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第三年的九月,星华大学的香樟树依旧繁茂,细碎的阳光透过枝叶,在地面织成金色的网。苏晚牵着三岁的女儿江念晚,站在校园门口,看着不远处正在给学生签名的江驰,嘴角忍不住弯起——这是江驰作为“优秀校友”,被邀请回校参加新生开学典礼,而她特意调了休,带着女儿来陪他。
“妈妈,爸爸什么时候过来呀?”念晚穿着粉色的小裙子,手里攥着一朵刚摘的小雏菊,仰头看着苏晚,眼睛亮晶晶的,像极了江驰。
“快啦,你看爸爸在跟哥哥姐姐们打招呼呢。”苏晚蹲下身,帮女儿理了理额前的碎发,目光落在江驰身上——他穿着浅灰色的衬衫,袖口挽到小臂,正耐心地跟围过来的新生说着什么,眉宇间满是温和,比起大学时的青涩,多了几分成熟稳重。
这三年来,苏晚和江驰的生活,像一杯温吞的茶,没有轰轰烈烈的波澜,却满是细水长流的甜。苏晚在晨光出版社晋升为策划部主任,主导的“乡土文学系列”图书成了出版社的王牌项目;江驰则从体育局调到了市文旅局,负责文化活动策划,偶尔还会回星华大学客串体育选修课的老师。
他们的家安在离星华大学不远的小区,阳台上种满了苏晚喜欢的向日葵,书房里摆满了两人的专业书籍,还有念晚画的全家福——歪歪扭扭的三个人,却被挂在最显眼的位置。每天早上,江驰会早起给母女俩做早餐,苏晚则会帮念晚穿好衣服,送她去幼儿园;晚上,一家人会窝在客厅里,念晚坐在地毯上玩积木,苏晚和江驰则一起看策划方案,偶尔抬头对视一笑,满是岁月静好。
“妈妈!爸爸过来了!”念晚突然欢呼起来,挣脱苏晚的手,朝着江驰跑去。
江驰看到女儿,立刻笑着蹲下身,把她抱了起来:“念念今天有没有听话呀?”
“有!念念还帮老师给小朋友分积木了!”念晚搂着江驰的脖子,得意地说。
苏晚走过去,自然地接过江驰手里的文件夹:“刚才看你跟新生聊得很投入,都不忍心打扰你。”
“都是些跟当年我们一样的孩子,朝气蓬勃的,挺好。”江驰抱着念晚,伸手牵住苏晚的手,“走吧,我们去食堂吃午饭,我记得你以前最喜欢食堂的糖醋排骨。”
三人并肩走在香樟道上,念晚在江驰怀里,指着路边的香樟树问:“爸爸,这棵树好高呀,它几岁了?”
“它呀,比爸爸妈妈的年纪都大呢。”江驰笑着说,“爸爸上大学的时候,这棵树就已经在这里了,那时候爸爸还在这里见过妈妈呢。”
“真的吗?妈妈那时候在干什么呀?”念晚好奇地问。
苏晚看着女儿天真的样子,想起当年在香樟树下崴脚,被江驰背去校医院的场景,忍不住笑了:“妈妈那时候不小心崴了脚,是爸爸把妈妈背去医院的。”
“哇!爸爸好厉害!”念晚搂着江驰的脖子,在他脸上亲了一口。
江驰和苏晚相视一笑,阳光落在他们身上,温暖得让人不想移开目光。
午饭时,食堂里人不多,他们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江驰给苏晚夹了一块糖醋排骨:“尝尝,还是当年的味道吗?”
苏晚咬了一口,酸甜的味道在舌尖散开,和记忆里的味道一模一样:“还是以前的味道,没变。”
“那就好,我还怕食堂换了师傅,味道变了呢。”江驰笑着说,又给念晚夹了一块蒸蛋。
就在这时,苏晚的手机响了,是出版社的同事打来的:“苏主任,林总监那边刚才发来了合作意向,想跟我们一起策划‘青春文学回忆录’系列,您看什么时候方便对接一下?”
