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在汨阳县待了一个多月,又去封水府小住了几日,姜迎花便带着姜老汉、姜安悦启程回江南。
老家虽好,但他们如今已在江南落了户,终究是要回去的。
姜安悦特别讨厌离别,每次必哭一场。
小时候是悄悄流泪,长大了是窝在娘亲怀里流泪。
马车内,姜迎花将脸颊轻轻贴在女儿侧颜上,手掌在她身后一下又一下地为她顺背,“有离别就会有重逢,明年夏天我们会回来的。”
人都是越有依靠,越爱撒娇,姜安悦没把这种安慰的话听入耳,眼泪仍掉个不止,还伴有抽噎声。
姜迎花怕她哭伤眼睛,安慰了不见效果后,不得不用手段让她止住眼泪。
“再哭下去,前面马车上你清河哥都听到哭声了。”
“你想被他笑话吗?”
姜安悦果然一下子憋住了抽噎声。
没错,此行朱清河也在,只是不与她们母女乘同一辆马车。
四年前,犹豫了良久的朱家终于鼓足勇气把铺子开到了封水府城,当时朱伯娘带着两儿子儿媳雄赳赳,气昂昂地出发去府城大展宏图。
汨阳县城里,留下朱伯伯一人守着小店,那时在私塾中读书的朱清河得空会去帮帮忙。
两年前,朱家在府城的店铺一切稳定了下来,朱伯娘就回了县城,跟老伴儿在县城半守铺子半养老,换朱清河去到封水府城继续念书。
去年,苦读多年的朱清河第一次参加府试,顺利考中秀才。
不论在汨阳县还是在封水府,朱家和陈家关系一直处得挺好,之前陈家办上梁酒,朱清河的父母以及伯父伯母本来都想去喝酒的,奈何从封水府回汨阳县实在不近,一来一回随随便便要个六七日,铺子不好关门那么长时间。
无奈下派了秀才儿子随姜迎花她们自封水府城一块回了汨阳县,上梁酒当日,朱清河跟着祖父母一同去樟木村喝酒。
吃过那次酒后朱清河自己雇车回了封水府,而姜家在汨阳县住了一个多月。
前几天姜家准备从封水府出发来江南时,朱大成夫妻才求上门,拜托姜家带上他们儿子一起去江南。
自打去岁考中秀才后,朱清河并不曾懈怠,他仍想向上考取举人、甚至是进士,此番想跟随姜家去南方游学,也是思量许久做的决定。
他也与父母说了,倘若有机遇被江南某位名师看中,或许会拜入其门下,长留江南。
于姜迎花来说,回程路上带上个看着长大的邻家孩子不算什么麻烦,所以很干脆的同意了。
这条回江南的路姜家人坐车走惯了,不知不觉也能对朱清河说出些沿途趣闻来,一行人边走边赏景,若是听闻附近有好山好水,还会绕道过去游玩。
等行至江南安顿好,又四处寻访名师,七七八八花费掉不少时间,深秋时节,朱清河才有幸得了一位名师的眼缘,万分欣喜的拜入其门下。
临近入冬,一封信自北边而来的信跨越千里送至姜宅。
没错,姜宅,姜家在江南的居所,一座两进的小宅院。
里面除去常住的一家三口外,养着一名负责打扫、守门、管理家中花草的中年门丁,一名南方菜北方菜都会做的厨娘。
守门的门丁极为迅速地将信件送入姜迎花的书房。
姜迎花正坐在书桌前拨动算盘,复核上个月几家铺子的营收,姜安悦在旁拿着棋谱自己与自己对弈。
信件入手看清上边的字迹,姜迎花便知道是徐秀云寄给自己的。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读完这封信,很快笑了。
瞧瞧,她从封水府城回来的路上说过什么来着?
有离别就会有重逢。
徐秀云的丈夫赵仁怀前些年一直在北边,如今可算要挪地方待一待了。
她转身看着自己与自己对弈的安悦笑了,“你要多一个玩伴了。”
真没想到一个结局写了这么长时间,辛苦大家等待了,再次为之前放了大家鸽子的事情道歉[爆哭],也感谢能读到这里没弃文的大家。
后面会有一两章番外,正文写到这里就完结了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4章 第 94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