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坐在阅览室里看完了《生金河》,桌上放着一张从书中掉出来的纸片。
她本来是想来找最新校对翻译后出版的古籍传奇《昆山记》,搜索软件显示只有市图书馆有馆藏,结果来了之后发现新版的已经被借走了,只好到密集书库来看一下旧版。旧版的昆山记放在书架的最底层,虽然出版年代不远,但纸张已经泛黄。这本古籍并不那么出名,研究者比较少,也不知道新版是谁借走的,林一蹲着把昆山记从书架上抽出来,站起身时发现跟她目光齐平的那层书架上,有一本横着放的书。
书名是《糜渡莫拾异集》,林一把书抽出来,随手翻开一页夹着一张纸。
纸张也有些泛黄,看样字是很久之前夹在里面的。上面的字迹连笔,似乎写得很快,其中一面写道:
参考:
1、《糜渡莫拾异集》之《生金河》《谁谓河广》
2、《昆山记》
3、《古事钩沉》之《意梦幽记》
另一面道:
9.4 拟作如下:
铁马枕骨饮血醉,万千言语已成灰。
我本江上缥缈客,应寻涯角任自流。
暮宿城边渠,朝复空山居。
腰佩神女玉,足踏昆山雪。
去时缄轻简,来时解语待何人。
这些都是用黑色笔写的字迹,还有一些是用铅笔写的,写得很轻:“除《昆山记》视角不同,其余可互通”。
从纸的氧化程度来看,这笔记放在书里这么久都没有拿走,林一感觉这是故意留下来给后来的读者看的。笔记刚好夹在《生金河》这里,她就先把这一篇看完了,她还挺喜欢这个故事,故事里的陈先生和林氏确实跟《昆山记》中提到的两个人物姓氏相同,既然笔记中提到的其他几篇可以互相通读,她马上翻到目录去找《谁谓河广》这一篇。
目录上有,是全书的最后一篇,但是正文的这几页已经丢失了,从书脊的磨损情况来看,应该是脱胶导致的。
“应该不止一本吧?”林一一边想着一边在搜索栏输入书名,这本书确实是孤本了,所以才放到密集书库不外借。她把纸条拍下来,又夹回书中,放回了索书号提示的位置。
林一开始看《昆山记》,篇幅不长,这本书她已经看过多次。
(修改了文章)感谢阅读[比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写了日期的阅读笔记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