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还不等南疆事发,洛阳就事先乱了。
起因或许是齐王不顾朝廷发出的十几道谕旨而悍然起兵谋反,反而在扬州与苍梧州交界一带同西南军打得火热。
又或许是接连着西北的战事因为粮草供给问题而越发僵持吃力,地方的起义军队层出不穷。
朝中人心惶惶,开始不停上书陛下请封太子。
原本身体刚刚好转几分的皇帝,因为这一连串事件于清晨吐血。
等太医赶来的时候皇帝已经是上气不接下气,面色由蜡黄转灰白,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是强弩之末。
当日戌时一刻,宫内外传来响彻天地的钟声,一声声巨响回荡在洛阳城内外。
宫中挂上了白幡,在位不足四十年的元德帝,崩殂。
在这样一个乱糟糟的王朝里,不论帝王昏庸与否,他的存在都意味着这个王朝的屹立不倒。
元德帝早些年也算得上勤政爱民的仁君,只是晚年同多数的帝王一样,终究是经不过声色犬马的诱惑。
帝王崩殂,整个王朝便失去了主心骨。放在太平盛世年间,或许还好一些。
可在这样的乱世,无疑是给了许多人反叛的机会。
二皇子拿着传位圣旨出现的时候,有些人早有预料,而更多的是不服气。老皇帝子女众多,可不只有一个皇子。
至于以往不受皇帝待见的二皇子是如何让皇帝改变主意而选定他监国的,这或许已经成为了秘密被皇帝带到了皇陵去。
在二皇子非常利落杀了自己两个兄弟后,洛阳安静了下来。
不知是否是暂时的平静,可是二皇子继任皇位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
面对众多大臣的请求,他接连推辞,最后不得不将继位大典放到三个月后。
整个国家仿佛又恢复了正常的运转,可也只有自大之人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
各州人心浮动,朝廷同地方的州郡早已经不是一条心的时候了。
“不久后,不出意外,天下又该四分五裂了。”
白子先行,势如破竹。而黑子紧跟其后,咬紧后方丝毫不退让。
“黑子白子你来我往,就像是这天下。外表端得的平静无波的模样,里面的厮杀早已开始。”
长公主冷哼一声道:“你看的透彻,胆子也够大。既然都走了,又何必再回来?”她落下一子,眼神锋利看向对面的女子道:“你焉知我不会将你送到诏狱去?”
“泠自然是信得过公主。”
宋泠微微一笑道:“否则,我上门之时公主便该一剑刺过来了不是吗?哪里还需劳烦诏狱?”
“讲实说,苏正则怎么样了?”长公主看似不在意问道:“还活着没?”
宋泠自然看穿了她冷言下的关心,将一封信取出来放到棋盘边上,慢悠悠道:“活得好好的呢。”
信是她逼着苏端写的,那时候他一脸震惊的模样宋泠至今难以忘怀。
长公主没有立刻去拆,而是问她:“按照你适才所言,我这二弟难当重任了?可你要知道,父皇这些皇子里,也就出他这一个有些许魄力的。他虽心性上较已故的太子差了些许,但是手段上却胜过其不少。”
毕竟当皇帝的,哪有不冷血狠心的。
二皇子还没登上那个位置呢,就已经杀了两个亲兄弟,又圈禁了好几个不老实的宗亲。
行动之利落狠辣令长公主都震惊。
这二弟从前装得一副温和有礼的模样,倒是将所有人都骗过去了。
只是他藏得这么深,就不知道已经崩了的父皇知不知道了。
毕竟外人可能不知晓,可她确实了解几分的。
父皇之所以对着二皇子多了些许纵容也无非是因为他的举止与已故的大皇子、曾经的太子有些许相似。
许多时候大公主也极其看不下去,做皇帝的是不是都如此分裂。
当初忌惮先皇后母家的是父皇、亲手将其全族抄斩、气死皇后又废黜圈禁太子的是父皇。
后来太子死了,又整日念叨他的好儿、天天叹气的也是父皇。
何苦呢?
或许上位者最是免不了的就是猜忌与忌惮。
长公主讽刺一笑,“不论是谁坐了那个位置,怎么说也是动不了我的。本宫又为何要同你合作?”
“公主聪慧,能一路走到今天的位置,更是凭借自己的智慧与能力让满腹猜忌的帝王能允许您唯一一个以女子之身走到朝堂上去,会看不出如今后晋的气数已尽吗?”
长公主不在乎一笑:“那又如何?”
能活就活,活不了大不了一死罢了。
“公主的这些兄弟可不是什么度量大的,说句不好听且有些冒犯的话,二皇子或是任何一位皇子连崩殂的先皇一半气量也没有。”
毕竟元德帝只是晚年昏庸,年轻的时候也曾是海纳百川、积极纳谏的好皇帝。
“他们不会、也不可能允许长公主同先前一样走上朝堂,或是一纸赐婚诏书,或是夺回公主的这争取许多年才得来的机会,难不成公主的风姿要在后宅里被泯灭了去吗?”
