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不只是一座城,还是一座岛,是镶嵌在东南海岸的璀璨明珠。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是梦想中最令人向往的“海上花园城市”,也是我国仅有的岛城之一。政府秉持“海在城中、城在海上”的规划理念,以桐门岛为核心重点发展,范围逐步扩大,先后将周边的六个大陆地区纳入行政范围,形成了目前独特的海滨城市景观。
桐城别称鹭屿,因远古时白鹭栖息于此得名。诗中“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壮观景象,在桐城也能大饱眼福。小时候的安欣,最开心的时候就是观赏白鹭的时候。那时候的她觉得白鹭游历四方,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鸟。年幼无知的她便神化了白鹭,把它们当成“许愿鸟”,毕竟流星不常见,但白鹭天天可见。
于是许愿的那天晚上,她便梦见了温柔漂亮的妈妈,哼唱着摇篮曲哄她入睡,然后她便带着朦朦胧胧的眷念,香香甜甜地安睡至天明。从此,她对白鹭的迷恋与日俱增。
桐城的主体部分桐门岛是本省的第四大岛屿,四面环海。是全球化早期阶段多元文化交流、碰撞与互鉴的典范,岛上留存着千余幢中西合璧、风格各异的风貌建筑,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此外,桐门岛音乐文化底蕴深厚,是“钢琴之岛”、“音乐之乡”,用它的天风海涛滋养着一方灵秀水土。
好山好水孵育出了好种子——宫南笙,便是诞生在桐门岛上的快乐精灵。宫家是桐门岛上的名门望族,先祖封侯拜相,福泽后代。宫南笙的爷爷是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首位华人总指挥,奶奶是国家级音乐家。俩人退休后回家乡创办了“桐门岛音乐学校”,造福家乡,为有音乐梦想的小孩制造双翼。
天上神仙逍遥,人间宫家自在。
当晨光穿透纱帘,清晨的厨房飘着现磨的咖啡香。父亲便在擦拭小提琴的琴弓,母亲在钢琴上即兴伴奏,咿呀学语的孩童咬着面包敲击木琴,奶奶戴着珍珠耳钉调试黑胶唱片机,爷爷便急不可耐地开启了演奏会专用的琴箱,德彪西的《月光》流淌在煎蛋滋滋作响的节奏里跳跃。大家的眼神里跃动着音符的光彩,交谈时的停顿与起伏,都暗合着音乐的韵律美学。
楼梯转角的玻璃柜里,陈列着家族四代人的琴谱——泛黄的手稿上批注着褪色的蓝墨水笔记,获奖证书与国际音乐节的邀请函层层叠叠,最顶层躺着一枚50年代的维也纳爱乐乐团纪念徽章。
在音乐氛围中快乐长大的小小宫南笙,就像被音符包裹的小树苗呀~~从小听着旋律摇晃身体,会跟着钢琴声哼出不成调的曲子,也会在鼓乐声里踩出欢快的节奏。音乐里的情绪像颜料,慢慢染进她的生活,五颜六色,多姿多彩。开心时跟着节奏蹦跳,难过时被温柔的旋律轻轻安抚,还会随手操起身旁的小乐器,把自己的小心情变成叮叮当当的音符。这种从小浸润在旋律里的成长,好像给心灵装了个“快乐调频器”,让生活随时随地都能响起轻快的BGM。
家族优秀的基因遗传和日积月累的情操陶冶。3岁的宫南笙,便有着异于常人的节奏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也是特别突出,别人要学三遍的事情,她认真学一遍就懂,而她要是认真学三遍,便不仅仅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学习了,开始有了自己全新的理解和运用,学力堪比大龄学童。爷爷奶奶老来深感欣慰和荣光,宫家的世代传承和发扬光大,后继有人。
