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破晓前夕总是暗沉的,伸手不见五指的天色留走,街道上迎面而来的都不知是人是鬼。打更人沿街道巡,锣鼓响,人声起:“四更丑时——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又是一声长锣,脚步声远去。
平明,天边翻起鱼肚白,月色西斜,启明未落,相府下人便陆陆续续开始忙活一天的琐碎。新君仁厚,除夕前七天开始朝会时间从五更改为六更,除夕至元宵实行轮班制。今天刚好轮到宋平邑休沐,但是他并未贪睡,照常早起更衣。齐萋媛为他整理好衣着,柔声说:“娘和临江一直都不喜欢我,我想去接她们也只怕会碍了她们的眼。况且我只是个贵妾,跟夫君抛头露面的,旁人要说闲话了。我就不去了,流芳你不要怪我。”
说是这么说,但宋平邑心知肚明,母亲不待见罪臣之女的身份,认定她勾引在前,在府时就不同意她进门,元溋死后,母亲掌管后院,宁愿将中馈教授给幼年宋临江,也不让齐萋媛染指半分,齐萋媛哪里忍得了这口气。这些年岁,宋临江越发像元溋,齐萋媛只求眼不见心不烦,巴不得她们呆在山上一辈子。
不过啊,半老徐娘风韵犹存,这时一副强忍着委屈的可怜姿态,千娇百媚,眼波流转间让人恍惚回到少年时。他们少年相识,齐萋媛也是这般小女儿性子。她这么一个眼神,宋平邑哪里还舍得埋怨她任性。
他笑了笑,抬手刮了下她的鼻子:“你呀,就爱跟我耍小性子。玉儿身体刚好,你留在府里好好照顾她就行。”
天蒙蒙亮时,宋平邑的马车已经出门了。
随后不久,花语趁着人不多,嬉笑着和门房说了几句吉祥话后出了门,她蹦蹦跳跳地往街坊走去,时不时瞧瞧京城的告示又有什么新鲜事,还是老样子,几张风吹雨打过、画糊成一片的寻人启事还贴在那块。官兵都懒得去查了,只有一个沧桑可怜的穷苦妇人拿着画像给往来的人问两句他们都听烦了的话:“见过这个小姑娘吗?”
妇人不远处是一家刚出炉的喷香包子,蒸笼掀开,包子和着肉香溢满整条小巷,热气腾腾的升到半空中,无时无刻勾引着过路人的口腹之欲,除了那个可怜人。花语咬牙又买了两个比手还大的包子,将它放在了妇人手中,而后匆匆走远,将妇人的感谢话语、摊主的叹息抛在脑后。
她转换了心情,迫不及待咬了一大口包子,滚烫的汁水瞬间迸溅出老远,被烫的眼泪都盈满眼眶,还忍不住连哈两口气,又咬了一大口。
一早就偷跟着的小厮余光里看到这一幕,又闻着包子的肉香,馋的吞咽好几口口水聊以解馋。
花语买了好些小玩意和吃食,拎着跨进一户看着寒酸的屋舍。跟踪着花语的小厮偷偷在门外听了一会儿,普通百姓家的体己话便隐隐约约传来耳中,无不是什么今年待多久、吃了些什么好东西等等,没什么有用的话。
一连几日都不见半分端倪。小厮思索着应该完成任务了,快步消失在巷角。
他离开不久,屋中谈笑声戛然而止,院门拉开,一个俊秀少年沉默看着小厮离去的方向。屋里一对老夫妻冷眼看着巷角。
大风忽起,刮过窗棂,街道人声都在这风里模糊了远近,他逆风而立,发带被高高抛起,久久不落。这少年低声道:“快下雪了。”
花语闻言望天,天空灰蒙蒙,即将落下大雪。
