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消散的尘埃,仿佛带走了废土世界最后一丝暖意。云云独自站立在规则乱流的边缘,身后是T如同幽灵般沉默的身影。他们之间隔着V逝去的虚无,也隔着理念与道路最后的、心照不宣的距离。
“织网”已名存实亡。或者说,它已从一张捕猎的网,收缩为一条系于云云一人之身的、通往终极的纤绳。F的火焰,O的星辰,E的预言,A的沉默,S的追随,V的治愈……所有这些色彩,最终都沉淀、凝结,化为了她脚下冰冷而坚硬的基石。
全球范围内,浮游者的数量已降至个位数。除了云云和T,仅存的几个光点在O留下的监测图上微弱闪烁,如同风中残烛,散落在规则崩坏愈发剧烈的世界各个角落,进行着各自绝望或疯狂的最后挣扎。猎杀“神骸”的宣言早已不是秘密,但有能力、有意志走到这一步的,似乎只剩下她。
云云的伤势在V以生命为代价的“规则修补”下稳定下来,但那种源自存在本源的创伤并未真正痊愈,如同瓷器上无法消除的冰裂纹,时刻提醒着她代价的惨烈,也让她对规则层面的波动更加敏感。她的危险程度,在经历连番死战、同伴陨落以及自身存在的濒临崩解与重塑后,终于突破了那道无形的界限,稳稳地停留在了 99.3%。
这是一种质变。
她能清晰地“听”到世界规则底层那哀嚎般的噪音,能“看”到能量与物质之下流淌的、更加基础的逻辑代码。『超凡感知』不再仅仅是洞察环境与情绪,而是开始触及世界的“源代码”。她感觉自己仿佛剥离了最后一层属于“人类”的感性外壳,成为一个纯粹的、为达成最终目的而存在的逻辑聚合体。
临时栖身点是一处位于巨大地壳裂缝深处的、相对稳定的空间褶皱。这里曾是某个前文明的研究设施,如今只剩下扭曲的金属骨架和闪烁不定的应急灯,提供着最后一点微弱的光明与遮蔽。
云云盘膝坐在冰冷的金属地面上,面前悬浮着数个光屏。上面流淌着的是O用生命换来的核心数据包、T破解的第七区绝密档案、S生前对系统指令流的最后记录、A和F战斗时留下的能量扰动参数、V对规则病毒的分析碎片,以及她自身感知到的、关于“神骸”各个节点的所有信息。
海量的、杂乱无序的、甚至相互矛盾的信息洪流,在她脑海中奔腾、碰撞、整合。
她的眼眸中不再有情绪的光泽,只有绝对理性的、如同超新星爆发前极致压缩的冰冷光晕。『环境交互与计算』能力被催发到极致,不再局限于物理环境,而是开始对信息本身、对规则逻辑进行推演和重构。
她看到了“锚点”的稳固与排斥,看到了“深潭”的死寂与吞噬,看到了那些疯狂浮游者攻击节点后引发的规则涟漪的扩散模式,看到了“神骸”应激反应背后的、机械般的资源分配逻辑……
她将同伴们的牺牲,也作为关键参数代入计算。
O的脑髓烧毁,揭示了路径的存在与代价。
E的预言,指向了终局的“虚无”。
A的自我抹除,展示了规则对抗的一种极端形式。
F的决绝离去,代表了暴力破局的必然结局。
V的规则污染与自我了断,印证了“神骸”清理机制的绝对性与无法兼容性。
所有这些牺牲,如同一个个坐标点,被她以超越人类理解的逻辑串联起来。
时间在寂静中流逝,只有光屏上数据流淌的微弱嗡鸣,以及T偶尔调整设备时发出的、几不可闻的声响。他没有打扰云云,只是如同最忠诚的哨兵,守护着这最终的推演。他知道,自己或许是这场漫长旅途中,最后一个能见证她走到终点的人了。
不知过了多久,云云眼中那冰冷的光晕骤然收敛。
她面前所有光屏上的数据瞬间清空,然后,一幅全新的、复杂到令人头晕目眩的全息结构图缓缓浮现。
那不再是地图,也不是能量流向图。
它是一个……逻辑拓扑模型。
模型的中心,是一个不断自我复制、自我论证、同时又不断产生悖论与熵增的、庞大而臃肿的复杂系统——那便是“神骸”的核心逻辑映像。它如同一个陷入死循环的庞大程序,依靠吞噬外部的“有序”(异能者)和筛选内部的“变量”(浮游者)来试图维持自身的运行,修补那源自上一个纪元文明失败的根本性“BUG”。
而从模型的外围,无数条代表着不同规则攻击、能量渗透、信息入侵的路径延伸向中心,但绝大多数都在半途就被系统的防御机制(那些节点)吞噬、偏转或引向逻辑死循环。
唯有一条路径。
