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我在红楼破碎虚空 > 第3章 第三章 谋划

第3章 第三章 谋划

当林安安终于能颤巍巍地扶着凳子站稳,试图迈出她在此世第一步时,窗外的寒风带来了新年的气息。

自降生那日引发异象后,林安安便被圈养在西苑小抱厦内。负责照料她的,只有一个签了活契、沉默寡言的廖奶娘,和一个年纪尚小、被指派来做粗使活计的春燕。

郑姨娘从未踏足西厢房,仿佛这个女儿从未存在。只有刘嬷嬷偶尔会来,她总是站在门口,用一种复杂难言的目光久久凝视林安安,那眼神里交织着失望、怜悯,还有一丝难以割舍的旧情,但她从不靠近,也从不伸手抱一抱,只是看一会儿,便叹着气默默离开。

从廖奶娘和春燕的交谈,以及下人们路过窗下时不加避讳的只言片语中,林安安拼凑出了这个世界的轮廓——前科探花林如海,嫡母贾敏,花朝节出生、体弱多病的嫡姐黛玉……一切都指向她转世到了一个书中世界。

此身既入书中,此处便是真实。何须再问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世事虚虚实实,既来之,则安之。

于她而言,更重要的是体内那缕日益壮大的先天之气,以及《混元大道经》带来的全新可能。这是她逍遥世界的最大倚仗。

腊月二十四,扫尘祭灶的小年。

屋外难得有了些人气,廖奶娘和春燕在廊下一边做着针线,一边低声闲聊。

“今早听我娘说,太太近来身子大好了,面色红润,精神头愈发的。”春燕的声音带着雀跃,“贾府老太太送来的太医说,若好生将养着,有望再给老爷添个一儿半女。”春燕是四五岁时被卖进府里的,认了贾敏心腹陪房赵四家的姐姐做养娘。

“阿弥陀佛,那可是天大的好事!”廖奶娘双手合十,“老爷眼看年近半百,这偌大家业,若连个承继香火的嗣子都没有,若是以后有个万一,府里做下人的,还不知要被发卖到哪里去讨生活。若是太太真能诞下麟儿,府里有了指望,咱们做下人的也算有个长久的奔头。”她是外头找来的,深知在府里安稳度日远比在外颠沛流离强上百倍。

“说起来,自打二姑娘落生,郑姨娘就跟那霜打的茄子似的,连院门都少出了。”春燕咬断一根绣线,话题一转。

刚进府不到一年的廖奶娘对府内纠葛知之甚少,她性子木讷,平日只守在西厢房里:“我看郑姨娘屋里的用度仍是顶好的,吃穿用度未曾短少,怎就过得这般死气沉沉?”

“这您就有所不知了。。”春燕四下张望见无人,便凑到廖奶娘耳边,压低声音,“听我娘说,郑姨娘原是老太太的娘家远亲,也是正经官宦人家的小姐,只是后来家道中落,父母双亡,族人欺凌,没法子了才来投奔老太太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当初进府也带了不少体己。老太太原本想给她寻个正经人家做正头娘子的,偏她自个儿瞧中了咱们老爷,就这么耽搁了。后来……老太太见太太进门十余年无所出,身子又不好,她急着抱孙子,这才点头让郑姨娘做了良妾。”

她顿了顿,声音几不可闻:“老爷先前也不是没有过通房妾室,都是家生子。起初太太还给她们用着避子汤,后来老太太发话停了。听说也有过一两位传出过喜讯,可没几日就没了下文。再后来,那些姨娘们陆陆续续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了,如今只剩下陆姨娘和汪姨娘还好好活着。老太太为此厌了太太,这才铁了心抬举郑姨娘。老太太临终前,还私下分了不少体己给郑姨娘,再三嘱咐老爷要好生照看她。郑姨娘跟其他那几位,可是不一样的,她可不是个省油的灯!”

廖奶娘听得心惊肉跳,连忙低下头不敢再接话。大户人家水深,自己外来的,知道的多了不见得是好事。

厢房内,听见这些话的林安安在心中冷笑。这个时代,女子如同依附乔木的丝萝,价值似乎只在于繁衍子嗣。林如海与贾敏看似少年夫妻,情深意重,可这后院里依旧少不了通房妾室。如同她前世那个口口声声说爱她的男人,被抓奸在床却仍狡辩只是一时糊涂,人心贪婪,古今皆然。

院子里安静了片刻,刘嬷嬷的身影出现在月洞门外,脸上带着几分久违的喜色。

廖奶娘和春燕忙起身赔笑招呼:“刘嬷嬷来了。”

刘嬷嬷应了一声,径直走进西厢,对身后的廖奶娘道:“姨娘想瞧瞧二姑娘。”

廖奶娘不敢怠慢,抱起裹得严实的林安安,跟着刘嬷嬷进了正房。

屋内暖香融融,陈设精致。郑姨娘斜倚在窗下的贵妃榻上,穿着一身崭新的桃红色缕金袄裙,显然是精心打扮过。她眼波流转,掠过廖奶娘怀中的林安安,却如同看一件无关紧要的摆设,目光没有丝毫停留,只对刘嬷嬷吩咐道:“去前头书房请老爷,就说姐儿会站了,她想爹爹了。请老爷得空来瞧瞧二姑娘。”

