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谁让她登基的? > 第9章 第 9 章

第9章 第 9 章

太子走了进来,跪倒在地,“儿臣愿去劝说各位郡守,为父皇分忧。”

在场的各位老臣都露出一种“冤大头”来了的表情。

太子一向表现得温润谦和,得到了很多世家大族的支持,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他如果登基了,又不会像赵琰一样凶狠残暴如狼似虎,活脱脱只是一只小绵羊,任人宰割。

国家需要的继承人是铁腕手段,能打击豪族世家,而不是一味的顺从谦默。

赵琰显然很不满意,但此时君臣之间需要台阶下。

“好,好孩子,那你去吧。”

“谢父皇恩典。”太子和稀泥的水准,让大家都闭嘴了。

赵琰忆起自己年轻时杀人无数,坐上这个位置后始知艰难,以前的朋友变成敌人,支持者变成暗中的反对者。即便自己遍插耳目,收集各位官僚的脏事,拿捏一二之外,在利益大事上,士族团结一心,坐地分钱,阴奉阳违,何止税收?

就像马原说的那样,杀了人又如何?还是这些家族的人上来,做这些位置。

“散了吧。”

赵琰一摆手,懒得跟他们分说。

众人退去,赵玠独留。

“哎,你也回去吧,朕今日没心情。”

赵玠闻言,“陛下莫要动气,身体要紧。”

赵琰略点点头,等赵玠身影消失在门外,他道:“出来吧,安歌。”

赵安歌原以为他把自己忘了,立刻收敛自己的表情,缓步走出。

“见过父皇。”

赵琰累极,撑着眉心,“你都听到了。”

赵安歌心想,果然是故意而为之,让她听:“给父皇,献药。”

“玉砂丸?”皇帝疲惫的语气淡淡,“服侍我吃了吧。”

赵安歌上前,慢慢给他倒水服用,不知之前的玉砂丸为何消耗这么快。

她看着满院的宫人,顿时想通了,他找人试药,多日之后,确认功效,才敢服用。

皇帝服下后,果然疲态慢慢消除,此时说道:“朕乏了,你回去吧。”

赵安歌没走。

此时正是自己上桌的好时机,怎么能错过呢?

“你还留着做什么?”赵琰有些不耐烦,他的不耐烦,来源于刚才的失利,来源于对赵安歌的不信任,来源于对朝局失控的愤怒。他当年金戈铁马,踏平瑞国,权力集中到鼎盛,现在被曾经支持自己的大家族背刺,他岂能不怒?又不能真的去杀人,杀了又杀不尽,杀尽了谁来帮他做事?

赵安歌怕他又给自己一个巴掌,绝对不能操之过急,稳住,猥琐发育,既要让他接受自己的建议,又不能暴露自己的本心。

一切思绪在须臾回转间形成。

赵安歌道:“愿为父皇分忧。”

赵琰笑了,“你也要为朕分忧?”他十分轻视赵安歌,现在也暂无其他琐事,吃了药心情不错,于是抱着看乐子的心态,“你说说看吧。”

赵安歌揣摩他的心态,心想自己说的话必不能太严肃,要以逗乐为主,表现自己分忧之心为辅,实则还要让自己的建议真正被接受。

“他们之所以贪得无厌,不是因为还没吃饱。”赵安歌想着这些高门大族的嘴脸,就联系到了现代社会的大资本家们,资本家永远贪得无厌,认为加班是福报,无休止压榨血汗,以各种方式优化35岁以上的牛马,就算对簿公堂也是永远的必胜客。

“是因为什么?”赵琰来了兴致,多问了一句。

赵安歌并不直接说明,而是讲故事:“我听过一个故事,有人养过两条狗,每隔一段时间狗浑身骨头就痒了,非得揍一顿,让他们知道敬畏。再抛出些蝇头小利的狗骨头,让他们狗咬狗,争相给主人卖乖。”

赵琰听了,只是意味深长的看着她,“接着说。”

赵安歌道:“只是这不是治本的法子,最好是有源源不断的新的狗崽进来,不论血统,不论出身,谁最卖力,谁就吃最大的狗骨头。”

赵琰重复她的话,“不论血统?不论出身?”

赵安歌此时住嘴,并没有接话,让他自己揣摩,比赵安歌亲口说出来,更有语言的艺术感。

赵琰继续说道:“你是想通过寒门打击门阀士族?”

赵安歌并不品论,只是拍马屁,“陛下英明。女儿不懂朝政,只是听说了这个故事而已。”

赵琰有些动容,但是并不愿被人知晓心中所想,“知道了,你回去吧,我也小憩会儿。”

赵安歌领命出去。

赵琰在未登基前是怎样,赵安歌并不清楚,但显然登基后,这十几年一路顺风顺水,养成了自大的毛病,真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俯仰间天下归顺太平,其后自当被反噬。

细雨绵绵,阴湿寒冷。

突来的雨让赵安歌拢紧了衣衫,外面的宫女薄烟得到黄门太监报信,早早就候着,为她撑伞。

赵安歌看着地上的地砖,如棋局般纵横交错,世间的规矩亦如此,顺应则昌,逆行则亡。

也就是所谓的道。

赵安歌从这次君臣交锋中,大概明白了这个朝代的弊病,暗中运筹帷幄。

若现在的赵琰如同汉朝光武帝,是当初各世家大族你三千我三千的兵马、银两凑出来,助他登基,那他还真不好下手。

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啊。

也就是硬刀子会捅人,软刀子不会使。

不过以他的冷血程度,必然会大刀阔斧的把这些士族给整治,只是时间问题。

赵安歌揣摩他的行为方式,大概有了一个判断。

她正思考着,见到了地面出现了一个人的鞋面。

抬头看去,正是亲王。

他的脸上已经有些许风霜,看来是等了一段时间。

赵安歌道:“见过亲王。”起身欲走。

赵玠此时眼中尽是不解,拉住她,“为何你如此冷淡?”

