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晴,楚国宗室女。
她的童年很自由,也很快乐。
因为寡夫父亲不续娶,芈晴半是男孩儿半是女孩儿的长大了。
然而有一天……也不是很突然,就是芈晴十六岁时吧,楚王的使者来到家里,芈晴在父亲的乞求中得知,她父亲失去了给她找可靠婚事的权力。
芈晴要代替楚王的女儿,去秦国嫁给秦王做王后了。
各国王族都有宗室,成员皆拥有王族血脉。更直白的说,他们都是君王血亲。
《诗·召南·采苹》中说:“于以奠之,宗室牖下。”
翻译过来,就是贵族女子出嫁前要虔诚祭祀祖先,学习婚后有关礼节。等学好了,婚前准备也都差不多,就能正式出嫁了。
芈晴的情况也差不多,但她父亲说是楚国宗室成员,其实就是个半吊子,一辈子只有女儿出嫁时没在礼节上出错。
至于其余时候,就不要指望背不下族谱的他能给女儿争取好夫家了。
是的,秦王在他们眼中算不得好夫婿,但这不重要。想想看吧,秦王从超长待机的秦昭襄王开始,各国国君都心惊胆战,更别提他生生用寿命熬死了各国好几任国君。
那作为他曾孙的嬴政能是什么好人?
于是芈晴在婚前,被灌输了一脑子“秦王不是好男人”、“秦王暴虐成性”、“秦王动不动就杀人”……
芈晴忍不了了,她揪住眼前教习嬷嬷的领子质问:“你还有完没完!秦王是个什么人我自会嫁过去看,说这些话安的是什么心!滚出去告诉你主子,姑奶奶忙着学怎么当王后,没空陪他们玩儿!”
教习嬷嬷被轰了出去,耳朵根总算清净的芈晴却在无人时哭泣。
她还是怕。
父亲本来就在张罗着要嫁她去谁家,家附近的年轻俊小伙看了那么多,没料想被楚王以君父名义,定了她来做秦王王后。
呸,老懦夫舍不得自己的女儿去,又不敢得罪秦国,就把别人家的女儿拉出来顶。剩下的大小懦夫没一个敢劝,都是软骨头!
芈晴开始平等讨厌楚国君臣。
出嫁事宜零零散散弄了一年,芈晴直到离开楚国当天才见到自己父亲。瘦了、头发也花白了的父亲眼含泪花,为维持样子一直不跟她说话。
芈晴也没说,她让人打扮了一早上,今天这么好看的妆不能花。
从楚国到秦国,又花了小半年时间。芈晴在堪堪满十八岁时与秦王成婚,入住了甘泉宫。
后芈晴以王后之身诞下长子扶苏,于子六岁时发狂伤他。秦王震怒之下,废其王后之位,幽闭冷宫。
送走章邯,扶苏叮嘱给受伤的小宫女请来太医治疗后,又回了书房。
幼弟胡亥一早跑去闹天明,所以扶苏有了独处空间。
这时的扶苏终于有空去回忆,见到方才那女人时心底涌起的恐慌。
扶苏初来到这里时,本以为和上辈子没有多大区别,然后就被五颜六色的光效给糊了一脸。以为这就是全部,又发现先贤典籍可以用来辟邪护体,还有阴阳家百般折腾就为算计他一个王子。
现在又冒出来生母要杀他——扶苏相信那就是这具身体的生母——可是这完全不合理,扶苏不是不孝的人,上辈子只是由于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才顾不上和母亲联络感情,导致后面母亲病逝时他都没有太大感觉。
再说回此界,“扶苏”的经历和扶苏应当没有太大区别,那“扶苏”的身体为何在见到生母时第一反应是恐惧?
再多想一下,扶苏想起一直被他忽略的问题:“扶苏”和扶苏,真的是同一个人吗?如若不是,那“扶苏”去哪里了?