京城的雪落下前,郑国公府忽然燃起熊熊大火,火势迅猛,不过一盏茶的功夫,这场火乘风而起,烧毁整个郑国公府。一时间,四下都是此起彼伏的“走水了”和滔天的锣鼓,所幸的是,这场火起的突然,但无人伤亡。郑国公府占地浩大,火势并未蔓延到周边民舍。不一会儿,雪浩浩荡荡飘落,覆盖了整个京城,郑国公府突如其来的火也去的迅速,有惊无险。
郑国公夫人后怕之余,伸手扯了扯郑国公的衣袖,他浑身一震,僵直的转过身,见到郑国夫人不安的脸,大叫一声,倒在地上,人事不知。
还未到正午,郑国公府无名女鬼含冤纵火的谣言传遍京城,不少人煞有其事说听到无名女鬼在火中哭号。
京城的雪纷纷扬扬,能埋过鞋面时,宋府马车就在嘘声中停在门口。齐萋媛携着宋明玉早早候在府门,宋平邑从马车内下来,快步迎到后头马车,伸手搀扶下一位两鬓斑白的道袍老妇。
她扫了齐萋媛一眼,对宋明玉点点头,便冷漠地转过身着宋平邑接马车内的宋临江。
车帘微动,一只细手探出车外,似不经意错过宋平邑伸出的手,扶上车门,微微躬身钻出马车。她一手抱着暖炉,一手提着裙角,轻轻落到雪地上。
宋平邑讪讪收回手笼在袖里,尴尬地问了句:“一路来冷不冷?累不累?”
宋临江摇摇头。
这就是她那位姐姐了。
一行人回府中时,宋明玉忍不住回头看后面人一眼。
暮色四合,飞花复散,宋临江莲步轻踩,月白色衣角在雪地里恰如一尊玉像,眉眼温婉柔和,让人联想起远山之黛。她出神地望着雪色相府,唇角似勾非勾,注意到宋明玉的视线,宋临江回以目光,缓缓绽放出一抹微笑,嘴角弧度很小,很快就掩住嘴角,移开目光。
宋临江其人,没得宋明玉一般明丽耀眼的天人之姿,五官只是清秀婉约,是一副看着容易让人心生亲近的面孔,或许这是因为瑞懿长公主吧。她纤瘦得很,白绒斗篷盈盈拢着她的脸,似雾似云,冰天雪地衬着她,便也借得了几分飘渺仙气。
宋临江与孟氏回来之后并没有宋明玉想象的鸡飞狗跳,府中反而因为年节将至,有条不紊之下逐渐喜气洋洋,年味愈发浓厚。偶尔宋明玉出院门探访宋临江,要么瞧见她正计算着府中收支,清算铺子一年的营业,要么瞧见她预备宫里娘娘还有各家的回礼,忙的不可开交。
百忙之中看见宋明玉或者宋长景在门外,便着人请来楼里坐坐,喝一杯姜茶暖暖身子。
还挺像姐姐的。
宋明玉抱着暖烘烘的茶汤,偷看宋临江教宋长景算账本。
小丫鬟们正烤红薯,等雪停了打雪仗。
楼外银装素裹,鹅毛飘洒,楼内暖香冉冉,岁月静好。
而孟氏与宋临江仿佛两个世界,回府如同透明人一般,不让人去请安,也不出门看看一年不见的孙女孙子,整日呆在自己院里诵经焚香。
相府风平浪静过了年,京城却已经闹翻了天。自郑国公府失火之后,郑国公受惊,卧床不起,口齿不清的喃喃道:“不是我,不是我,你别找我,我只是听命行事的……”
还没等到开春,郑国公府的临时别院就换下红灯,蒙上白绸。皇帝表示哀悼,亲拟忠武公谥号,封郑国公世子,赐二世世袭以示抚恤。未等明诏下达,郑国公生前宠爱的一个小妾穿着血书白衣吊死在郑国公府一处尚完好的房梁上。
天方蒙蒙亮,起早的百姓就遭这吊死的惨象吓了够呛。
京兆尹放下尸体,细细一看尸身披着的白衣上的血书,顿时惊出一身冷汗,如芒刺被,马不停蹄,分毫不敢犹疑写了折子上奏皇帝。
“妾本是青州刺史白常庶三女白姒鸿,父亲白常勾结郑国公虚报青州蝗灾险情,加收青州六成赋税,二人分赃税款与赈灾银,借由强聘民女的嫁妆掩护送入郑国公府,民女不堪日夜造煎熬,以死状告民女生父白常、郑国公闵可弘!”
