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家走的那天是个天气极晴朗的日子。
隋家大太太带着一行人站在码头边上,小沈氏带着几个姑娘坐在马车里,马车到了地方,小沈氏遥遥透过车窗外瞧见隋家的马车停在前面。
璎珞扶着小沈氏下了车,明行络,明行可和明行葵在后面一辆,有随车的婆子轻轻扣车:“到地方了,请姑娘们下车。”
青山扶着明行葵,前头的明行可刚下去,一旁的嬷嬷便紧接着递上一顶帷帽:“三姑娘别忘了这个。”
明行可没趣的撇撇嘴:“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又要戴上这个,看什么都看不清……”
话虽如此,可明行可依旧接过那顶帷帽戴在头上,透白色的纱挡在眼前,明行可扬头,明行葵能瞧见白纱下的一双眼睛。
“你瞧得见我呀?”明行可瞧着明行葵只笑。
明行葵笑道:“模模糊糊的,哪里瞧的清。”
明行络个子高一些,站在小沈氏身后格外出挑,她早已戴上白纱帷帽,听见身后妹妹们的说话声稍稍撇头一瞧。
明行络一身水蓝色的裙子,外头罩着豆蔻紫的纱衣,头顶乌黑的发上簪着细细的珠串和绒花,她本来就漂亮,个子又高,一转过头来,便是明行可也愣了愣,开口道:“……二姐姐,真是漂亮。”
明行葵也怔了怔,点头。
明行络听见这话,也一笑,白纱帷帽中见半张脸,明媚无比。
*
码头上,隋家大太太远远见了小沈氏,眼里都笑了起来:“原先来说,你们一家出来一趟浩浩荡荡的,又有几位姑娘跟着,不方便。谁承想,你还是来了。”
小沈氏见了隋家大太太也高兴:“怎么能不来,便是多远,都要来送一送。”
隋家大太太站着和小沈氏说话,身后跟着的几个孩子纷纷上前给小沈氏行礼问安。
小沈氏一一应了,又转身吩咐全嬷嬷,眼里瞧着隋家大太太:“预备了些东西,若是姐姐不嫌弃,便一应带着吧。”
全嬷嬷拍手喊了婆子,另有婆子带了几箱子东西。
隋家大太太眼里都是笑,还掺着几分哽咽:“想不到你还这样为我着想,真是有劳妹妹了。”
小沈氏拿了帕子递给她,又遥遥往她身后一瞧:“姐姐迢迢千里来了,我们又聊的投机,说起话来也不一般,我自从出了闺之后,还是少有的同旁人这样说那么多的话,心里头也畅快。”
隋家大太太眼中含着薄泪,有些不好意思的接过小沈氏的帕子,捎带擦拭了一下眼角又笑道:“既如此,我也不跟你假客气了!以后,你们家哥儿和姑娘们若是来陇原,要早早的同我告知一声,包在我身上了,你拿我当姐姐,我心里也当你是妹妹,我们之间不必客气。”
小沈氏也笑了,盈盈点头,看着隋家大太太身后站着的人,隋家哥儿,隋家姑娘,唯独不见隋先生。
“我还有一事想求姐姐。”小沈氏笑了,上前握了隋家大太太的手,“我们家几个姑娘都是多亏了隋先生多多照拂,如今各个都同从前不一样了,如今一去,两家分离,南北之间竟不知道多久才能再见一面了……可否能让我们家姑娘们再同先生致谢一番呢。”
“这倒不是什么难事。”隋家大太太一笑,倾身往后去问身旁的丫头,“你去问问表姑娘,就说明家大太太带着几个姑娘们,想同她再说说话。”
身旁丫头立即应了,转身走向身后的马车旁,不一会又回来了,手里还捧了个精致的小匣子。
那丫头一脸歉意,先是看了隋家大太太一眼又缓缓开口:“表姑娘说不必了,虽说日后天南海北的,可有缘定然会再相见的,表姑娘说过些日子等到了地方,要给贵府的三姑娘写信。”
那丫头说罢,捧着那个小匣子又开口:“表姑娘说师徒一场,又蒙明老爷和太太器重,这才放心将几个姑娘们都交给她。这是表姑娘给贵府的哥儿和三位姑娘的一点心意,请收下。”
小沈氏没想到隋先生还预备了礼,又听隋家丫头一口气说了那么多的话,又看了看隋家后面马车,心里头也难免有些触动。
陇原那样远,几个姑娘到底不比哥儿,日后可以走动。
今日一别,又何时能谈得上再见呢。
便是小沈氏,虽然这么些日子没同隋先生打过多少照面,可终究是在一个地方住着,难免有些难过。
小沈氏谢过,命身后的全嬷嬷收了匣子。
明行可听见了这些话,脸上不知不觉挂了泪,还不肯拿帕子去擦,怕被人瞧见了。
明行葵上前揽了明行可的肩膀,轻轻安慰她。
小沈氏和隋家大太太说了好一会子话,明行葵稍稍往前面站了站,只见站在隋家大太太身后的一个人影格外熟悉。
她抬眼一瞧,只见许久不见的隋迟站在在后面,依旧是一眼让人寻不见的模样,可明行葵有意寻他,偏偏一眼就瞧见了。
