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九月,初秋,空气应当是凉爽的,但龙虾基地里很闷。
为了防止辐射尘的侵害,基地内墙上有一个玻璃罩子,将基地内的空气与外隔绝。
这样能不闷吗?
“食堂在焖小龙虾,基地在焖我们。”
上课前,同学们在教室一边用本子扇风,一边吐槽。
这一届学生数量不多,只有四五十,填不下能轻松坐下百来人的教室。霄加利便随便找了个位置坐,没有参与大家的谈话。她的眼睛望向荆空常坐的角落,空的。
上课铃打响,老师进来了,但荆空还没来。荆空总是迟到。
听课吧听课吧,生命在于体验,即使上课的场景霄加利已经经历了无数世,她还是坐在教室里,乖乖听课。
说来也是奇怪,这么多次重生,她都只记得大概的剧情,具体的细节却相当模糊。比如这开学第一课,她记得,老师会对基地目前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介绍完了会有不少同学提问。具体讲的什么,问的什么,她却一概不知,压根想不起来。不过她记得老师还会提到一件令人兴奋的大事。
把头往后靠,将腿调整到舒适的位置放好,她抱着手,看着老师走到讲台上站定,开始讲话。
开学第一课。
“现在是废土第18年了,坐在教室里的你们,应该都是18岁上下,是在废土后出生的第一代,你们不知道以前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那个时候,我们可以自由出行。在原野里奔跑、在森林中探险、在山巅上吹风……上天下海,自由自在。”
“废土前有很多现在没有的东西,比如能在天上飞的飞机,速度高达400公里每小时的高速铁路……”
“也有很多食物可以吃。五颜六色的蔬菜水果,各种肉类,还有叫做大米和面粉的主食,我们通通都可以吃,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说到这里,在二十多岁经历废土到来、现在四十出头的老师眯起眼睛,手撑着讲台,看着窗外的天空,露出了怀念的神色。
很快,怀念变成了惋惜,她叹了一口气,继续讲。
“可惜一场世界大核战,改变了这一切。”
“在核战中活下来的人类万不存一,人类可以自由奔跑的土地,也不过局限于基地这小小玻璃罩子之下。”
“很多植物都消失了。少有干净的土地种植,粮食作物产量极低,动物和人类一样也死了不少,我们只能……天天吃小龙虾!”
说着,老师有些激动。她撑着讲台的手微微用力,强健的肌肉在她胳膊上鼓起,一看就是吃了太多的优质蛋白——虾仁。瘪着嘴巴,挤着眼睛,她露出了一种难以言喻的、似乎恨铁不成钢的表情。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末世前的小龙虾很贵,而碳水化合物和糖很便宜。哪像现在,一天三顿虾虾虾,碳水几乎没有,糖更是管制食品!”
知道台下的学生不可能理解废土前的生活,老师又重重叹了一口气,没有扩展这个令人心酸、同时也让健身的人痛并快乐着的话题。
“18年间,都只在基地内生活过的你们,想必对基地外的世界感感兴趣。”
接着,老师开始介绍基地的情况,主要讲基地外。
龙虾基地有两座墙,内墙和外墙。基地依一条“﹍Ω﹍”形的河流而建,外墙正好在囊括了这大半个圆,内墙则在圆弧内。
内墙之内是内区,内墙到外墙间是外区,再往外,就是辐射怪物的游荡场所了。
内区是居住区,这里辐射值处于安全标准,龙虾基地的所有人都住在内区;外区是没有辐射怪物但辐射值高于安全标准的区域,主要种植各种植物。但长出来的东西人都不能吃,只能喂给河里的龙虾,然后人再吃龙虾。
本来这样的龙虾也是不能吃的——核战产生的放射性物质从核设施和核弹中扩散到土地和水源里,再被植物吸收,最后进入小龙虾的身体,人能吃还有鬼了。
但小龙虾的繁殖能力很强,这意味着在恶劣的环境中,小龙虾种群发生基因突变的个体数量多,自然也更有可能出现有利突变。
有一只幸运的小龙虾就这样诞生了。在满是放射性物质钚-239的水源中,她进化出了一种基因,该基因可以让小龙虾将体内的钚-239运输到龙虾壳里,以保护其肉不受钚-239影响。现在水里的小龙虾全是她的后代。
老师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写下钚字:“这个字读bù,bù-239。”