宫家祖辈都是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豁达之士。爷爷年轻时无数次的世界巡回演出,爸爸和妈妈也都是喝了很多洋墨水归来的留学人士。因此,在为人处事和教育子女方面并不会墨守成规、迂腐老派。他们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当他们发现未满3周岁的小宫南笙开始展露出早慧的一面,便把她提前送入幼稚园,和比她略高一头的哥哥姐姐们一起玩乐。天性奔放的小宫南笙如鱼得水,在一群比她大的哥哥姐姐们面前,毫不忸怩露怯,如一个光芒四射的小太阳,普照着幼儿园的每一个阴暗角落。因此,没过多久,她便凭自己的实力和魅力征服了全园上下老师和孩子的心。成为幼稚园的“孩子王”,孩子们簇拥她,追随她,心甘情愿、心悦诚服。
幼稚园放学早。有一次,小宫南笙独自在家百无聊赖地弹了一会儿琴,便心血来潮想去爷爷奶奶的学校看看。于是,便用稚嫩的小胖嘟嘟手留下了歪歪扭扭的小纸条,说她去学校找爷爷奶奶了,让爸爸妈妈不要担心。然后背着小水壶,迈着“六亲不认的八字小短腿”飞奔前方。音乐学校离家不远,她小跑了10多分钟便到了。门卫大爷认得小宫南笙,看见她便亲切地跟她打招呼,跟她说宫老校长正在3楼钢琴教室里上课。小宫南笙礼貌地谢过大爷,就朝着对方说的位置噔噔地上楼。
爷爷正在给刚入学的大哥哥大姐姐们讲授钢琴的构造与基本乐理。奶奶端坐教室后面,笑意盈盈地听爷爷讲课,时不时地投与柔情无限的目光,饱含爱意。
爷爷讲得眉飞色舞,非常投入。后排的奶奶先发现了小脸涨红、气喘吁吁、满头大汗的小宫南笙。遂拿出丝帕慈爱地帮她擦拭了汗,然后拉她坐在自己身旁。祖孙俩人,一个带着崇拜的眼神,一个带着深情的目光,一齐专注地听着台上鹤发童颜的老人讲课。
放学了,音乐学校的惯例是放岛上的岛歌——《桐门岛之歌》。当放学铃响,播音室的喇叭便会准时播放。今天,爷爷看到小宫南笙,便突发奇想让小孙女当着陌生的大哥哥大姐姐们的面,用钢琴演奏《桐门岛之歌》,结束今天的课业。
只要是本岛居民,或者是在岛上生活久点的人,便对这首歌耳熟能详,宫南笙也不例外,打在妈妈的肚子里,她最常听的胎教音乐便是这首本土音乐。可以说是,刻在她DNA里的律动了。
故而,爷爷让她上去弹奏,她虽然只是个3岁的活泼稚童,面对一群大她10来岁的哥哥姐姐们,却落落大方。只见她娴熟地上去试弹了两个八度基本音,自己感受了音准,便和着广播音乐伴奏。
初次当着一群比她年长的陌生人的面,她丝毫不怯场,指法娴熟流畅,小身板挺直端坐着,小脸庞神情专注着。全情投入,俨然大人样。
曲罢,哥哥姐姐们还没缓过神来,还陶醉在曼妙的钢琴乐里。直至台上的老师连喊了3次“同学们放学快乐!”大家才恋恋不舍地收拾书包回家。
有了第一次“小舞台”的成熟演出,爷爷奶奶想着锻炼小宫南笙的功力和胆量,便问她以后还想不想过来和哥哥姐姐一起切磋学习。本人人小志气高,艺高人胆大,痛快地接下了爷爷奶奶的“挑战书”,丝毫没犹豫。
3岁的小小宫南笙,就这样一边当着“逍遥王”,混迹在幼稚园里,和一群毛头顽童们寻欢作乐;一边当着“小老师”,游离于音乐学校,和一群青涩少年们徜徉乐海。
岁月在她身上流转成魔法,幼时肉乎乎的手指能灵巧地编出藤蔓花环,圆脸蛋上的婴儿肥渐渐聚成银河。她依然爱光着脚丫踩在桐门岛上的每一块青石板上,风穿过她日益修长的发丝,把童年的天真与成长的朝气揉成新的模样,像林间最灵动的精灵,带着永不褪色的好奇,在时光里轻盈生长。
时光荏苒飞跃,流年静默无声。3岁的小宫南笙,就这样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放飞成长,敢揽星河入怀,敢踏云浪而行,是岛上最快乐、最迷人的精灵。
我和宫南笙生长在同一座欢乐岛,孩童的我们都是快乐小精灵。
相信聪慧的读者已经猜出了我们的家乡。是的,你们没猜错!
欢迎大家光临“桐门岛”,我深爱着我的家乡!
也希望快乐的种子能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普天同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岛上的快乐精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