁水丰沛得一咬开就要从嘴角溢出来,好甜的滋味。吃着,只听丹之介又问:“你刚才说的,是什么意思啊?”——庆次郎一时也无可奈何地说不出什么了。他不想说,丹之介也不会问,这事儿一会儿就过去了。

很少有烦人事情能进到丹之介心里去,总无忧无虑的,一副心情很好的模样。就算有,一会儿也就不在乎了。他似乎能原谅任何事。

如此豁达之人,最近却好像在烦扰什么事情似的,不时叹气一声,那双漂亮眼睛也蒙了一层阴翳。身为好友,庆次郎见了总归有些担心。也想知道是不是真有什么心事,却怕是自作多情。罢了,反正也没出什么大事。这样一想,庆次郎也就不多在意了。

未曾想——几天过后,丹之介确实摊上了件有惊无险的麻烦事。

那晚,忽然有人造访府上,一看居然是官府来的人,要他赶紧过去,有重要事情要问。丹之介觉得狐疑,因为实在想不起自己或身边有谁曾犯过事情。但见来人表情,加上深夜造访,恐怕事关重大,甚之介只好满脸困惑地过去了。

“春田丹之介已带到。”

丹之介郑重地拜见了大人,是时感到氛围的确不寻常。只见官吏向他出示一个崭新的黑漆书函匣(文筥):“你可认识此物?”

丹之介仔细观察上面的图案,黑漆的匣子上莳绘了几笔金色的秋草——真是一点印象也没有。丹之介如实答道:“此前从未见过。”

对方又将匣子打开来,将印在盒子底部的图案出示给他:“你再看看这是什么。”——一看,好家伙!上为去了柄部的剑形,下为菱形图案,正是丹之介的家纹!

“这是我的家纹。可这东西,我的确从没见过啊……这匣子是有什么问题?”丹之介还是稀里糊涂的。

这才知道:原来,这是镇上人昨天黄昏时候给送来的,说是在镇上一处清泉旁有个人鬼鬼祟祟地留下来了这个。官吏聚齐后打开一开,里面装着封书信:

“此前你要我准备的毒药就在这儿,请速速结束某人性命。此信阅后即焚!”

文末同样押着剑菱纹,旁边配有一枚精心包裹的药包。光从这些东西来看,就是丹之介请人去毒杀某人,为此特地准备了毒药。见了信,丹之介心下反倒稳当些了:“这不是我的字迹。”

在这不大的城下町,丹之介风评素来不错,从未有寻衅滋事的纪录。这点,官吏也是知道的,加上事情蹊跷,背后或许还有隐情。但事态严重,最后仍命丹之介暂且闭门思过。

丹之介虽有苦衷,眼下确实也没别的法子了,只得回家静待事情发展。

第二天一早,家仆忽然踉踉跄跄跑来禀报一件事:方才他依惯例打扫门前,一出门,却发现有个少年被绑在门前栅栏上,嘴里流出鲜血,看来是咬舌自尽了。在人身上还附了张字条:“书函匣之事,询问此人便可一目了然”。

丹之介观察此人,隐隐觉得有些眼熟。终于想起曾在哪里见过这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便已一目了然。

家仆道:“大人,眼下还是赶紧将此事报告给官府吧!”

丹之介默许地点点头。

事情继续交由官府调查。官吏再次传唤丹之介,问话道:“那么,关于此人身份你是否有头绪?”

丹之介回答:“我对此人全无印象。”

后着手调查此人身份。经辨认,这人乃一名叫岸冈龙右卫门家中的小厮。官府即刻派人前去调查,却已是人去楼空。家里值钱的东西都没落下,但没有乱翻的迹象,看来是得知事情败露,逃之夭夭了。

如此一来,丹之介的嫌疑终于洗脱,得以继续如常奉公。

【乙】

岛村大右卫门。

这人可颇会做些精巧东西。他随身携带的百宝箱里装着好些琳琅满目玩意儿:有折叠船一只,展开来,能供三人乘船渡过大河,时机到时便能派上用场;浮沓,由数个绑在一起的木筒制成,绑在身上,即便不甚落水也不会沉下去;棒火矢,一种塞着火药的箭矢,相比起投掷用的焙烙玉能命中更远的目标。靠着这门手艺,多年浪人身份的大右卫门终于在27岁这年成了武士,领年奉二百石。