钚-239衰变时发射α射线,α射线穿透性极弱,人的健康皮肤或者一张纸就能阻隔,更别说龙虾壳了。
厚厚龙虾壳里的钚-239不会对龙虾的生活造成影响,而且龙虾还会不断蜕皮,把富集了钚-239的壳蜕掉。
当然再怎么蜕,只要食物里有钚-239,龙虾的肉里和壳里就总有钚-239。只要把将近成熟的小龙虾放到没有放射性物质的水源里养殖,等龙虾把肉里的钚-239运到壳里,再蜕几次壳把钚-239蜕掉,龙虾肉就可以吃了。
所以人能吃小龙虾。
当然,核战下的放射性物质不止这一种,至于为什么其它放射性物质没有影响到基地和小龙虾……
“这就不归我讲了啊,具体情况你们会在辐射怪物课堂上学到的,我要讲的话这节课就讲不完了,咱不拖堂哈。”
老师跳过为什么,继续讲基地外的情况。
基地外的情况霄加利都知道,过去每一世她都会经常去基地外狙辐射怪。重生是让她忘记了一些细节,但大致重点是不会忘的。
不想听已经了解的知识,她开始走神,思考一会儿去食堂吃什么。
废土世界下,能吃的东西不多,食堂的饭菜无非就那么几样,各种各样的龙虾料理,没什么好选的。
无聊之下,她左顾右盼,看大家在做什么。
同学们基本都在认真听讲。
荆空不知道什么时候偷偷溜进了教室,正在低下头操作手环。她把手环取下来放到桌面,展开上面的触控板,这样就形成一个小小平板。接着,她手指在平板上点得飞快,不知道是在玩什么。
末世后的科技水平并不比末世前高多少,但手环除外。听说末世前手环是没有这么智能的,大家都用一个叫做手机的扁扁长方体,霄加利曾经去基地博物馆时看到过。至于为什么龙虾基地的手环科技高速发展,则是因为这里原先有个手环制造厂。大家就地取材,集思广益,把手环性能改善了不少,现在的手环屏幕可以展开,当小手机用。
霄加利缩到前面一位同学的后背里,也打开手环,进入班级群,翻到荆空那一栏。
灰的,荆空不在线。
嗯?这人到底在干嘛?
霄加利又偷偷侧过头去看荆空,荆空仍然在全神贯注点点点。
算了。
霄加利对手环兴致缺缺——屏幕太小,展开后也没有她在博物馆看到的手机大,不知道有什么好玩的。关掉手环,她继续走神。
讲完基地外,老师开始讲之后的安排。
来了来了,这就是她期待的环节,霄加利竖起了耳朵。
讲台上的老师露出笑容:“所以,为了新一代人类的精神健康着想,这个月,你们将有一次到外区秋游的机会。”
老师顿了顿,加大声音:“这是基地和学院给你们的成年礼!”
同学们开始欢呼。
霄加利习惯性看了一眼荆空,她依然一副生人勿近的样子,面无表情对着屏幕点点点。
前桌突然转过头来,问:“霄加利,你去过外区吗?”
嗯?啊?啊……“没有。”霄加利回过神来,撒了个谎。
外区,她去过。
很小的时候,她妈带她去的,悄悄的。
“不可以告诉别人哦~小尤加利,这是我们的秘密。”她妈总喜欢叫她小尤加利。
那个时候内墙还没封死,外墙的尤加利林也还没长起来,大家大部分时间还住在地底。
是她五岁的时候吧,那年春天,她妈霄旷抱着她溜到地面,从内墙的缺口摸出去,带她见外面的世界。
那是她第一次看到一望无际的天空和广阔的大地——五岁前,她一直在地底生活。
她挣脱妈妈的怀抱,在坚实的地面上奔跑。一直跑,摔倒了也要跑。
跑累了,一回头,她妈正不知道从地上折了什么植物的梗,剥了皮放到嘴里嚼。
她看到后,也吵着要吃。
“你不能吃哦。”
小孩子哪懂这些,她还是闹着要吃。
“好吧,你只能吃一点。”霄旷从植物梗上掰下一点,喂到了她嘴里。
很脆,清甜多汁,她还要。
这下霄旷真的不准她再吃了,板着脸很严肃拒绝了她:“不可以,小孩不能吃。”
但霄旷不做好榜样,自己还是偷偷吃。小小的霄加利就躲在妈妈身后观察记忆这种植物的长相,想着将来哪一天能自己一个人溜出来吃。
但是后来就没机会了。
人们的居住场所从地下转移到了地上,内墙随之封死;外墙的尤加利林长大,定期有人在外区巡逻。她再也出不去了。
再后来她长大,也就渐渐忘了这回事儿。然后不断重生,不断死亡,她都快忘了那种植物长什么样。
基地对外区植物的说法是不能吃。植物里含有的放射性物质钚-239,其衰变产生的α射线虽然穿透性弱,但打碎人内脏细胞的基因还是绰绰有余的,吃到身体里人会死。
但是霄旷没事,现在活得好好的。
霄加利也没事——她是死过很多次,但从来都不是直接因为辐射。
这是为什么?
