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守护星星 > 第12章 第四章 荆棘星途 第四节 网络暴力

第12章 第四章 荆棘星途 第四节 网络暴力

第四章荆棘星途

第四节网络暴力

林志远的手机在凌晨三点十七分开始震动。屏幕在黑暗中亮起,一连串消息通知像烟花般炸开——微博、微信、邮箱同时被塞满。他眯着眼点开最上面那条,是大学同学发来的链接:老林,这是你儿子吧?网上吵疯了!

链接跳转到某视频平台,标题赫然写着《五岁自闭症“天才”真面目:父母炒作还是医学奇迹?》。小星展演的视频被恶意剪辑,只剩下侧幕条掉落时的崩溃片段,配上夸张的字幕:自闭儿当众发病,评委尴尬离席。播放量已经突破80万。

“怎么了?”陈慧从睡梦中惊醒,护士本能让她瞬间清醒。

林志远把手机递过去,手指不受控制地颤抖。评论区像毒气室般令人窒息:

【这种孩子就不该出现在公共场合】点赞1.2万

【父母想红想疯了吧】点赞9342

【浪费社会资源的废人】点赞8765

【我表姐的孩子也自闭,现在还在尿裤子】点赞7654

陈慧的手指划过屏幕,指甲在玻璃上留下细微的刮痕。她点开发布者主页——“真相观察”是个拥有200万粉丝的自媒体,专门扒皮各种“伪天才”。

“他们怎么敢……”林志远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他想起小星下台后那个星星手势,想起孩子为融入世界付出的每一分努力,现在被简化为一个猎奇的“发病”片段。

监控器突然响起警报。儿童房里,小星正用头撞着墙壁,咚、咚、咚——节奏与视频里侧幕条掉落的瞬间完美同步。他看到了?听到了?还是通过网络恶意电波般的直觉感知到了?

陈慧已经冲进儿童房。林志远呆立在原地,手机又震起来。这次是周教授:紧急!媒体开始人肉搜索你们!有记者去学校了!

学校?明德融合学校下周才正式入学。林志远的大脑像过载的计算机,各种应急预案疯狂弹出:关社交媒体?发律师函?开记者会?他机械地打开电脑,搜索引擎自动补全已经变成《自闭症林小星父母造假》。

第一条结果是一家知名媒体的“深度调查”:《天才还是工具?论特殊儿童的家庭剥削》。文章引用“匿名专家”观点,质疑小星的创作是否真的出自本人,并暗示父母可能使用药物控制孩子行为。配图是他们全家在展演后台的照片,陈慧检查小星手指的动作被解读为“注射药物”。

“畜生!”林志远一拳砸在桌面上,咖啡杯应声倒地。棕色液体在木地板上蔓延,像极了网络暴力的污染路径——从一个小小恶意开始,最终淹没一切。

电脑右下角弹出新邮件通知。金茂集团公关部:鉴于近日舆情,声控幕墙项目暂缓。合约第9.3条……

林志远没读完就关了页面。十年职业生涯建立的专业声誉,在一夜之间被碾得粉碎。更可怕的是,这些毒箭最终会射向小星——那个刚刚学会用音乐表达爱的孩子。

儿童房传来陈慧哼唱《睡眠茉莉》的声音。林志远拖着脚步走过去,看见妻子抱着小星轻轻摇晃,孩子额头上已经浮现一小块淤青。光谱琴在角落发出微弱的蓝光,像暴风雨中的灯塔。

“他看了多少?”林志远嘶哑地问。

“没看。”陈慧摇头,“但他感知到了。就像动物预知地震。”

这个比喻让林志远胃部绞痛。小星对世界的感知比常人敏锐十倍,伤害也是。他跪下来,小心翼翼地触碰儿子的手。小星的手指冰冷潮湿,像暴晒后蔫掉的植物。

“安……全……”小星突然蹦出这个词,手指向光谱琴。陈慧立刻会意,将琴推近些。蓝光笼罩下,孩子的呼吸渐渐平稳。

林志远回到书房,强迫自己浏览完整场风暴。除了恶评,也有零星辩护——婷婷妈妈发的长文《我女儿眼中的小老师》,小雨转发的专业分析《绝对音感的科学解释》。但这些理性的声音被淹没在情绪化的浪潮中。

鼠标停在“回复”按钮上,林志远的手指因愤怒而发抖。他想揭露这些键盘侠的真实面目,想用最恶毒的语言反击……但小星撞墙的声音在脑中回响。暴力只会催生更多暴力。

一个念头突然闪现。他打开视频编辑软件,导入两段素材:一是完整版展演录像,二是小星在家创作《网络暴力》的即兴片段——孩子昨晚刚录的,将键盘敲击声转化为不和谐音程的先锋作品。

