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历史 > 千秋宴 > 第38章 第三十八章 仪南结盟

第38章 第三十八章 仪南结盟

数日,萧青在浚仪县举行籍田礼。

挥舞耒耜,耕种三推,而后祭祀。

祭台之上,左边放着酒醴与粟米,右边摆着羊与豕,中间有瓜果与蔬菜,祭品前方,有玉器一件。

待官员宣读祝文后,萧青领百官祭拜,片刻后,萧玉悲将浚仪县中的老农带出,躬身行礼道:“陛下,这些都是当地有名的老农,得闻陛下召见,甚为感动,已斋戒七日,三沐三薰。”

随即,老农上前,匍匐跪拜,行稽首礼,齐声言道:“黔首浚仪人士,幸得面觐天颜,赖陛下恩德,黔首得以安生,陛下天纵英明,黔首叩谢陛下圣恩!”

“起。”萧青道。

“谢陛下!!”

“诸位父老,力田孝悌,合该受赏。”

说罢,下官宣读诏书,赏老农衣帛、米粮、财物以作嘉奖。

“黔首受陛下恩赐,感戴天恩,谢陛下!”

祭田礼结束后,萧青与萧玉悲一同用饭,闲谈之时,萧玉悲说此前服侍过他的一位老伯生了重病,正欲接到太和安置,只是太和地广,不知何处最好,萧青想了许久,称天薞坊往北七八里或许可住,萧玉悲点头,也觉此地甚好。

“兄长,再过二月,便是伏日之期,我有意去同南王会面,不知兄长可愿同去?”

“既为国事,臣自同去。”

萧玉悲喝了一口黄米粥,轻声说道:“我国祭农神而不祭暑神,南国祭暑神而不祭农神,儿时不明白,等大了才知道我国缺粮,南国酷热,陛下此次前去,定要召太医令随行。”

闻言,萧青低头浅笑,说道:“兄长关怀,我自然知晓。”

过了一会,荀漷前来,将所得探报双手呈上。萧青看过之后,命人传重彰前来。

“陛下请口述诏令内容,臣当依式草拟,呈陛下御览。”

萧青放下筷子,说道:“传朕旨意,命荀棣为大将军,领兵十万,镇守西营,张缭为裨将军,卺平为校尉,再命玉子骁为大将军,领兵八万,镇守庸关,耆襙为裨将军、茅铧任校尉,至于……”

重彰写到一半,见萧青顿住,便道:“陛下,懋岭之地,依臣愚见,可使校尉陈哉暂守,荀葉随之。”

萧青点了点头,说道:“陈哉能力平平,行为处事却不失谨慎,便如此吧。”

“是,臣已拟好,请陛下御览。”

萧青看过之后,点了点头,二月之后,安排好诸多事宜后,萧青于伏日之期去往南国。

与此同时,南王宫上下却透露着惴惴不安的气息。

“相邦,仪王此行何意?莫不是要质问两国战事?然朕已将邑喬之地交割,禹王说的对,仪王狼子野心,犹嫌不足,竟想胁迫朕再行交割?”

“陛下…仪王车架尚未抵达漌水,祭暑之期已至,不如先将诸事放下,安心祭祀。”

“相邦怎能如此不以为意?”

尹世安垂下眼帘,说道:“臣并非不以为意,语曰:‘事未临而先惧者,必不能成’。不如静观其变,量事之大小以择应对之策,陛下若心有惶惧,岂非失声先势?”

“相邦说得容易,罢了罢了,朕乏了,相邦权且退下。”

尹世安退出殿宇,心中无奈,回到家中。

转眼数日,萧青已驾临南王宫,南王设宴款待,甚是亲和,言辞之中多有婉转奉承之意。

只见萧青高举爵杯,面向南王,笑道:“久闻南王气度不凡,今日一见果然不假,朕敬你一杯。”

“仪王英俊威武,雄姿勃发,朕自比不如,自比不如……”南王握着杯身,眼中流露出一丝无奈。

萧青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转而说道:“来时见乡间百姓供奉瓜果、呈上井水、焚烧草木,此举莫不是在祭祀暑神?”

“此却是我南国百姓的祭祀之法,朕听闻仪国祭农神,不知是何规程?”

“我国百姓多献粮、酒、牲畜,粮以黍、稷为主,牲畜多鸡、猪,再以歌舞娱神,敲土鼓,吹竽与埙两种乐器。”

“哦……既如此,仪国当真风雅。”

酒宴已到了最后,萧青受南王邀请前往径山,此地伫立着一座宫殿,萧青只远远瞧了一眼,并未踏进,两人于廊道中慢行。

“听闻南王曾命人绘制壁画,将历代发生的事情都刻于一处,朕甚是好奇,不知今日能否有幸得以观瞻?”

“仪王何不早言?壁画就在殿宇之中,仪王既然想看,朕便命人打开殿门。”

“好。”

待两人来到殿宇前,宫侍打开殿门,两人走进,南王命人举灯,萧青抬头,看向面前的奇景,他本想伸手抚摸,却又收了回去。

壁画的边缘还有磨痕,每一道纹路都刻的那么准确,萧青看着一个个画面,不禁感叹。

“仪王觉得如何?”

