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灼日裂玄冰,朔气连云铁马腾。
二十青锋辞玉阙,三千虎旅出龙城。
黄沙漫卷雕弓满,赤焰横飞虏阵崩。
一箭天山传捷后,鸣镝收鞘暮烟澄。
月落平原,胡杨树在茫茫星空下放哨。
小狗叹气,思君心切。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
行军帐中,柳喆观许久未睡,身处大漠,他却忽然想到行加冠之礼那日登临——沈兄悄悄地蒙上了我的眼睛,再让我睁开——登临的意义是,低头的光依附上升的阴影。
沈惇同样未睡,想到飞騊上刚加冠的少年,想到那碗热气腾腾的羊肉面,想到喆观承诺“长大成人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和承昭兄旗鼓相当”。这是二十岁的柳慎第一次随父出征,其意之盛,流金岁月,满怀壮志,将扬我大炎青春之气。沈惇知道,他的喆观没有留在戋州不去塞外的道理,虎贲(ben)之代,举(攻克)地千里才是使命。
沈惇忽然理解了父母,洵州遭遇的疫病、瘴霾、洪暴……父母只能凭借几封书信,想象孩子的声音。眼下,倒成了承昭在京城辇下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大漠的清晨,天边泛起一抹鱼肚白,微弱的光线穿透了漫天的黄沙,映照在无垠的沙海之上。大炎军队气势如虹,马蹄声如响雷,战旗猎猎作响,浩浩荡荡的队伍在沙丘间穿行,扬起漫天尘土。
柳喆观身着银白战甲,腰悬长剑,跨下是乌黑如墨的飞騊,英姿飒爽,意气风发。他随父亲柳钊出征,心中满是壮志豪情,渴望在这大漠之上,一展身手,为大炎立下赫赫战功。
大军行至一处沙丘高地,大将刘可厚勒住缰绳,高声说道:“敌军就在前方,诸位将士,今日一战,定要杀得他们片甲不留!”战鼓声骤然响起,震天动地,士兵们热血沸腾,纷纷拔出刀剑,高声呐喊。
柳钊一马当先,挥舞着长枪,直冲敌阵。柳喆观紧随其后,他手握长剑,剑锋寒光闪烁,眼中满是战意。战马奔腾,如离弦之箭,冲向敌军。敌军见大炎军队来势汹汹,纷纷举刀相迎。柳喆观长剑一挥,剑气如虹,瞬间斩落一名敌军的头颅。他策马冲入敌阵,剑光闪烁,所到之处,敌军纷纷倒下。
他看到一名敌军将领挥舞着大刀,冲向父亲柳钊。柳喆观心中一紧,大喝一声,策马冲向那名将领。战马奔腾,如风驰电掣,瞬间来到那将领身前。柳喆观长剑一挥,剑锋如闪电,直取那将领的咽喉。那将领挥刀抵挡,却被柳喆观的剑势所逼,连连后退。柳喆观趁势而上,剑锋一转,刺入那将领的胸膛。那将领惨叫一声,倒在地上,再无声息。
柳喆观回身一看,父亲柳钊正与数名敌军缠斗。他心中焦急,冲向父亲,挥剑斩杀围攻的敌军。柳钊见儿子前来相助,心中欣慰,挥枪将一名敌军挑落马下。父子二人并肩作战,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
此时,刘可厚率领大军冲入敌阵,战鼓声震天,士兵们如潮水般涌来,将敌军淹没。敌军虽顽强抵抗,但在大炎军队的猛烈攻击下,渐渐不支。柳喆观策马驰骋,长剑如飞,斩杀无数敌军。他的战马在沙地上留下一道道深深的蹄印,每一道都伴随着敌军的惨叫声。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敌军终于溃败。大炎军队高声欢呼,庆祝胜利。柳喆观勒住战马,环顾四周,战场上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沙地。他心中虽有杀戮的快感,但也感到一丝悲凉。战争,终究是残酷的。柳慎恍惚想到儿时在母亲郦莺怀里听到的“古时名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你的父亲……”
柳钊来到柳喆观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今日一战,不愧为我柳家的子孙。”
闻言,柳喆观回神,微微一笑,说道:“父亲,孩儿只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力。今日之战,全赖父亲和刘将军的指挥,以及众将士的英勇奋战。”柳钊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刘可厚策马而来,说道:“今日一战,大炎军队威震四方,敌军再也不敢小瞧我们。柳公子,你今日的表现,让我刮目相看。”
柳喆观抱拳:“刘将军过奖了,今日之战全赖将军的英明指挥。”
太阳渐渐升起,阳光洒在大漠之上,驱散了战场上的血腥气息。
夜幕降临,大漠之上,星辰如碎钻般点缀在深邃的夜空。军帐中,灯火摇曳,映照出柳钊、柳喆观和刘可厚三人的身影。他们围坐在一起,面前铺着一幅巨大的地图,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敌我双方的位置和行军路线。
