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书在忘川茶舍待过很长一段时间。
茶舍要是客人光临,进来的时候把铜钱往门口的大石盆里一丢就行,给多给少都随意。
大石盆里有丢一个子儿、两个子儿的铜钱的,金子银子也捡到过。大石盆儿分成几个格子,种了三丛水养铜钱草,绿油油的,和反光的金子、银子放在一起。
来茶喝茶、看戏、听人说书。唱戏的分好几个班子,运气好能听温长安唱两句。
有一首唱词她也听了,那天茶舍人很少,事儿少。唱的是《水龙吟》还是什么别的,她记不清了。唱词大概是:
“江南游子愁空山,鹧鸪连天叹。
我凭栏,笑子虚妄,不堪上马破阵冲锋前。
子不语,锈甲斑。
无路请缨居胥难,碎银几两就素面,
续谈孙权。”
-
-
-
-
-
忘川茶舍不忙的时候,她就搬个小板凳,听说书人吹牛。
说书的人是民国老板汪自量,非常有钱。据说他的“有钱”主要来源于民国初期给各种有名报社做秘密的投资人,然后大赚一笔。
他是彼岸的人,活得长,占得这个大便宜,几十年后仗着一张有为教授的脸,高价卖给古董商。他有各个报社各个时间段的报纸,什么《民报》、《申报》、《湘江评论》、《联合日报》、《大公报》……他把自己存这种“古籍”的地方叫“玄武湖黄册库”,六个大字的黑底金字牌匾,恬不知耻挂得老高。
报纸材质容易碎,还会有蠹鱼吃书,咬出一个个小洞,打理起来很麻烦。汪自量的报纸从来没有不完整过。
你说这钱不给他赚,给谁赚。
汪自量最喜欢侃大山。
说书人不拍惊堂木,也不一惊一乍的,讲的时候慢悠悠、慢悠悠,中间要喝上三大盏茶。翁同书添茶很迟钝,不紧不慢地晃过去,拎个茶壶把水溅得高高的,碗边一圈水渍。汪自量颇有微词:“你眼力见儿太差。”
翁同书单手把茶上满,眼皮都没抬:“哦。”
“你这老板怎么当的?”
“我不是老板。”
“下次快点儿啊。”
翁同书把茶壶往桌子上一跺,“哐当”一声响。汪自量抬眼:“你要干嘛?”
“阿公,你吵死了。”
汪自量又气又急,拿她没办法。他嚷嚷:“我卖嘴皮子的!”
“也没人听,都睡着了。”
汪自量“咕咚”灌下一大口茶,平复心情,问:“你刚刚写完数学试卷?”
“是啊。”她眉眼轻撩,哼笑一声,“江苏卷。”汪自量自己动手把茶满上,摇头感慨,“真惨。你们这一代,当神仙了还要写数学。”
翁同书把茶壶夺走,赶他:“喝完赶紧走。”
汪自量怎么可能理她,点了老烟袋锅子,烟味儿直冲。翁同书皱着眉头,汪自量吸了口烟,他在烟圈儿里说:“杳杳,阿公能算出来你的命。”
翁同书找了块抹布,把桌子上的水渍擦干,不屑一顾:“不算。”有那闲功夫,她可以直接找温长安。
汪自量继续说:“你不想知道你以前是个什么样的人吗?”
“不想。”
“如果你是个穷凶极恶的大坏人呢?”
“回东晋赎罪。”
“放宽心,杳杳。阿公看你未来,是大富大贵,吃不了苦的。”
“当然。”她瞥了汪自量一眼,“我肯定不吃苦。阿公,回去吧您。”
那个时候的翁同书,脾气淡淡,只是一遇到汪自量就变得很暴躁,一张嘴损人不偿命。他俩简直是命中克星,遇着他就犯太岁。
可这也她的清闲。
有时候她突然从梦里惊醒,梦中有个人告诉她说:“你忘了你是怎么华林园活下来的了吗?
自证清白,断绝旧系,杀近侍,得新生。
可你杀了人,是要偿命的。
你要赎罪。”
翁同书从梦里惊醒。
好一场不归梦。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