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阳光,尚带着夏末的余威,灼热地泼洒在迎溪音乐学院古老的石墙上。悬铃木枝叶浓绿,在微风中簌簌作响,筛下满地跳跃的光斑。
哥特式拱门与现代玻璃幕墙交织的主楼——“琴韵楼”,沉默地矗立在校园中央,每一块砖石似乎都浸透了无数个日夜流淌的音符,此刻正蒸腾着新学年伊始的热浪与人声鼎沸。
黎明诗独自一人,像一幅移动的绝美画卷,悄无声息地汇入喧嚣的新生人流。
她穿着简约的黑色丝质衬衫,外罩一件剪裁极佳的深灰色亚麻长款开衫,衬得肌肤愈发冷白如玉。
乌黑的长发一丝不苟地束在颈后,露出线条优美的天鹅颈和一张令人屏息的侧脸——五官精致得如同冰雪雕琢,鼻梁高挺,唇形姣好却紧抿,透着一股生人勿近的疏离。
然而,正是这份冰冷到极致的美丽,在周遭蒸腾的青春热浪中,形成了一种奇异的、近乎神性的吸引力。
孔雀蓝囚笼的沉寂气息似乎还萦绕着她,与周围蒸腾的青春格格不入。
她微微蹙着眉,仿佛不耐这过于汹涌的声浪与热气。
拖着行李箱兴奋地高谈阔论的学生、热情似火招徕新生的社团摊位、空气中混杂的汗味、防晒霜气息、以及各种乐器试音的零碎旋律……这一切都像隔着一层厚厚的、扭曲的毛玻璃,模糊而嘈杂,冲击着她的感官。
她下意识地将开衫拢紧了些,仿佛要抵挡这过于汹涌的陌生热度,低着头,步履从容无声,沿着被阳光晒得发烫的石板小径,径直走向琴韵楼——那座象征着音乐殿堂最高权威的建筑。
琴韵楼大厅,穹顶高悬,天然的回音效果让所有的声音都放大、碰撞、发酵。
空气里浮动着更复杂的味道:新书油墨、松香、皮革琴盒被晒热的气息、冰咖啡、还有年轻身体散发的蓬勃汗意与荷尔蒙。
兴奋的交谈声、试琴的叮咚声、开嗓练声的片段的“mi—ma—mi—”、行李箱滚轮的轰鸣,汇集成一片巨大而粘稠的声浪,几乎要将人淹没。
她的出现,像一颗冰钻投入沸水,瞬间吸引了无数道目光。
“快看那边……”
“我的天……那是真人吗?”
“好……好美,但是感觉好冷……”
低低的惊叹和私语在人群中蔓延。她的存在感强烈得无法忽视,那是一种混合着极致美丽与彻骨寒意的气场。
旁人投来的目光充满了惊艳、探究,以及一丝因那无形冰壁而产生的敬畏,无人敢轻易上前搭讪。
她对此视若无睹,径直找到一个最偏僻角落、空调冷气出风口下方的位置坐下。
脊背挺直如修竹,双手优雅地交叠放在膝上,目光低垂,落在自己纤尘不染的米白色乐福鞋鞋尖。
她将自己封闭起来,像一尊被供奉在神龛中的冰雪女神像,隔绝了外界所有的窥探与喧嚣。只有指尖无意识地在亚麻开衫的纹理上轻轻划动,模拟着琴键的触感,带着一种进行神圣仪式的专注。
钢琴系的专业考核,在一号演奏厅进行。里面冷气开得很足。
当她的名字被叫到时,她站起身。动作间,流畅的线条与那份冰冷的优雅再次引来一阵压抑的吸气声。她推开厚重的隔音门,消失在门后。
演奏厅内,庄严肃穆,深红色的座椅呈扇形排列。聚光灯下,一架保养得极好的斯坦威三角钢琴泛着温润的光泽。
台下坐着三位考官,两男一女,表情严肃,眼神锐利,带着审视艺术品的严苛。
没有多余的语言,没有眼神交流。黎明诗朝台下鞠了一躬便径直走向钢琴,坐下,调整琴凳高度。
动作流畅,带着一种近乎冷漠的熟练。她的手指悬停在琴键上方,指尖在空调冷风中微微泛白。
她选择的曲目,是黎屹清亲自敲定、陈教授也首肯的——李斯特的《超技练习曲》之四,《马捷帕》。
一首描绘英雄受难、在极限痛苦中挣扎与重生的作品,以狂暴和充满毁灭性力量著称。
指尖落下。第一个强力和弦如同惊雷炸响,带着撕裂一切的决绝。
琴声在肃静的演奏厅里轰然爆发。
