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
“大哥!!!!!”
荀葉策马长奔,终达边关,他没有看见荀棣的尸骨,只看见了他的长矛。
“为什么?为什么陛下不允我前去杀敌?!!”
“少将军,眼下靳仪战事要紧,您不可因一己私情而误了两国战事啊!”
“我荀家世代为将,忠心耿耿,我父亲立下汗马功劳,半生厮杀于城郭之中,眼下我兄身死,陛下却毫无人情,兄长尸骨未寒,父亲年岁已老,陛下不仅不出兵讨伐,反而安坐宫中,视我兄长之命如同草芥,如此冷心冷情的帝王,不战也罢!”
“住口!!”
荀葉愣在原地,看向马车上的老者。
“父亲…父亲?!”
荀漷迎着劲风走来,头发在空中四下飘扬,荀葉瞧见,荀漷的头发白了许多,身子也佝偻的不成样子。
片刻后,荀漷身后的侍卫将一柄长矛取来,荀漷握着长矛,怒斥道:“眼下社稷濒危,山河破碎,你不在前方浴血奋战,反倒在此苛责陛下,我告诉你,这柄长矛是用仪国的七座城池换来的,你若还记得你大哥的教导,就给我振作起来,上阵杀敌!”
“你听见了吗?!”
荀葉怔愣许久,他接过那柄长矛,手指不停的颤动。
“棣儿尸首已无从找寻,为父比你哀痛十倍百倍甚至千倍!可是唾骂无用!指责更无用!”荀漷眼眶湿润,他咬着牙,看向远方,“若不能护住眼前这片国土,还会有更多的人因此丧命,千千万万的将士前仆后继,为国出力,难道他们背后就没有家人吗?难道他们就不会惧怕吗?”
“你可以流泪,可以叹气,可以愤怒,却绝不能放下你手中的这杆枪,我荀家世世代代都是流着热血的丈夫,绝无临阵怯战的懦夫!”
闻言,荀葉屈膝跪下,抱着长矛,眼中热泪滑落。
“父亲,孩儿知错了,可是兄长他…兄长他是因小人而死,若不为兄长报仇,杀再多的人又有何用?”
“…………”荀漷无言,荒野上的风吹着他的面庞,他眨了眨眼睛,看向身后的兵马。
“荀太尉。”云犁拱手而道。
“逐野?”
云犁看向荀葉手上的长矛,眉间微蹙。
“我闻陛下正欲御驾亲征,故而赶来,而今我军已占据浮离之地,麾下之士,耆襙茅铧均为良将,我已上书陛下,提议耆襙为大将军,领兵出关,讨伐禹国,荀将军牵挂兄长,当一同前往。”
“如此一来,逐野手下岂非无将可用?”
“大人不必忧心,若能早灭禹国,亦能全我之憾。”
一阵大风吹来,云犁向前走去,他看向荀葉,目光诚恳,似有担忧。
“此去千里之遥,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务必珍重己身。”
“将军……”
荀葉转过身子,走出几步,忽然回头,他看向云犁,见他笑了一下,似有宽慰之意。
手中的长矛坚硬无比,荀葉垂下眼帘,摩挲着长矛上的纹路,过了一会,他回身向前。
“将军。”
荀葉看向云犁头上戴着的帽子,起先他并不明白,为何云犁总是戴着这顶帽子,哪怕是最热的夏季,也时常将帽子拿出来摩挲一番,而现在他终于明白了,代价却是荀棣的生命。
他皱了皱眉,出声之时,声音夹杂着些许梗塞。
“待破了峧圃,再往禹国便是。”
“…………”
云犁未语,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
荒茫的草原上之中,大风吹着几人的身躯,天边云层分明,挡住了太阳的光芒,一阵啼声响起,荀漷瞧着两人远去的背影,转身之时,眼中的热泪骤然滑落。
一月后,禹王身死的文书传入仪国,萧青看过之后,将文书递给萧玉悲,萧玉悲沉默了一会,说道:“幼子继位,眼下朝堂均由国相司诩做主,岺夅,邴州二人本是苟安之辈,必定依附于司诩,可见,禹王不过是一个摆设罢了。”
“前日元绛跟我提起,称司绣有一子,名为司尚,字季礼,此人能力平庸,不善战事,司诩向来不喜司尚,然近日司绣数次提起,称‘事非经过不知难’,司绣之意,大约是想磨炼此人,以免后继无人。”
萧青点了点头,说道:“兄长之言不错,若此人领兵,于我军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萧玉悲起身,透过窗棂,看向门外的楼宇。
“荀公一病不起,太医令说是心中郁结。自威宇走后,他便紧锁大门,谁也不愿相见。”萧玉悲道。
萧青皱了皱眉,长叹了一口气,说道:“荀卿为仪国操劳半生,从无抱怨,眼下威宇身死,白发送黑发,怎能不叫他心中悲凉?”