剪辑过程像场手术。林志远精确地保留恶意评论的原貌,但配上小星用音乐解构它们的画面。当“这种孩子不该出现”的弹幕闪过时,对应的是小星在社区教婷婷辨音的场景;当“父母炒作”出现时,画面切到陈慧深夜整理行为记录表的背影。

最后他加上字幕:认识林小星之前,请先认识自闭症谱系。不是所有星星都同样闪烁,但每颗都值得被看见。片尾是小星对着镜头笨拙的星星手势,下方列出权威机构的科普链接。

上传按钮按下的瞬间,林志远感到一种奇特的平静。这不是反击,而是教育;不是自卫,而是邀请。也许一百个人里只有一个人会因此改变看法,但对小星而言,世界就友善了百分之一。

天亮前,周教授拉了几个音乐界大V转发。到早餐时间,视频播放量突破5万,理性声音开始形成阵营。

最让林志远意外的是金茂公关部的跟进邮件:敬佩您的应对方式,项目重启。另,集团愿赞助小星的专业录音设备。

陈慧端着咖啡走进书房,眼下挂着青黑:“医院来电话,有记者堵在儿科。”

“你请假吧。”

“不。”她放下杯子,护士长的威严全开,“我要带小星一起去。让他们看看真实的自闭症家庭什么样。”

这个决定大胆得近乎疯狂。但看着妻子绷紧的下颌线,林志远想起求婚那天她说过的话:“我从不躲避风雨,只寻找一起淋雨的人。”

小星出现在门口,穿着他最爱的蓝色衬衫,怀里抱着迷你键盘。他看起来疲惫但平静,手指在琴键上轻轻敲着《爸爸的星星》的前奏。

“医……院?”他罕见地主动询问,然后做了个让父母震惊的动作——从书架上取下光谱琴,塞进陈慧的包里。这个简单的准备动作,表明他完全理解即将面对的挑战,并选择应战。

林志远突然明白,他们的小星星不是在玻璃罩里需要绝对保护的珍品,而是在风雨中也能顽强闪烁的星辰。或许最好的保护不是隔绝伤害,而是教会他如何在伤害中保持光芒。

市儿童医院的走廊比平时嘈杂。几个拿着相机的人来回踱步,看到他们时眼睛一亮。林志远下意识挡在儿子前面,但小星已经戴上降噪耳机,专注地盯着地板缝隙——他的“防过载“”策略。

“陈护士长!”一位患儿母亲突然冲过来,怀里抱着个戴耳蜗的孩子,“我家琪琪看了小星的视频,现在天天模仿他弹空气钢琴!”

这个意外的插曲打乱了记者们的节奏。趁他们发愣,陈慧领着儿子快步走向“特殊需求角”。小星熟门熟路地坐在光谱琴前,立刻有几个患儿围上来。其中一个非言语的小女孩试探性地按了下琴键,小星没有像往常那样抗拒分享,而是挪出半边位置。

记者们的镜头对准了这个画面:不同障碍类型的孩子,通过音乐形成短暂而纯粹的连接。没有奇迹般的治愈,没有戏剧性的突破,只有平凡的互动中闪现的不平凡理解。

“请问,”一个女记者凑近林志远,“您如何回应网上对炒作的质疑?”

林志远指向正在教小女孩和弦的小星:“如果这是炒作,那我希望中国每个特殊儿童都能被这样炒作'。”

这句即兴回答后来被做成新闻标题。当天下午,特殊教育协会发布声明谴责网络暴力;傍晚,小雨组织的音乐治疗师联署信获得三百人签名;到晚上,最初发布恶意视频的自媒体悄悄删帖。

但这些都不如小星的反应让林志远震撼。晚饭后,孩子主动打开钢琴,弹了一首全新旋律——开头是刺耳的键盘敲击声模拟,中段转为温暖的摇篮曲,结尾则是星星手势对应的五个清脆音符。从攻击到安抚再到自我确认,这简直就是网络暴力事件的音乐日记。

陈慧录下这段演奏,发到沉寂多日的家长群:今日音乐处方:《网络暴风雨后见星空》。

很快,群里弹出几十条回复——其他自闭症家长分享着各自孩子的“应对音乐”。

林志远看着这些消息,想起叶医生的预言:“小星可能成为改变社会认知的桥梁。”当时他觉得是天方夜谭,现在桥梁正在成形,由无数曾被边缘化的家庭共同搭建。

临睡前,小星做了件前所未有的事:他将一颗蓝色星星贴纸贴在书房电脑上,然后指了指林志远剪辑视频用的耳机。这个简单的动作胜过千言万语——孩子在用他的方式说:“爸爸,我看到了你的守护。”

窗外,夜空中繁星点点。有些星光其实来自早已死亡的恒星,但它们依然照亮着地球上的生命。林志远想,人类的善意或许也是如此——某些早已消逝的温暖时刻,其光芒正在穿越漫长时空,抵达那些需要被照亮的角落。

而他们一家三口,就在此刻,成为了某个人的星光。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婚内上瘾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