技巧,无可挑剔。每一个音符都清晰、饱满、颗粒分明。
速度极快,左手低音区像受难者沉重的镣铐拖曳过滚烫的沙砾,发出令人心悸的摩擦轰鸣;右手高音区的旋律则像灼热的鞭风,带着撕裂空气的尖啸。
力度控制精准到可怕,强弱对比犹如悬崖峭壁般陡峭分明。
每一个音符都准确无误地落在它该在的位置,构成一幅冰冷、精密、充满暴力美学的听觉风暴。
然而,风暴的中心,演奏者本人却如同万年的玄冰,纹丝不动。精致的面容上没有一丝波澜,那双漂亮的眼眸低垂着,空洞而疏离,仿佛灵魂抽离,只余下一具完美执行指令的躯壳。
美则美矣,却毫无生气,将英雄的悲壮史诗演绎成了冰冷的机械战歌。
那音乐里没有受难的悲壮,没有挣扎的呐喊,更没有重生时的狂喜与解脱。
它只有一种令人窒息的压迫感,仿佛演奏者不是在演绎英雄的苦难,而是在展示一种非人的、对极致技巧的绝对掌控。
三位考官的表情从最初的严肃审视,逐渐变为专注,然后是难以掩饰的震惊。震惊于这超越年龄、近乎非人的技巧掌控力,更震惊于这技巧包裹下的、近乎真空的情感世界。
那位女考官微微蹙起了眉,手指无意识地在评分表上敲击着。太完美了,完美得……像一个设定好程序的机器在执行指令。
最后一个陨星撞击般的和弦落下,冰冷的余音在寂寞中回荡。
黎明诗的手悬停在琴键上方,几秒后,缓缓收回,搁在膝上。她微微垂着头,等待着。
没有完成演奏后的松弛,只有一种任务结束后的空白。胃部的隐痛在冷气中似乎更清晰了些。
考官们低声交换了几句意见。没有掌声,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片刻后,主考的中年男教授清了清嗓子:“黎明诗同学,你的技巧……非常出色。请回去等通知。”
“谢谢老师。”她微微颔首,起身,离开。背影单薄而挺直,带着拒人千里的清冷,仿佛刚才那场震撼灵魂的演奏与她毫无关系。
推开演奏厅厚重的门,外面大厅的喧嚣热浪瞬间将她包裹。就在她准备重新隐入角落的冷气阴影时,不远处声乐系的考场门被猛地推开。
一个身影几乎是跳着出来的。
“Yeah!搞定!”清脆悦耳的女声带着毫不掩饰的兴奋和活力,像一颗小太阳在人群中猛地炸开。
黎明诗下意识地抬眼望去。
是她。
栗色的微卷长发被扎成一个高高的、活力十足的马尾,随着她轻快的跳跃动作在脑后晃动着,发梢跳跃着窗外透进来的阳光。
她穿着一件鹅黄色的棉质短袖T恤,搭配浅蓝色牛仔裤,裤脚随意地卷起,露出纤细的脚踝和白色运动鞋,整个人像是把夏末最明媚的光都穿在了身上。
她的眼睛很大,此刻笑得弯成了月牙,琥珀色的瞳仁里盛满了快乐光芒,亮得惊人。脸颊因为兴奋和刚唱完歌而泛着健康的红晕,鼻尖还沁着细小的汗珠。
她正被几个同样兴奋的新生围着,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什么。她的笑容极具感染力,声音清脆响亮,像一串叮咚作响的、被阳光晒暖的风铃,瞬间吸引了周围不少人的目光。
她毫不怯场,神采飞扬地比划着,说到激动处,还模仿了一下刚才演唱的某个充满戏剧张力的段落,甚至即兴哼唱了一小段花腔,惹得同伴们一阵赞叹和欢笑。
她背包的侧面,贴着一张略显幼稚的自制贴纸,上面手绘着一个色彩斑斓的万花筒图案,旁边写着花体英文“Kaleidoscope”。
是夏朝晞。
黎明诗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一瞬。那过于耀眼的光芒,让她微微眯了下眼,长睫如蝶翼轻颤。随即,她恢复了那副冰雪之姿,垂下眼帘,侧身欲绕过这片灼热地带。
