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谁的XP掉了! > 第6章 第 6 章

第6章 第 6 章

晨雾还未散尽,风就裹着寒意往领口里钻。

入了初冬,院里那棵老槐树的叶子早已落尽,光秃秃的枝丫在灰白色的天幕下,像一幅萧瑟的剪影。

林清晏刚洗漱完,正站在廊下出神。

他身上穿着天水碧色长衫,厚实的松江棉布触感温软,银丝顺着领口、袖口滚了一道精致的边。

这颜色衬得他肤白如雪,愈发显出一种不染尘俗的清雅。只是袍子的领口裁得略有些宽,露出了一小截纤细的脖颈和清晰的锁骨,被冷风一吹,浮现一片战栗的薄红。垂眸时眼睫在眼下投出浅淡的阴影。

“领口空,当心着凉。”

魏琛的声音自身后响起,一圈柔软温热的物件便包裹住了他的脖颈。

那是一条用整张兔毛制成的围领,绒毛丰厚细密。魏琛上山找了半日才寻得一只毛色漂亮的白兔,只有尾部一点黑色,倒正好装饰在前襟。

林清晏很喜欢这个毛领,低头埋在里面。

魏琛绕到他身前,半蹲下身,仔细系好围领的盘扣。指节轻轻擦过他柔软的脸颊,也像是要陷进去了。

“这毛色衬你。” 魏琛抬头仰视着他,雪白的兔毛围着那张清绝的脸,愈发显得唇红齿白,眉目如画。

林清晏抬手摸了摸绵密的绒里,嘴角弯了弯,露出一点软唇。“这样就不冷了,今年是个暖冬呢。” 风吹过来,掀动他鬓边的碎发,贴在脸颊上,清亮的眼睛微微眯起,像只无忧无虑的猫儿。

魏琛站起身,将一只早已温好的暖手炉塞进他手里。热度透过布套渗过来,烘得他指尖发粉。

冬日寡淡的阳光穿过槐树光秃的枝丫,轻抚着他酒窝处细细的绒毛。

**

深夜的灯油快烧尽了,魏琛还在看那篇 “万物并育而不相悖” 的策论,笔尖悬在纸上,却没落下一个字。

里间传来林清晏均匀的呼吸声,轻得像落在湖面上的羽毛,他忍不住转头望去,只能看到床帐的影子。

但不难想象到林清晏的样子——侧躺着,一只手压在枕下,一只手轻握着搭在颈前。月光如轻纱笼着他的眉眼,清透逼人,暗香浮动。

魏琛发现他越是专注于圣贤书中的“存天理,灭人欲”,那份被压抑的**就越是在午夜梦回时,疯狂滋长。

灯芯 “啪” 地爆了个火星,魏琛回神。

他对着里间的方向静了片刻,然后拿起笔,在纸上写下 “道并行而不相悖”。

——若是能和林清晏这样,安安稳稳过一辈子,算不算另一种 “道”?

**

裴文轩的频繁到访,无疑让这张网绷得更紧了。

起初是些调理身体的珍贵药材,后来是些精巧的玩物,他甚至寻来了一位善于推拿的盲人医师,每周来为林清晏疏通筋骨。

看着林清晏因为被人精心照料而日渐红润的脸颊,听着他讨论话本时,言语间不经意流露出的对裴文轩才学的欣赏,魏琛既酸涩又怨愤,还要装出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

这日午后,天气难得放晴。

林清晏坐在院中,正用一小块磨砂的石片,细细打磨着一只刚捏好的泥塑小马。那马儿不过巴掌大小,低着头,鬃毛飘逸,神采飞扬。

“院试的日子,是不是快到了?” 他轻声问道。

魏琛正坐在他对面,就着日光看书,闻言抬头应道:“嗯,还有两月余。”

林清晏停下动作,将那小马转向魏琛的方向,唇角带着一丝浅笑:“阿琛,你说…… 我们能不能也做点什么?”

魏琛放下书卷,有些不解:“做什么?”

“多赚些银子呀,” 林清晏的语气变得轻快起来,“你每日苦读,还要往别人家里面做活计,太辛苦了。院试在即,童生们都想讨个好彩头,我捏的这些小东西,若是能配上你的字,会不会…… 有人喜欢?”