他等这一天太久了,心里有万分感慨,难以言说!大右卫门的父亲很早就过世了,在他下面有两个妹妹。大妹原本在丹波,十九岁那年丈夫去世了,便出家去了河内国的寺庙,从此也与家里断了联系。去年五月,冷不丁寄来冬衣和名产花粉。所谓睹物思人,大右卫门想起小时候妹妹身着振袖的模样,家里还留着她最喜欢的那件红底帷子……如今只能百感交集。

另一个小妹十四岁,尚未定下亲事,如今同母亲一道来了大右卫门这里。母亲身为一名寡妇,这些年是如何含辛茹苦将自己拉扯大的——个中艰难,大右卫门自然清楚。如今出人头地了,他只想报答多年养育之恩。清晨时,担心风雨来了让母亲着凉,到夜里则亲自扶着母亲上床休息,过于担心,为此从不借侍女之手。家里小妹见状,也学着哥哥那样,亲手制作丝绵枕、数珠袋等物,尽心尽孝。外头的人提起大右卫门,反应皆是:“噢,那个大孝子!”

某日黄昏,大右卫门外出赏萤。

那是处叫“深泽”的地方,在镇子尽头长有芒草与菖蒲之地。听说到了夜里,便可看见星星点点的飞莹,十分漂亮。

去的路上会路过一泓清泉。泉水旁立着一尊石地藏,每逢祭祖之日,人们都会来此参拜、洒水供奉。走近这儿时,大右卫门忽然瞥见一个武士随从模样的男子,鬼鬼祟祟地张望四周,瞅见了大右卫门,立马头撇过去装成若无其事模样,实在可疑。

大右卫门不动声色地从他身边经过,却未按原定行程直行,而是转了个弯,迅速躲到旁边长屋的影子里。正是黄昏,藏在这里也不容易发现。大右卫门远远盯着那人,想知道他下一步会有什么动作。

那人再三打量四周,确定并无行人来往——忽然,他从怀中取出个方的像是盒子的东西,放置在石地藏前。大右卫门立刻大喝到:“你拿的是什么东西!”那人一听,吓得差点跳起来,拔腿就跑——有古怪!大右卫门赶紧追了上去。

他追在那人身后,一路跑出去好远,终于在那人快窜进树林时将他逮住了。“你在那儿留的是个什么东西?”大右卫门再度厉声发问,那小厮却咬紧牙,铁了心地不说。没办法,只好将这小子绑到寺庙里让主持帮忙看管,自己则去取那人丢下的匣子。谁知回去,却发现匣子已消失不见,也不知让谁拿去了。天色一晚,路上连走着的人都没几个,想找人问话都很困难。走了一转也不见人影。最后,大右卫门进了间还亮着的酒馆。

凑巧有消息灵通的在与朋友聊这件事:原来,在大右卫门大喝一声跳出来追赶男子后,附近一家住户听到声音也出了家门。此时两人的身影都不见了,只剩下泉水旁那可疑的匣子,村民便将其捡起来交去了官府。

那人接着说:“匣子里面好像是一包毒药,还有托人下毒的信函,落款春田丹之介——这怎么可能?他可是我们这儿出了名的好青年,甚至从未听说他曾和谁结过怨,怎么可能有谋害别人的想法?”

——既然如此,或许是有人想栽赃这位叫春田丹之介的……回到寺庙,他向主持打听这位叫丹之介的住处,便将人绑去他家门前。并附一张字条,上面写下:“书函匣之事,询问此人便可一目了然”,随后事了拂衣去。

【甲】

春田丹之介。

这次事件的主使自然是那小厮的主人岸冈龙右卫门。好友庆次郎得知事情经过,觉得其中实在有奇怪的地方,问丹之介:“你为何要说自己不认识那龙右卫门呢?”

原来,这人早就看上丹之介,寄了千百封情书,令丹之介不堪其扰。最后丹之介始终没有点头,因为对此人卑劣品性早有耳闻。恐怕正是对丹之介置之不理的怨恨,最终驱使他做出了这件事。

丹之介回答道:“这是因为——归根结底,此事源于爱慕之情,要我如何赶尽杀绝呢?”险些蒙上不白之冤,却依然宽宏处之,令听这话的庆次郎哭笑不得:“丹之介你啊,真是菩萨心肠过了头!”

