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烈酒温茶 > 第31章 渔港

第31章 渔港

桌上的菜七七八八都吃得差不多了,老板衬衫后背已被汗水打湿,站在窗台吹风,叼了根烟,没点燃,有些含糊道:“刚才有人讲,蓝色预警升级了,晚上怕风头压不住。”

“早上看着才□□级,”何逍往海蛎煎上挤了些甜辣酱,问了一句。

“哪里哦,海上中心都要十四级了,”老板笑了一下,手伸出窗外感受风力,“有的忙喽。”

风确实紧了些。

海边风原本是带着湿度贴人的,但这时从港那头灌进来,把桌边餐巾纸吹得哗啦扬起来,薄膜般的红塑料桌布跟着扬起来。

这东西还特别爱黏在皮肤上,何逍压了压,没甩掉,无语地偷偷抠了几个洞玩。

小动作被周允辞尽收眼底,听到耳边漏气一样的一声嗤笑,何逍收回手恢复面无表情,想了想,又戴上墨镜。

周允辞拿湿巾擦了擦手,主动接话:“今晚想回鲤城还是待在外面?”

“听说你有安排。”

“‘临湾’那边有个观海营地,我找人留了间房。”

“那你自己决定,”何逍懒懒说。

“我是说,订着,”周允辞温声解释,“不是说一定要去。”

站在窗边的老板回过头来,饶有兴致:“刚刚没问,周老板不是本地人,怎么也来我们这?”

周允辞笑着晃了晃手里的徕卡。

老板眼睛一亮:“摄影师?导演?采风来了啊?”

“一半一半吧,两边都算半吊子,”周允辞说,“风都来了,不采不是对不起海神。”

老板乐呵呵道:“你这还挺厉害,采的台风。”

他叼着烟半开玩笑地问:“我这鱼好不好吃?都是海鱼,没腥味的。”

“好吃,”周允辞扫了一眼,应得干脆,“回头剪片时给您留个广告位宣传一下。”

老板乐不可支地笑起来。

这时,一个略带喘气的声音从门口响起。

“阿忠啊!渔港那边喊人,浮桥边那条缆桩要加固,叫你快点过去看看!

一道裹着海风咸湿味儿的身影跳进来,渔排踩得嘎吱响。

老板应声,扭头对他们说:“我得去渔港一趟了,你们吃完扫桌上的码就可以了。”

何逍放下碗筷,问得直接:“要我们搭把手吗?”

“肯来就太好了,”老板笑了下,手指了个方向,“从这出去往左,沿着防波堤走就是渔港,地滑你们走慢点,我先过去接应。”

他一说完就绕到后厨,从门后钩上雨鞋,脚步带风,呼啦一下推开门消失在湿滑的石板路尽头。

何逍一扭头,再昂点头,和周允辞对上视线。

“你真打算去帮忙?”何逍问。

“你不是也站起来了?”周允辞反问。

“反正你都跟我姐大声蛐蛐我难管了,”何逍刺他一句,示意他动作快点。

渔排背后的石阶不长,全是岁月沉积的碎沙,潮湿而有些滑,两人前后脚踩过,发出轻微吸附的“咯吱”声。

斜坡拐角开了个小卖铺,周允辞进去买了瓶茶,何逍在门口等着。

店里开着老旧的吊扇,转得吱呀作响,老板娘把东西递给周允辞,听见他说“谢谢”,头也不抬地回了句:“风来了,路上小心。”

周允辞拧开瓶盖,拎着茶往门口走,见何逍倚在一侧栏杆上晒风,墨镜镜片在阴天里反射出海光。

他走近几步,递过去:“黑乌龙。”

何逍接过去灌了一口跟他继续往

晃悠没两步就发现庞杂的港口近在眼前。

船只停得密密麻麻,像沉睡的铁皮兽,桅杆伸向天色泛灰的云层,在风里摇摇晃晃。

未归位的渔具沿着防波堤一路排开,有人站在高处指挥,闽南话裹着浪声砸下来。

“嗳嗳,缆线别甩那边!阿pong你去拖那头,锚还没上!”

