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历史 > 千秋宴 > 第16章 第十六章 徐国之灭

第16章 第十六章 徐国之灭

徐君闻听战报,当即昏死,复醒之后,急忙起身询问。

“那玉子骁领十万大军长驱直入,将峻鲁、骓池两地将军尽皆斩首,又得援军相助,已向我商都赶来,陛下,为今之计,恐怕只有……”

“怎么可能?我派了八十万大军迎战!玉子骁的将士加在一起不过区区三十万,怎能有如此惨败?!”

“湳提连遭惨败后,敌军从坝口长驱直入,两军夹击,已形成合围之势。”

“…………”

众臣无言。

“陛下,再不走,待那玉子骁攻下商都,便再无我等生机可言了!”

“是啊陛下,玉子骁放话,要一把火烧了商都,洗雪庸关之耻,此人睚眦必报,为人狠辣,向来言出必行,陛下,不能再犹豫了,快些启程吧!”

“尔等竟愿做亡国之奴?仪军还未入商都,便计划弃城奔逃?”

徐王狂笑不止,笑声中夹杂了几分凄凉,片刻过后,他拔出宝剑,身子一僵。

“陛下,留下性命,还能图谋大业,切勿放弃啊!”

“天下之大,还有我等容身之地吗?”

“陛下,臣思索已久,不如往禹国逃去,我与国相司诩素有交情,况且,就算没有这层交情,我谅他也会留下我等。”

“为何?”

“陛下可还记得几日前传来的战报,禹国趁玉子骁直入腹地时,派兵欲侵占仪国边地,没想到仪国早有准备,禹国派出去的二十万兵马霎时间飞灰湮灭,安能不恨?”

“如此…众卿还不快些带上珠宝玉器,护我逃出商都!”

“陛下安心便是,玉子骁的军马赶奔商都起码还要几日。”

“朕……朕的宝贝现在何处?”

“这.....”

“陛下,此物不详,还是舍弃为好。”

“都让开——”

徐王一路跑到天宝阁,却不见天降陨石,猝然暴怒,质问众臣,众臣皆闭口不言,徐军拔剑质问,内侍不得已只能将实情说出。

“前日奴才于天宝阁巡视,忽然瞧见陨石上似有裂痕,仔细一瞧,才发现.....”

众臣闭目,皆不言语。

“什么?”

“那陨石...原不过是一凡石。”

“怎么可能?!”

“陛下,是真的,国相得知此事,便将石头砸开,确是一凡石,只是那石头表面涂了石墨,看起来像是奇石一般。”

徐军闻言,拔剑砍向石壁,胸中恼火,吼叫了几声以后,他摇摇晃晃的出了宫殿。

“不报此仇,朕誓不为人!!”

“准备车马,朕要去禹国。”

玉子骁的车马攻占商都后,便迅速带兵包围了徐宫,徐君已走,只留下些许侍从和十几个妃子,玉子骁打开奉先殿的大门,沉思许久。

“将军,可要放火烧了?”

“不必。”

玉子骁环顾牌位,心中感慨,部下见他如此便出言问询。

“想来徐国从前也是出过明君的,譬如徐王的祖父徐敬公,虽身为九五之尊,却有“披草食秕”之美谈,怎能不叫人敬佩?”

“将军,恕属下愚钝,这“披草食秕”之美谈是?”

“当年徐敬公巡游之时,正逢民间大旱,一路哀嚎不绝,横尸遍野,内侍端上膳食,他却潸然泪下,伏桌痛泣,不能自己,臣子问他为何而哭,他说百姓如此煎熬,身为一国之君,却饱食终日,不知饥馑,臣子说陛下乃是天子,天子富有四海,天下之物本就归陛下所有,徐敬王闻言大怒,称君王若自视甚高,不能体恤民生之苦,必然遭受天罚,哪怕他是一国之君,世间万物,上至云鸟浮尘,下至百兽草石,归天而不归他。”

“然后呢?”

“他痛骂了这位臣子以后,即日起便只食糙米,身着草衣,直到干旱平息,也正因徐敬公仁德宽厚,徐国很多百姓到现在还信奉他,可惜不过三世,徐国便日渐式微,人才凋零,为君者只知铺张浪费,醉生梦死,将徐敬王耗费一生守下的基业视若无物。”

“徐王昏聩无能,早晚有这么一天。”部下叹了口气,随着玉子骁的视线看向殿中牌位。

“宴安鸩毒,自取其祸,对了,你命人守住徐宫,清点人数,将那些内侍宫奴,殿中妃嫔都放了。”

“是,属下听令!”

“等等,回来。”

“将军还有何吩咐?”

“让张缭去办,荀枼把守。”

“是!”

“这可如何是好...将军要是...”

张缭叹了口气,见部下各个闭口不言,只能自己去见玉子骁,他来到房门前,敲了三声,属下命他入内,张缭进去以后,见他面色平静,心中反而纠结了起来。

“怎么了?可是回国之事遇到阻碍?”

“不..不....将军...”张缭几番犹豫,终究还是决定说出来。

“将军,有两个人带头鼓动士兵,说将军治军太严,不如另投他处,有几千个士兵愿意相随,现已往陸都去了。”

“.....原话。”

“什么?”

