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道:“还请父皇立刻下旨,驳回清河郡请求!还要严辞申饬,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勒令清河郡就算是易子而食,也得把粮草兵丁给凑出来!”
此话一出,又引得群臣激愤,果然还是熟悉的那套,**。
并且太子所言也太过直白,哪怕是强行征兵,武德侯那群武夫尚且知道在要军需的时候给自己加个顾全大局、断尾求生的名头,太子这是直接连掩饰都不掩饰了。
昭国出了如此暴虐狠辣的储君,不知是福还是祸。
高尚书问道:“殿下此计与武德侯所言有何不同?”
一句话竟是将武德侯与太子绑在了同一立场,暗戳戳地点他残暴。
“高尚书,孤的话还没说完,”太子阴鸷双眼扫过那须发皆白的老头,“方才孤的二皇兄问你户部还有多少银两,怎么不听你回话?到孤这里出风头来了?”
高尚书躬身道:“老臣不敢,老臣实为忧心清河郡民生,一时心急这才失了体统。”
齐怀瑾只冷邪地瞥了他一眼,接着道:“父皇不仅要下旨,而且还要让这道强硬的旨意和郡内悲愤的民心被烈煌的探子探得,让他们相信,我们的朝廷已经疯了,不顾百姓死活,内乱将生,他们定会放松警惕,等着我们自乱阵脚,深戟关也能稍得喘息,拖得几日。”
礼部尚书要斥他此举有碍朝廷威望和帝王圣名,被齐怀璋一个眼神制止了。
“这仅是第一步,明修栈道。”齐怀瑾道,“还有第二步……”
他这话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一旁的齐怀璋都忍不住看了他一眼。
皇上明显也被引起了兴趣,“第二步?暗渡陈仓?”
“不错,”太子点头道,“暗渡陈仓,引导民怨。请父皇授儿臣一批精卫,儿臣愿亲赴清河郡,此去非为镇压,而为煽动!”
他顿了顿,迎着诸多震惊的目光,继续道,“儿臣会告诉那些绝望的灾民,朝廷的粮仓空了,但敌人的部落里,有抢掠我们多年的牛羊和粮草!苛政猛于虎,但烈煌的刀,才是悬在颈上多年的祸根!既然都是死,何不冲向关外,向真正的仇人夺一口,活命之粮?”
这句的原话,**先生说的是,“去关外,抢他老子的!”
朝堂之上齐怀瑾做了润色,却还是难掩离经叛道。
殿内瞬间哗然!
“狂妄!”陈御史气得胡子直抖,“此乃驱民为匪,有伤天和!”
廖参政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话,此刻终于站了出来,“那陈御史倒说说,如何不伤天和?任他们暴乱?要内乱还是要外乱,你总能分得清轻重吧?”
御座之上的皇帝坐直了身体,眼中闪过了一丝精光,“说下去!”
齐怀瑾得到认可,语速更快,声音中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第三步,开闸放虎!”
他目光转向兵部尚书魏元修,“请魏尚书密令深戟关守军,在特定时间路段……疏忽一下,让开一条通道,再不小心遗弃些破损兵甲……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清河郡这几万满腔怒火、只为求活的饿虎,放出关去!”
齐怀瑾道:“如此便可坐收渔利。”
众人面面相觑,殿内落针可闻。
廖参政紧接着附和,“若照殿下所言,灾民抢了烈煌粮草牛羊,可自活,清河郡之危自解!
“这群在关外经历过生死搏杀、见过血的流民,就是现成的、最悍勇的老兵!朝廷只需一道招安令,许以军功粮饷,便可将其就地整编,成为深戟关最锋利的尖刀!
“烈煌后方被这么一冲,粮草被抢,后防被袭,必使其主力军心震动,或回援,或推迟攻势,为我深戟关巩固防线,争取到最宝贵的时间,深戟关之围,立解大半!”
分析完,廖参政重重叩首,“陛下!此计虽险,却能不耗国库分毫,同时解决粮草、兵源、御敌三大难题!内部祸水外引仇寇,化危机为战机!请陛下圣裁!”
殿内鸦雀无声。
众人皆被这大胆、狠辣却处处透着精妙的计策震撼了!
齐怀璋皱眉思索,不着痕迹地打量着太子。
陈御史的嘴唇微微颤抖,想斥责此计阴狠,但想到易子而食的惨状和即将破关的烈煌,话堵在喉咙,怎么也说不出口。
武德侯双目一闪,作为武将,他明白此计关窍,这是一支完全由求生欲和仇恨驱动的奇兵,其破坏力和后续的战斗力,远超寻常征召的士兵。
姚雄猛地一拍大腿,连连称赞,“妙啊!陛下!此计大妙!这简直是为我深戟关送来的天兵天将!”
他仿佛已经看到无数被激怒的灾民,如同蝗虫过境般扑向烈煌营地的场景。
文官们面面相觑,想反对,却发现无话可说。在亡国灭种的危机面前,所谓的仁义道德,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皇上盯着太子,胸膛微微起伏,良久,才终于开口,“魏公公,下旨——”
太子自请亲赴清河郡,皇帝没允。
下朝后将他单独叫去了御书房,“不是不让你去,此计风险太大,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你可懂朕的良苦用心?”
齐怀瑾想冷笑,却忍住了。
他的良苦用心就是让一个贱婢之子认在他母后的名下,任那人卑贱的骨血处处压他一头。
齐怀瑾眉目下压,更显阴鸷了,“儿臣省得,可此事总要有人前往,不知父皇心中是否已有人选?”
这是他的功绩,绝对不能落到老二的头上。
“嗯,”皇帝点了点头,就等着他这句话。
齐怀瑾眼神一厉,抢先举荐道,“兵部新提的……”
他话没说完,又听皇上冷不丁道:“**投到了你门下?”
齐怀瑾眼皮一跳,垂眸不语。
“朕说过,你们一举一动都瞒不过朕,”他说完,叹了一口气,“此人心思诡谲,智多近妖,身份却不明,朕欲将此事交给他,先探探他的底,此事若成,你为首功,如何?”
齐怀瑾眼睛一亮,父皇这是允他培养自己的势力了,忙道:“儿臣自是没有异议。”
“好,可此计终为缓兵之计,若能缔结两国盟约,了却边关战事纷扰,于国于民都是善事,你觉得呢?”
“父皇说的是。”
“那朕便封他为钦差特使,持朕密令,全权处理清河郡之事,再命其为送亲使,缔结两国盟约,就随和亲队伍一同出发,护持公主銮驾……”
顿了顿,他看向太子,“由你代宣圣旨。”
暄和:你是说……公主是我?护亲使者是我?钦差特使也是我?
饭:什么?怎会如此?!(表演惊愕)羊毛也不能逮着一只羊薅呀!(义愤填膺)这个皇上真是……你为什么这样看着伦家呀……(眼神飘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4章 钦差特使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