吓得后面撑伞的薄烟赶紧四下张望,生怕被人看见。

赵安歌眉心微蹙,拉拉扯扯,成何体统,“亲王,我们这是在宫里,在陛下的殿前。”

赵玠似是忌惮宫殿里的那位王者,缓慢松开手,“阿季,你变了。”

阿季是赵安歌的乳名,恍然一听,像是回到了二人定情的那一日。

“是,我要出嫁了,皇叔理应祝福我。”赵安歌面上换了笑容,不想跟他多纠缠了。

“皇叔?”赵玠不可置信的重复,她会这么唤我?

“是,皇叔,”赵安歌终于抬眸看他,“你我之间,已经过去,至于理由,不必说的太透,以后还要见面,我不想伤了和气。”

赵玠愣住了,以前的赵安歌千依百顺尽是温情,如今她眉目之间英气逼人不可亲昵,像是换了一个人。

赵安歌不等他回应,“告辞。”快步离开。

赵玠无奈,只能将手里准备好的书信塞给她。

二人错身离开。

走回宫中,她先藏好亲王的书信,洗漱吃饭小解沐浴,一套流程下来,已经是夜幕降临。

玩不了智能手机的夜晚依旧是无聊的,没办法刷短视频关心国家大事,没办法刷到各位古人的朋友圈。

赵安歌也不好出去游走,免得发现什么惊天大秘密,天阴雨湿,还是早点卧床。

她摸着亲王给的书信,为了掩人耳目,于是吩咐颜永,“我们宫里的书信拿来给我看看。”

颜永立刻去拿,赔笑道:“这几日都在准备殿下的婚仪,这事儿便忘了,殿下恕罪。”

赵安歌当然不介意,“没事,你们谁认字,过来教教我。”古代的字她根本看不太懂,何况又不是都写正楷,连笔带笔的笔迹,不加标点的整段,她都不知道怎么断句,还是请专业的人来看看比较合适。

一个宫女不疾不徐走出来,“奴婢月影,愿为殿下读信。”

赵安歌脑海里对这个人有印象,是个读书人家出来的女孩,因为家道中落,被亲人卖到这里,原名叫沈倦荷,是个知书达理的女子。

“哦,好,”赵安歌看着眼前的一大摞信件,“你从头开始念吧。”

月影上前,慢慢拆开。

“嗯,对了,来信人也念。”赵安歌撑着脑袋,躺在书房的榻上,闭上眼,就着外面草丛里的蛐蛐声,听月影念信。

“对了,给月影上杯茶,别渴着了。”

身后宫人立刻去上茶,都觉得现在的赵安歌变了个性子,以前从不这般体贴,不过大家对此转变归结为“出嫁”的原因。

她一边听信,听完之后看念完的信,对照上面的字迹,强记下来,后面已经能大致看懂信上的内容,月影也不禁感慨,“殿下果真聪慧过人。”

赵安歌道:“这些信看了大半部分,都是些来往问候,你帮我回复信件,就客气体面一些,写完之后,拿给我看了,再寄出。”

月影领命出去。

赵安歌此时掏出亲王的信,关上门,独自对着烛台看。

里面讲的内容并不是男女之间的缠绵悱恻,而是正经事。

第一件,他发现了南斐和瑞国旧部的联系,希望赵安歌提醒南斐不要轻举妄动,否则皇帝不会容忍。

第二件,太子偷情之事,已经被后宫知道,皇帝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对太子失望重重,韦贵妃扶持四皇子,敏妃扶持七皇子,以及以此为核心的五皇子、八皇子、十一皇子等多人加入夺嫡之争,大臣对皇帝的不满情绪日益加深,外戚势力豪强大族因此纷纷下场,叫赵安歌勿入党争。

第三件,皇帝身体不好。

看起来都像是真诚的建议。

怪不得皇帝会开始吃玉砂丸了,今天几位大臣都敢上竿子呛皇帝,原来是买股了下一代了,想着皇帝赶紧龙驭宾天别管这些琐事了。

赵安歌看完之后内心波澜四起,赶紧将书信收好,又有些不放心,叫人搬个炉子进来,然后把书信烧了。

赵安歌在炉子边有些恍惚,烟熏火燎一阵之后,那书信化为齑粉,消失不见。

男人的真复杂,亲王对自己,究竟是想干嘛?

两头都要,多个朋友多条路?

怎么不说自己迫不得已,只能把赵安歌杀了?

赵安歌起身走了几步,想不明白亲王此举是何意图,有种黄鼠狼给鸡拜年的感受。

我请问呢,亲王,你想我怎样对待你呢?还跟你如胶似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宁得岁岁吵

天幕:皇帝聊天群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

貂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