是因为摄入太少,身体修复了有限的损伤?
过去每一世霄加利都是这样认为的,她现在也这样认为,不过……这次外区秋游,她要多吃一点,反正她会一直重生。
钚-239是核弹常见材料之一。
让我们假设基地附近仅有只会放α粒子的钚-239,要是按照正规核战会有的所有放射性物质来设定世界观,这里的人全都会嘎。
在没有外部影响时,
钚-239会衰变为铀-235,释放α粒子,钚-239的半衰期约2.41万年;
铀-235会衰变为钍-231,释放α粒子,铀-235的半衰期约7.04亿年;
它们的衰变都很缓慢,我们就不考虑后续钍-231继续衰变的情况了。
还有,龙虾进化出的放射性物质转移基因是科幻设定,霄旷和霄加利能吃乱七八糟的植物也是科幻设定,不可以当真!
以下内容是我复制的来源于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的 《核辐射及防护的常见问题》,可以当真。文献部分也是复制过来的。
Q:什么是核辐射?
A:核辐射是辐射的一种。广义上辐射是以波动形式或运动粒子形式向周围空间或物质传播的能量。如声辐射、热辐射、电磁辐射、核辐射等。核辐射包括射线与粒子辐射。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又分直接致电离辐射和间接致电离辐射。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质子等带电粒子。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光子、中子等不带电粒子。
Q:核辐射有哪些种类?
A:核辐射的射线种类主要有α(阿尔法)、β(贝塔)、γ(伽玛)射线以及中子。α辐射由α粒子产生,α粒子就是氦原子核,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组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β辐射由β粒子产生,β粒子就是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伽玛辐射由伽玛射线产生,伽玛射线是一种波长非常短的电磁波;中子辐射由中子产生,中子是一种不带电旳粒子,一般存在于原子核中。
Q:核辐射是如何产生的?
A:不同种类的辐射产生的原理不同。α粒子主要来自于α衰变,许多锕系元素如铀、钚等的同位素均可以发生α衰变,释放出α粒子。β粒子主要来自于β衰变,一些不稳定的同位素衰变释放出β粒子(电子)。中子的最大来源是核反应堆中的裂变反应,还有加速器中子源也能产生中子,许多核反应,如铍的(α,n)反应也会产生中子。伽玛射线一般伴随着核反应产生,如裂变、衰变等均会产生伽玛射线。
Q:核辐射为什么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A:人们在长期的实践和应用中发现,少量的辐射照射不会危及人类的健康,过量的放射性射线照射对人体会产生健康影响、伤害、致病、甚至致死。核辐射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机理十分复杂,至今尚无定论。有一种观点认为[1],带有大量能量的粒子在穿过人体时有可能会破坏生物大分子,尤其是DNA分子,最终导致细胞的变异或死亡。
Q:核辐射对人体造成的影响如何衡量?
A:核辐射对人体造成的影响用有效剂量或剂量当量来衡量,国际单位是西弗(Sievert),简称Sv。由于一个西弗的剂量比较大,通常也使用毫西弗(mSv)和微西弗(??Sv),毫西弗是千分之一西弗,微西弗是百万分之一西弗。
Q:自然界存在辐射吗?
A:存在。自然界存在的辐射叫天然辐射。天然辐射的来源包括宇宙射线和地球上自然存在的放射性元素。天然辐射的水平通常称为天然的“本底辐射”。就世界平均来说,每人每年所受的天然的本底辐射大约是2.4mSv[2]。一般来说高海拔的地区所受的宇宙射线较强,因而本底辐射也较低海拔地区强。某些地区由于环境中的放射性元素丰富,本底辐射也会较强。天然的本底辐射无法避免,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就生活在天然放射性环境中。
Q:除天然的本底辐射外,人们日常活动中还会受哪些辐射?这些辐射量有多大?
A:除天然的本底辐射外,人们日常活动中还会受到如核试验、核设施(包括核电站)、核技术应用、核医学、核燃料循环、建筑等活动而产生的人工辐射。通常在医院做一次X光胸透大约是0.1mSv;做一次心脏血管造影CT大约是20mSv[3]。另外,由于高空中宇宙射线被大气吸收的少,乘坐飞机也会增加辐射剂量,每乘坐一小时的飞机会多受到0.005mSv的辐射[3]。
Q:历史上爆炸的核武器、发生的核事故以及核电站的日常运行会增加环境中的辐射剂量吗?