苏晚愣了一下——林屿舟。这几年,她和林屿舟虽然都在出版行业,却很少直接对接工作,大多是通过同事间接联系。听说他去年从启航出版社辞职,自己开了一家小型文化公司,专注于青春文学的挖掘和推广。
“我下午回出版社就对接,你先把合作意向书发我邮箱。”苏晚挂了电话,心里有些感慨。
“是林屿舟那边的合作?”江驰看出了苏晚的心思,轻声问。
苏晚点点头:“嗯,想一起策划青春文学回忆录。”
“挺好的,他在青春文学这块一直很有想法。”江驰没有多问,只是给苏晚递了一张纸巾,“吃饭吧,菜要凉了。”
苏晚知道,江驰从不担心她和林屿舟的联系,因为他明白,他们之间早已没有过去的情愫,只剩下对行业的共同热爱和对过往的释然。
下午回到出版社,苏晚打开邮箱,看到了林屿舟发来的合作意向书。附件里还有一封他亲笔写的信,字里行间满是对青春文学的热爱,还有对过往的坦然:“这些年,我一直在想,青春里的遗憾,或许不是用来纠结的,而是用来成长的。希望这次合作,能让更多人在文字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青春记忆。”
苏晚看着信,心里突然觉得很温暖。她给林屿舟回了邮件,约定下周一在出版社见面详谈。
周一那天,林屿舟准时来到晨光出版社。他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比三年前多了几分随和,少了几分拘谨。看到苏晚,他笑着伸出手:“苏主任,好久不见。”
“林总,好久不见。”苏晚也伸出手,两人的手轻轻握了一下,又很快松开,像普通朋友一样自然。
“这是我们公司做的策划方案,你看看,有什么需要调整的地方。”林屿舟把方案递给苏晚,语气坦诚。
苏晚翻开方案,里面的思路清晰,细节到位,看得出来花了很多心思:“方案很完整,我们主要在作者资源和推广渠道上对接一下就行。”
两人坐在会议室里,认真地讨论着合作细节,从作者筛选到图书设计,从推广节奏到市场定位,聊得很投机。偶尔提到大学时的经历,也只是笑着带过,没有丝毫尴尬。
“对了,听说你去年开了公司,恭喜。”苏晚合上方案,笑着说。
“谢谢,也是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林屿舟说,“去年还去星华大学做过讲座,看到你们以前常去的图书馆,还是老样子。”
“是啊,图书馆去年刚翻新过,三楼靠窗的位置,还是很多学生喜欢去的地方。”苏晚想起大学时在图书馆的日子,心里满是感慨。
“挺好的,有些东西没变,就好。”林屿舟站起身,“那合作细节就麻烦苏主任多费心,我先回去了,有问题随时联系。”
“好,我送你下去。”苏晚陪着林屿舟走到电梯口。
电梯门打开时,苏晚无意间看到林屿舟手机屏保上的照片——他和一个女孩站在海边,笑得很开心。
“女朋友?”苏晚笑着问。
林屿舟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嗯,去年认识的,也是做文学编辑的,很聊得来。”
“挺好的,祝你幸福。”苏晚真心地说。
“谢谢,你也是。”林屿舟走进电梯,挥手告别,“下周一见。”
看着电梯门缓缓关上,苏晚心里充满了释然。原来,每个人都能在时光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无论曾经有过多少遗憾。
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地过着。苏晚和林屿舟的合作很顺利,“青春文学回忆录”系列第一本《香樟树下的时光》一经出版,就登上了畅销书排行榜。签售会那天,林屿舟带着女朋友一起来了,苏晚也带着江驰和念晚参加。念晚第一次见到林屿舟,礼貌地叫了声“林叔叔”,还把自己画的小画送给了他的女朋友。