她又转向廖奶娘,语气淡漠:“这几日,你就带着姑娘睡在我这碧纱橱里。让她安分些,莫要吵闹。” 廖奶娘心下惴惴,只得含糊应下。

晚间,林如海果然来了。他踏入这许久未至的院落,看着屋内熟悉的陈设,想起母亲临终前的殷殷嘱托,心中不免生出几分复杂。

郑姨娘见他进来,忙起身相迎,眼波流转间风情万种。她特意选的桃红色,在烛光下衬得她肌肤胜雪,风韵犹存。

林如海的目光落在正扶着榻边努力站稳的林安安身上。小姑娘穿着大红袄子,乌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望着他,小嘴咿呀作声。一瞬间,他有些恍惚,这个孩子于他而言,陌生得像是突然冒出来的。政务繁忙,内宅之事大多由贾敏打理,若非郑姨娘派人去请,他几乎忘了自己还有这么一个女儿。然而,血脉亲情难以割舍,看着这小小的、与自己眉眼依稀相似的孩子,他冷硬的心肠也不由软了几分,伸手逗弄了一下她的小手。

郑姨娘仔细观察着林如海的神色,见他面色放缓,心中暗自得意。这个男人是她看着长大的,秉性如何,她自认摸得透彻,念旧情,重孝道,并非真正冷酷无情之人。

她趁机柔声道:“老爷,二姑娘眼看一天天大了,还没个正经名字,妾身想着,先起个乳名叫着,盼她一世平安顺遂,就叫‘安安’,您看可好?”

林如海无可无不可地点点头:“‘安安’甚好,就先这么叫着吧。”

林安安听到这个名字,心下倒也认同,算是延续了前世的印记。

郑姨娘还想留林如海用晚饭,再续温情。然而,林如海看着眼前的林安安,忽然想起自己已好几日未曾关心黛玉,那孩子体弱,不知近日可好,心中顿时归心似箭。他随意寻了个公务未尽的借口,便起身离开了。

林如海一走,郑姨娘脸上强撑的笑容瞬间垮塌,变得铁青。她猛地将手中的茶盏顿在桌上,发出刺耳的声响:“嬷嬷,你看到了吗?老爷心里、眼里,只有正院那个病秧子和她的女儿!连老太太临终的话,他都快忘干净了!”

刘嬷嬷劝慰道:“姨娘,日子还长着呢。眼下,您好歹还有二姑娘,也算有个依靠,总比那两位强些。”

“一个丫头片子有什么用!”郑姨娘道,“一个庶出的女儿,将来婚配嫁人,还不是主母一句话就打发出去了!能给我带来什么依靠?况且,她还是个……”她猛地收住话头,嫌恶地瞥了一眼碧纱橱方向,将“不祥”二字硬生生咽了回去,但眼神里的忌讳与厌弃,毫不掩饰。

“姨娘慎言!”刘嬷嬷急忙压低声音劝阻,“当日早产本就不应该。二姑娘不应该背上这种名声。”

郑姨娘道:“明明预产期在六月初,为何偏偏是那日。”

王嬷嬷脸上带着恼意:“也怪我,明明知道东苑不安好心,还让姨娘吃了东苑的梅子。”

郑姨娘平日里吃穿上都很小心,生产那日也就贪嘴多吃了一盘梅子。后来王嬷嬷再去厨房要梅子时,那贾婆子给的到是爽快,可郑姨娘吃过后说和那日早上的味道不一样,没有那种特殊的香气。主仆二人拿不出证据,也只能生生吃下了这个哑巴亏。

主仆二人只恨自己身单力薄,只能生生吃了这个哑巴亏。

就这样,林安安在郑姨娘的房里住下了。然而,郑姨娘仍对她视若无睹,仿佛她只是一团需要占据空间的空气。林安安对此安之若素,她深知在自身弱小之时,任何多余的期待都是徒劳。与其自寻烦恼,不如专注自身。

林如海偶尔会来院里坐坐,但从不留饭,更不留宿。郑姨娘使尽浑身解数,也无法挽留他离去的脚步,只能干着急。然而,比她更焦急的,是东苑的贾敏。

她冷眼看着林如海对西苑态度的逐渐软化,心中的危机感日益深重。她深思熟虑后,修书一封,派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荣国府。

就在林黛玉过了两周岁生辰不久,贾母的回信到了。随信一同秘密抵达林府的,还有一个姓马的医婆。此人来得悄无声息,除了贾敏和几个绝对心腹,府中无人知晓她的存在。

转眼到了四月,春风拂过扬州,贾敏突然诊出了喜脉,且已有两个月身孕。消息传出,林府上下欢腾,贾敏自己更是长长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她终于可以暂时放下无子的压力,安心养胎。

自确认有孕后,贾敏反而表现得更加大度贤良,时常以自己需要静养为由,劝林如海多去几位姨娘房中走动,以示雨露均沾,为林家开枝散叶。

随后她还以自己精力不济、需要安心待产为由,将部分管家之权分派给几位姨娘,让她们轮流到东苑协助处理一些不甚紧要的家务琐事。

外人只道太太贤惠,却不知贾敏心中自有盘算,陆姨娘和汪姨娘早年便坏了身子,绝无再孕可能。贾敏唯一的心腹大患,只有出身不同、且曾有过生育的郑姨娘。

贾敏怀孕的消息如同惊雷,炸得郑姨娘方寸大乱。她与刘嬷嬷日夜商讨对策,汤药偏方不知试了多少,奈何天不遂人愿,即便林如海来了几次,她的肚子依旧没有丝毫动静,因心思焦虑添了下红之症,月信也时有推迟。

就在贾敏即将临盆前,埋在西苑中的眼线翠柳传来密报:郑姨娘这个月,不曾换洗,推迟甚久。

贾敏立刻唤来马医婆。马医婆仔细询问了翠柳关于郑姨娘的饮食起居和信期细节后,笃定地回禀:“太太,依老身看,郑姨娘十有**是有了。”贾敏抚摸着高高隆起的腹部,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宁得岁岁吵

六十二年冬

天幕:皇帝聊天群

猫总会被蝴蝶吸引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