广播播报不断重复:“中央气象台今日14时继续发布台风蓝色预警……预计未来48小时内,强台风‘鲲澜’将向闽省南部沿海靠近,中心最大风力预计达15级,请各港口加强防范措施……”

紧接着,路灯上的喇叭传出了喊话声。

“各位村民注意!今年一号台风预计48小时后登陆,中心风力达15级,请做好防范!

“所有渔船立即回港避风!10级风圈到达前,小型渔船和渔排人员必须撤离!”

不大的声音回荡在这片开阔的防波堤上空。

停顿几秒,闽南语喊话接了上来。

“够郎啊,荒胎枚来喽,厝来无尊促海诶die啷得来喽……”

风带着潮水的苦味灌进口鼻,连汗味都被抽干,只剩咸涩一层包在皮肤外。

老板正蹲在缆绳旁,和几个渔民一块拉锚,看到他们过来,抬手挥了一下:“这边这边!”

何逍抬手挡了挡风,踩着潮湿的水泥地走近几步。

刚靠近,就有个腰背结实的中年渔民偏头瞄了他们一眼,冲着老板喊:“几能诶好西给哩dua来诶?”

[这两个青年你带来的?]

“中午饭馆那边刚认识的客人。”老板顺口应了,甩手擦了把汗,又看了他们一眼,“年轻人愿意出力来搭把手。”

那渔民上下扫了两眼,一边继续拖缆一边嘟囔:“现在会动手的年轻人不多咯。”

“试试看呗,能帮多少算多少。”另一个年长一点的接口,一边说,一边把一条副缆甩到近处,“拉稳就行,别拖着人走。”

众人笑了一下,倒不是轻慢,防备中夹杂着好奇。

“我们插空做,没鼎得[不占位置捣乱],”何逍笑嘻嘻地顺着他们话头接过去,走到缆桩旁边,低头看了一眼捆绳的方向,蹲下动作自如。

“你以前干过这个?”刚才说话那人看了看他,语气多了几分兴趣。

“家里亲戚以前有在泉州跑船的,去玩过几次,”何逍一手抓着缆绳,翻出钩扣,“拉绳还是会的。”

“安内哦,逗夏[这样哦,多谢],”对方语气放松了些。

旁边一个年轻点的渔民探头看向动作还不太熟练但胜在利索的周允辞,眼尖地发现他脖子上还挂着相机。

“讨给啊,你是拍电视的吗?”那年轻渔民边说边指了指他脖子上的相机,眼里全是好奇。

“电视不敢讲,”周允辞勾了下唇,语气吊儿郎当,“拍点纪录,能不能播出去,还得看老天爷赏不赏脸了。”

“哎哟,那我们这有可能会上电视咯?”另一个人笑着凑过来,半真半假地起哄。

“这个得你们点头了,”周允辞笑着抖出一根烟,递过去,“台风天辛苦了。”

“妖秀喽,还是中华的,”那人接过,笑得挺实在,“客气了。”

周允辞顺手给旁边几个搭手的也散了烟。

看见何逍正单手拽起缆绳往肩上绕了,海风掀起他后腰的衣摆,露出一截白皙紧实的腰线,随着发力绷出漂亮的肌肉纹理。

“好西给力气不错啊!”渔民拍着何逍肩膀夸道。

周允辞喉结动了动,抬头时遥遥对上何逍玩味的眼神。

什么时候买的?

周允辞手里握着烟盒,隔空点了点他,唇角扬起——

你也想要?

何逍没动,挖坑等自己犯浑,以为谁看不出来,眉梢轻挑,唇形一点点慢慢地吐出几个字:你想多了。

要也不给你,周允辞眯了下眼,指尖弹了下烟盒盖,笑着收回视线,回道:“风这么大,来凑个热闹就不好意思白站着。”

“哩亲猜就呵[你随意就好],”那渔民摆了摆手,爽朗一笑,等下记得给我们家那艘‘闽晋渔06688’也拍一张,靓号嘞那。”

港口顿时哄笑一片。

“还有我那条,别只拍他家的,我家那船漆刚刷的,亮亮的多好看!”

“哎哟,一人拍一张,等他拍完今晚别想走了啦!”

