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瑾年泝光 > 第4章 静默的博弈

第4章 静默的博弈

楚瑾歆的“反击”,并非狂风暴雨,而是润物无声。

她没有去找江泝临对质,也没有将笔记本的事情宣扬出去。

那不是她的风格。她的世界更多时候是内向的,习惯于在安静的观察和深度的思考中构建秩序。

江泝临的“观察记录”打破了这个秩序,那么,她就要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建立平衡,一种让她感到安全和舒适的平衡。

她不再回避他,但也不再给予任何可能被误解为“反应”的反馈。

在图书馆,当那道存在感极强的视线再次落在身上时,她不再像以前那样下意识地紧张或假装无视,而是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书本或演算中,仿佛那道目光与窗外的风声、隔壁的翻书声并无不同。

她的侧影沉静如水,连呼吸的频率都保持着稳定的节律。

这是一种更高级别的无视,建立在彻底的了解和冷静的掌控之上。

她甚至开始进行一些微小的、只有她自己知道的“变量干扰”。

比如,她不再固定坐在那个靠窗的位置,而是会在图书馆不同的楼层、不同的区域出现,时间也变得不规律。

她依旧会喝那个品牌的矿泉水,但有时会换成透明的保温杯,让人无法直观判断饮用量。

这些改变细微到几乎难以察觉,但对于一个习惯于固定模式和精确数据的“观察者”而言,无疑是某种信号。

江泝临确实收到了这个信号。

他发现,“目标”的行为模式出现了难以归因的随机波动。

他的记录本上,开始出现更多的“未知变量”和“待确认”。预期的、可控的反应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静的、难以捉摸的稳定。

这种稳定,本身就成了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他试图调整观察方式,更隐蔽,更迂回。但楚瑾歆似乎总能在他视线即将捕捉到什么的时候,恰好合上书本站起身离开,或者自然地转向另一个方向,留下一个平静无波的背影。

一次在公共选修课上,讲授《艺术史概论》的老教授临时布置了一个小组作业,要求两人一组,分析一幅指定画作。

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命运(或者教授随手一点),楚瑾歆和江泝临被分到了一组。

教室里响起一阵压低了的窃窃私语。楚瑾歆握着笔的手指微微收紧,指尖有些发白,但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

她抬眼看向隔着几个座位的江泝临,他正低头看着手机屏幕上分组名单,侧脸线条依旧冷硬,看不清情绪。

下课后,同学们各自找组员讨论。楚瑾歆站在原地犹豫了几秒,还是主动走了过去。她站在离他一步远的地方,声音不高,但足够清晰:“江同学,关于作业,我们怎么分工?”

江泝临抬起头,目光落在她脸上。这一次,他看得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久,那双深邃的眼眸里不再是纯粹的观察和记录,似乎多了一丝审视,以及……更深的探究。

“《阿□□翁的少女》,毕加索。”他开口,声音低沉,听不出情绪,“我负责背景和立体主义流派分析。你负责画面构成和人物解析。周五前交换初步思路。”

他的安排条理清晰,完全是公事公办的口吻,仿佛他们之间从未有过那本笔记本,没有过球场边那句莫名其妙的话,也没有这场持续数日的、无声的博弈。

“好。”楚瑾歆点点头,没有多余的话,转身便走。她的心跳在转身后才后知后觉地加快了一些,不是因为他,而是因为这种不得不进行的、近距离的接触,让她感到些许不适。

但她很好地控制住了,没有流露分毫。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通过邮件交换了初步的分析文档。楚瑾歆写得很认真,引经据典,逻辑严密,将她对画面空间解构和人物形象象征意义的理解阐述得清晰透彻。

她发送邮件时,甚至带着一种隐秘的挑战心理——看看吧,这就是你观察记录下的“目标”,她的思维世界。

江泝临的回复很快,内容同样严谨专业,对她的部分观点提出了几点补充和商榷,用词精准,不带任何个人色彩。

周五下午,他们在图书馆一个安静的讨论区碰面,整合最终的报告。

整个过程异常安静,只有键盘敲击声和偶尔交换意见的低语。

“这里,你对背景寓意的解读,可以和我对人物面部几何化的分析联系起来。”楚瑾歆指着屏幕,轻声说。

江泝临凑近了些,看着屏幕,他身上那股干净的雪松气息淡淡地萦绕过来。楚瑾歆下意识地往后挪了微不可查的一寸。

“有道理。”他点头,手指在键盘上快速修改着文稿,“这样整体性更强。”

他的认可基于纯粹的学术判断,这让楚瑾歆稍微放松了些。

报告整合完毕,距离提交截止时间还有余裕。短暂的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

楚瑾歆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准备离开。

“楚瑾歆。”江泝临忽然叫住了她。

她动作一顿,抬起头,眼神带着询问,依旧平静。

江泝临看着她,那双总是古井无波的眼眸里,似乎有什么情绪极快地闪过,像是困惑,又像是某种下定决心的光芒。

他嘴唇动了动,最终却只是说:“报告写得很好。”

一句普通的、同学之间的客套称赞。

楚瑾歆微微颔首,算是回应:“你也是。”

她没有问他到底想说什么,也没有流露出任何好奇。她只是拿起自己的东西,像完成任何一项普通的课业任务一样,平静地离开了讨论区。

江泝临坐在原地,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书架尽头。他面前的电脑屏幕上,是刚刚完成的、堪称完美的艺术史作业。但他此刻的心思,却完全不在那上面。

他伸出手,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本深蓝色新笔记本的封面。里面,关于“目标楚瑾歆”的记录,最近增加了许多难以归类的内容。

「应对观察策略:主动引入随机变量。效果:干扰显著。」

「情绪控制力:极强。外部刺激难以引发预期波动。」

「学术能力评估:优秀。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俱佳。(补充:与初始观察印象相符,但深度超出预期)」

最后,在最新一页的底部,他写下了一行字,笔迹似乎比平时重了几分:

「现有观察模型存在局限性。无法解释‘平静’本身带来的干扰效应。」

他合上笔记本,望向楚瑾歆离开的方向,眉头微蹙。

这场静默的博弈,似乎比他预想的,要复杂得多。

而他,第一次对自己笃信的“数据”和“观察”,产生了一丝不确定。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

路人,在漫画卖腐苟活

在冬天

八戒八戒,心肠不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