柳钊端坐在主位,目光如炬,扫视着地图上的每一个细节。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今日之战,敌军虽已溃败,但其主力尚未全灭。若不趁此机会一网打尽,只怕他们重整旗鼓,后患无穷。”他用手指轻轻敲击着地图,发出清脆的声响,“我们必须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发动最后一击。”
刘可厚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敌军溃败之后,必然四散奔逃,但他们的粮草和辎重必定还在营地之中。我们可以派一支精兵,先行切断他们的退路,再从后方包抄,形成合围之势。”
柳喆观目光灼灼,他拿起一支木炭,在地图上画出一条弧线:“利用大漠的地形,将他们引入沙丘之中。那里地势复杂,敌军不熟悉地形,我们却可以凭借地形优势,将其各个击破。”他抬起头,眼中满是自信,“而且,我们可以利用夜色掩护,发动突袭,让他们措手不及。”
柳钊赞许地看着儿子,微微点头:“慎儿所言甚是。大漠之夜,风沙漫天,正是我们发动突袭的绝佳时机。敌军溃败之后,士气低落,必然不会防备我们的夜袭。”
刘可厚沉吟片刻,补充道:“还需防备敌军中有诈。他们或许会故意示弱,引诱我们深入,再设伏反击。因此,我们的兵力部署必须谨慎,既要形成合围之势,又要留有余地,以防不测。”
柳钊微微一笑,拿起一支羽扇,轻轻挥动:“我军今日大胜,士气正盛。而敌军溃败之后,必然人心惶惶。我们只需精心布置,定能将他们一网打尽。”他用羽扇轻轻敲击着地图,“刘将军,你率主力从正面进攻,吸引敌军注意力。喆观,你带领一支轻骑兵,绕到敌军后方,切断他们的退路。我则率中军居中策应,随时准备支援。”
刘可厚和柳喆观对视一眼,齐声应道:“遵命!”
柳钊站起身,目光如炬,扫视着二人:“此战关乎我军能否全歼敌军,关乎大炎的安危。你们务必小心谨慎,不可轻敌。记住,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将敌军彻底消灭!”
柳喆观和刘可厚齐齐起身,抱拳领命。柳喆观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父亲、刘将军,我定不负所托,定将敌军一网打尽!”
刘可厚也朗声说道:“末将愿为大炎效力,不灭敌军,誓不罢休!”
三人走出军帐,夜风凛冽,吹得战旗猎猎作响。远处,大漠的星空下,沙丘起伏,仿佛隐藏着无尽的杀机。
按照既定策略,刘可厚率主力部队从正面发起猛烈进攻,使其陷入混乱。与此同时,柳喆观带领轻骑兵绕至敌军后方切断其退路,形成前后夹击之势。柳钊则率中军居中策应,确保整个作战计划的顺利推进。
大炎军队凭借对地形的熟悉以及夜色的掩护,迅速占据主动。敌军溃败之后士气低落,面对大炎军队的突然袭击,毫无还手之力。柳喆观带领的轻骑兵如风驰电掣般穿梭于沙丘之间,将敌军分割包围,逐一击破。刘可厚的主力部队则从正面施压,不断压缩敌军的生存空间。
一夜激战,敌军溃败,尽皆伏诛,大炎军威震四方,士气如虹。当太阳从沙丘后缓缓升起,战场上的硝烟渐渐散去,大炎军队的战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宣告着这场胜利的辉煌。
刘可厚环顾左右,沉声说道:“敌军已灭,我军当鸣金收兵,整军回营,休整待命。”柳喆观点头称是,刘将军随即传令,命各部将领整点兵马,清理战场,搜罗敌军遗落之粮草、器械,以充军用。
随着一声声悠长的号角声响起,大炎军开始有序撤退。战鼓不再擂动,取而代之的是清脆的金鸣之声,回荡在这片刚刚经历过战火洗礼的大漠之上。将士们纷纷收起刀剑,翻身上马,沿着来时的路,缓缓向营地进发。
山虚弓响彻,地迥角声长。
营地之中,早有士兵列队迎接。柳钊勒住缰绳,高声说道:“今日之战,我军大胜,全赖诸位将士奋勇杀敌。此战之后,我当向朝廷请功,为诸位将士请赏。”众将士听闻此言,皆欢呼雀跃,士气愈发高涨。
自早春出征,至夏末凯旋,大炎军历经数月鏖战,终于将敌军彻底击溃,边境重归安宁。柳钊、刘可厚等将领率军班师回朝,而柳喆观心中最为牵挂的,便是将这捷报亲手交给沈承昭。他与将士们在大漠中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也见证了无数生死离别。这场胜利来之不易,每一寸土地的收复,都凝聚着将士们的鲜血与汗水。
这场胜利不仅是对大炎的守护,更是对沈承昭的承诺。
他知道,沈承昭一直在等待他的消息,而他也不愿让他久等。
小狗知道,这次大捷,皇帝必定会封官加爵,但他不稀罕天子赉(lai)赠,小狗只要与承昭兄星月为贺,河山作礼。
辇下消息断,愁坐正书空(晋人殷浩之典)
李陵赠别苏武的诗句“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
下一章有新角色出场,沈惇娘家人,也是助攻之一。
顺带搞点颜色。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登楼揽镜清秋路,铁马冰河入梦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