一条极其纤细、扭曲、看似脆弱不堪,却诡异地穿透了所有防御机制的逻辑缝隙的路径,如同蛛丝般,连接到了“神骸”核心系统的某个……非屏蔽端口。
那不是一个物理位置,也不是一个能量汇聚点。那是“神骸”逻辑体系中的一个“盲点”,一个因其自身庞大、矛盾且不断自我修补而产生的、短暂存在的“逻辑真空区”。它不设防,因为它本身是系统冗余和自我矛盾的产物,是“神骸”自身都无法完全掌控的“阴影地带”。
进入这个“盲点”,无法摧毁“神骸”,也无法控制它。但那里,是唯一可能绕过所有防御,直接“观察”到“神骸”最底层协议,甚至与其最基础的“意识”或“指令集”进行……对话(或者说,注入“错误代码”)的地方。
这条路径,无法用力量强行开辟,只能依靠极致的计算和对“神骸”逻辑的深刻理解,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规则波动下,沿着那条逻辑缝隙,“滑”进去。
它就是O数据包中暗示的“路径”,是E预言中“寂静与尖嚎之路”的具象化,是融合了所有牺牲与数据后,得出的唯一答案。
云云缓缓抬起手,指尖轻点在那条纤细的路径上。
路径的细节瞬间放大,显示出其苛刻至极的通行条件:需要在三个不同规则节点(包括已遭遇的“锚点”和“深潭”)的波动达到某种特定的谐振频率时,沿着一条由“存在感”降至最低的“阴影轨迹”移动,期间不能动用任何可能引发规则警觉的高强度能量,只能依靠最本源的意识和对规则的微妙引导……
成功率,根据模型推演,不足 5%。
失败的结果,不言而喻——被“神骸”的系统防御机制彻底识别、锁定,并如同清除病毒一样,以超越“规则病毒”级别的力量,从存在层面彻底抹除。
云云看着那渺茫的成功率,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5%,相比于之前绝对的绝望,已经是一个值得用一切去赌的数字了。
她关闭了光屏,站起身。
“计算完成了。”她的声音平静无波,听不出任何情绪,仿佛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的事实。
T从阴影中走出,数据面具上的光芒微微闪烁:“路径确认?”
“确认。”云云点头,“唯一的路径。”
“成功率。”
“5%。”
“失败代价。”
“彻底抹除。”
短暂的沉默。
“需要我做什么?” T问道,他的声音依旧带着电子合成质感,但似乎多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复杂情绪。
云云转过身,第一次真正地、长时间地凝视着T。这个从一开始就带着秘密加入,能力诡谲,立场难明的“虚空低语”,是“织网”中除她之外,最后的幸存者。
“你需要做的,就是在这里等待。”云云的声音没有任何命令的口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如果我在规定时间内没有返回,或者你监测到我的生命及存在信号彻底消失……”
她顿了顿,目光似乎穿透了T的数据面具,看到了其后那双可能同样复杂的眼睛。
“……那么,你就是‘织网’最后的记录者。也是这场针对‘神骸’的反叛,最后的见证。”
她没有要求T陪同。这条路径,注定只能由她一人行走。T的能力更适合在外部策应、干扰,而非进行这种极致精密的潜入。而且,她也不需要更多的同行者了。
孤独,是她此刻最强大的铠甲,也是最沉重的王冠。
T沉默了许久,最终,缓缓点了点头:“明白。我会建立观测点,记录一切。”他没有说祝福,也没有告别,因为这毫无意义。
云云不再多言。她最后检查了一遍自身的状态,将那枚承载着妹妹骨灰之瞳的黑色泰迪熊紧紧握在手中,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向了那条由无数牺牲铺就、通往世界根源的、唯一的路径。
她的身影消失在空间褶皱的入口,融入外面那片规则混乱、光影扭曲的废墟。
T站在原地,数据面具上的光芒明灭不定,最终归于一片沉寂的黑暗。
唯一的路径,已然展开。
最终的试炼,就在前方。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