签售会结束后,林屿舟的女朋友拉着苏晚的手,笑着说:“苏姐,林屿舟经常跟我提起你,说你是他在出版行业里,最敬佩的同行。”
苏晚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他太客气了,我们只是互相学习。”
夕阳西下时,苏晚一家三口走在回家的路上。念晚坐在江驰的肩膀上,手里拿着签售会送的小玩偶,哼着幼儿园学的儿歌。江驰牵着苏晚的手,两人并肩走着,晚风轻轻吹过,带着桂花的香气。
“今天看到林屿舟,觉得他变化挺大的。”苏晚轻声说。
“嗯,人总是会变的,越来越好就好。”江驰握紧苏晚的手,“就像我们,也在越来越好。”
苏晚点点头,抬头看着江驰,月光落在他脸上,温柔得让人心安。她想起大学时的夏夜晚风,想起飘雪操场的遗憾,想起出版会上的真相,想起婚礼上的祝福,所有的过往,都像电影一样在脑海里闪过,最后定格在眼前的幸福里。
这年冬天,苏晚收到了一封来自沈知夏的邮件。她毕业后不久就离开了出版行业,去了偏远的山区支教,邮件里附了很多她和孩子们的照片——照片里的她,穿着简单的牛仔裤和运动鞋,脸上没有精致的妆容,却笑得格外灿烂。
“苏晚,对不起,当年是我太自私,伤害了你和林屿舟。这几年在山区支教,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我才明白,真正的快乐不是占有,而是付出。我现在过得很充实,也希望你能一直幸福。”
苏晚看着邮件,心里没有怨恨,只有祝福。她给沈知夏回了邮件,告诉她自己现在的生活,还寄了一些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书籍。
春节前夕,苏晚和江驰带着念晚回了她的家乡。南方的小城,冬天没有雪,却有着温暖的阳光。他们带着念晚去了河边,看她在沙滩上堆沙子;去了小时候住过的老房子,给她讲妈妈小时候的故事;去了外婆家,吃外婆做的红烧肉。
除夕夜,一家人围在桌子旁,看着春晚,吃着年夜饭。念晚拿着红包,开心地在房间里跑来跑去。苏晚靠在江驰的肩膀上,看着窗外的烟花,心里满是幸福。
“江驰,你说,我们会一直这样幸福下去吗?”苏晚轻声问。
江驰握紧苏晚的手,语气坚定:“会的,只要我们一直在一起,一直珍惜彼此,就会一直幸福下去。”
苏晚点点头,闭上眼睛,感受着身边的温暖。她知道,夏夜晚风不会停,就像他们的幸福,会一直延续下去,直到很久很久以后。
来年春天,苏晚发现自己又怀孕了。江驰高兴得像个孩子,每天早上都会早起给她做营养餐,晚上会给她讲故事,还会趴在她的肚子上,跟宝宝说话。念晚也很期待弟弟或妹妹的到来,每天都会给妈妈递水果,说“妈妈要多吃点,宝宝才能长高高”。
五月的一天,苏晚和江驰带着念晚去星华大学的香樟道散步。念晚在前面跑着,江驰牵着苏晚的手,慢慢走着。晚风轻轻吹过,香樟树的叶子沙沙作响,像是在为他们歌唱。
“江驰,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在操场见面吗?”苏晚笑着问。
“当然记得,你崴了脚,还不肯让我背,非要自己走。”江驰想起当年的场景,忍不住笑了。
“那时候我还觉得你很奇怪呢。”苏晚也笑了。
“现在不觉得了吧?”江驰低头看着苏晚,眼神里满是爱意。
“嗯,不觉得了。”苏晚靠在江驰的怀里,感受着肚子里宝宝的胎动,心里满是期待。
夏夜晚风再次吹过,带着香樟树的清香,带着幸福的味道。苏晚知道,她的故事还在继续,未来会有更多的温暖和美好,等着她和江驰一起去创造,一起去守护。
那些关于青春的遗憾,关于过往的误会,都已经成为了生命中最珍贵的养分,滋养着她成长,让她懂得了珍惜,懂得了爱。而夏夜晚风里的来日方长,才是她此生最想要的幸福。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