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大厦18B的门牌下,温喻深吸一口气,推开了工作室的门。
室内光线柔和,墙壁上悬挂着几幅绳结艺术的黑白摄影——没有**,只有线条与力学的交织。
她选了倒数第二排的位置,坐下时,手指无意识地抚平裙摆褶皱。
“像在等待一场考试。”
讲座开始前,投影仪亮起,播放一段演示视频。
绳师的手指穿梭于麻绳之间,动作精准如外科手术。
“绳结的第一原则:安全。” 主讲人声音平静,“绳结的松紧度,应以能容纳两根手指为限。”
温喻的视线落在绳师的手腕上——那里戴着一块机械表,秒针走动的声音几乎可闻。
咔、咔、咔。
像周叙白在法庭上敲击桌面的节奏。
讲座进行到一半,主讲人邀请观众上台体验基础绳结。
温喻没有举手,但她的目光始终追随着绳师的每一个动作——如何打单柱结,如何检查血液循环,如何在收紧前询问对方的感受。
“有没有人知道,为什么绳结艺术常选用天然麻绳?”主讲人突然提问。
观众席沉默。
温喻轻声回答:“因为……它会呼吸。”
主讲人挑眉,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一秒:“正确。”
讲座结束后,温喻在接待台填写了体验申请表。
“是否有过相关经验?” ——否。
“是否清楚安全词的使用?” ——是(理论层面)。
“您最想通过绳结探索什么?”
她停顿片刻,写下:
“被规则包裹时,是否还能保持清醒的自我。”
提交表格时,接待员微笑:“您看起来很认真。”
温喻也笑:“我只是……喜欢研究细节。”
走出大厦时,暮色已沉。
温喻抬头,看见18楼的某个窗口亮着灯——周叙白的律所就在正上方。
她想起讲座上那个绳结演示,想起麻绳摩擦时细微的声响,想起主讲人说:
“真正的控制,不是剥夺自由,而是在规则中给予安全感。”
手机震动,一条新消息:
“您的体验预约已通过,本周六下午3点,请着宽松衣物。”
温喻没有回复,只是将手机放回口袋,指尖触到一张纸——
是周叙白在慈善晚宴上递给母亲的名片。
——烫金字体在暮色中微微发亮。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