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身口袋里那支小小的录音笔,像一块灼热的炭,时时刻刻熨烫着边沐的皮肤,也灼烧着他的灵魂。
里面记录的短暂却残酷的音频,在他脑海里无休止地循环播放,每一次回放都带来新鲜的、撕裂般的痛苦和滔天的恨意。
但他强迫自己冷静,仅有这份录音还不够。它虽然关键,但内容片段化,需要更专业的司法鉴定和技术处理,才能成为法庭上无可辩驳的铁证,而且,他需要更多。
需要更多的人证、物证,需要将李明博这座用金钱和权势堆砌起来的堡垒,彻底击垮。
他不能再像之前那样盲目地、低声下气地四处哀求,现在,他手里握住了一线微光,他必须利用好它。
他首先联系了一位信得过的、专攻刑事案件的老同学,将录音笔的复制件和大致情况告知(隐去了陆诙的信息),老同学听完,沉默良久,语气沉重却坚定:“边沐,这东西很关键,但也很危险,立刻过来,我帮你联系可靠的司法鉴定机构和律师,同时,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对方的反扑可能会非常疯狂。”
边沐挂了电话,眼神冰冷。
疯狂?
他还有什么可以失去的吗?
他的整个世界都已经崩塌了。
现在,他只剩下一具为小鱼复仇而存在的躯壳。
就在他准备出门时,手机推送了一条新闻,是关于于数“意外身亡”事件的后续,通稿依旧含糊其辞,但下面却开始出现一些“知情人士”的爆料,暗示于数生前“私生活混乱”、“情绪不稳定”,甚至影射其“吸毒”,试图将舆论导向“自残”或“过度用药导致的意外”。
恶毒!无耻!
边沐看着那些精心编织的谎言,气得浑身发抖。
他们不仅杀了他的小鱼,还要在他死后往他身上泼脏水,玷污他的名声!
然而,这一次,资本的控评似乎没有之前那么顺利了。
于数的粉丝们展现了惊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她们自发组织起来,有理有据地逐条反驳那些谣言的真相,要求公开尸检报告,虽然边沐知道那报告很可能也被动了手脚,显示为“利刃割伤意外”,并将矛头直指当天聚会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特别是风评一向不佳的李明博。
【放屁!小鱼是什么样的人我们清楚!】
【私生活混乱?他除了工作就是回家,哪来的混乱?】
【情绪不稳定?他前几天还在笑着跟我们说晚安!】
【要求彻查李明博!当天他就在现场!】
【资本捂嘴没用的!我们不会放弃!】
【还小鱼清白!求真相!】
粉丝们的愤怒和坚持,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舆论压力,开始冲破资本的水军控评,相关话题一次次被顶上热搜,即使被撤,也会立刻有新的词条出现。
边沐看着那些滚烫的、充满力量的留言,干涩的眼眶再次发热。他的小鱼,真的被很多人爱着。她们和他一样,不相信那冰冷的“意外”二字。
就在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发生了。
或许是被粉丝们的坚持所打动,或许是内心积压的良知终于无法忍受,又或许是看到边沐手握证据后带来的勇气——当天聚会的一位灯光师,在一个小众的匿名论坛上,用模糊的代称发布了一段帖子。
帖子没有直接指认李明博,但却详细描述了当天看到李明博如何“异常热情”地对于数劝酒,如何在于数明显表现出不适后仍强行将他带离主会场,走向休息室,他还提到,后来听到休息室方向传来“不同寻常的争吵和动静”,但当时没敢多想。
这篇帖子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虽然匿名,细节却足够清晰,瞬间被于数的粉丝和关注此事的网友扒出,并大量转发解读。
【实锤了!就是李明博这个老色鬼!】
【强行带离?这根本就是图谋不轨!】
【争吵和动静?后来就出事了?这还能是意外?】
【灯光师大哥谢谢你!求你站出来作证吧!】
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个匿名帖子仿佛打开了某个闸口。
紧接着,一位曾经被李明博骚扰过、但迫于压力一直隐忍的女演员,在自己的私人社交媒体上发了一段极其隐晦的话:“天道好轮回,善恶终有报,为勇敢者点赞,愿逝者安息。”虽未点名,但指向性已然明确,她的几个好友纷纷点赞,无声地表达了支持。
然后,是一个曾经在李明博剧组工作过的化妆师,在接受一家小型娱乐媒体采访时,“无意中”透露李明博在剧组“脾气暴躁,对工作人员动辄打骂,尤其喜欢对年轻漂亮的男女演员动手动脚”,并提到了几件含糊的旧事。