隋迟站在一旁,放空了眼不知道在想什么,半晌察觉到一道视线,抬眸瞥眼,正好和明行葵对上目光。
目光凌冽又冷漠。
明行葵却不怕,只觉得有趣,只想着不能抬手冲他挥一挥。
隋迟见着明行葵费力的挤到前面,探了半个头瞧着自己,脸上带着笑,偏偏那笑意干净,没有任何表达,似乎只是单纯的想看看自己。
隋迟其实一直不明白明家这位姑娘为何会对自己一来二去的如此热情,只是每每见着她都觉得可爱,又有几分无措和不适应。
他似乎早已习惯了旁人同他交流,接近也好,都是为了什么缘故,他从未想过有人接近他,对他热情是没原因的。
隋迟想到这,也平了嘴角,露出一个浅浅的笑,又有些冲动想要张手挥一挥,却又按耐住了自己这莫名其妙的想法。
这种种举动落在明行葵眼里却无比生硬,明行葵笑了,只觉得那么高个子的人,怎么那么变扭,说不出的奇怪,明明瞧着他,只觉得他还是挺高兴的,却又要强迫自己按耐住自己的情绪和想法。
明行葵不知不觉笑起来,耳边听见小沈氏和隋家大太太说完了话,隋家大太太吩咐身边的丫头递了礼,又转身带着隋家的子女们往后走了。
明行葵这才意识到,他们这是要走了。
小沈氏站在原地看着隋家一行人上了轿子,往前方码头等待已久的船边走去。
隋家几个姑娘也戴着帷帽,三个人站在一处,分不清谁是谁。
不知道是谁先挥了手,又连声喊着“保重啊。”
明行可也忍住,忙抬手向她们挥去:“保重,保重!”
小沈氏眼角有些湿润,拿帕子擦了擦。
明行葵一边挥了手,一个晃神看见隋迟举了手,稍稍晃了晃,又忙放下了手,没再看一眼,转身上了轿子。
明行葵多年后依稀记得那一日,那天碧蓝的天,以及远处波光粼粼的海面,前方一行人渐渐远去和不知是否能再次见面的心情。
这些她以为的偶然,似乎都是冥冥之中的命中注定。
她的人生不知不觉,就像初春荡入湖水中的柳条,缓缓浅浅的在这个世上留下终属于自己的一道又一道痕迹。
*
等回了明园,小沈氏只觉得头晕,遣了明行络,明行可和明行葵便回了鸳鸯厅。
璎珞手指尖沾了些清凉膏正轻轻给小沈氏揉着太阳穴。
“太太,这是云姨娘那日给的二姑娘的药方子。”符嬷嬷见小沈氏精神好些了,才拿出那方单子递到小沈氏眼前。
“既是方子开了,你到外面抓药便是,又拿给我做什么?”小沈氏瞧着符嬷嬷,眼里有些疑惑。
“方子有些不一样,我想还是请太太瞧一瞧为好。”符嬷嬷坚持道。
小沈氏皱着眉,一手拿了那几张方子翻了翻,原本就皱的眉头越来越紧蹙:“雄黄,朱砂,珍珠……阿胶……”
璎珞听了开了口:“这方子不像是二姑娘常用的,是不是加了什么?”
符嬷嬷点点头:“就是云姨娘加了什么,所以才想请太太拿个主意。”
“这不像是治寒症的,倒像是美容养颜的。”小沈氏道。
符嬷嬷道:“我去问云姨娘要二姑娘的药方子,云姨娘将这一张塞在最下面,喊了春红给我的。”
“近日行络的身子怎么样?”小沈氏道。
“上回大夫来,才瞧过。”符嬷嬷回道,“还是同从前一样的,二姑娘的病是从小落下的,没法根治全的,二姑娘本身便有寒症,年年寒冬腊月本就是寒症易发的时,眼下三月开春,正是身子慢慢好转的时候。”
“这便好。”小沈氏舒了口气,一面摆摆手,示意璎珞不必再揉了,转脸对符嬷嬷吩咐道,“拿了这方子先递到惠民局找大夫瞧一瞧,若是瞧了没什么事情,便照例按着上面的方子抓。”
符嬷嬷应了。
“还有,请大夫来给行络瞧一瞧。”小沈氏忙道。
“太太,这恐怕不好,二姑娘虽然年纪还小,但没几年也是大姑娘了,况且二姑娘素来脸薄,怕是太太请了,二姑娘也不愿意露面。”符嬷嬷犹豫道。
“行络的病一年一年都是如此,虽说是自小落下的病根,可若是又有了什么不好,可好早些医治,免得又落下旁的病根子。”小沈氏蹙眉道。
“我知道太太是担心二姑娘只是……”符嬷嬷自然明白小沈氏的心思,可若是真以明行络的性子,肯定是不会出碧白馆的大门的。
璎珞听了话,细细想了道:“太太,大少爷院里一个叫香雨的丫头,她姥姥在台盘司里做活,听说会些医术,园里小丫头常常爱去找她瞧。要不让她来给二姑娘瞧一瞧?”
小沈氏道:“即使这样,便请她去看一看。”
璎珞应了,出去吩咐小丫头去找香雨的姥姥,璎珞前脚刚出去,符嬷嬷后脚便走出来了。
璎珞找小丫头吩咐完,又拿了几块糖给那小丫头吃。
“璎珞,等一等。”符嬷嬷上前道。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6章 第 66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