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的冬天,总是来的早,去得慢。夜幕降临,城市被一层厚厚的雪覆盖着,仿佛安静下来。路灯透过飘落的雪帘,在人行道和窗台上投下柔和的光晕,橘黄中透着些许温度。
杨琳和沈奕回到公寓时,身上的大衣还带着些许寒意。她脱下手套,把包挂在门边,走向窗边的那张长沙发,像是终于可以放松下来一样,轻轻倚靠着落地窗。
窗外,街道上的积雪已经被车轮压出了一道道光亮的痕迹,行人步履匆匆,围巾在风中飞起又落下。杨琳手里捧着一杯热茶,指尖被温度慢慢融化,热气在冷空气中轻轻上升,像极了她心里那团还未散开的情绪。
“在想什么?”沈奕从厨房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两只马克杯,把她围在脖子上的围巾搭在沙发背上,顺手给自己倒了一杯咖啡。他没直接坐下,而是站在她身边,望了望她看出去的方向。
杨琳回头望着他,微微一笑,声音里带着些许迟疑与困惑:“在想,人的选择,到底是怎么被决定的?”
沈奕闻言挑了挑眉,缓缓坐到她对面,端着咖啡,语气温和地问:“这个问题你已经思考几天了吧?”
她轻轻叹了口气,没有否认。
“不是纠结。”她慢慢地说,“只是觉得奇怪。我们从小到大,好像每一个选择背后,都有无数看不见的因素在推着我们走。家庭、社会期待、环境、机会……我们以为自己在掌握人生,其实往往是在被环境掌握。”
沈奕若有所思地抿了一口咖啡,眉头微微皱起:“确实,很多决定都不是完全自主的。包括我选择读研究生、选择来纽约,也有太多现实的考量。但我始终觉得,真正重要的决定,其实是当你意识到自己‘可以选择’的时候,愿不愿意为那个选择承担后果。”
杨琳静静地听着,片刻后才低声道:“所以,如果此刻让我做一个完全不受任何外部干扰的决定……我会选什么?”
她的声音轻柔,却像是把这个问题抛给了整个世界。
沈奕沉默了一会儿,盯着杯中轻轻旋转的咖啡,忽然低声说:“你一直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是你太清楚选择的代价,所以比谁都害怕去做那个决定。”
这句话像一束光照进了杨琳的内心,她一时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地握紧了杯子。
她知道自己害怕什么。她害怕那个决策一旦做下,会改变她和沈奕现在的状态;害怕如果选择追逐理想,会在不知不觉中拉远彼此的距离;更害怕某一天回头看,发现自己把最在意的人落在了身后。
“你呢?”她突然抬头,认真地看着他,“如果你也能完全不受任何外在因素影响……你会选什么?”
沈奕被她问得一愣,低头喝了一口咖啡,神情变得有些柔和。他没立刻回答,反而把手伸过去,轻轻握住了她空着的那只手。
“我想和你一起。”他缓缓地开口,“找到一个可以让我们都坚持梦想,同时还能走在一起的方式。”
杨琳听完,嘴角勾起一抹笑:“这听起来像个很理想化的答案。”
“可这就是我真实的想法。”沈奕看着她的眼睛,认真而坚定,“我们的人生注定不可能完全同步,但我不想把你留在我身后,也不想被你的世界甩开。我想找到一种方式,是我们都愿意的节奏。”
窗外的雪仍在飘,夜色渐深,街道两侧的灯光映出斑驳的光影。屋内,暖黄的灯光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静静交汇在一起。
杨琳没有再说话,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然后靠在他肩上。心中那些纠结与不安,好像在这个静默的冬夜里,被某种无法言说的安稳轻轻抚平。
她知道,这条路注定不是轻松的。但如果有他在,她愿意走,也愿意试着去相信:也许世界上真的存在那种,不必牺牲任何一个人的梦想,也可以好好相爱的方式。
夜渐深,茶和咖啡都凉了一些,城市的喧嚣被雪幕隔开,而他们的对话与心思,像这场冬雪一样静静地落下,积成属于两个人的决定。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