过了一会,萧青放下手中茶盏,召来宦者,说道:“去荀公府通报一声,就说朕去看看他,半个时辰后便到。”
萧玉悲站在窗前,略微有些失神。
半个时辰后,萧青驾临至荀公府,荀府的院落中,飘着不少杏叶,萧青缓缓蹲下,捡起地上的一片叶子。
他迈入屋中之时,荀漷正躺在榻上,见萧青过来,他本想起身,萧青摇了摇头,扶住他的胳膊,说道:“爱卿的身子可好了些?”
“劳陛下动问,尚好。”
萧青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卿此言不真,既尚好,何以如此消瘦?”
“陛下…老臣是老了。”荀漷叹了口气,看向案上的油灯,“人生年岁之变化,就好比那四季之变换,岂是因人意而能停止的?”
说罢,荀漷掏出一个竹筒,将竹筒里的书信取出,继续说道:“这封信,是从营寨之中寄来的,从前臣总是嫌他二人争吵不休,如今棣儿死去,老夫已无所牵挂。”
萧青坐近了些,轻声说道:“荀卿,朕还等着你长命百岁,与朕一同看着仪国称霸天下,看着仪国百姓安居乐业,朕从来不信转世之说,唯念爱卿珍重己身,勿要过于伤怀。”
“如今爱卿不喝药也便罢了,饭定要照常吃啊。”
闻言,荀漷说道:“陛下,老臣只盼着我军告捷,大挫敌军,如此,老臣于九泉之下也可稍稍瞑目了。”
萧青拿起架子上的汗巾,擦去了荀漷眼睛的泪水。
“朕明白,朕答应你,此次出征,绝不撤军。”
“卿于朕而言意义重大,若卿半路弃朕而去,朕何以安坐朝堂?”
“陛下……”
两人相谈许久,直至入夜,荀漷看着萧青头上无端冒出的一根白发,脸上多了一丝笑意,指着那一根白发说道:“陛下也有白发了。”
萧青闻言,轻声笑道:“是啊,几年过去了,朕也有白发了,在哪呢?”
“若是让旁人看见,可要说朕老了。”
荀漷说道:“就在陛下耳朵旁边。”
萧青摸了摸耳侧的头发,说道:“罢了罢了,待朕回去,藏于发间就是了。”
少刻,萧青离开荀府,他站在门外,驻足片刻。
秋风卷起地上的落叶,风中夹杂着些许尘土,不知从哪传来了一阵乐声,吹的人心境苍茫。
——禹王宫中
年幼的禹王坐在御案前,不知该如何起笔,众臣盯着他手中的笔杆,耐心已少了大半。
“国相,可要……”
一武将向前一步,正欲威逼。
司诩抬起手,未曾言语。
“国相,朕该如何下诏?”禹王抬头看向司诩。
司诩屏退众臣后,拂了拂袖子,他来到禹王身后,缓缓坐下。
禹王看着司诩的手握着他的手,却也不曾诧异,待诏书写完后,司诩将诏书拿起,放于一旁,说道:“陛下无需为此事费心,臣已料理完毕。”
“国相为朕殚精竭虑,定要好生歇息。”
“臣谢陛下关怀,眼下尚有公务,臣告退。”
说罢,司诩拿着诏书离开了大殿。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