这些指控,单看起来或许力量微弱,但汇聚在一起,却形成了一种强大的舆论势头。
越来越多曾经被李明博压迫、欺负、骚扰过的人,在“于数事件”带来的关注度和逐渐扭转的舆论风向鼓励下,开始鼓起勇气,或匿名、或半公开地发声。
雪球,开始滚动。
并且越滚越大。
关于李明博的黑料如同雪崩般被挖出:职场PUA、性骚扰、克扣工资、打压不从他意愿的演员、甚至更早年间一些被压下去的丑闻……一件件,一桩桩,开始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下。
公众的愤怒被彻底点燃了。
不再仅仅局限于于数的粉丝,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件事,痛斥娱乐圈的黑暗和李明博的无法无天。
#李明博滚出娱乐圈#
#于数事件真相#
#抵制李明博所有作品#
这样的词条开始长期霸占热搜榜。
资本似乎也开始动摇。
原本力挺李明博的几家公司和平台,开始悄然删除与他相关的宣传内容,保持沉默,甚至划清界限。
毕竟,民意汹涌,谁也不想在这个时候惹上一身腥。
边沐看着事态的发展,心情复杂。
一方面,他为小鱼引发的这场追求正义的浪潮感到一丝欣慰,另一方面,他也清楚地知道,这些舆论压力虽然强大,但若要真正将李明博定罪,还需要更扎实、更直接的司法证据。
他的律师团队告诉他,那份录音经过初步鉴定,真实性很高,但还需要更严谨的流程,同时,他们也在积极寻找其他可能的物证,比如当天会所附近可能存在的其他监控、通讯记录等和人证。
而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一环。
——说服当天在场的、有份量的证人站出来。
边沐再次想起了陆诙,他是最直接的人证之一但边沐答应过他,要保护他。
然而,令边沐没有想到的是,在舆论几乎呈现一边倒的趋势,并且警方也宣布重启调查,加大侦查力度之后,陆诙主动联系了他。
电话里,陆诙的声音依旧紧张,却多了一丝之前没有的决绝。
“边先生……我……我看到新闻了……”他深吸一口气,“如果……如果警方需要……我……我愿意把我听到的、看到的……说出来……但是……我真的很害怕……”
边沐的心猛地一紧,既感动又担忧:“陆诙,你想清楚了吗?这很危险!我答应过保护你!”
“我知道……”陆诙的声音带着哭腔,却又异常坚定,“可是……于数哥死得太冤了……那么多人都站出来了……我……我不能一直躲着……我良心过不去……而且……现在好像……好像有点希望了,对吗?”
边沐沉默了。
他不能给陆诙百分之百安全的保证,舆论的浪潮随时可能反复,李明博及其背后势力的反扑谁也预料不到。
但陆诙的勇气,像一把火,点燃了他内心最后的一丝犹疑。
“陆诙,”边沐的声音沉重而庄严,“我无法承诺你绝对的安全,但我可以向你保证,我会竭尽所能,我和我的律师团队,还有所有关注这件事的人,都会站在你身后。你的证词,至关重要。”
电话那头,陆诙似乎下定了最后的决心:“好……那我……试试……”
随着陆诙的初步证词被律师团队谨慎地提交给警方,并愿意在适当时候出庭作证,案件的突破口被进一步打开。
警方加大了侦查力度,重新仔细勘察了现场虽然可能已被破坏,更广泛地排查了当天所有在场人员,并正式传唤了李明博进行问话。
虽然李明博依旧矢口否认,聘请了庞大的律师团队狡辩,将一切推给“意外”和“于数自己的问题”,甚至试图反咬一口说边沐和陆诙诬陷,但舆论的压力和逐渐清晰的证据链,让他越来越难以自圆其说。
雪崩之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但也没有一片雪花能够阻挡崩塌的趋势。
越来越多的“雪花”开始选择站在正义的一边,一些当天在场、原本选择明哲保身的人,在强大的舆论和警方的压力下,开始提供一些旁证碎片,虽然模糊,却进一步佐证了李明博的不轨意图和事后的慌乱。
案件的关注度已经超越了娱乐圈,成为了一个社会事件,引发了全民对于权势欺凌、娱乐圈潜规则、司法公正的大讨论。
边沐站在公寓的窗前,看着楼下依旧聚集不愿离去的、拉着“求真相”横幅的于数粉丝们。
他的小鱼,用他最珍贵的生命,似乎真的撬动了那看似坚不可摧的黑暗堡垒。
但这代价,太沉重了。
他抚摸着无名指上的戒指,轻声低语,仿佛在向那个永远沉睡的人汇报:
“小鱼,你看到了吗?”
“好多人都在帮你。”
“再等等……就快好了……”
“那些伤害你的人,一个都跑不掉。”
窗外,阳光刺破连日的阴云,洒下一片金色的光芒。
但边沐知道,光明之下的阴影依旧浓重,最后的审判,尚未到来。
而他,已经做好了迎接一切风暴的准备。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