“嫂嫂这个想法可行。我正好也要为几位学子作保,精致还寓意好的小物肯定很受欢迎。”魏琛接过小马,将暖手炉塞了进去,“只是天气寒冷,黏土雏形我来做吧,别冻伤了手。”

说干就干。

后山的黏土被取了回来,在屋里用炭火烘着,去了湿气,再由魏琛用木槌反复捶打,直至变得细腻柔韧。

林清晏教了魏琛几天,他已经可以捏出雏形,等到林清晏细化修饰的时候,触手已是一片温热。

蟾蜍、猫儿和骏马是做得最多的,打磨上色后在他们嘴上固定一个小小的卷轴,上书“蟾宫折桂”、“金榜题名”、“科甲蝉联”等。

魏琛的书法本就在县学闻名,此刻将一身功力凝聚于方寸之间,那字迹更是铁画银钩,力透纸背。

“尾巴的颜色要深一些,” 魏琛的声音带着一丝笑意,“显得有力。”

他引着林清晏的手,调了更深的赭石色,一笔一笔,为那马尾染上漂亮的色泽。

两人的呼吸,在极近的距离里纠缠不清。

**

数日后,魏琛提着一个半旧的竹篮,去了县学另一侧专供童生们读书的“乙班”院子。

他是县学的廪生,在童生中本就极有声望。

课间歇息时,院里的童生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或唉声叹气,或互相考校,脸上都带着考前的焦虑。见魏琛进来,不少人都眼前一亮,恭敬地围了上来。

“魏师兄!”

“魏师兄,您怎么来了?”

魏琛在县学里是出了名的才学甚高、为人冷淡,却从不吝于指点后进者。

几个胆大的童生立刻抓住机会请教:“魏师兄,策论题毫无头绪,可有什么诀窍?”

魏琛耐心解答了几句,一个眼尖的少年却注意到了他手里的竹篮:“魏师兄,您这篮里是……?”

这一问,所有人的目光都聚了过来。

魏琛将篮子上的布揭开,露出里面一排排形态各异、憨态可掬的小东西。“家中嫂嫂闲来无事做的小玩意儿,”他声音平淡地介绍,“配了几个字,给各位讨个吉利罢了。”

众人闻言,纷纷围拢过来,顿时响起一片此起彼伏的惊叹。

“呀,这小马捏得可真活泛!你看这鬃毛,像是真在风里飘着似的!”

“还有这猫儿,懒洋洋的样子,简直跟我家那只金丝虎一模一样!活了活了!”

更有眼尖的,看清了那些小动物嘴里衔着的红纸,念了出来:“快看,马儿嘴里衔着‘马到成功’!这只金蟾,‘蟾宫折桂’!还有这只滚地锦……‘金榜题名’!妙啊,当真是妙!”

这些泥塑小宠,单看已是灵气逼人,此刻配上魏琛那笔力遒劲、风骨天成的书法,更显得雅趣横生。泥塑的憨拙可爱,与书法的清隽风骨,形成一种奇妙的和谐,既有市井的鲜活,又不失文人的雅致。

“魏师兄,这……如何卖?”一个看起来家境殷实的童生红着脸问道。

魏琛闻言,目光扫过面前一张张或紧张、或期盼的年轻脸庞,却未直接报价。他唇角牵起一抹极淡的弧度,声音清冷而沉稳:“此物既为讨彩头,直接谈钱,未免落了俗套。”

他顿了顿,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缓缓道:“院试在即,诸位师弟寒窗苦读,必是身心紧绷。不如,我们来行个文人雅令,如何?既是考前松泛精神,亦有助于开拓思考。”

“雅令?”童生们顿时来了兴致。

“正是。”魏琛将竹篮放在一旁的石凳上,不疾不徐地公布规则,“七言诗,两句为一联,我出一联,一炷香内,诸位师弟各对下一联。香尽之后,我等共评,得最佳句者,可在此篮中任选一对吉祥物相赠。其余诸位若仍有心仪之物,再以八十文购之。”

他话锋一转,抛出了真正的诱饵:“为添雅趣,今日所得最佳联句,我会亲笔誊写,张贴于学宫门前,让更多童生参与,一炷香为一场,优者续撰于其上,做一副七言歌行,也算是参与童生在院试前的一次笔会,或可得夫子们青眼指点。”

此言一出,院中瞬间炸开了锅!

能在学宫门口,夫子们每日必经之处,以自己的才学露脸,这比任何奖励都更具吸引力!一时间,原本只是想买个玩意儿的童生们,个个摩拳擦掌。

魏琛见状,微微颔首,取过一旁学子桌案上的笔墨,在一张宣纸上写下一联。

“我这起句是——松涛暗涌千山应,鹤影轻穿九霄重。”

一个童生喃喃自语,目光灼灼,“起笔便见天地!松林如海、涛声暗涌,竟有千山万壑与之共鸣!一触即发的力量,深处奔流的态势,有境界!”

“下句更是神来之笔!”身旁青衫文士抚掌应和,“以鹤影之轻,穿九霄之重。我辈读书人追求的从容气度,尽在这‘轻穿’二字之中了。纵横开阖,却举重若轻!”

“谬赞,抛砖引玉罢了。”

魏琛见众人或惊愕、或沉思、或抓耳挠腮,也不催促。他从容地从一名童生桌上取来一炷细香,借了火折子点燃,插在石桌的缝隙中。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貂珰

橘涂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