扶苏被自己的想法惊出一身冷汗。
趋利避害的本能迫使他不可以再想,扶苏却不愿意。如果他今天败给了本能,将来就有可能满盘皆输。
先推测“扶苏”面对生母的恐慌。
扶苏也为人子,他面对父亲总是又敬又畏,为数不多和母亲相处的模糊记忆,则是放松平和的。
那“扶苏”呢?他来到这世上对父亲的印象不会和扶苏有太大偏差。母亲,唯有母亲他感到惧怕,胜过了依赖她的天性。
扶苏有了大致的猜测,却不能确信。
至于“扶苏”去了哪里……尽管不愿多想,也多半是死了吧。一个空白的,心智才十岁的魂灵就这么没了。
扶苏心情复杂,最后思考这算不算另一种自尽。
——章台宫——
影密卫的效率一向很高,章邯飞速带着人去拜见了嬴政。
嬴政听过事情原委,颇有些生气都很累的感受。
章邯退下后,嬴政说道:“王后的位置废了,陪嫁侍女也死的就剩一个了,芈晴,你为何非要杀了扶苏。”
前王后芈晴抬眼,她此刻没有了之前拼死要杀死扶苏的疯狂,眼中仅是平静,她直视嬴政:“我要你杀了我。”
嬴政冷漠拒绝,并给出理由:“秦国朝堂楚系势力遍布,杀了你这楚国王室嫁过来的废王后,寡人这刚打完仗的秦国经不住他们闹腾。”
芈晴:“那简单,先杀了我,再杀了昌平君。两名楚国王室成员的项上人头,够你震慑宵小了。”
嬴政捏紧眉心不语,他能不知道芈晴说的才是正解吗?但是昌平君,熊启虽是楚国王室成员,却自小长在秦国。
宫殿立柱后面,盖聂摇摇头。前王后又要失望了。若仅是如此,嬴政自然不过分信任昌平君,奈何当年平嫪毐之乱,昌平君是首功。
嬴政哪里是怕楚系势力作乱,他是要安昌平君的心。
这些弯弯绕绕,芈晴也一清二楚。她凄然一笑:“嬴政,你总说扶苏性子不像你,但在我看来,他可太像了。你们都在不应仁慈的时候,畏手畏脚。你念着旧情不肯杀人,焉知他熊启是如何狼心狗肺。”
盖聂目光一凝,莫非昌平君欲反?
嬴政亦是同样想法,不过身为君王,不能轻易对臣子有疑心,所以他选择不信:“没有证据的话别乱说。”
芈晴一听更猖狂了:“舌头长在我嘴里,我想说就说,不想听要么杀我要么永远别见我。”
盖聂:“……”好勇啊。
嬴政决定关芈晴禁闭。
——甘泉宫 书房——
“好无聊╮(╯_╰)╭。”
扶苏捉着胡亥后衣领提起来,又好生放在地板上站好:“父王命令赵高去给廷尉干活了,等他回来给你讲课就好了。”
胡亥垮起脸,赵高明明是在给你上课。
“那大哥也不用上课,为何不陪我玩?”
扶苏:“我也好不容易有空闲时间,当然要看点我感兴趣的书。”
这是个合理要求,胡亥捏捏小拳头,跑走了。
差不多一柱香的时间,扶苏刚研读了一卷书简,胡亥又回来了。
……胡亥带着嬴天明进来的。
扶苏:有必要这么缠人吗?
胡亥特意没让侍从帮他,自己推着小摇床进来。扶苏也只好帮他搬进来了。
嬴天明躺在摇床里,不安分的扭了扭,嘴里发出意味不明的哼唧声。
摇床上方出现两个挤在一起的脑袋,嬴天明拍手咯咯笑。
胡亥:“我专门等乳娘刚给他喂过奶,才带他过来的,大哥我们一个时辰后再管吧。”
胡亥说的没错,刚出生还没断奶的婴儿每隔一个时辰便需要进食,不过具体要根据婴儿饥饿时间来定。在嬴天明满一周岁前,喂食频率将逐渐接近一日三顿饭。等再长大些,就可以适应一日两餐……
不对,一日两餐是上辈子的事了(先秦时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且土地粮食产量低导致不够吃,通常一天只能吃两餐)。
扶苏轻晃脑袋:“天明要是想便溺,你要怎么办?”
胡亥毫不犹豫:“丢给乳娘,那是她们的活儿,大哥就该陪着我。”
想了想,胡亥又补上一句:“父王也应该是我一个人的。”
说完,胡亥跳下来钻进扶苏怀里。
扶苏被胡亥的“霸道”发言逗笑,正要抱小弟起身,却是头皮一痛。
“啊啊、布!”
目光看过去,才发现是嬴天明伸小手抓了扶苏一缕头发。看样子是方才不经意时,散着的头发落进了摇床里。
扶苏欲哭无泪,不要总是和头发过不去啊。
“天明乖,听话,松手。”
胡亥表情恶狠狠:“快松手!”
“……”,嬴天明眨巴他的大眼睛,然后回以大大的笑容——他根本听不懂。
最终,嬴天明代替胡亥,窝在了扶苏怀里。而胡亥,则与嬴天明——的手斗智斗勇,争取夺走扶苏的头发。
胡亥表示:父王和大哥都是我的,包括头发!
