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小楼春 > 第10章 钱氏

第10章 钱氏

李氏见元老爷走了,又朝着地下扔了几个茶杯,砸了摆在小方桌上的花瓶,这才作罢。

李氏的陪房妈妈进来,见她又是摔东西又是哭,忙去问缘故,却听她很恨道,“那贱人如何了”。

陪房便知道是什么事情了,她小心翼翼道,“人还在闵州那边的庄子上呢,听夫人的吩咐,给她干最苦的活,吃糠咽菜,生不如死”。李氏又骂了几句贱人,方才消气。

这个被李氏咒骂的女人姓钱,原本是个庄户人家的好姑娘,及笄以后,嫁给了镇上开绸缎庄的老板元老七。

元老七是个诨名,因没念过书,没有学名,父母又早早没了,他没个大名,族里便都叫他元老七。

这男人是闵州大户元家的一个远亲,称呼元家这一辈的独子元大爷一句堂哥。婚后二人倒也恩爱,很快就生下一个儿子,起名元盛。

儿子三岁多的时候,钱氏又有身孕了,但是有一日突然来了人跟她说,她丈夫溺死了,尸骨无存。

钱氏忍着莫大的哀痛,替丈夫操办了丧事。又过了几日,她的儿子元盛也被贼给偷走了。

钱氏几乎绝望,但是为了肚子里的孩子,她住到了娘家父亲那里,一心一意将孩子生下来。

一朝分娩,她生下一个女儿,钱氏给女儿起名元阿婉。

生下阿婉不到半年,钱氏一边经营丈夫留下的绸缎庄,一边拉扯女儿,有父亲的帮衬,日子也是顺心顺意。

可好日子过了不到半年,有一日钱氏去邻县进货回来,途中被几个高大婆子捂着嘴,拐到一处庄子上。

从此动辄遭人打骂,吃不饱,穿不暖,唯有一双儿女,是她活下去唯一的动力。

当然,钱氏不知道,她那个已经溺死的丈夫,实际上改头换面,摇身一变成了元大爷,成了他那个高不可攀的“堂哥”,还在她刚刚丧夫之痛时,吹锣打鼓,欢欢喜喜迎娶了李氏进门。

