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修复了“无声山谷”之后,阿瑾有了一段相对平静的日子。她时常坐在【万象书简】的虚空中,看着那两个被她修复好的世界图样。一个安静,一个喧闹,它们像两颗被点亮的星星,在这片广袤的孤独里,给了她些许慰藉。
她开始习惯这种奇特的存在方式。她不再执着于追问“为什么是我”,而是慢慢接受了这个名为“修复师”的身份。她甚至开始整理自己的“修复日志”,试图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
第一个世界,修复的是“记忆”;第二个世界,修复的是“情感的表达”。那么下一个呢?
没过多久,书简的另一角,一枚新的竹简开始明灭不定。那光芒不似之前的急促,反而带着一种悠长而压抑的叹息。
阿瑾伸出手,触碰了那片光。
这一次,她没有坠落,而是像穿过一层薄薄的水幕,轻柔地踏入了一个新的“残章”。
眼前是一座笼罩在薄雾中的城市。城市的建筑风格很奇特,既有东方式的飞檐斗拱,又有西方式的哥特尖顶,它们和谐地并存着,仿佛一座由梦境与回忆共同搭建的城池。街道上铺着光滑的青石板,倒映着灰蒙蒙的天空。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像是雨后青草混合着旧书卷的忧伤气味。
阿瑾走在街上,很快便发现了这个世界的怪异之处。
这里的“住民”,总是成双成对地出现。
她看到一对年迈的夫妻,坐在一张长椅上,彼此凝望,眼含深情,但他们的手,明明只隔着几厘米的距离,却始终无法牵在一起。
她看到一对兄弟,在街角激烈地争吵,他们挥舞着拳头,表情愤怒,但那些拳头却只能击打在空处,带起一阵虚无的风。
她看到一个母亲,正试图拥抱自己哭泣的孩子,她的双臂环绕着孩子,脸上满是心疼,但她的怀抱,却永远是空的。
这座城市的所有人,都被一层看不见的“墙”隔开了。他们能看见彼此,能听见彼此,却永远无法触碰。
这是一个由“遗憾”构成的世界。
阿瑾站在一座拱桥上,看着桥下一对年轻的恋人。男孩站在船头,女孩站在岸边,他们伸着手,想要触碰对方的指尖。他们的手指无限接近,却又相隔万里。那层无形的隔阂,像一道透明的镜面,将他们分隔在两个无法交汇的世界里。
女孩的眼泪顺着脸颊滑落,滴入河中,漾开一圈圈无声的涟漪。那涟漪扩散开来,整个世界的薄雾似乎又浓重了一分。
阿瑾的心,也跟着沉了下去。她明白了,这个世界的“根源”之伤,在于“联系”的断裂。而她的任务,就是打破这层看不见的“镜面”。
可是,这面“镜子”要如何打破?它没有实体,没有裂痕,是这个世界最根本的规则。
阿瑾决定先从那对恋人入手。她走到女孩身边,轻声问道:“你们……为什么会这样?”
女孩似乎能看到她,也听到了她的声音。她抬起泪眼朦胧的脸,对着阿瑾,用一种带着梦呓般语调的声音,讲述了他们的故事。
他们曾是青梅竹马的恋人,却因一场误会而分离。男孩远走他乡,女孩则留在原地等待。他们约定,在下一个月圆之夜,于这座桥上重逢。然而,就在重逢的前一天,一场意外夺走了他们两个人的生命。
他们强烈的执念,让他们死后在这座由遗憾构筑的城市里重逢,但那场误会和未能完成的约定,却化作了一道永恒的隔阂,让他们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
“我只是……想再抱抱他。”女孩的声音里充满了无尽的悲伤。
阿瑾听着他们的故事,心中百感交集。她想起了自己,那个还没来得及和家人好好道别,就匆匆离世的自己。她能理解这份深入骨髓的遗憾。
她看着他们之间那道无形的屏障,开始仔细地“观察”它。她伸出手,试着去触摸那片虚空。当她的指尖触碰到那片区域时,一股冰冷的、带着静电般的刺痛感传来。
她看到了。
