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节是京城最大的盛事。
陆长野为万寿节忙活,府中无事,宁清便吩咐府中的护卫小厮留意一下外面的消息。
另一边,又让雪影通知绸缎铺子,盯着城门口,夏家人来京就来禀报。
六月初一,夏家人进京,落脚悦来客栈。三日后,购置春桐巷五进宅院。夏照诀拜访广储司官员,宴请户部官员,忙得很。
六月十五,陆长野顺利将百位长寿老人带到京城,妥善安置在驿馆中。
一切准备就绪,陆长野回到国公府,宁清正吩咐人打理诰命服,趁着天气好,拿出来晒。还有诰命头冠,命丫鬟仔细擦洗。
陆长野见状,笑道:“还有几天呢,今天就取出来了?”
宁清笑回:“在箱笼里放了两个多月,晒晒才好穿。你的官袍就在院子里晾。禧晖堂也在忙活这件事呢。”
“文安那里,我让霓裳阁的绣娘比着相近的颜色做一件,明日就能得了。”
陆长野拉着人回到里间坐下,委婉地说:“女眷在后头,登上阁楼只能远远地看。”
祭祀大典由皇上主祭,皇后陪祭,三品以上官员在下,往后还有长寿老人,挑选出来的平民百姓等等。
女眷则单独安排在祭祀坛的后面。不参与祭祀大典。
陆长野见宁清和祖母兴致勃勃,担心她们最后会失望。
谁知宁清只平淡点头,“我知道啊。”
宁清仰头看陆长野,柔声道:“祖母也知道。只是久不出门,我们都想出去散散,等皇上皇后祭祀完毕,我们就一起去旁边的太庙祭拜,带着文安一起去,祝他文才出色,早日高中。”
陆长野听罢,便不再多说。
天气热,屋里摆着冰盆,但只有一个。避子汤过了明路,陈嬷嬷担忧宁清的身体,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注意着。
宁清体态轻盈,耐得住热,可陆长野不一样,他从外面风尘仆仆回来,额头已有薄汗。
相牵的手,已有湿意,宁清嘱咐陈嬷嬷:“嬷嬷,加两个冰盆吧。”
“不用,我去洗漱,出来就凉了。”陆长野起身,他里衣是湿的,就是特意过来和宁清说两句话。
说着,陆长野就起身往后屋而去,宁清让厨房准备消暑的绿豆汤,再送上一份清爽的膳食。陆长野在外面吃的将就,回府就好好补补。
宁清陪着陆长野用膳,歇晌,申时后,陆长野去书房处理落下的公务。
直到日落时分,宁清正要遣人去问他晚膳摆在哪处,碧影就从外面跑进来,“夫人,皇长孙来访。国公爷派人来说,晚膳在书房用。”
“知道了,你吩咐厨房多送几个菜去。再送一壶梨花白去书房。”宁清想了想,吩咐碧影去传话。
等碧影出去,宁清和陈嬷嬷一块儿用晚膳。
亥时末,陆长野从书房回来,宁清早已洗漱完,正在榻上看观山庵送来的新佛经。佛教自外邦而来,每年都有得道高僧翻译经文,各个寺庙庵堂若是有兴趣的,便能去寺庙开设的书肆领取一本,用于传道。
若想要多的,就得自己花钱买。
这本《多罗密往生心经》是观山庵主持师太特意送来的。宁清月月为濯尘师太抄写往生经,送去观山庵供奉。师太清楚这一点,故而相送。
宁清承师太这份心意。
陆长野侧身站在后头,定睛细看,全是绕眼睛的经文。只看一眼就不再细看,给自己倒杯茶,自斟自饮。
宁清见陆长野回来,便合上经文,下榻去桌边,仔细觑一眼他的神色,双眸平静,神态放松,不像有事的样子,料想皇长孙没带来坏消息。
“夫君在想什么?”宁清轻声问,伸手去握他修长的指节。
陆长野拉人坐到自个儿怀里,不确定地说:“没什么大事。只是在想,皇长孙负责祭祀大典太过顺利了。今夜李灿过来,说在宫里碰见了李烨,看他的眼神不太对劲。但实在查不出什么,可能是杞人忧天了吧。”
陆长野无奈笑笑,他和李灿将祭祀大典的事情一一捋过,没有什么破绽。还有四天,一切就尘埃落地。
宁清低眸沉思,她知道祭祀大典的事务最先是二皇子负责,后来是他病重,皇上便把这事交由李灿负责。
陆长野和李灿担心二皇子动手脚,再正常不过。
“六月十九便是祭祀大典,只剩几天,你和皇长孙小心谨慎些?”宁清抬手在他后背摩挲,说笑道:“也许你们做的太好,他人找不到机会?”
