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老婆孩子热炕头 > 第7章 疫起乡邻生死劫

第7章 疫起乡邻生死劫

第一例瘟疫患者出现在清明祭祖那天。王家的老幺突然高烧不退,身上泛起猩红的斑点。赤脚郎中开了副祛火药,谁知第二天整个王家都倒下了。恐慌像野火般蔓延,村民们纷纷闭门不出,路口堆满了浸过石灰水的荆棘屏障。

季池第一时间意识到事态严重。他翻出医书对照症状,冷汗涔涔——这正是史书记载的“斑疹伤寒”,传染性极强。“必须隔离病患!”他在村口拦住试图逃难的队伍,“谁带走病人,就是在传播病毒!”

穆琪比他更早行动。她把自己关在偏房里熬制中药,铜锅咕嘟咕嘟冒着黑褐色的汤汁。“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各三钱……”她默念着药方,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季池破门而入时,看见她正往药渣里兑白酒,蒸汽熏得满脸通红。

“你要做什么?”他抓住她的手腕。穆琪眼神坚定:“高度酒能杀菌消毒,我得去给王家喷洒。”说罢挣脱束缚,提起陶罐就走。季池来不及阻止,只能眼睁睁看着她走向危险区域。

那一天,穆琪仿佛不知疲倦为何物。她挨家挨户发放预防药汤,讲解煮沸饮水的重要性。有些顽固的老人拒绝配合,她就跪在地上恳求。“求求您喝点药吧,想想您的孙子孙女!”沙哑的声音刺痛了每个人的心。

季池也没闲着。他带领青壮年挖隔离壕沟,用石灰粉刷所有公共设施。为了防止尸体传染,他亲自监督深埋流程,每次完事都要用烈酒全身擦洗。村民们起初骂他疯子,后来看到他眼里的血丝,渐渐闭上了嘴。

第七天是最黑暗的时刻。暴雨冲垮了临时搭建的隔离棚,二十多个病人暴露在雨中。穆琪裹着油布冲进雨幕,把最后的遮雨布盖在昏迷的老村长身上。季池背起滚烫的病人往外跑,泥浆灌进破损的草鞋,脚底磨出血泡。

“坚持住!我们一定能挺过去!”他在滂沱大雨中嘶吼,声音盖过了雷鸣。穆琪紧随其后,手里紧攥着刚配制好的血清注射液——这是她根据古籍记载冒险尝试的疗法。

奇迹发生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最先接受注射的王家老幺退烧了!这个消息像春风般吹散了笼罩村庄的阴霾。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有的送来珍藏多年的人参,有的献出自家的棉被。就连平时最吝啬的赵大户,也捐出了整仓粮食。

康复者们主动加入护理队伍。张婶熬制营养粥,李叔砍柴烧水,孩子们轮流给病人唱歌解闷。季池建立了严格的探视制度,每位访客都必须经过消毒程序。穆琪则日夜守在病床前,记录下详细的病程日志。

一个月后,疫情终于得到控制。幸存的患者陆续康复,村庄恢复了往日生机。人们在祠堂前立起一块石碑,刻着“悬壶济世”四个大字。落成典礼那天,穆琪穿着洗得发白的旧衣裳,捧着药箱站在人群中央。

“其实真正救人的是大家。”面对掌声,她的声音微微发抖,“如果没有季大哥设计的隔离区,没有乡亲们的互助,单靠我一个人根本做不到。”季池站在她身后,眼中满是骄傲。阳光穿过她鬓角新生的白发,折射出金色的光芒。

经此一役,季家布庄的生意反而更好了。人们信任他们的品行,更愿意购买他们的产品。穆琪趁机推出了一系列保健纺织品,声称能防蚊驱虫、祛湿除瘴。订单源源不断,甚至吸引了外地商贾前来洽谈。

那个冬天特别寒冷,但每个人心里都是暖的。除夕夜,全村人聚在晒谷场吃团圆饭。穆琪端上她拿手的八宝饭,糯米里藏着红枣、桂圆、莲子等吉祥物。“希望大家新的一年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她举杯致意,眼角闪烁着晶莹的泪光。

年后春天,季池在后山开辟了药草园。穆琪带着学徒们种植金银花、艾草、藿香等药材。他们定期举办义诊活动,免费为周边村落诊治常见病。渐渐地,“季氏医馆”成了远近闻名的招牌。

多年后的一天,已成为御医的学徒回乡探亲。他在老师的墓前磕头痛哭,讲述着宫中如何推崇那些来自民间的智慧。风吹过漫山遍野的药草,沙沙声像是无数人在诉说着那段生死与共的往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

八戒八戒,心肠不坏

狩心游戏

画皮鬼怎么哭

春坊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