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位于临川新城区,是赛事组委会指定的合作酒店之一。
楚漾和林音到达时,前台早已收到赛会的安排,流程熟练得像流水线。
电梯上行,林音推着两个行李箱,嘴里还在念念叨叨:“我刚刚查了,酒店旁边就有一家夜市,比赛前几天我们可以——”
楚漾扫了她一眼:“我比赛,你是旅游来的?”
林音一秒闭嘴,小声辩解:“我这是给你减压,用适当饮食来调节身心平衡......”
楚漾懒得搭话,掏出房卡,先一步走进了房间。
她把外套搭在沙发扶手上,走到窗边,拉开窗帘。
二十层的视野极佳,临川主干道一览无余。远处的赛车场看不太清,但周围建筑上的赛事横幅,道旗已然铺满整座城市。
她站了几秒,转身去洗手间洗了把脸,冷水扑上来的瞬间,她眼神才彻底清晰起来。
外头,林音正蹲在行李箱前翻找东西,一边翻一边喊:“你要的那副备用手套,我给你放床头的抽屉里了。”
“嗯。”楚漾应了一声,从洗手间出来。
她坐到椅子上,拿出手机在微信上点了几下。
几秒后,林音的手机响了。
她低头一看,是转账提醒。
备注:旅游费。
林音愣了一下,声音瞬间变高:“哇塞,楚姐姐,你就知道你只是嘴上嫌弃,其实是真心多我好的!”
楚漾坐到桌前:“这几天你工作时间外,想去哪玩去哪玩,不够了再跟我说。”
林音激动得差点把手机丢出去:“我宣布,姐姐你是我这辈子最好的老板,没有之一!我要誓死效忠姐姐!”
楚漾没搭话,嘴角却轻轻翘了一下。
她拉开背包拉链,从中取出笔记本电脑,熟练地打开文件夹,调出临川赛道的最新赛道模拟图。
屏幕亮起,像一盏灯火在她眼中倒映。
她指尖在触控板上滑动,眼神逐渐专注起来。
模拟图细致地标出了各段弯道的走线、限速区间,甚至标注了换胎时推荐入站时间点。
临川的主赛道这几年经过重修,变化不小。
她最后一次来比赛还是在三年前,那时候的赛道节奏偏缓,适合拖尾抢线。
所谓“拖尾”,也可以叫做“吸尾”或“尾流跟车”,是指赛车在比赛中故意保持在前车身后,以前车为掩体,来减少空气阻力,在最后的直道或终点冲刺阶段突然提速完成超越。
这是一种非常以来赛道布局和时机把控的尾随型策略,节奏偏慢,但胜负往往在最后一秒决定。
而现在的临川赛道,则完全不同。
新增的两个高速弯和一个复杂的S型组合弯,大幅提升了比赛节奏。
同时,原本在终点直道前的缓冲区被取消,意味着留给“拖尾”爱好者选手最后的冲刺机会被彻底压缩。
与“拖尾”相对的,是“切尾”打法。
“切尾”是一种更主动,更激进的操作方式,通常出现在多弯段或内线缠斗中。
车手在弯道中凭借精准判断与瞬时加速,强行切入前车线路,制造超车机会。
这种战术风险极高,失误率也高,但一旦成功,就能实现快速超越,甚至直接锁定胜局。
楚漾盯着屏幕。
她记得沈昱以前最擅长的,正是这类依赖精准把控与瞬时爆发的切尾打法。
现在的赛道,仿佛是专门为他量身打造的。
楚漾盯着屏幕,手指在触控板上轻点,画面在高速弯与S型组合之间来回切换。
数据模型显示,那两个高速弯之间的过渡区被设计得极短,换线机会被大大压缩。
但她注意到了一处细节。
弯前辅助标线区域,比官方公示图提前了近两米。
这意味着,如果有人在这一段判断得足够快,就可以提前完成压线过渡,进入弯道时抢占内线。
普通车手可能察觉不到这个调整,但对她这种习惯分析,拆节奏的人来说,这就像是一条缝,虽小,但足以撕开局面。
她眯了眯眼,重新点开官方模拟图和实际改造图的对比数据。
几秒后,她关上电脑,起身换了外套。
“林音,走,去赛道。”
正靠着行李箱刷视频的林音一愣:“现在?不是明天才安排赛前勘察?”
楚漾一眼就看出她心里已经盘算好今天要去哪吃喝玩乐,无奈叹了一口气,说:“我想多做点准备。”
林音立刻起身,一边收手机一边小声抱怨:“你这个习惯真是......越到比赛前越像特种兵。那我呢个在车上吃点东西么?”
“你可以吃。”楚漾看了她一眼,“但你要敢掉渣在我车里,自己主动把清洗费付了。”
“......明白!”林音立刻把准备逃出来的小零食重新塞进包里。
半小时后,楚漾的车停在临川赛车场后门的通道口。
她提前打了招呼,有权限进入进行测试。此刻赛道仍处于封闭状态,外围施工未完,部分区域正在调试摄像设备,但赛道主体已经完成,具备试跑条件。
林音抱着保温杯靠在场边观测台,看着楚漾走向试车区,检查手套和头盔,耳机线顺着脖颈贴进赛车副里。
风从空荡荡的看台吹过,掀她外套的衣角,阳光从高空撒下,透过空旷的看台投下斑驳的影子,耳边仿佛能听见远方树叶抖动的声音。
林音望着楚漾的身影,突然说:“漾漾,你是不是特别担心这场比赛出错?”