“但愿如此。”陆长野被宁清的恭维逗笑,再加派点人手去驿馆守着,另抽调两位礼部的中立官员去督查准备工作。
简单说两句朝政,陆长野就不再多言。
“三日未见,你似乎又瘦了。”陆长野一手覆上宁清的后背,完全遮掩住细腰,一上手就测量出腰身变化。
宁清轻轻往右边挪挪,反驳道:“你看错了。”
“那就眼见为实!”陆长野蹲身拦腰抱起宁清,缓缓往床榻而去。陆长野边走边低声说:“今夜是别熬避子汤了,我弄在外面。”
宁清脸颊一红,伸手抓住他的肩膀,轻轻应声。
红鸾轻舞,鸳鸯共游,鱼水合欢,一夜好梦。
六月十九祭祀大典,卯时就要出门。是以,十八日这晚,宁清和陆长野早早入睡。
然而就在寅时初刻,月光正盛,夜里一片寂静之时,周侍卫忽然冲进世子院,惊醒守夜的碧影,见周侍卫神色慌张,不敢耽搁,用力敲门喊人,“国公爷!夫人!周侍卫有事禀报!”
宁清睡得熟,陆长野机警,立即惊醒,掀被子下床,快步去开门,压低声音问:“什么事?”
碧影不敢抬头,周侍卫站在堂前,陆长野穿着单薄里衣走出屋外,微皱着眉头。
周侍卫急急地道:“半个时辰前,暂居在护国寺的六十位高僧忽然齐齐腹痛,腹泻难当,站都站不起来。太医来看过,说是吃大量的火麻仁,必须休养两日才能好。”
陆长野面色一沉,抿唇道:“说下去。”
“吃食都是我们的人负责,还是被人钻了空子,不仅是暂居的高僧,护国寺原有的和尚也跟着遭了殃。”周侍卫顿了顿,“皇长孙已经派人去京城所有寺庙找人。”
说完,整个庭院再次陷入寂静,周侍卫稍稍抬头,只见月光明亮如水,照在陆长野脸上,只瞧得见阴暗的半张侧脸。
面容紧绷,下颌线犹如一道利刃,凤眼冰寒,长长的影子落在地上,仿佛能将人吞没。
低哑的声线传来。
“备马。带齐人手,每队由京城籍士兵带头,城内去找小寺庙,城外的寺庙一个都不能放过。”
和尚们医治来不及,既然下了手,那就不会放过京城内有名的寺庙。
“是!”周侍卫匆匆自去。
陆长野转身回房换衣,拿上京畿大营的令牌,打算连夜出城。刚进屋却见宁清赤足下床,赶忙迈步上前,拦住宁清,“你不用起来。”
宁清被吵醒,便知是急事,关心道:“出了什么事?”
陆长野取过架子上的外裳,边穿戴边回:“祭祀大典诵经的一群和尚出事了,我要出城去找人来替补。”
宁清大惊,“现在?只剩三个时辰了,你们能找到吗?”宁清看过祭祀大典的规格,诵经和尚六十人。
“京城那么多寺庙,总不会所有僧人都出事吧。”宁清越说声音越低,既要阻止,那便不会留下这么明显的漏洞。
“时间紧急,我先走了。”陆长野来不及多说,让宁清接着睡,急忙出府。
到了城门口,李灿正焦急万分的踱步,见到陆长野,眼中放光,“你总算来了。”
“你也要出去?”陆长野眉心微蹙,并不赞成。
“我专程在这里等你。”李灿摇摇头,犹豫道:“半夜开城门,明日定要给皇爷爷交代。你说,我要不要现在进宫,去了还有挽回的余地。若是不去,明日文武百官、京城百姓,全都在。”
比起祭祀大典众目睽睽之下出错,李灿更情愿被皇上质疑办事能力不足。前者事关皇家颜面,朝廷民心,后者却只是他个人得失。
“大典巳时开始,各一半吧,”陆长野了解李灿,明白他的顾虑,果断道:“一个半时辰后,若我不能带够人来,你就去禀报皇上。”
“好!”李灿点头应承。
陆长野就要走,李灿追上来,“好兄弟,辛苦你了。”
“别整没用的,等我消息!”陆长野扬声道,抬手拍开李灿的手臂,一勒马,往城门而去。
陆长野一走,宁清哪里还能安稳入睡?她下床穿衣,走到年历本前,让碧影去唤陈嬷嬷来。
“嬷嬷,我记得师太送往生经过来时,说过江南三省的百位高僧一同来京城传道新译的经文是吗?”宁清当时听了一耳朵,没往心里去,刚刚忽然想起这事,忙和陈嬷嬷确认。
陈嬷嬷被问得一愣,“是啊,无坎师太还传话,若是您有意,可以用观山庵的名义去听经。就在五日后吧,万寿节后,老奴还说您正好得空呢。”
得到肯定的答案,宁清心中一喜,忙去书案写信,墨迹初干就吩咐府中护卫送去陆长野那儿。
宁清取出陆长野收藏的地图,江南的高僧们有年迈之人,行程一定会慢,到京城也会歇上一两日在开坛讲经。现在一定就快到京城了。
只要陆长野的人快马过去,应该能赶得及。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