在那片透明的“镜面”上,流动着无数细小的、由负面情绪构成的符文——怀疑、猜忌、悔恨、痛苦……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道坚不可摧的墙。
要打破它,就必须解开他们心中的“结”。
阿瑾深吸一口气,开始做一件她从未想过会做的事——传递话语。
她对船上的男孩说:“她说,她从未怪过你,她只是后悔,当初没有更勇敢一点。”
然后,她又对岸边的女孩说:“他说,他行遍万里,心中唯一思念的,就是这座桥,和桥上的你。”
她像一个最耐心的信使,在桥的两岸来回“走动”,将他们深藏心底,却因隔阂而无法说出口的话,一句句地传递给对方。她的声音温和而平静,像一股清泉,慢慢地,洗刷着那面“镜子”上由误会凝结的尘埃。
男孩和女孩听着彼此的心声,脸上的悲伤渐渐被理解与释然所取代。
阿瑾看到,那面“镜子”上的负面符文,开始一个接一个地消融,变得越来越薄,越来越透明。
最后,只剩下最深的一道裂痕,那是源于他们“未能完成的约定”的执念。
“还差一点……”阿瑾心想。她看着他们依旧无法触碰的双手,一个念头涌上心头。她再次动用了自己修复师的本能,在心中观想出那根熟悉的“光线”。
这一次,她不是要装订,而是要“缝合”。
她将光线的一端,轻轻递到女孩的手中,又将另一端,递到男孩的手中。她的手,可以穿过那道屏障。
“抓住它。”她轻声说。
两人似乎明白了什么,同时握住了那根散发着柔和光芒的线。
阿瑾用自己的意念,将那根线缓缓收紧,像是在缝合一道看不见的伤口。随着光线的缩短,男孩和女孩的身体,被一股温柔的力量牵引着,慢慢地,穿过了那层最后的、薄如蝉翼的隔阂。
当他们的指尖终于触碰到彼此时,一道清脆的、如同玻璃碎裂的声音,在整个世界响起。
那道无形的“镜面”,彻底粉碎了。
男孩一步跨上岸,将女孩紧紧地拥入怀中。那是一个迟到了太久的拥抱,充满了泪水与释然。
随着这个拥抱的完成,笼罩着整座城市的薄雾开始散去,灰蒙蒙的天空透出了明亮的光。城市里,所有的“住民”之间那道无形的墙壁都消失了。
年迈的夫妻终于牵住了彼此的手,争吵的兄弟给了对方一个用力的拥抱,母亲将哭泣的孩子紧紧搂在怀里……
无数个被隔绝的拥抱,在这一刻得以实现。这座由遗憾构筑的城市,终于被圆满的暖意所填满。
阿瑾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她看着那对恋人相拥着,身体化作点点光芒,微笑着消散在空气中。他们的遗憾已经弥补,执念也已放下。
在他们彻底消失前,他们转过身,对阿瑾露出了一个充满感激的笑容,并向她伸出了手,似乎想在最后,也给她一个感谢的拥抱。
阿瑾下意识地伸出手去回应。
然而,她的手,却直接穿过了他们正在消散的、由光芒构成的身体。
那一瞬间,阿瑾僵住了。
她修复了他们的世界,弥补了他们的遗憾,让他们得以触碰彼此。但她自己,却像一个永远的“局外人”,一个幽灵。她不属于这里,也不属于任何一个被她拯救的世界。
村民们的欢歌笑语,恋人们的幸福相拥……这一切的美好,都与她隔着一层看不见的、比这个世界更坚固的“墙”。
那份刚刚升起的、作为修复师的成就感和温暖,在这一刻,被一股更深沉、更刺骨的孤独感所取代。
她默默地收回了手,看着这个被暖光笼罩的世界,感觉自己仿佛身处在一个无比绚丽的玻璃罩之外,而罩内的一切,都与她无关。
在回归【万象书简】后,阿瑾沉默了很久。
她提笔写下日志,这一次,她的文字变得极其简短、冰冷,像一份不带任何个人情感的官方报告。她试图用这种刻意的麻木,来包裹那颗突然感到无比空洞的心。
【修复日志·其三】
【残章:镜像之城】
【根源缺陷:‘联系’因‘遗憾’而断裂】
【修复方案:解开住民心结,缝合规则裂痕】
【修复结果:残章‘镜像城’修复完毕。住民状态稳定。观察结束。】
写完,她放下了笔,蜷缩在冰冷的竹简上,静静地看着远处那颗重新变得明亮的“星星”,久久没有动弹。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