唯有一事不明。丹之介心想,自己能躲过一劫,全靠那日将小厮带到自己门前的人——那位究竟是谁?他四处打听了一番,始终未能寻得。时光飞逝,这事却一直在他心头挂念着。去庙里摆神佛时,也免不了念句望得神佛指点。

过了多久……

一个秋冬。眼看着树叶枯黄飘落,不久漫天飘雪。

又至第二年开春。天气回暖,积雪消融,原已冻结的溪流复成为山间轰鸣的飞瀑。丹之介随众人至细川下游以扇网捕幼鲇。返程时候,见到不远原野处有对母女模样的人,带着几个侍女,正采摘茅花与笔头菜。

令人醉醺醺的阳光下下几人的身影——仿佛梦一般的。那女子也凑巧转过头来看见了丹之介,与母亲耳语两句,取出怀纸来写下些什么,系于草叶尖端,便向着山岩后的小道离去了。

丹之介心生好奇,过去将那字条展开来看,只见上面写着:

"此处人多眼杂,我将前往藤见寺南边的山原恭候。大右卫门敬上"

丹之介瞅着这字条看了老久,不知怎的,总觉得这字迹同去年那小厮身上的字迹略有相似,只是多些女子的含蓄味道,也不知是不是错觉。他动身前往诗笺上写的地方,见那里正待着一名武士模样的人。

丹之介淌过春日蔓生的野草:"阁下可是大右卫门?"

那人颔首:“正是。”

“鄙姓春田,名丹之介是也。去年五月底擒获龙右卫门家小厮送至我府上那人,想必就是足下?”

“诚然是在下所为。”

再一问,这才晓得原来此人与自己同在藩主手下做事——那日的恩人竟在身边这么近的地方!

也不知是为这多时的错过还是难得的相逢,丹之介不由流下泪来,道:"承蒙当日仗义相助,感激不尽。虽说是因不知情,但长年累月未曾上门,想必让您觉得我是个薄情寡义之人吧。真是惭愧至极……"

这头,大右卫门好像受了触动,也跟着泪眼婆娑的:"是我不好,是那时我初来乍到,有所顾虑,才没有主动告知。反而让您挂心了,实在抱歉。"

重逢二人流转的目光间,是春风拂过,茅花被吹得簌簌作响,

【乙】

岛村大右卫门。

将那小厮交过去后不久,事情便水落石出,还了丹之介一个清白。那之后,丹之介便四处打听这名恩人的下落。大右卫门呢?那时才刚刚来藩主手下做事不久,对府中人际关系还不清楚(也怕被龙右卫门或哪位熟识的打击报复),一时便没有回应。

丹之介的毅力也真让人害怕啊!将近一个月了,还能听说他四处寻人的消息。最后都传到了大右卫门家小妹阿宁的耳朵里,问他:“哥啊,听说那人可到处打探你呢,真不去见一面吗?”

——现在想来,那时自己也真是铁石心肠……这回要不是小妹从中搭桥,不知还要过多久才能有两人说话的机会。阴差阳错确也是缘分的妙处所在。

之后,他们也并未特意说要结成契兄弟什么的,自然而然便心意相通。

丹之介屋后是条河,大右卫门时常游过那条河来与之相会,一点也不觉得麻烦。见了心爱的脸,就什么疲倦都给忘了,如此过了段波澜不惊的日子。

十月十四日,有人举办宴会,邻家的茶亭从傍晚起便聚满了人。下将棋,中途吃了顿饭,酒足饭饱后又高歌谣曲至声嘶力竭的。本想淌过河去丹之介那儿的大右卫门却迟迟找不到机会。一直熬到深夜,待隔壁的声音消停了才蹑手蹑脚地出去。

那晚,黯淡的月光隐在云层之后,暧昧得看不清楚。大右卫门在河边一处苇丛里褪了和服,仅挟一柄腰刀渡河。水也是格外的急。大右卫门拼命游着,几次快被湍流淹过,好不容易才触到对岸的石垣。那么暗的夜,已经什么都看不清楚了。所幸之前还留着引路的标记,靠着这个,大右卫门才得以摸索到丹之介家的偏门,进了院子。

隔着窗户,只见屋里氛围与平日有所不同,灯火幽微,分外安静。正纳闷时,却听纸门轻响,丹之介的身影出现在那头,望着月空,神色彷徨。嘴里低声喃喃着:“就算是梦,就算是梦……怎么会做这么难过的梦……”

“是我,大右卫门!”

大右卫门在旁边呼唤一声。丹之介听见了,“好高兴!”一下子撞进了他湿漉漉的里衣。

“我看你刚才一脸悲伤,是怎么了?”大右卫门问道。这头却为难地不想说,拢着他的手又问,便悲哀地回忆道:“我和往常一样等着你,心头不知为何地焦躁。后来听到钟敲了九下,不久便昏昏沉沉地睡着了。……做了个梦,居然梦到你正渡着河,却让上游流下来的浮木给撞了,最后竟……不禁令我想起淡路岛那两只鹿的故事(注1)……这虚幻梦境,究竟始于何年何月,又是由谁最先见得的?”