原来,在元家说好和李家的亲事后不久,元大爷便意外溺毙了,李家是世家大族,元家靠着几大船的聘礼,才说动李家嫁女。

如今新郎官没了,又是家中的独子,因此元家急需一个替代品。

而元老七,父母双亡,懦弱无能,年岁和相貌上又和元大爷相仿,于是元家狸猫换太子,竟是将溺死的人说成是元老七,真正的元老七则套上喜服,娶了李氏入门。

婚后元老七舍不得儿子,于是叫人把孩子偷了来,交给李氏养着,只撒谎说是家中丫鬟趁着他酒后爬床生的。

当然,纸包不住火,李氏一年后就知道了实情,她几乎气晕过去,又无法把气撒在丈夫头上,就只能叫人绑了无辜的钱氏,百般折磨以泄心头之恨。

这些事,元将彦和元玉婉是不知道的,元将彦一直以为自己是爬床的姨娘所生,元玉婉则是直到被元家接回,才知道自己是大户人家的女儿。

外祖告诉她,她父亲是开绸缎庄的,但是元家说,那是她娘没脸说她是个靠勾引主人家的下人生养的,于是胡乱编了个爹出来。

外祖已死,元玉婉无处求证,但是她和元家几个姐妹样貌几分的相似,又似乎是坐实了这事。

于是,元玉婉进了元家,从此被冷落,欺负,一天天苦捱着,似乎只有嫁给宋怀安之后,她才终于能松口气,不必提心吊胆活着。

好在,宋怀安待她很好。

这一日用过了早饭,趁着日头还没有毒起来,元玉婉便带着福儿出门了。

她去了临街的一处茶铺,旁边是卖杏浆的,她见宋怀安还没来,索性站在杏浆挑子面前,问小贩买一碗来喝。

小贩见她喜欢,又吹嘘起来,说自己的手艺满京城也是头一个,不然他如何能在如意茶楼前支起铺子,还不是因为茶楼里的贵人们也喜欢这一口。

如意茶楼是京中富庶人家才消受的起,就在元玉婉身后,她和宋怀安自然去不起如意茶楼,就只能到对面的茶铺里坐坐。

元玉婉只顾贪喝杏浆,她不知道,今日戚肃言也在如意茶楼,就在二楼的雅座,临窗望下去,正好将元玉婉这个人纳入眼底。

她今日细细打扮过,这身衣裳是她为数不多拿得出手的,月白色的上衣,下身是水青色的裙子,裙摆绣着几只翻飞的蝴蝶。

元玉婉简单挽了个发髻,又簪了一只青玉步摇在鬓边,脑后还别了朵新开的秋海棠,立在那里,整个人都带着一股水乡朦胧的雾气。

过了一会儿,有个年轻男子过来了,那似乎就是元玉婉在等的人,因为她微微仰着脸,在对那男人笑。

笑完了,她指着小贩装杏浆的挑子,似乎是想再买一碗,却被那男子拒绝了,她因此有些不高兴,低垂着眼睛不去看那人。

那人许是见她恼了,便从怀里掏出个小玩意来哄她,戚肃言看见,那是一支珍珠步摇。并不是在什么首饰铺子里买的,因为连匣子都没有,也不像是什么上等货色。

可是元玉婉很喜欢的样子,她脸上露出爱惜的神情,轻轻晃了晃那珠子,也许是很喜欢珍珠吧,戚肃言想。

接着,两个人便进茶铺里了,戚肃言收回了视线,没再去看。

日头毒起来的时候,有个小丫头进了对面的茶铺,不到一刻钟,元玉婉便和那男子一道出来了。

她在门口与那人道别,随后上了元家的马车。至于那男人呢,过了会儿,随从来报,说那男人去了勾栏院,一进门便搂着里头的红馆,心肝儿肉地喊,二人轻车熟路,竟像是老相好一般。

戚肃言修长的手指把玩着天青色的茶盏,没说什么,只叫随从去楼下买碗杏浆上来。

戚肃言喝了一口,冷的,这天气喝下去难免太寒凉,并不算是特别甜,却带着一股温厚的回甘。他放下了碗,到底还是个小姑娘呢,贪凉。

没过几日,封戚肃言为晋国公的旨意便下来了,一时间,戚家的门槛几乎被人踏破。

那时又正是秋海棠盛放的季节,戚肃言府中又正好有个海棠苑,于是借着这个名头,他于半月后办了场赏花宴,只请了家中亲族和故交好友。

所以当元家收到请帖的时候,夫妇两个竟是好半天没反应过来,待回过神来又是翻来覆去地看,又是着急忙慌招呼送帖子的小厮上座看茶,一时间竟不知道要做什么了。

好久后,夫妻两个对着那张帖子,还是说不出话来,还是李氏先开口,“到底是我的玉宁有出息,如今都知道,咱们家和戚家是姻亲呢,瞧瞧,这是什么,这是我儿子的登天梯啊”,说完又吩咐一旁的婆子,

“去找大少爷,叫他找人牢牢看住了三少爷的院子,不叫这孽障有出去鬼混的机会。再叫大少爷仔仔细细教三少爷的规矩,一言一行,不能有半点的错。再去找京城里顶好的绸缎庄和首饰行来,给家里那些姑娘一人扯一身新衣裳,再打几件像样的首饰。戚五爷如今是国公爷,想来他的宴上净是世家大族,得让我们家的姑娘们都漂漂亮亮的才行”。

最后才转向元老爷,“看吧,若不是我的玉宁,你有几个脸,能去如今国公爷的赏花宴。靠着你前头那个死鬼老婆,你能吗”。元老爷只讪笑几声,一句话也不敢说。

不过托这事情的福,元玉婉也得了新衣裳,这赏花宴是万万不敢推脱的,那天正巧还是元玉婉的生辰,她想着若回来得早,还能吃上一碗生辰面。

出发去戚府那天,元玉婉将戚肃言的玉佩包在帕子里,预备着还给他。

赏花宴办在戚肃言自己的府邸里面,并不是元玉婉借住过的那个戚宅,如今她和几个妹妹挤在一处车里,听时不时有小小的惊呼声。

男女眷从不同地方进府,有个妹妹掀开帘子,看前头下马车的女眷,竟是珠光宝气,贵不可言,想来都是京城里高高在上的贵妇人们。她被那些夫人头上硕大的珍珠宝石闪了眼,缩回来暗自咋舌。

等女眷们以此进了后宅,却发现,戚府里操持事物的是个四十多的婆子,那婆子相貌平平,却有一双锐利的三角眼,透出精明强干的模样来。

有贵妇上前笑盈盈和婆子搭话,只叫她刘妈妈。贵妇是如今内阁首辅程阁老的儿媳,程阁老年岁大了,整日便在家中怡情花鸟,朝堂中的事情就都甩手给了戚肃言。

不过他和戚肃言的关系倒是很好,所以今日赏花宴,就叫掌着中馈的管家儿媳带着儿孙一道来了。

因为戚肃言和程家关系好,程家的儿媳便也认识这位刘妈妈,对她客客气气的。

原来刘妈妈是早年逃难去边疆的,她原本是富庶人家的管事妈妈,一朝落难,家中人都没了,剩下她孤身一个人去了边疆。

在边塞,刘妈妈被戚肃言所救,从此便忠心耿耿待在戚肃言身边操持内务,还教过当年行事作风尚且稚嫩的王妃不少管家的经验之谈,如今王妃做了皇后,因着这短暂的师徒缘分,赏给刘妈妈不少金银。

因此,虽说刘妈妈只是个管事妈妈,但是京中那些知道底细的贵妇,对她都是礼待。

她倒真是有能力的,这样繁杂的事情,叫她办得井井有条。

成婚的妇人们在一处聊天,而未嫁人的姑娘们在另一处。

这海棠苑不算小,其中亭台楼阁,一处一景,三三两两的,都是熟识的姑娘们在一处。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婚内上瘾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