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五出城后的次日,李立的使者到了,他来是向杜清石说明李立和戈仲可汗的交易,双方在县衙碰面,穆念在城墙那边盯着鲜卑军队的动向,卢昱和杜清石一齐在堂上与使者详谈。
使者告诉杜清石,自洛水之变,谢旻弑君后李立便已开始谋划北伐,谢奕手中的中央军数量和军备都超过李立,所以他一直在筹措粮草兵马,大约半月前,氐族和鲜卑共同派出使者向李立提出交易,他们帮李立出兵,成功后李立分他们财宝和土地。
使者说李立一开始也有犹豫,直到十日前,氐族送了他们的王子去李立身边做人质,他才正式同意。
只是不想鲜卑大军来的如此之快,如此才有这场误会。
杜清石心里怒火中烧,他们宝兴一共才这么点人,为了抵御鲜卑人,浪费的军备粮草不说,他们没日没夜加固的城防算什么?数九隆冬被迫迁进城内却无处容身的百姓算什么?守军死去的士卒算什么?只是一个误会的代价吗?
可是眼前这个人也只是一个传话的,和他生气毫无意义,杜清石忍下这口气,冷冷道:“若是鲜卑与氐族早有意襄助郡守,为何不等我郡十几个县都知晓此事再发兵?”
使者自觉不用和一个小县令说的太明白,简短道:“当然是因为不能贻误战机,现在洛阳城中新帝初立,正是动荡之时,若不趁此机会攻打洛阳,何日能替先帝报仇?”
杜清石心中又多了几分无语,若洛阳城内真如使者所说,那么李立带兵攻打洛阳只会帮助谢奕更快的稳住洛阳的朝局,拿到主动权,因为此时洛阳城里只有他能带兵御敌。
他冷笑道:“可现在不是我开不开城门的事,若是使者能去鲜卑军中拿到呼延王子不伤我城内百姓一分一毫的军令,我自然可以打开城门放他们过去。”
使者闻言犹豫起来,杜清石又道:“难道大人不愿为郡守北伐出力吗?”
使者当然不能承认,但是要他孤身去十万人的军队里和一个蛮族对话他也不敢,杜清石看出他的怯懦,说道:“我自会派人保护使者大人,若您不愿去,城门我也不会开,毕竟,谁知道这些人进城之后是会信守诺言还是烧杀抢掠。”
使者见他如此强势,不得不答应下来,他走后杜清石同卢昱一齐到城墙那边找穆念商量,杜清石将刚才的对话一一说与穆念,末了说道:“异族骑兵受雇于我大周不是没有先例,若依这个说法倒也有可能。”
穆念蹙眉细想李徽婉给她的信,李徽婉信上只说鲜卑人会发兵,可他们到底为何要来,李徽婉没办法说明白,可她一想到李问花提前到宝兴,又刺杀杜清石,便知鲜卑来者不善,她说道:“若是呼延带兵是来帮李立北伐的,那他为何要派人刺杀你?”
杜清石道:“这……”
卢昱道:“依我看此事有蹊跷,十万之军,日费千金,怎么会贸然杀过来。”
杜清石道:“可氐族送人质给李郡守也是事实啊。”
卢昱道:“若是氐族与鲜卑人勾结一开始就是要攻打我大周,但氐族的实力与鲜卑人相去甚远,若我是氐族首领,我也会愿意让鲜卑人先打几座城池,消耗他们的兵力。”
穆念照这个思路想了想,说道:“边境的几个县不如益州腹地繁华,能抢的东西不多,鲜卑人不愿意吃这个亏,所以戈仲可汗逼氐族骗开我们的城门。”
杜清石恍然道:“如此便可解释为何拖到开战他们才刚刚和郡守谈成,定是氐族拖延。”
卢昱道:“我们不知事情原委,贸然猜测也无实据,但事关数万百姓,只能做最坏的打算。”
杜清石摇头道:“即便两族真的是来帮忙的,他们为的也是钱,若是郡守不能给足够的利益,等北伐结束,他们也必会在益州境内大肆掳掠,以宝兴一年的税收估算整个益州的税,堪堪能养二十万的军队,若真北伐,能否攻下城池,即便攻下了,会不会有足够的钱给鲜卑和氐族也未可知,何况朝廷的中央军岂是这么好打发的,我实是不能赞同郡守这个决定。”
卢昱和穆念对视一眼,卢昱不知他说这些是何意,穆念却敏锐的感觉到杜清石似乎要做一个重大的决定,她犹豫片刻后道:“若依李立的意思,我们放呼延进城,但可以和他们说只能借道,不准停留,只是这样就得派人追回五哥,但若你不愿听从李立的话,荆州的援兵到后你恐怕就要跟着李成源做事了。”
杜清石明白这些,可是他心中犹疑的很,他是朝廷指派的官,到了李立的地方做事,现在又向李成源求救。
杜清石是个简单的人,名士择主,良禽择木那一套他总觉得离自己很远,他在入仕之前,心里想的就是做一个老实本分的小官,替自己治下的百姓管好他们的土地,在这乱世之中,替他们也替自己撑起一片小小的太平的天地。
什么天下,由得他们去抢吧,他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官,为什么要站队?何况不管是谢奕还是李立又或者李成源,不都是大周的官吗?你们在争什么?就是因为你们总是争来斗去,这个天下才会乱成这个样子!