A:会的。有数据表明,截止到2000年,历史上所有爆炸的核武器、发生的核事故以及核电站的日常运行一共增加了每人每年0.005mSv的辐射剂量,大约是自然界天然的本底辐射的千分之二[4]。
Q:辐射剂量的限值是多少?
A:根据中国国家标准GB18871-2002的规定,对于从事核相关工作的人员(放射工作人员),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不得超过20mSv,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不得超过50mSv。对于普通公众中的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的平均年有效剂量不得超过1mSv。
Q:辐射剂量是否能被准确的测量?
A:可以,尽管辐射是肉眼不可见的,但现在的仪器非常灵敏,可以测到极微小的辐射剂量。常见的辐射剂量仪可以测出每小时0.0001mSv的辐射剂量。
Q:如何减少可能受到的核辐射?
A:人们受核辐射的方式有两种:称为内照射和外照射。α、β、γ射线和中子由于其特征不同,其穿透物质的能力也不同,他们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方式不同。α粒子只有进入人体内部才会造成损伤,这就是内照射;γ射线和中子主要从人体外对人体造成损伤,这就是外照射;β射线既造成内照射,又造成外照射。减少受到核辐射有三个要点:距离、时间和屏蔽,即1)远离辐射源,人员所受的辐射剂量与他和辐射源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2)减少暴露时间,辐射剂量是有累加效果的,暴露在辐射中的时间越长,所受的剂量越大;3)对辐射进行屏蔽,有效的屏蔽能够极大的减少人员所受的辐射。
Q:如何对核辐射进行屏蔽?
A:不同的辐射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α粒子,由于其穿透力很弱,只需要一张纸就可以起到很好的屏蔽效果。对于β粒子,其穿透力也不强,只需要一张铝箔就可以屏蔽。而伽玛和中子,则需要特殊的方法进行屏蔽。
Q:如何屏蔽伽玛?
A:伽玛辐射是一种高能量短波长的电磁波。屏蔽伽玛射线最佳的方法是使用高密度高原子序数的材料,常用的有铁、铅及混凝土材料等。同时,能量越高的伽玛射线需要越厚的屏蔽。
Q:如何屏蔽中子?
A:屏蔽中子主要有两种办法,一是采用所谓的中子慢化剂,既让中子在与慢化剂物质的原子核发生碰撞时损失能量,从而起到降低中子能量的作用;低能的中子会与原子核反应,从而被吸收。质量较轻的原子核与中子碰撞时,中子损失能量较多,因此屏蔽中子多使用富含氢元素的物质,如水、石蜡、聚乙烯、混凝土等材料。二是采用易与中子发生核反应的元素,如硼、镉等,这些元素通过核反应会吸收中子,但这些元素通常对低能种子吸收的效果较好。在中子碰撞和吸收的过程中,一部分的能量会以伽玛辐射的形式释放,因此在屏蔽中子时,还要同时做好伽玛的屏蔽。
Q:为什么在发生核泄露时要求人员戴上口罩,并要求一定范围内的居民呆在家里,紧闭门窗?
A:因为如果沾染放射性物质的尘埃被吸入或食入体内,就会产生内照射。沾染在身体表面的放射性尘埃可以通过清洗的方法除去,而进入体内的放射性物质产生的内照射则长期无法除去,危害很大。戴口罩和紧闭门窗都是为了防止吸入放射性尘埃。
Q:如果怀疑受到了放射性物质的污染,应该怎么做?
A:如果条件允许,应该立即向专业人员寻求帮助。如果无法立刻获得帮助,可以通过淋浴的方法除去身体表面可能沾染的污染物,同时应更换并清洗衣物,必要时应抛弃可能被污染的衣物。同时不要在可能被污染的环境中进食和饮水。
Q: 食用碘盐能够防核辐射吗?
A: 不能。在确信摄入放射性碘同位素后,及时服用碘片(含大剂量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放射性碘同位素在甲状腺富集,降低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但食用加碘盐不能防核辐射,因为1)碘盐含碘太少,无法起到阻止放射性碘在甲状腺富集的效果;2)食用碘片也只有24小时的效果,提前食用无预防效果。且过量摄入碘,对甲状腺反而有害。
[1] Michael G. Stabin,Radiation Protection and Dosimetry, an Introduction to Health Physics, ISBN 978-0-387-49982-6, 2007 Springer.
[2] United Nations Scientific Committee, Report of the United Nations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the Effects of Atomic Radiation to the General Assembly.
[3] American Nuclear Society, Radiation Dose Chart, ans
[4] United Nations Scientific Committee, UNSCEAR 2008 Report: "Sources and effects of ionizing radiation".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18.9.1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