话说到这儿,丹之介已是泪流满面。大右卫门便安慰道:“照这样说,你我便是分别时也能在梦中相会,何尝不是件好事呢?”丹之介脸上这才有了笑容。

又说了好多话,两人之间没有漫长的夜,总觉得一眨眼就到早上了。再怎么依依不舍的,终于夜到了分别的时候。河水波澜稍微平静了些,河面泛着雾气。晨光熹微中,大右卫门跃入河中,向对岸游去,丹之介远远望着。不一会儿,那身影就融进弥散的水雾之中了。

【丙】

藤井武左卫门。

他住在河岸边,有时会早起操练弓箭。这天正准备着,同行的人突然指着河面叫唤道:“看!那里是不是有只大水鸟!”隔着雾气,果然远远望见一块漆黑的活动的影子。武左卫门笑道:“确实是好大一只鸟啊!”连忙架起弓来。一支箭射出去,穿过雾气。嗖——

【甲】

春田丹之介。

事情是第二天传到他耳朵里的。说有个叫岛村大右卫门的武士发了狂,自害而死。多么希望这是谣言……可当赶到现场,见大右卫门母亲妹妹的悲痛之状后,事情便一目了然了。

大右卫门死时浑身湿淋,侧腹中了一支箭。但最后要了命的是他腹部拉开的一道,刀就握在他自己手上,是干净利落地了断了。身旁留下了状若疯癫的遗书,笔到最后已经变形,丹之介知道那的确是大右卫门的字迹……

活着也会是这么痛苦的事啊!悲痛之际,他手颤抖着握向刀柄,几次欲随之而去。当他注意到那箭尾部的标记时,终于压下心头轰鸣的情绪拾过箭矢来,只见上面赫然写着“藤井武左卫门”的字样。

“此仇非报不可”——是这话给了他力量。

大右卫门的遗体葬于松林寺。每日到场扫墓时,丹之介都会说:“我马上也会跟着过去的。”

他在等一个时机。

但世上许多事往往不会圆满。在大右卫门四十九日忌日那天,他邀武左卫门出来见面,对面回答说当天还有事,没来成,结果等到三天之后。两人同行来到松林寺,武左卫门以为只是普通地祭拜,却发现在大右卫门的墓碑两侧,赫然立着两支新设的卒塔婆(立在墓后的塔形竖长木片),其一上书“藤井武左卫门”,另一支则是“春田丹之介”。

“这是要做什么?”武左卫门愕然地看着那东西。

“事出突然,我理解您的困惑。”丹之介便将事情始末合盘托出,“抱歉,虽事出突然——请在此与我同归于尽!”

话音刚落,两道刀光。

二人皆化作梦幻泡影。

算是改动程度最大的一篇。查找资料的时候,看有人说这篇“就像悬疑故事”,于是调整了原文叙事的顺序。也为了行文通顺,省略或修改了一些原文的内容。其中省略的部分如下:

1.文中提到“淡路岛两只鹿的事”,因为是传说典故,原文也没有过多解释。大意是:从前,摄津国的刀我野(今神户市兵库区一带)住着一头雄鹿。它的正妻雌鹿同住在这片原野,而侧室雌鹿则栖息在淡路岛的野岛(今北淡町野岛)。雄鹿时常渡海去野岛与爱妾相会。某日清晨,雄鹿对正妻说起梦境:"昨夜我梦见背上积了白雪,又梦见长出芒草。这究竟是何征兆?"正妻因妒恨丈夫又要去寻侧室,便假意解梦道:"背上生芒草预示将被箭矢射中,积雪则象征遭盐腌渍之祸。若渡海前去,必遭船夫射杀,恳请夫君莫往。"然而难耐相思之苦的雄鹿终究还是向野岛游去,竟在沧海中央遭遇船只,终被射杀。刀我野因此也称"梦野"。

2.大右卫门之所以重伤后选择自戕,是因为怕让人知道他和丹之介的关系连累了丹之介。假装疯癫也是同样的原因。

许多精妙的句子出自原文,比如最后的“二人皆化作梦幻泡影(両人ともに夢まぼろしとなりぬ)”我是怎么也想不出来……

而这居然是出自几百年前的文章,文字果然是能跨越时间的东西啊。

另:读的时候鲜明地感到:古人的兴趣……恐怖如斯!后面恐怕会出现各式各样的常见雷点,如若接受不来,请自行跳过。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墨色森然剑菱纹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水摇摇晃

狩心游戏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如何饲养恶毒炮灰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