然而,就在夏朝晞和同伴们笑闹着准备离开时,一个背着巨大电吉他盒、满头大汗的男生,正兴奋地回头和同伴说话,没注意脚下散落的几张乐谱。
“哎哟!”夏朝晞一声轻呼,被他那斜伸出的吉他盒绊了一下,身体不由自主地向旁边踉跄。
而她踉跄的方向,正是黎明诗。
夏朝晞下意识伸手想扶住什么,指尖慌乱中,轻轻擦过了黎明诗垂在身侧、隔着薄薄丝质衬衫也依然能感受到的、冰凉细腻的小臂肌肤。
那触感,冰凉如玉,细腻得不似真人。
黎明诗微微一僵,像一尊完美的冰雕被意外触碰。她倏地收回手臂,动作优雅却带着明显的疏离。
她抬眸,那双漂亮到惊人的眼睛看向夏朝晞,没有愤怒,只有一层更深的、令人不敢亵渎的冰冷。
夏朝晞堪堪站稳,也愣住了。
她撞进了一双极其漂亮却极其冰冷的眼眸里。那眼睛像雪山之巅最澄澈也最寒冷的冰湖,幽邃、疏离,清晰地倒映着她自己有些错愕、却依然带着阳光笑容的脸庞。
她认出了她——那个在新生报道处,让她印象深刻的、美到极致的钢琴系女孩。
“对不起!”夏朝晞站稳,连忙道歉,脸颊绯红,但那双琥珀色的大眼睛里没有丝毫畏惧,反而充满了真诚的歉意和一种被这奇异触感与极致美貌双重冲击下的、更加浓烈的好奇。
“我没注意!你没事吧?” 她甚至下意识地捻了捻指尖,仿佛在回味那冰玉般的触感。
黎明诗没有说话。她只是用那双清冷至极的眸子,平静地看了夏朝晞一眼,仿佛在确认这是否只是一个无心的意外。
然后,她极其轻微地摇了摇头,优雅而疏离。接着,她转过身,像一朵飘离喧嚣的冰莲,步履从容却不容接近地离开,深灰色的开衫下摆划过一道清冷的弧线,迅速没入角落的冷气阴影中。
夏朝晞站在原地,望着那个消失在冷气中的、美得惊心动魄却冷得让人屏息的背影,指尖那抹奇异的冰凉感仿佛还在。
她眨了眨眼,小声惊叹:“哇…也太美了吧…简直是冰雪女王本人降临…” 语气里充满了纯粹的欣赏与愈发浓厚的好奇,没有丝毫被“吓到”的意思,只有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
这时,旁边一个女生凑过来,同样带着惊艳后的感慨:“朝晞,你知道她是谁吗?钢琴系那个‘冰美人’黎明诗!刚在里面弹《马捷帕》,美得不像真人,弹得也强得非人!就是……感觉整个人都冒着仙气儿,生人勿近那种。听说她养母是那个超厉害的、也超严格的黎屹清教授!”
“黎明诗…” 夏朝晞轻轻念出这个名字,目光再次投向那个角落。
那个绝美的身影安静地坐着,低垂的眼睫如同栖息的黑蝶,周身散发着生人勿近的寒气,却奇异地吸引着许多人的目光。
夏朝晞琥珀色的眼眸里,好奇的光芒亮得惊人,像发现了最有趣的挑战。她背包上那个彩色的“Kaleidoscope”贴纸,在阳光下仿佛也兴奋地闪烁了一下。
就在这片喧嚣与惊艳的目光交织中,学院公告栏前人头攒动。一张崭新的公告被张贴在中央。
新生专业考核成绩公示
钢琴表演专业第一名:黎明诗
声乐表演专业第一名:夏朝晞
……
另:请各专业第一名同学于明日(9月2日)下午三点,至艺术中心排练厅集合。交代迎新晚会新生代表表演任务安排及训练。
两个陌生的名字,以绝对的优势并列在榜首,像两颗刚刚被发现、轨迹迥异却注定交错的星辰,一颗是冰冷绝尘的北极星,一颗是温暖耀眼的太阳——在命运的交响中,被谱写了第一次碰撞的乐章。
冷气笼罩下的黎明诗,对此事尚不知晓。她只是静坐着,像一座漂浮在沸腾人海中的冰岛,遗世独立,等待着被热浪蒸腾,或者,被一道意外而炽烈的阳光……温柔地、不容拒绝地,穿透,抑或融化。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