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将女 > 第6章 莲影随踪,古刹风起

第6章 莲影随踪,古刹风起

程昭禾将林瑜送的匕首藏在靴筒里时,福伯正在给她的青布鞋抹桐油。

这双鞋是去年做的,鞋底已磨得有些薄,桐油抹上去,在晨光里泛着淡淡的光。

“小姐,真要去?”福伯的手抖了抖,桐油滴在青石地上,洇出一小片深色的印子。

“老奴还是觉得,等楚安王殿下的消息更稳妥。”

程昭禾蹲下身,帮他把鞋油罐子盖好:“就是去看看,不闯祸。”

她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两块芝麻饼,“这个您收着,我带了一块在路上吃。”

福伯看着她转身出门的背影,忽然想起程将军当年也是这样——决定要做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

他叹了口气,转身去取程将军的旧佩剑,用布仔细擦着,仿佛这样就能给远方的小姐添几分底气。

灵隐寺的山门在晨雾里若隐若现,朱漆的“佛”字被岁月磨得发亮。

程昭禾随着香客往里走,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颈间的银哨,心里默默记着沈砚舟舆图上的标记:藏经阁在大雄宝殿西侧的竹林后,门口有两尊石狮子,左狮的前爪缺了块角。

香客大多捧着香烛,脸上带着虔诚的笑意,没人注意这个穿素衣、眼神警惕的姑娘。

程昭禾混在人群里,听着旁边两个妇人闲聊。

“听说了吗?昨晚后山的放生池,漂着个穿黑衣的人,脖子上还挂着朵布莲花呢。”

“嘘!别乱说!”另一个妇人紧张地四处看了看,“住持说那是外乡人失足掉下去的,佛门清净地,别瞎传。”

程昭禾的心猛地一沉。

布莲花?和父亲草图上的标记、德昌号的门环如出一辙。

她加快脚步,绕过大雄宝殿,果然看到一片茂密的竹林,竹林尽头隐约露出飞檐的一角。

刚走到竹林边,就被一个小和尚拦住了:“女施主,藏经阁今日不对外开放。”

小和尚约莫十三四岁,手里拿着把扫帚,眼神却不像普通僧人那样清澈。

“我是来还书的。”

程昭禾按照沈砚舟教的说法,从袖中掏出本线装的《金刚经》——这是她从父亲书房找到的,扉页上有灵隐寺的藏书印,“前几年我爹在这儿借的,说今日务必还回来。”

小和尚的目光在经书封面上扫了扫,又盯着她的脸看了半晌,才侧身让开:“跟我来,师父在里面抄经。”

穿过竹林,藏经阁的轮廓渐渐清晰。

果然如舆图所示,门口立着两尊石狮子,左狮的前爪缺了块角,像被人硬生生凿掉的。

程昭禾的指尖在袖中握紧,摸到了那半张“灵隐寺”的纸页,边角的朱砂粉末似乎又重了些。

沈砚舟抵达灵隐寺时,正赶上早课结束。

僧人们穿着灰色僧袍,从大雄宝殿鱼贯而出,手里的念珠发出“簌簌”的轻响。

他穿着件藏青色的便服,看着像来上香的富商,只有林肃跟在身后,腰间的佩刀被宽大的衣襟遮住。

“王爷,程姑娘应该已经进去了。”林肃低声道,目光扫过竹林的方向,那里有个小和尚正鬼鬼祟祟地往藏经阁跑。

沈砚舟没说话,只是从香案上取了三炷香,慢悠悠地往香炉走。

余光里,他看到一个穿素衣的身影闪进藏经阁的侧门——是程昭禾。

她的发髻上别着根不起眼的木簪,正是上次在程府见到的那支,此刻在阳光下,簪尾的细痕隐约可见。

他将香插进香炉,转身时“不小心”撞到了一个穿黑衣的香客。

那人手里的念珠掉在地上,散开的珠子里,滚出一颗刻着莲花的黑木珠。

“抱歉。”沈砚舟弯腰去捡,指尖“无意”中碰了碰那人的手腕——那里有圈极淡的红痕,像是常年戴某种镣铐留下的。

黑衣香客慌忙捡起珠子,匆匆往竹林走,脚步快得不像来上香的。

沈砚舟对林肃使了个眼色,林肃立刻跟了上去。

藏经阁里弥漫着浓重的霉味,书架高得几乎顶到房梁,上面摆满了泛黄的经卷。

小和尚引着程昭禾走到最里面的隔间,掀开门帘:“我师父就在里面。”

隔间里坐着个老和尚,正在抄经。

见了程昭禾,放下笔,目光落在她手里的《金刚经》上:“施主的父亲,可是镇南将军?”