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连带着原本围着缆桩的人也转了头看热闹,不少人笑着把自己手上活儿加快了几分,好像真怕被落下拍不到似的。

“都好说。”

有人拿了块毛巾擦脸,把烟别到耳后,还有人顺手拎了根铁杆过去顶住浮桥边缘,继续默契作业。

到处是带着铁锈、机油和潮水味道的咸风,也不知是哪种气味先拱进鼻腔,总归都是这个地方最真实的底色。

风越来越紧,有渔民开始穿起雨衣,把临时棚子边角拉紧固定。人声、脚步声、缆绳刮地的声响混在一起,构成一片混沌的作业现场。

此时一个年纪稍长的女人从另一边走来,头发扎得利落,手上拎着一卷新的麻绳,抬头对人喊:“你们那边绳够不够?不够我再拿。”

她说话间,另一个姑娘也抱了捆浮筒出来,身材清瘦,动作却干净利落。

风吹起那妇女鬓角的碎发,她蹲下来拴绳时没抬头,露出被晒得微褪色的脖颈与手腕,眼里却没有一丝犹豫。

刚刚和周允辞搭话的年轻人感慨了一句:“还是慧姨动作快。”

“慧姨?”

年轻人点点头,顺手接过麻绳,压低声音说:“我们这代谁手脚快,谁脾气直,一问就知道是她,去年渔排换新那次,她一个人把两边的浮筒都摆完了。”

不等多问,那边的慧姨已经把麻绳甩了出去,另一只手稳稳拽着打结的段头,转身时语气干脆:“那边收好了吗?没捆紧,风一顶直接拖走人。”

有人一边跑一边回头喊:“慧姨你还没吃饭欸?”

“忙完这点再讲。”她摆摆手,转身接过浮筒,顺手安插在浮桥缝隙间。

“慧姨,咱们浮标要不要也收一收?”

“那组今天先别动,”慧姨回得干脆,“先把缆桩这边弄完,再看风向,要是真转了,我再去叫阿炳他们搬浮标。”

她说着,瞥了一眼海面方向。

“慧姨从小就跟船打交道,年年都来帮忙,几百号人谁不服她?”有人小声说。

此时另一个妇女也拎了东西过来,穿着雨衣,脸还没擦干,走到慧姨身边,默契地把一段绳头递过去,一人压一头,迅速捆好浮排。

就像铁锚该沉在港底,雨棚该扎得牢,这样的两双手原本就该出现在风暴来临前的前线。

何逍那边正收紧一段副缆,听得清楚,不由得看了那头一眼。

周允辞也看过去,隔着风声眯了眯眼,轻轻调着焦距,又停下来,没按快门。

不能贸然拍人,但这种凝神做事毫无表演的状态,是周允辞最不想打扰的。

这一刻的光线确实极好,灰蓝的天、泛黄的码头、风中女人一把撑住浮桥的肩膀线条。

“拍吧,”年轻人注意到他的动作,“只要不是乱拍,你一会儿跟她说一下就行。”

快门声刚落。

港口那边又有一艘小船靠岸,船上跳下两个年轻的渔工,嘴里喊着谁家浮标又松了,慧姨那头已经放下手里的活,叫人把工具收拢过去。

人来人往里,一旁一块铺开的渔网垫上,几个妇人正一边搓网一边说话,她们戴着遮阳帽,袖套花哨,手下的动作却快得惊人,一手搓结一手绕线,破洞被飞快地缝补起来,线头干脆利落地收进边角。

周允辞慢慢绕了半圈,只拍绳结、缆索、渔船尾部和那些堆在一角的渔网卷。始终没举镜头对人。

是那边正在收帆布的一个女人先开了口,看起来四十来岁,冲他喊:“你是拍抖音的吗?拍啦,我孙仔都天天看短视频,还说要上什么‘首页'。”

她嘴上说得快,动作也没慢,一边又喊旁边的人:“阿梅你快点来,这人拍咱补网,拍好看点!”

那边的人哎呀呀几声,嘴里念叨着“你好看你好看”“拍拍拍”,专心织网。

何逍看着那边一排补网的人,蹲着的、站着的、用脚踩着绳结一边绑、一边指挥别人怎么走位的,眼神专注又麻利。

没人多说一句话,但每一个动作都卡着节奏像演练过百次,补网的工具在她们手里像针线包一样熟稔,喊人、调度、甚至帮忙系小孩雨衣都不落一项。

[星星眼]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1章 渔港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婚内上瘾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