嬴天明觉得好玩,不停笑。胡亥不语,只是一味和他打架。
在这场无声的争斗中,扶苏在翻阅春秋史书。
春秋数百年,诸侯国林立,诸子百家的先贤开始尝试各类治国方针。由此又引发了各国变法,相继出现五位春秋霸主。
要说春秋争霸带来了什么,扶苏认为是留下战国七雄。
要说先辈变法带来了什么,扶苏很不厚道地想,多亏了秦国以外的六国贵族,以及废物草包的六国君王啊。若非这些人不肯放弃往日特权带来的腐朽生活,六国国力好险就赶超秦国了。
感谢秦惠公,感谢商君。
扶苏走神一会儿,又专注史书内容,试图找出与“阴阳”相关的只言片语。
没有办法,春秋时代固然出现了许多人才,但混乱也是真实的。只要细看史书就会发现,诸子百家的发展和诸侯国斗争相比具有一定独立性。这独立性导致史书上很少记载一门学说发展到何种程度。
不过国君在内忙于权利争斗,在外忙于领土扩张,哪有空闲去关注学术研究呢。
看来看去,扶苏还是决定找道家书籍看看。
放下书简,抱起迷糊睡觉也不松手的嬴天明,扶苏去翻他的书架。胡亥整个小孩困得头点地,见扶苏动了还是跟上去。
“大哥要干什么?”
扶苏:“找书。”
“?”
胡亥打着哈欠:“大哥怎么总是看书,对继承王位很有用吗?”
“继不继承王位,都得看书啊。”不过他继承不了王位,因为扶苏知道王位最后会变成皇位。
胡亥贴贴扶苏的腿:“不懂。”
扶苏单手抱着嬴天明一边找书,一边对胡亥解释:“大字不识一个的人看不懂奏章,听不懂朝臣汇报的公事,这样就拿不出有效的政令来管理他的子民。”
“就不能他们自己管自己?”
“那要出乱子的。假设升斗小民单独一户住在荒郊野外,平日采买不便要走山路,年轻的还好,老的摔一跤人可能就没了。就算路上没事,山里遇到野兽他们也没有余力去应对。”
“假设他们抱团住在城内,男人都白天干农活晚上回去睡觉也可以。但是问题来了,他们谁都不是能上战场的士兵。一支军队路过,很可能粮食被抢,男丁被抓走当兵,女丁和老人小孩,就只能饿着肚子四处跑成为流民。”
“你还觉得他们能自己管自己?”
胡亥脑子清醒了。
胡亥:“这只能说明他们自己保护不了自己。”
“对,关键就在这个‘保护’。”
扶苏单手提着三卷书简的抽绳往回走,胡亥继续跟上。
砚台摆出来,扶苏说:“假设这是我们秦国占据的领土。”
香炉摆出来,扶苏说:“假设这是我们的敌国占据的领土。”
墨块在胡亥眼前晃晃,又被放在香炉上方,扶苏说:“假设这是我们秦国的一支军队打到了敌国。那么反过来,当敌国的军队打到秦国时,你会怎么做?”
胡亥想了想,拽下身上的玉,气势汹汹拍在砚台上:“我要打回去!”
嬴天明似乎被吵到,在扶苏怀里拱了拱身子。
“那你是出于何种理由出兵?”
胡亥卡壳了。
“他都打过来了,那我打他还需要什么理由?”
“这很重要”,扶苏给他解释:“两国互相派兵攻打,这叫打仗,也叫战争。战争发起的原因多种多样,不变的是兵。兵从领土子民中来,他们为了敌国无法打过来,抢走一年辛苦种出来的粮食而放下农具,拿起沉重兵器去保卫国家。”
“国家,国在,他们的小家才能安稳。所以兵士拿起武器,他们要在战场上杀死别人的父亲、儿子,丈夫。敌人不死,他们就不能活着回去见家人。”
“秦国兵士可以凭借军功授爵,他们打仗不仅是简单的保卫国家,还能为自己和家人带来荣誉。这和你以何种理由出兵一样。”
扶苏一根手指点在胡亥眉心,眉眼弯弯道:“你还小,不知道国君能通过战争获得领土和人口。领土大能多种粮食,人口多能有很多人服徭役。”
“亥儿,秦国的兵,和秦国的子民是活着的。国君发动战争要首先考虑结果,打仗输了,可能会有人饿死。打仗赢了,也得合理分配战果。若是后一种,还要告诉所有人,他们在得到战利品的同时,也英勇地保护了国家不受侵犯。”
胡亥金蓝色异瞳闪过光芒,明悟了:“所以军队对外可以发动战争,对内也可以保护国家子民!”
扶苏点头:“对。”
得到认同,胡亥抓住扶苏的手,高兴到几乎跳起来,他说:“大哥这回讲得好!我全听懂啦!”
扶苏:“那我还挺适合开私学的。”
胡亥一听,小脸又垮了:“不准。”
扶苏:“?”
扶苏想了想,觉得一国王子开私学好像不算多离经叛道,说出去顶多就是挨顿父王的打,然后扔出去。
胡亥看懂了扶苏的表情,却不说话。
一只大手按在扶苏肩膀上,被猛兽锁定的感觉使扶苏控制不住地抖。
“吾儿”,嬴政另一只手扳过扶苏的脸,面对面说道:“可是觉得秦国不好。”
扶苏瑟瑟发抖:我说过这话吗?
某后世平行世界——
某历史老师讲课时说道:这话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始皇陛下是个儿控。而二世陛下,是究极父控兼兄控。
学生: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8章 第 28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