“这两人原话是怎么说的?”

“缭不敢多言,将军,不必为此等微末小事烦心,映晦已派兵将几千人马拦下,等候将军处置。”

“你若不言,本将军就亲自去问。”

说罢,玉子骁佯装要走。

“将军!缭说,缭说就是了!”

张缭停顿片刻,开口说道:“其实缭并非有意隐瞒将军,只是....不好开口。”

“但说无妨,本将军只要听原话。”

“他们说……劳苦拼杀,到头来连个女人都不给碰,她们不过是徐军的贱奴而已,何必如此宽待,还有...他们称将军禁酒令太严,故而心生愤懑。”

“.....知道了,你退下吧。”

“将军切勿放在心上,不过是虚言罢了。”

“嗯,你带人将所得古籍、图纸、玉器等置于箱中,我已写好奏折,三日后返回仪国,你传令吧。”

“那...那几千逃兵...”

“放了。还有,宽限三日,禁酒令暂且搁置,另外,取些财物犒劳将士们,不可肆意抢掠,只可平价买来。”

“是,属下知道。”

玉子骁坐下,铺开地图,面色沉重,他瞧了很久,直至深夜。

“将军,夜深了,快些安歇吧,身体要紧,明日再看也不迟。”

“老先生,我何尝不想早些安歇,可是...”

“将军眉头紧蹙,似有心事,老夫斗胆,敢问将军可是在思索南国借兵一事?”

“是啊,我听说那南国不堪匈奴之扰,先向靳国借兵三万,靳王不想借兵,朝中众臣观其颜色,戏弄使臣,那使臣遭此冷遇,欲向我仪国借兵,快到边地时,那禹相司诩派人来请,并以国相之礼相迎,另借十万兵马予南国,南王得知,感激不已,现下正欲与我仪国撕毁盟约,依附禹国,若是南国真的与禹国联盟,形势对我国来说实在不利,傅大人临走时就曾对我说过,现今我仪国不宜开战,当以养精蓄锐,屯兵备粮为重。”

月色从窗棂倾泻而下,玉子骁起身,背对众人。

“再者,我治军严苛,将士们多有不服,老先生今天也见到了,难保日后不会重现此景。”

“少将军,老夫有一事不明...陛下为何不派人阻拦,也好让南国与我仪国的关系更为紧密啊。”

“陛下不是不想,而是无能为力。禹国地大物博,将士百万,借出去的虽然都是实实在在的兵马,可对禹国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顺水人情罢了,可是,十万兵马对我仪国来说....只怕是有借无还啊。”

“将军,现今我军已攻占徐国,形势比三年前大有好转,这都是陛下洪福保佑,老夫愚昧,不得不将肺腑之言道出。”

“老先生,你照看我已有数十年,何必如此见外?有什么话说出来便是了。”

“唉,老夫见将军为国如此忧虑,心中实在不忍,若不是先帝只知权衡,贪图小利,几番与禹国交战,损兵百万,城池尽丧,众皇子不思为国出力,眼中只有一己私欲,致使朝野混乱,留下万千隐患,陛下继承皇位之初是如何的费心熬神,三年过去,才终于平定朝局,拔除奸逆,其中遭了多少唾骂,耗费了多少心力?老夫不仅见过将军上阵杀敌的英姿,也见过陛下杀敌时的场面,他曾说过一席话,老夫现在想起来都记忆犹新啊。”

“什么话?老先生快快说来。”

“他说,他要的不是一统天下,而是一个百姓们都想留下,满怀憧憬的太平之国,士人的才能能够有用武之地,农民的米粮可以卖的出去,商人能够赚到钱财养活家小,工人不必受到贵族压榨,然后...”

“然后什么?”

“有人告诉他,此言不过是白日做梦,只要此间还有争斗,还有人存活于世,哪怕一统天下也不可太平,更别说如今外忧内患,豺狼虎豹遍地横行。”

“.......”

“陛下听闻此言,问他应该做什么,那人说拿起武器,护好百姓,陛下摇头叹息,面色惆怅,那人却道,进一步,便是一步,退一步,便自败笼中。”

“此人....”玉子骁忽然觉得有些熟悉,毕竟敢这般直言的人不多。

“老夫知道,将军素来不喜此人,故而不敢说,天色已晚,将军快些休息吧。”

“好,老先生快去吧。”

“对了,将军,二公子临行之前,将一书信交予老夫,他生怕自己扰乱了将军的心志,故而命老夫待大军告捷之后才能打开,今书信在此,老夫暂且退下了。”

老者将书信放在案上后便退了出去,玉子骁皱了皱眉,感慨老先生真是严守诺言,瞒他这么久也不嫌麻烦,玉子骁打开信封后,见玉子疖所言眸中一滞,稍一思索,瞬间恍然大悟。

十月秋风,甚是凄凉,商都城门之处,一人站在城门之下遥望徐宫,片刻后,他摘下官帽,面向徐宫,屈膝而跪。

一阵秋风扬起尘土,秋浦抬起眼帘,深深的望了一眼徐宫的角楼,往日情景尽在眼前。

“臣,去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回到古代搞发明

大神引入怀:101个深吻

我有十万狼兵

李嘉宁的奇妙之旅

寒门枭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