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朝堂,死寂如坟。
虎牢关失守的急报像一记闷雷,炸得满殿文武心神俱颤。玉阶下,群臣垂首,面色青白交错,唯有彼此压抑的呼吸声在梁柱间缠绕。
兵部尚书周集安猛地出列,声如裂帛:“陛下!虎牢关乃北境咽喉,臣请即刻发兵,夺回关隘!”
户部尚书陈文远急步上前,额角沁汗:“国库空虚,北三郡大旱未解,哪来的粮草供养大军?此时出兵,无异于自掘坟墓!”
“难道要眼睁睁看着北凛铁骑踏破国门吗?!”
“莽撞出兵才是亡国之举!”
龙椅之上,李琰骤然挥袖,茶盏应声而碎!
“吵什么!一群废物!”
瓷片飞溅,众臣悚然屏息。
年轻的帝王霍然起身,目光如淬冰的刀锋刮过众人,最终定格在文官队列末尾那抹青影上,语气倏然转缓:“沈卿。”
这一声唤得轻柔,却让无数道目光瞬间钉在那人身上——有探究,有嫉恨,更有不堪的揣测。
沈清辞从容出列,躬身时衣袂如流云拂过金砖:“陛下。”
“虎牢关已失,北凛下一步会如何?”
他走向悬挂的疆域图,素手轻抬,指尖精准点落三处:“虎牢关后,必攻望北城。元祈将分兵取平遥、安顺二县,断我粮道,再行围城打援之策。”
周集安冷笑:“沈先生莫非能未卜先知?”
“元祈破关后休整兵马,安抚平民,可见其志不在速胜。”他指尖划过地图,如执棋落子,“他善用奇兵,兵分两路:一路佯攻望北城,一路暗取二县。更会在……”指尖重重点在落凤坡,“此地设伏。”
太师椅上的王嵩缓缓睁眼,目光如毒蛇信子掠过沈清辞清隽的侧脸:“沈先生对战局洞若观火,难怪能得陛下信重。”
这话里的腌臜意味,让几个大臣偷偷交换眼色。谁不知陛下近来对这客卿“另眼相待”,甚至允他夜入御书房密谈……
沈清辞却似未闻,只淡淡道:“若伏兵成事,望北城守军倾巢而出,便是羊入虎口。”
陈文远眉头紧锁:“若真如此,望北城危矣!”
“正因如此——”沈清辞抬眸,目光清凌凌扫过众人,“臣请赴望北城。”
周集安勃然变色:“沈先生一介客卿,从未领兵,岂能担此重任?望北城守将张威乃沙场老将,理应由他主持防务……”
李琰不等周集安说完,猛地将茶盏顿在案上,声音冷冽如刀:“沈卿之才,乃天赐南靖!此事朕意已决,望北城防务由沈卿全权节制。退朝!”
“臣,领旨。”
退朝时,王嵩与周集安并肩而行。
周集安低声道:“老师,那沈清辞不过是个凭借奇淫巧计上位的宠臣,仗着几分姿色,诱得陛下信重……想必不足为惧。”
王嵩抚须,眼底寒光闪烁,声音却依旧平淡:“陛下越是如此‘信重’他,才越好。年轻人骤登高位,锐气太盛,便易折。”他话锋一转,语气微沉,“不过,此子确有过人之处。方才朝堂之上,他对元祈用兵之法的洞悉,绝非寻常。集安,切莫真将他当作只会巧言令色之辈。”
周集安一怔:“老师的意思是?”