程昭禾一愣:“大师认识家父?”

“多年前有过一面之缘。”

老和尚的目光浑浊,却带着种洞察世事的清明,“他说若有一天,他的女儿拿着这本书来,就让老衲把这个交给你。”

他从经卷下取出个紫檀木盒,递了过来。

盒子很轻,程昭禾打开一看,里面是半块玉佩,玉质温润,上面刻着半朵莲花,与父亲留下的虎符纹路隐隐相合。

“这是……”

“另一半在有缘人手里。”

老和尚重新拿起笔,笔尖在纸上划过,“施主,藏经阁不宜久留,从后门走吧,那里有片桃林,顺着桃林走,能避开不少眼睛。”

程昭禾刚要道谢,就听到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小和尚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师父!不好了,莲教的人来了!”

老和尚的手顿了顿,对程昭禾道:“快走!”程昭禾抓起木盒,转身冲进后门。

桃林的花瓣被风吹得漫天飞,像下了场粉色的雪。

她刚跑出没几步,就听到身后传来刀剑相击的脆响,还有老和尚的喝骂声:“妖邪外道,也敢闯佛门净地!”

她咬着牙不敢回头,靴筒里的匕首硌得脚踝生疼。

跑过一片矮坡时,忽然撞到一个坚实的胸膛,鼻尖传来熟悉的松木香——是沈砚舟。

“跟我走。”

沈砚舟抓住她的手腕,力道不重却很稳,带着她往桃林深处跑。

他的玄色便服被花瓣沾了不少,却丝毫没影响速度,“林肃已经去报官了,我们先找地方躲起来。”

程昭禾被他拉着,穿过密密匝匝的桃树。花瓣落在她的发间,与沈砚舟的衣摆缠在一起,像极了小时候爹给她讲的话本里,英雄救美的场景。

她忽然想起按察司初见时,他捡起匕首的模样,原来从那时起,他就一直在护着她。

两人在一处废弃的山神庙躲了下来。

庙很小,神像的半边脸已经塌了,却能挡住外面的视线。

沈砚舟看着程昭禾手里的紫檀木盒:“里面是什么?”

程昭禾打开盒子,将半块莲花玉佩递给他。

沈砚舟的瞳孔微微一缩,从怀里掏出个一模一样的木盒,里面的半块玉佩拼上去,正好组成一朵完整的莲花,花心刻着个极小的“寒”字。

“这是……”程昭禾的声音发颤。

“我母亲的遗物。”

沈砚舟的指尖抚过玉佩上的刻痕,“她说这是一位姓程的将军送的,当年在边关,救过她的命。”

程昭禾忽然想起父亲常说的“雁门关之役”。

那年敌军突袭,父亲带着亲兵救下一支被围困的商队,里面就有位抱着孩子的夫人——原来那孩子,就是沈砚舟。

山神庙外传来莲教徒的搜山声,夹杂着“找到那丫头”的呼喊。

沈砚舟将玉佩塞进她手里,压低声音:“你从后山的小路走,那里有我的人接应。”

“那你呢?”

“我引开他们。”

沈砚舟笑了笑,伸手拂去她发间的桃花瓣,“别忘了,按察司还欠你一顿素面。”

程昭禾看着他转身冲出庙门的背影,玄色的衣袍在桃花林里一闪,很快吸引了搜山人的注意。

她攥紧手里的玉佩,泪水终于忍不住掉下来,却咬着牙,转身往后山跑——她知道,此刻的分开,是为了将来能一起,把父亲的冤屈彻底洗清。

山风卷着桃花瓣掠过脸颊,像极了父亲当年扎在她发间的花环。

程昭禾摸了摸袖中剩下的半块芝麻饼,还有靴筒里的匕首,脚步愈发坚定。

而山神庙的方向,传来沈砚舟与莲教徒的打斗声,隐约还夹杂着他朗声道:“莲教妖徒,也敢在佛门圣地放肆!”

那声音穿透桃林,像一道惊雷,劈开了笼罩在真相上的迷雾。

夕阳西下时,程昭禾终于看到了沈砚舟安排的接应人。

她回头望了望灵隐寺的方向,那里的炊烟袅袅升起,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可她知道,藏经阁的那半块玉佩,山神庙的并肩而立,还有沈砚舟那句“欠你的素面”,都在悄悄告诉她:这场追查,早已不是一个人的事。

前路或许仍有风雨,但只要这朵拼合的莲花还在,希望就永远不会熄灭。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水摇摇晃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婚内上瘾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