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泥阶 > 第93章 暗流与基石

第93章 暗流与基石

市纪委的问话,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砸在周砥看似平静的工作轨迹上,留下深浅不一的坑洼。尽管他内心坦荡,应对沉着,但这件事本身带来的寒意和压力,却不可能瞬间消散。

回到柳湾乡,周砥表现得一切如常。他依旧每天早早下村,督促水毁工程修复,查看果树灾后恢复情况,推进他构想的那些小而实的增收项目。他甚至比以往更加沉默,更加专注于具体的事务,仿佛要将所有的精力都消耗在脚下这片土地上,以此来对抗外界那些无形的风波。

然而,乡政府大院从来不是密不透风的墙。县委组织部紧急召见,市纪委干部出现……这些消息如同水银泻地,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每一个角落。人们看周砥的眼神,再次变得复杂起来。敬佩他担当的,不免多了几分担忧;与他若即若离的,更加谨慎地保持距离;而那些原本就心存芥蒂的,则难掩几分幸灾乐祸的窥探。

老陈乡长在一次班子会后,特意留下周砥,关上门,递给他一支烟,语气带着罕见的沉重:“周乡长,县里……没什么事吧?”他显然听到了风声,但又不便明问。

周砥接过烟,却没有点燃,只是拿在手里捻着:“没事,陈乡长。组织上了解些情况,都是正常工作。”他轻描淡写,不愿多谈。

老陈看着他平静却明显清瘦了许多的脸颊,叹了口气:“唉,树大招风啊。你年轻,能干,也肯干,这是优点,但也容易惹人眼红。这段日子,稳着点,有些事,不必冲得太前,凡事多商量。”

这是老陈难得的、带着保护意味的提醒。周砥听出了其中的好意,点点头:“谢谢陈乡长,我明白。工作上的事,该干的还得干,我会注意方式方法。”

他感激老陈的维护,但他更清楚,退缩和回避解决不了问题。越是这种时候,越要用无可指摘的工作实绩来为自己说话。他推动成立的土鸡养殖合作社,第一批鸡苗刚刚分发到十几户受灾较重的农户手中;他联系的县农技推广站,答应下周派专家来讲授秋季作物田间管理;他甚至挤出时间,跑了几趟县里的交通局,软磨硬泡,为柳湾乡争取到了两条村级道路硬化的指标,虽然只是预备项目,但也看到了希望。

这些工作,一桩桩,一件件,看似琐碎,却如同涓涓细流,滋润着柳湾乡干涸的土地,也一点点夯实着周砥立足的根基。他不再仅仅是一个能“救火”的干部,更逐渐成为一个能“谋发展”的带头人。这种转变,需要时间的积累和实绩的证明。

几天后,一个消息悄然传来:县里对部分乡镇领导班子进行了微调,一位与胡副县长关系密切的干部,被平调到了一个更有实权的县直部门。这个消息看似与柳湾乡、与周砥毫无关系,却像一枚投入深潭的石子,在有心人心中漾开波纹。有人解读这是胡副县长势力增强的信号,或许会对一直被他“关注”的周砥更加不利。

周砥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在和农业站长老刘商量推广新型有机肥的事。他只是顿了顿,便继续刚才的话题,仿佛没听见一样。政治格局的细微变化,非他一个副乡长所能左右,过度关注只会乱人心神。他唯一能把握的,就是眼前的工作和脚下的土地。

然而,暗流并未因他的忽视而停止涌动。又过了几天,县委组织部干部科一位副科长带队下来考察干部,名义上是了解近期年轻干部在重点工作的表现。考察组找了乡里部分中层干部和村干部谈话,谈话内容看似常规,但总会若有若无地引向涉农资金使用、工程项目建设以及周砥的工作作风和人际关系。

这种考察,带着明显的摸底和试探意味。周砥心中有数,却不动声色,一如既往地配合,该汇报工作就汇报,该提供材料就提供,坦荡无私。

考察组离开后的一天晚上,周砥在办公室加班整理资料,党政办主任悄悄走了进来,神色有些犹豫。

“周乡长,有件事……不知道当讲不当讲。”主任搓着手,显得有些不安。

“有什么事就说吧。”周砥放下笔。

“前几天组织部考察,找我们办公室的小李谈话了。小李后来偷偷跟我说,考察组的人……好像特意问起了之前您和那个施工队李老六打交道的事,还问了当时水利项目验收时,有没有人提出过不同意见……”主任压低声音说道。

周砥目光微凝。果然,矛头还是指向了这里。他沉默了几秒,问道:“小李怎么回答的?”

“小李说都是正常工作往来,验收也是按程序走的,当时没听说有什么不同意见。”主任连忙说,“我就是觉得……这事有点怪,所以跟您说一声。”

“嗯,我知道了。谢谢你了主任。”周砥点点头,语气平静,“小李回答得没问题。事实就是如此。不用担心,组织上了解情况是正常的。”

主任看着周砥波澜不惊的样子,心里佩服之余,也稍稍安定了些,又说了几句闲话便退了出去。

办公室里恢复了安静。周砥走到窗前,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远山如黛,轮廓模糊。压力如同这夜色,无处不在,沉重地压迫下来。举报信、纪委问话、背后的非议、组织部门的反复考察……这一切都像一张无形的网,试图缠绕住他,阻碍他前进的脚步。

他感到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被激发的倔强。他想起自己从周家坳村走出来时的初心,想起在柳湾乡这些日子的汗水与挣扎,想起那些信任和期盼的眼神。如果就这样被这些暗流击倒,那他就不是周砥了。

第二天,是柳湾乡的逢集日。周砥没有待在办公室,而是去了集市。集市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他像往常一样,在各个摊位前转转,看看农副产品价格,和熟悉的农户聊聊天,听听他们的牢骚和建议。

在一个卖山货的摊位前,西山沟村的老支书看到他,一把拉住他,硬塞给他一小袋新采的野山菌:“周乡长,尝尝鲜!今年雨水还行,菌子长得不错!多亏了你之前带人清通了那段水渠,不然坡上的果木哪有现在这精神头!”

旁边几个卖鸡蛋的妇女也围过来,七嘴八舌地说着合作社发的鸡苗长得挺好,就是饲料有点贵,问乡里能不能想想办法。

周砥笑着应承着,心里那点因外界风波而产生的阴霾,在这充满烟火气的市集上,在这质朴的乡音里,渐渐被驱散。这些才是真实的,才是他奋斗的意义所在。

离开集市时,他在路口遇到了大湾村的村主任王大奎。王大奎显然也听到了些风声,看着周砥,黝黑的脸上露出担忧的神色:“周乡长,你……没事吧?听说县里最近老是来人?”

周砥拍拍他的肩膀,笑了笑:“我能有什么事?好着呢。倒是你,村里那几户加固的房子,汛期前必须完工,可不能马虎。”

“放心吧,盯着呢!”王大奎用力点头。

看着王大奎离去的背影,周砥的目光更加坚定。这些和他一起在泥水里滚打的基层干部,这些渴望过上好日子的乡亲,才是他最重要的基石。只要根基稳固,又何惧风雨?

他抬起头,深吸了一口清晨新鲜的空气,大步向乡政府走去。还有太多的事情等着他去做。脚下的路或许泥泞,或许布满荆棘,但每一步,都必须走得踏实,走得稳当。因为路的尽头,承载着无数人的期望,也承载着他自己不容玷污的初心。

暗流或许仍在涌动,但礁石,从来无惧冲刷。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