血书同奏折一并上陈,皇帝震怒,移交刑部彻查。
刑部、大理寺与身为丞相的宋平邑没团圆两天就被一封急令催官上任,提前结束了年假。
前年南方某处小镇闹蝗,因当地偏僻皇帝并没多加关注。很快白常也上书说青州一带闹了蝗灾。当时正轮到郑国公的门生下巡,几乎是一条线的案子,只要有人揭露,好查的很——
而这一查,犹如拔出萝卜带出泥,京城新春刚过,等官员陆陆续续上朝,朝中竟空出两三位二品大臣、六七位青色朝服。直等到孟春时节,地方官员进京述职,方才勉强补足朝中空缺。
曾几何时郑国公府蒙受皇恩,花团锦簇烈火烹油,不过朝夕之间一场大火,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郑国公府死的死、流放的流放,闻之唏嘘,命运无常。
这桩震惊燕唐的贪污丑案只为宋府女眷带来一段时间的饭后谈资。
孟氏久不理世事,骤一听闻此事,只是长叹了口气,可怜郑国公府几个才许了人家的小娘子。她穿着道袍,手里却一颗一颗盘着褐色玉珠,低垂着眼,念念有词。
道家不信转世轮回,佛家才有超度一说。但是孟氏需要安抚自己: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她半闭着眼,忽然息了声音,指尖玉珠卡顿,颤抖着迟迟捏不住下一颗玉珠。孟氏睁开眼,几番张嘴,经文如同陷入凝塞难通之地。
郑国公府走水……火中女鬼……女鬼……
“观自在菩萨……时照见……度,度苦厄……”经文凝塞不畅,孟氏翻来覆去,颠颠倒倒,指尖珠串越转越快,绳子突然崩裂了,玉珠散落一地。
不祥之兆……不祥之兆……
孟氏满头大汗,抬头去看神龛,原本慈悲像扭曲成一幅怒目金刚的模样,眦目看着孟氏,恍惚间似乎听见有女子啼哭。
青竹听见惨叫声,冲进屋内发现孟氏面色苍白,瘫倒在地,看样子是惊吓过度。她上前赶紧扶起孟氏,一边传人进来端茶、唤大夫。孟氏缓过神,朝下人们摆摆手,叹道:“我没什么大事,自己吓了自己一跳,都下去吧。”
她半身倚在青竹身上,由着她扶自己,絮絮说道:“人老了,不中用了,总想起那些故人往事。”
青竹只是低眉不语,只当自己是根木头拐杖,扶着孟氏走入房内,为她放下纱帐。暮色天光,神坛香烛烧出檀香,神妃娘娘半阖双眼,慈悲而怜悯地注视下面的凡胎。
京城一所别院,后门与公主府的残垣相通。传闻公主府烧死人命无数,至今半夜仍能闻见焦油味,每到公主府烧毁的时候,能听见里面人哭喊声。越传越邪门,渐渐地,这附近的房子都没什么人住了。
傍晚人走动的少了,周围更显寂静。
宋临江歪坐在亭中,烤着一炉炭,她亲手温了一壶酒,第一杯首先浇在地上,垂眸道:“辛苦了,白姑娘。你付出了报酬,我也会遵守诺言。”她扯了扯嘴角,续了一杯烈酒再次倒在地上,“不过来世若有福气,可别再碰到我了。”
她今日并不在府中,而是在自己私院。这里一草一木精雕细琢,不输任何一栋王公别府,如果让老一辈人来此地走一遭,便发现,这处精致小巧的别苑竟是复原当年元溋公主府。
远处走来个布衣青年,眉目张扬,寒酸的衣物遮掩不住他俊秀的面庞。
他走上前,先冲宋临江粲然一笑,然后才施施然行礼,尊一声“主人”。
“丹彤,你今日来这里做什么?”