楚漾头也没回:“我只是怕准备不够。”
林音咂了咂嘴:“也是,那些说你天赋逆天的家伙,可能连你经常通宵好几夜,研究早已记得滚瓜烂熟的模拟图都不知道。”
楚漾轻轻一笑:“他们不需要知道。”
“那你图什么呢?”
楚漾终于转过头看她:“图能赢的,不止是比赛。”
话音未落,她转身坐进测试车,拉下头盔护目镜,发动引擎。
引擎轰鸣一声,紧接着轰然爆发,赛车猛地一震,骤然冲出七点,极度驶入主赛道。
林音下意识后退半步,保温杯差点脱手。
她望着那道红影迅速掠过第一个弯道,背脊发凉,却也升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
所有人都在盯着沈昱的回归,仿佛他才是焦点。
可林音知道,真正值得记住的人,从来就没有离开过。
忽然。
又是一声引擎轰鸣声炸响,节奏更加凶狠地砸进空气中。
林音一惊,循声望去。
远处的另一侧测试赛道上,一辆黑银色赛车缓缓驶出拖车平台。
阳光打在那流线型车身上,仿佛一道利刃划破视线。
车门打开,沈昱从驾驶舱里走下,头盔夹在手肘间,身上是未换下的测试服,眼神淡淡地扫了一圈场地。
他显然没料到这里会有人,更没料到会是她。
林音愣住了。
“他怎么也来了?”她几乎是下意识地低声说出口。
赛车道上,楚漾的车正行驶至第二个高速弯,显然还没有注意到场边的变化。
而沈昱的目光,同样落在那辆红车驶过的方向,神色沉静,眸色渐深。
几秒后,他低头戴上头盔,走向自己的测试车。
仿佛这场较量,从这一刻,便已无声开始。
楚漾刚通过S弯的第二段出口,还没完成拉直方向,耳边忽然传来一点杂音。她微微皱眉,余光瞥向反光镜。
下一秒,一道熟悉的黑影从赛道另一端驶入。
她眉头微动,握着方向盘的指节下意识收紧。
沈昱。
他也来了。
对方没有急于追进,只是在她数百米后的线上稳定推进,像是随意上道,实则精准咬线。
两车间没有任何交流,但空气却无声地升温。
楚漾冷静调速,眼神瞬间凌厉。
她不需要耳麦确认对方身份,仅凭路线和节奏,她就知道。
那是沈昱,不会错。
她往左打方向盘,稍稍切窄入弯角度,重新掌握节奏。
后方,沈昱的黑车在几个弯道中紧跟其后,却始终与她保持着一个极难维持的距离,不近,不远。
第三圈末端。
楚漾忽然改变线路,提前一秒进弯,打乱原本预设的走线。
那是一个挑战极限的过弯角度,普通车手贸然模仿极易失控。
后方的黑车明显一顿,却在短暂延迟之后重新咬住节奏,几乎完美复现她的走线。
林音站在观测台上,看着场内两辆车像两把利刃互相试探,却始终不接触,不禁感慨。
这哪里是试跑。
这明明是提前开始了的对抗。
赛场风还在吹,阳光更炽,仿佛都在为某场真正的较量做最后的铺垫。
楚漾再次压过一个外弯,速度没有丝毫下降,反而在极限边缘完成一个个操作。
她心里已经确认了一件事:
他是在跟她试探节奏。
没有言语,没有超车动作,但每一个走线的选择,每一个细节,沈昱都在回应她的调整。
他在试她。
她当然知道这一点。
所以,她没有给他正面回应。她甚至故意变线,刻意不跑最优解。
这是属于赛车手的语言,用行动判断对方风格、状态、意图,这种沉默比直接挑衅更具威胁。
但她知道,沈昱也察觉到了。
第四圈结束,楚漾率先驶出赛道,缓缓降速,稳稳停在维修区。
她摘下头盔,从赛车里下来,拉开护目镜的那一刻,汗顺着鬓角滑下,视线落回赛道。
不远处,黑银赛车也减速驶入维修通道。
引擎轰鸣缓慢熄灭,周围又恢复安静,只剩两辆车还残留着高温热浪,车身微微震动。
林音连忙递上毛巾:“没事吧?他干嘛一直在模仿你的节奏,盯着你跑干嘛?真离谱啊这人。”
楚漾没说话,只拿过毛巾擦拉擦汗,眼神仍看着不远处那辆刚刚熄火的车。
几秒后,沈昱下车,一只手松开头盔卡扣,另一只手将头盔摘下,夹在手臂间。
他站直身体,和她四目相对。
没有寒暄,也没有招呼。
两人隔着几十米,谁也没开口,像利刃相对,谁也不让一步。
气氛一瞬间拉紧。
林音也感受到空气中那种逼仄的沉默,轻声道:“我......是不是该跟他找个招呼?”
楚漾淡淡回答:“不急。赛道上打招呼更有效。”
她说完,转身离开。
远处,工作人员走来提醒测试时间结束,赛道即将封闭清场。
天光微微偏西,阳光落在赛道表面,像一层帷幕,正被缓缓拉开。
返程途中。
楚漾开着车,神情如常。
林音靠在副驾,一边翻着比赛资料,一边喝着水,刚想说点什么缓和气氛,忽然听见中控屏“叮咚”一声。
楚漾下意识扫了一眼,目光顿时凝住。
屏幕上弹出一条新消息。
发件人备注是:【俱乐部王总】
看到内容,楚漾脸上的表情倏然沉了下去。
车内温度骤然下降,瞬间压抑下来。
林音正低头喝水,感受到气氛不对,无意识瞥了眼屏幕,下一秒动作顿住,呼吸一紧,倒吸一口冷气:“......他们什么意思?”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