“真乃奇景。”

南王从宫侍手上拿过油灯,走到近处,他瞥向萧青的脸庞,见他神情专注,身姿挺立,不知为何,他竟会有些失神。

“我国也有画像,只是在石砖之上,若能将此图保存完好,定能传之不朽。”

此事,尹世安上前,屈身说道:“大王如此喜爱此图,我国不乏能工巧匠,可随大王回到仪国,助大王绘制画像。”

“相邦既然开口,朕便厚着脸皮收受了。”

片刻后,萧青看向门外,说道:“酷暑时节,在屋里正觉闷热,不如出去透口气?”

“朕也觉得闷热异常,是该出去透口气。”

两人出殿之后,便往廊道去了,闲步片刻,又在露台休息。

此时,尹世安看向萧玉悲,微微一笑,拂袖问道:“这位便是萧丞相吧?”

“老夫阅人无数,却从未见过萧丞相这般儒雅随和的人物,倒使得老夫想起前朝的伯子明来。”

“岂敢与伯公相比?相邦过誉了。”萧玉悲道。

萧青偏头,眼含笑意,热风吹过,风中夹着些许绿叶,悠悠的水声中,太阳已落在檐上。

次日,南王设宴,萧青尝了尝南国的点心,面上流露出些许欣喜之色,点心名为‘白玉露’,制作过程可称得上繁琐,先取河鱼数只,再将鱼肚上的肉一一刮下,搅拌成团,用海盐、梅子调味,姜片切碎,洒在肉团上,将鱼团放入蒸笼蒸上一刻便可端出。

“取河鱼可有讲究?”萧玉悲问道。

“这道菜说难不难,说易也不易,难就难在河鱼上,必得是那最鲜活的河鱼,做出来的白玉露才能入口。”尹世安道。

“南王费心了。”萧青道。

“仪王远道而来,朕若有失礼之处,还望仪王直言。”

“岂会。”

宴毕,又过了一日,萧青同萧玉悲商议归期,两人决计于三日返回。

径山之上,萧青与南王并肩而行,南王瞥向山下的炊烟,一时间竟有些许失神。

“南王念及百姓,朕不能及也。”

南王恍然回神,急忙否认。

“南王不必拘束,想我仪南两国世代交好,朕今来此,实无歹意。”

南王瞥向尹世安,尹世安会意,急忙上前,施礼道:“不知陛下此来,所为何事?”

萧青抬眼,说道:“既是为了两国关系,也是为了南国将来,朕知晓南国多水路,往来通行,实属艰难,南国盛产海盐,却缺少粮食,如此,便要从远地购粮,所费财货甚巨,一旦遇到战事,岂非雪上加霜?”

“故而,朕愿将汲陰、泷迴两地割与南国。”

闻言,尹世安虽心有所动,却道:“南国势弱,陛下若要与我国结盟,一时之间…怕是拿不出这么多兵马。”

“朕此行并非为了求援一事。”

萧青望向山下的光景,大风吹过,他说道:“两国通商,于南国定大有助益,南王何必依附禹靳二国?仪国兵强马壮,人才济济,若南王应允结盟一事,仪国必当已一己之力庇护南国。”

尹世安深明萧青之意,三面夹击,腹背受敌,此行萧青不是为求援而来,而是借割让土地一事拉拢盟友。

“此事容朕考量一番……考量一番。”

南王瞥向一边,略显纠结,待回宫之后,便召集众臣商议。

两日后,南王与萧青相聚一处,两人写下盟书,宰羊放血,立下誓言,殿门外,两人对饮一杯,乐声敲响,众臣跪拜。

廊道之中,尹世安与萧玉悲并肩而行。

“老夫虽已年老,双目却十分清明,语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可见这天下注定要归于一主,日落北地,天意使然尔。”

萧玉悲看向远方,见夕阳正落在仪国的方位。

“君王争夺疆土,自是情理之中,然一朝动兵,百姓遭难,刀枪磨炼得出有血性的人,也会使人心生胆怯,老夫生于战火之中,颠沛流离,辗转多地,时至今日仍畏惧刀枪之声,心有余悸。老夫死后,仪王若率兵伐南,可否以天下之心看待众生? ”

萧玉悲扶栏望远,说道:“将万民视为自己的子民,将他国百姓视为自己的百姓,以仁德之心一视同仁,而不加以区分。相邦之言,我自明白。”

一阵钟声响起,萧玉悲的视线定格在远处,他垂下眼帘,似是思量。

“然古今征伐之事,伤亡无可避免,我王圣明烛照,仁德之心无人可比,必不会伤害平民。”

“既如此,老夫便可安心了。”

两人闲步良久,与尹世安分别后,萧玉悲便着手回仪事宜,次日,两人便动身返回仪国。

行至南国边地时,一名驿使策马而来,满头大汗,双唇惨白,萧青接过战报后,眉头紧蹙,十分恼怒。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回到古代搞发明

大神引入怀:101个深吻

我有十万狼兵

李嘉宁的奇妙之旅

寒门枭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