他从怀里掏出一袋温热的点心,奉上桌面,道:“这是紫鸢托我带来的。紫鸢说她宫中做了道新吃食,叫酥雪荸荠卷,微甜不腻,入口回甘,想着你以前喜欢吃甜食。她让我劝你一句话,对于白姒鸿来说,能拉闵可弘和白常下马,死是解脱。”
他看了一眼桌上的烈酒,脸上的笑容不变,“她还说,不让主人喝酒,总归是伤身伤神的。”
宋临江模糊“嗯”了一声。
丹彤尝了一口,面色略微扭曲了一下。这东西甜到齁嗓子,这年头白糖多金贵啊,还真是富贵了就忘了穷。
“你不觉得太甜了吗?”
宋临江面色如常,她看了一眼荸荠卷,说还好。
于暮色最后一缕,宋临江起身自己拎起一盏昏黄的琉璃灯,形单只影走入黑暗。丹彤坐着,凝视她的背影,毫不意外为什么一个郡主进入自己私院不带一个随从侍奉。
毕竟这种事对于宋临江已经很平常了。
你呀,为什么总是这么冷漠呢?
冷漠地看着他们去送命,看着我们去赴死。
丹彤收回目光,自顾自一杯杯饮尽了酒,醉醺醺笑了声“好酒”,迈着歪扭的步伐从暗道出,醉倒在某个红粉销金窟里。
齐萋媛对宋明玉靠近宋临江的行为很是不满,明里暗里多次提醒。
宋临江管家,宋明玉仔细查着自己院的月钱份例,查了许久,宋明玉发现这个温和不亲近的长姐一条一款分的明明白白,一分不少。反倒多出来不少首饰银两,都是宋平邑私下给的,他怕宋临江克扣了齐宋母女。
观察一段时间,宋明玉愈发捉摸不透宋临江了。
她管家从不为难人,与下人相处也都是和和睦睦,下人虽不敢亲近,但都是敬畏有加。齐萋媛容不下她,宋临江却始终都规规矩矩地以如夫人之礼待她;宋平邑忽视她,她也从不生抱怨。她的情绪似一面海,投下的石子惊不起波澜。
甚至此时此刻,五公主广邀世家年轻一辈参与的春猎,宋临江也主动带上了她。
若是以所见所闻来判断,宋临江无疑是一个合格的嫡亲长姐,不必亲厚,也不用怀疑她会使什么卑鄙手段害人——京城因嫉恨得宠庶姐妹而暗中加害的从来不少。宋明玉醒来后,今天听说张家姐姐推妹妹落水,明天听说陈家公子被暗害摔下马,对比自家同父异母的长姐,真是差距太大。连身边下人都感慨这个当家的大娘子心胸宽广,贤能良善。
只是,自小无母,父亲漠视,如此缺爱的幼年,亲眼看着宋明玉一家三口的其乐融融,就真的毫不在意吗?
宋明玉脑子里总能想起宋临江雪中回视。
敏锐的第六感告诉她,宋临江绝非善茬,温柔似水不过是给他们看的面皮。
“飕——”箭突然离弦,稳稳射中不远的鹿身,赢得众人喝彩,小厮们纵马前去捡拾战利品。欢呼声惊醒了宋明玉,回过神,她四下张望,对上了拉满弓弦的宋临江。
宋临江冷漠而长久地注视她,像黑暗里等待猎物落网的猎手,松手——任由弓弦发出“铮”的长音。
宋明玉忽然心悸。
她在等一击毙命的时机。
等待第一个读者ing[托腮]
ps:下一章视角会转换哦,这两章是类似楔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第二章 大雪封门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