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敲窗的午后,陈弦第三次"偶然"出现在林歌常走的林荫道。她特意将伞留在教室,怀里紧抱着那本做了细致批注的《威尔第咏叹调分析》——每一处笔记都暗藏着她对林歌学术喜好的研究。
"这么巧。"她小跑进林歌的伞下,发梢缀着细碎雨珠,"正要去找您请教第83页的注释。"雨水在她肩头洇开深色痕迹,像精心晕染的水墨画。林歌不动声色地将伞倾向她,目光扫过被妥善保管的乐谱:"吉尔达的忏悔不该带着怨恨。"
"就像小提琴的泛音,"陈弦接得自然,"需要恰到好处的力道。"她悄悄记下这个瞬间——这是林歌第一次主动延续话题。
雨声渐密,她们在伞下保持着恰当距离,却有什么在雨幕中悄然改变。
暮色四合时,陈弦端着姜茶站在林歌门前。她计算过,这是对方结束练习的时间,而雷雨天气总让老小区停电。当初特意选择这个小区,正是看中其电路老化的"优点"。
"关于下午的讨论..."她在黑暗中开口,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试探。
应急灯亮起的刹那,她看见林歌未来得及收起的动容。当《女人皆如此》的旋律在雨声中流淌,两个声部第一次找到和谐的频率。陈弦悄悄弯起嘴角——这场停电,比她预想的还要完美。她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心满意足的躺在床上带着微笑进入了梦乡。翌日清晨,林歌在门把手上发现系着丝带的乐谱。她认得这是陈弦常用的威尼斯水彩纸,上面用工整的字迹填了她昨夜即兴的旋律。在副歌处,陈弦巧妙留白,像精心设计的邀请。
转身时,她注意到对门垃圾袋里的碎姜罐——这样刻意的"破绽",让她眼底掠过极淡的笑意。三小时后,陈弦收到那个熟悉的医药箱,以及压在薄荷盆底的字条:"第47小节改用降B调。"
这是她们第一次完整的音乐对话。
陈弦最近接了一位学生,碰巧的是学生家长拜托陈弦帮孩子选琴,陈弦微笑着说:“当然可以。”心中早已有了盘算。
梧桐飘金的午后,"时光乐器行"里流淌着熟悉的随想曲。林歌眉头一挑,转身看见了倚在门框上的陈弦,她似乎早有预料,并不感到意外,不知是为什么,她这位邻居,自从搬来后,每天总是能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她遇见,林歌也渐渐习惯了她的存在。
陈弦轻抚学生琴的G弦,说出那个练习过无数次的比喻:"像含着橄榄说话。"
林歌罕见地取出自己的琴。当两把琴的对话在空气中交织,陈弦恍惚觉得,这一刻的和谐胜过所有精心策划。
"您常来这里?"她装作不经意地问,指尖还残留着琴弦的震动。
"每月第三个周六。"林歌擦拭琴弦的动作稍顿,"鉴定藏品。"
陈弦默默记下这个信息,心底泛起计划得逞的雀跃。
晚上睡觉前,陈弦收到了教师群里的通知,下下周需要去养老院慰问演出。
她立马就去打听这位邻居会不会去。
夕阳为养老院的庭院镀上金边,陈弦在节目单上看到那个熟悉的名字时,指尖轻轻颤动。两周的精心安排终于等到这一刻。当小提琴的旋律温柔托起她的歌声,老人们眼角的泪光让她恍然——有些默契,早已超越计划。
"他们值得所有光明。"钢琴上的字条墨迹未干,她小心折起,与那片完美的银杏叶一同珍藏。
两人一起回家,夜晚的月光把她们的影子拉的很长很长。
应该是演出期间没有吃饭的原因,陈弦在入睡前突然感觉到肚子传来了紧锁般的剧痛,她佝偻着跑出家门,咚的一下摔在了林歌的家门口。
月华如水的深夜,急诊室的灯光苍白刺眼。陈弦在疼痛中模糊地想,这场急病虽不在计划中,却让她窥见林歌不为人知的温柔。"青霉素过敏。"林歌对护士说出的信息准确无误,让陈弦在病痛中泛起暖意。当熟悉的松香气息笼罩下来,她悄悄抓住那片衣角,像抓住黑暗中唯一的浮木。
输液管的滴答声里,她听见林歌用手机记录环境音。这个发现让她忘记疼痛——原来冰层之下,早有暖流涌动。
晨光漫过病房窗台,陈弦望着乐谱上"人工泛音"的标注出神。这个设计本该出现在下周的咖啡厅"偶遇"中,却提前在消毒水气息里登场。"这里应该加入呼吸声。"她轻声说,看着林歌用琴弓轻点床栏打节拍。年轻护士那句"你们两个像是音乐盒里的跳舞娃娃",让晨光都变得甜蜜。
她们在晨光中对视,影子在墙上跳起无声的圆舞曲。
银杏纷飞的黄昏,陈弦在长椅上调整到一个能让阳光勾勒林歌侧脸的角度。当她说出"图书管理员"几个字时,清楚看见对方耳尖染上晚霞的颜色。
"四手联弹"的邀请飘落在秋风里,她以夜莺的鸣啭回应。暮色渐浓时,她们的影子在长椅上相遇,像终于完成的和声进行。
陈弦轻轻翻转手掌,接住一片飘落的银杏。这个秋天,所有精心策划的相遇,都化作真实的音符。而她终于等到,冰封的旋律第一次为她响起回声。
(第五章完)
[三花猫头][三花猫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雨夜变奏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