宋泠垂眸道:“可我能许诺给公主的,比之二皇子可多的多。”
“空口白话,你当本宫是傻子?”长公主手臂抱在脑后,肆意一笑:“不过有一事,本宫倒是好奇的很。你既能许诺本宫,那么你那主公又是哪一方的?”
“二皇子......那定然不是的,四皇子、六皇子?还是已经造反的齐王,远在南疆的西南将军?亦或是还苦苦挣扎着与北夷作战的武安侯?”
宋泠将手里的棋子扔了回去,又取出一颗新的,语气有些玩味道:“公主这是套我话呢?”
“怎么决定,公主可以慢慢考虑着。可有一件事,想必公主还是乐意帮忙的。”
长公主来了兴趣:“哦?什么事?”
“如今西北的粮草告急,武安侯在西北可谓是焦灼不堪。泠手上有一队粮草可无偿运往西北,长公主心有大义,想必是不会拒绝。”
朝廷自然是拨过粮食,可如今的世道,从朝廷到地方,自上而下的蛀虫将整个王朝都腐蚀得残破不堪。
粮草不等运往西北,又是层层贪污盘剥、又是路遇土匪强盗、亦或是有组织的流民......
等到西北的时候,其数量早已不足支撑全军多久。
武安侯年少一战成名,行兵作战不在话下。
可是于荒蛮之地他弄不来粮食,再勇猛的将士吃不饱也难以发挥其兵力。
再富有经验的将领、再完美的作战方案都无济于事。
听到她这话,长公主不由得坐起身子来,神情也收起了吊儿郎当,反倒是严肃不少,“你有多少粮草。”
宋泠微微一笑:“足以支撑西北两个月的战事,公主觉得如何?”
“我买下来,”长公主登时站起身来,“金银珠宝或是宅院,乃至人,你要什么本宫皆可满足。”
如今灾荒年间又逢战乱,早已经征不起粮,百姓水深火热,可洛阳的权贵却仍旧纸醉金迷。
洛阳里武安侯唯一能信得过的除却自己的妻子,便只她这个处于中立的长公主。
毕竟她们彼此之间没有什么利益冲突,至少目前是如此。
她的书房里还放着几日前西北传来的信,西北军若是再无粮草供应,绝对撑不过一个月。
届时若是大败,那么北夷南下必将生灵涂炭,她后晋也必将被后人钉在耻辱柱上。
毕竟这样的境况在前朝已然发生过,史书所载灾况至今仍旧是令人难以读下去。
可恨又可笑的是洛阳城内的世家还仍旧沉浸在盛世的余光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丝毫不觉如今后晋之困境。
宋泠微微摇头,“我一开始便说了,这批粮食可无偿赠与武安侯,只是须得公主派出功夫好且信得过的人协同派送。”
白送?天下哪里有这样好的事情?
长公主皱起眉头,语气中多了几丝忌惮:“你想要什么?”
“很简单,”宋泠站起身来,背着手半点不惧怕直望进她的眼底:“泠,想请长公主引荐。”
“面见四公主。”
四公主周梓禾,正是武安侯出征前跪于御书房门前几个时辰,求先皇赐婚而迎娶的夫人。
赐婚,是监视,亦是掣肘,至少满心忌惮、已经下去问候开国祖先的先皇是这样想的。
毕竟当初在皇帝决定让四公主和亲北疆之前,四公主与武安侯的养子是有着一纸婚约的。
可到头来本该是儿媳的人,却成了自己的妻子。
可毕竟也只是婚约而已,一个是陛下亲女,一个是手握重兵的武安侯,谁也没那个胆子说什么。
反倒是那养子,在“母亲”进门后闹了许久,最后被武安侯剔除主家族谱才消停下来。
据说当年武安侯年近而立,后院不曾有女眷,便想着从旁支择选一优异孩子过继来教养。
只是没想到那养子端得一副善良知礼的模样,反倒是将武安侯和采选之人都骗了过去。
武安侯毕竟也是常年在外带兵,硬生生被他的乖巧知礼哄了好几年。
而那养子自被过继之时已经不小,十岁的年纪心性也长成了。
在四公主被赐婚后,还差点闹出父子争一女的戏份,胜在武安侯动作利落,察觉其异样念头后即刻将人遣送回了祖地的旁支去。
宋泠当时听留守洛阳的门人偶然谈起这桩趣事的时候便对这位四公主起了兴趣。
她想,皇帝虽然生了一堆性格迥异且乱七八糟的皇子,可公主们却都是各有各的聪慧。
或许,这位四公主,能带给她不小的惊喜。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