杜清石越想越气,一拳砸在粗粝的城墙上,卢昱按住他的肩膀,关切道:“怎么了?”
杜清石愤懑道:“我就是想不通,他们为什么总是找各种理由打仗,言必称为天子,为百姓,可到头来都是为自己,抢土地,抢人口,抢钱财!大周的土地在他们眼里究竟是谁的!大周的百姓在他们眼里还是不是人!大周的税收难道是为了成就他们的野心?”
卢昱一愣,颇有些不理解的看着他,他随周巡征战时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只用打好仗就行了。
穆念叹了一声,说道:“他们和我们不一样,谢太傅在尚书台只会看到各地的奏章,在军队只会看到无数为他征战的将士,他每天都是与御史大夫,光禄大夫这些人说话,尚书台最末等的官员他都未必记得,你看到的卖儿鬻女的百姓,流离失所的难民呈到他面前时只会变成一个个数字,他难道能透过这些数字看到真实的情形吗?太傅如此,天子……天子若不出洛阳,也是如此。”
杜清石心里憋了一口气,忍不住同穆念理论,说道:“那他们就可以不管百姓的生计……”
穆念抚住他另一边的肩膀,温声道:“杜公子,就是平头百姓也要为家门口的野菜到底归谁吵架呢,何况他们管着九州万方的土地,一分一毫都是成堆的金银,岂有不争之理,再者说就是太平盛世,你出来做官也需要上级照拂才能办好事,何况这乱世,当然要找棵大树乘凉。
你是个心疼百姓的好官,何不找个同你志趣相投的人跟随?”
杜清石细想穆念的这番话,官做的再大也是人,是人就有贪欲,有贪欲就会争就会抢,可是这些官职是为了某个人的利益而设的吗?难道不是为了管理天下百姓而设的吗?这些人真的配坐在这些位子上吗?杜清石思及此不由得生出几分圣贤匡扶天下的心志来,所幸及时晃了晃脑袋,才没继续深想。
这些暂时都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眼下怎么选,他看向穆念道:“穆姑娘的意思是,让我投靠李成源吗?”
穆念道:“嗯……我是觉得他人还行啦,不过这个可能也不能选,现在让不让鲜卑人进城决定了你以后要跟随谁。”
杜清石明白自己已经不能独善其身了,但他还是个有底线的人,他的底线就是百姓,他出生在没落的世家,从小由寡母抚养长大,他的母亲从金枝玉叶的世家小姐变成了操劳半生的普通农妇,他要让每一个像他母亲那样的妇人都能够老有所养,也想让每一个像自己这样的孩子能够少有所依,他是为生民立命做官的,不管他以后会面对什么,现在他要护住这一城百姓。
“我不会让鲜卑人进城,”杜清石道:“我们想办法拖住他们,拖到援军来。”
穆念和卢昱颔首道:“好。”杜清石听到他们如此理所当然毫不犹豫的支持自己不由鼻头发酸,忍不住想哭,但是那两人好像没注意,卢昱道:“这样的话我倒有个计策。”
杜清石揉揉鼻子,说道:“请说。”
卢昱道:“郡守的使者或许能帮我们拖上几天,今日不妨先派人送信到鲜卑大营探下口风,就说是郡守使者要去商谈北伐的细节,若他们肯,就让他们先等上几天,说城中百姓需要疏散,若不肯,我们正好有理由拒不开门,杜老弟在郡守那儿也有个说辞。”
杜清石点点头,说道:“正该如此。”
穆念道:“这样的话我们得有个人陪使者一起去。”
卢昱道:“我去吧。”
杜清石道:“不!我去。”
卢昱惊讶道:“啊?你不害怕吗?”
杜清石道:“我读了那么多书,正是该用的时候。”
卢昱还有迟疑,毕竟这事儿有风险,穆念道:“那我陪你去吧,卢大哥留下守城。”
卢昱这下放心了,说道:“好,就这样定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