王嵩目光投向沈清辞离去的方向,冷冷道:“一把过于锋利,又不受掌控的刀,迟早会伤及执刀之人。既然不能为我所用……那便要找个机会,把这把刀彻底熔了。”
------
御书房内,李琰屏退左右,面上暴戾尽褪,唯余深潭般的凝重。
他向前一步,目光如蛛网般细细描摹着他的眉眼,声音低沉得几乎只有彼此能闻:“澜儿。”
沈清辞(沈澜)垂首,姿态恭谨而疏离:“陛下,朝堂上只有沈清辞。”
“此处没有外人。”李琰又逼近了半步,两人之间的距离已近得能感受到彼此的呼吸。他察觉到他几不可察地向后微仰,这个细微的躲避让他眸色暗了暗,语气却更显固执,“此去凶险,元祈非同小可。”
“正因凶险,臣才必须去。”他抬眼,眸中似有霜雪凝结,以此构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张威与王嵩有故,若臣不亲至,只怕‘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届时望北城是战是降,恐怕只凭太师一道手谕了。”
李琰凝视着他冰封般的眼眸,忽然抬手,将一枚冰凉之物塞入他手中——一枚刻有龙纹、可调动麒麟卫的私人玉符。他的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朕予你此物,必要时,可夺其兵权,亦可……保你性命无虞。”
“不可。”他斩钉截铁,几乎想将那玉符推回,“强压如抱薪救火——臣要的,是他心服口服。”
见他拒绝,李琰眼底迅速掠过一丝阴霾。他非但没有收回手,反而就着这个姿势,将他的手连同那枚玉符一同握紧,力道大得让他微微一僵。
“那就留着它,”他的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丝他自己也未察觉的、近乎恳求的偏执:“别让朕担心。”
沈清辞用力将手抽出,借着后退半步、郑重一揖的动作,拉开了这过分危险的距离。
“陛下以国士待臣,”他垂眸,避开他那灼人的视线,声音清冷如初,“臣必以国士报之。”
望着那抹决绝的青影消失在殿外,李琰心中莫名一空,仿佛最重要的东西正从指缝间溜走。
他下意识地攥紧了拳,一种混合着担忧与不悦的情绪悄然滋生——他竟开始嫉妒那座能让他全心投入的、遥远的边城。
车马已在宫门外备好,即将直驱北境。沈清辞并未回府,而是绕道工部衙门,做最后的交代。
衙门内,硝烟味混着桐油气息弥漫。工匠们围在沙盘前,沈清辞执鞭轻点沙盘上微缩的望北城。
“传统城墙多有死角。我设计的‘蜂窝阵’,能让每个攻城点都暴露于至少三处射孔之下。”他言语简洁,却直指核心。
一位老工匠看着那精妙的沙盘模型,眼中闪过惊叹,喃喃道:“此法精妙,似与失传的‘千机阁’一脉相承……”
沈清辞执鞭的手微不可察地一顿,面色如常:“老师傅说笑了,不过是些因地制宜的笨法子罢了。”他转向工部官员,声音沉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所需物料与工匠,必须按图、按期抵达望北城。”
“先生放心,下官尽力……”
“不是尽力,是必须。”沈清辞打断他,卷起桌案上最重要的几张核心图纸,声沉如水,“军情如火,即刻出发。”
暮色四合时,车马终于悄无声息驶出城门,将皇城的繁华与暗流抛在身后。
车厢内,沈清辞借摇曳烛光翻阅元祈的战例札记。
林文轩忍不住问:“公子看出什么了?”
“元祈用兵,诡谲如风。”他指尖划过一行批注,“每次奇兵突袭前,主力必有佯动。只要看穿虚招,便能预判杀机所在。”
“如何看穿?”
他取出两片水晶镜片,嵌入手持铜管:“凭此改良后的千里镜,可窥百里外敌军调度。”
林文轩摩挲镜片,欲言又止。
“公子今日在朝堂尽述元祈战术,若被细作泄露……”
“就是要他泄露。”沈清辞未抬眼,唇角微扬,“元祈在南靖朝中必有眼线。我故意抛饵,他必改弦更张——而变招,才最容易露出破绽。”
“北凛细作似乎正在探查您的来历……”
“让他们查。”他笑意渐深,“查得越细,越会深信我不过是个倚仗奇技淫巧的江州子弟。”
他不再多言,将手中关于元祈的札记合拢,置于一旁,直接对车外的护卫沉声下令:“传令加速,三日内必须抵达望北城。”
夜色浓稠,马车碾过官道,奔向北方燎原烽火。
远山轮廓处,望北城的灯火在黑暗中明明灭灭,如巨兽蛰伏的瞳。
一场棋局,已在无声中布下杀着。执棋之手,即将隔空相撞。
棋局已布,沈先生即将抵达她的战场。明日望北城,看玲珑鬼才如何与北境苍狼隔空对弈!期待大家的留言哦~[奶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玲珑鬼才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