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士子们的期盼中,州解试的结果出来了。
郭彦过了州解试之后,又以极好的省试成绩进入殿试。在殿试中,他表现得虽然算不上特别出众,但也可圈可点,最后被点为二甲三十一名,赐进士出身。
这届的主考官是宋可颐,如此一来,郭彦也算是宋可颐门生了。
郭彦和尹希找了个机会去宋家拜访,见过了第一次州解试时在明州碰到的那位夫人。
宋可颐的夫人姓周,周夫人记性极好,很快就想起了当年卖身葬父的事情,微微笑道:“当年我说这位小公子是士子的话,少不得还有碰面的机会,现下果然再见了。”
尹希再见周夫人有些感慨,道:“那日一别,却是三年多过去了。”
周夫人脸上却是历经世事的淡然,道:“你们也迟了三年才来到京城,不过无妨,来了总比没有来要好。”
尹希突然道:“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总觉得夫人瘦了点。”
卖身葬父的事情过后,她没有再与郭彦提起那件事,两人总有很多的事情要做,读书,学着管理家事和铺子,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缅怀过去。
但一个人的时候,她偶尔会想起只有一面之缘的那位夫人,以及那位夫人身上犹如青松一般的气质。
今日再见,周夫人身上气质依旧,但那种凛冽挺拔的感觉更甚。
周夫人一愣,含笑道:“应当是没有的,你这小娘子是错觉罢。”
笑容冲淡了她身上的气质,显得柔和许多。
尹希这才觉得兴许是自己错觉。
周夫人留他们吃饭,饭后周夫人听说尹希平日里爱好写字,叫她去自己书房,许久才离开。
回去的时候,周夫人道有空常来,尹希自是应了。
路上,尹希犹豫了一会道:“三郎,我希望以后能经常来周夫人这里,但不是以阁老门生的身份,而是以三年前那次见面的缘分。”
郭彦道:“自无不可,如果觉得我一同过来不方便的话,皎娘也可以一人前来。”
夫妻几年,他已经看出了尹希和周夫人的缘分,尹希早早没了生母,现在莫名觉得这位周夫人分外亲近,他只为尹希高兴。
尹希笑了笑。
进京城之后,她听说在这几年中,宋可颐原本仅有的一个儿子患病去世,蒙今上起复重用后,现在更类似于孤臣了。她没办法去评价改革者一生的得失,只是莫名觉得周夫人心中是孤独的。她想要和这位让她颇有好感的夫人多亲近亲近。
周夫人显然也喜欢尹希,尹希每次过去,她脸上的笑容都变多了。
宋可颐很少会出现,但对于郭彦的关照却没有少。郭彦一开始任翰林院编修,六年后调任道青县县令。
此时,郭彦二十七岁,尹希二十六岁,已经有了一儿一女。
道青县是一个富庶的沿海城市,早年显得不太起眼,近些年来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声名鹊起,宋可颐看到了机会,把这个机会给了郭彦。但临行的时候告诉郭彦,当地虽然经济发达,上缴国库的税银却总是比不上附近几个县,要郭彦关注一下这个问题。
郭彦和尹希事前讨论了数种可能,没有讨论出什么所以然,打算到了道青县见机行事。
到了之后,却没发现任何不妥当的地方,县丞县尉和当地的富户没几天就给郭彦夫妇安排了接风宴,宴会上宾主尽欢,其乐融融。
在道青县,尹希见到了许久不见的故人,郭家四娘郭柔。
郭柔自然是跟着当年宣阳城的县尉大人来到道青县的,当年的县尉如今是道青县的县丞,品级差不多,似她夫君这般不是通过科举出来做官的,一辈子也很难做到什么高位,只能背靠家族余荫做些副手官职。
尹希看到她的时候,她正在听其他夫人说话,穿着蓝色对襟褙子,头上戴一支镶玛瑙翡翠玉簪,露出来的手腕上有数个镯子,旁边站着一个乖巧的丫鬟。
她和少年时期相比已经有了很大不同,少年时期的她是谨慎小心的,如今却行事大方得体,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笑容,似乎泰山崩于前都不会让她改变脸色。
见尹希进来,夫人们都站起来,其中一位看起来就很是伶俐的夫人笑道:“尹夫人来得真巧,我们正在说道青县什么最好吃,有什么是第一次来最先要试的东西呢!”
见尹希第一眼就看向郭柔,那位夫人转了转眼珠道:“这是县丞夫人郭夫人,尹夫人认识?”
尹希看着郭柔。
郭柔笑道:“自然,说起来尹夫人还是我的嫂嫂,郭大人是我的庶兄。”
时人虽然嫡庶分明,但很少有人这般介绍的,在场夫人都是人精,一下子就知道了两人之间的关系。
尹希也笑道:“多年不见,能在这里看到四娘实在是让我意外。”
夫人们便转了话题,接着前面的话题说起道青县的美食。
宴会过后,尹希打听郭柔的现状,听说县丞原配所生的嫡子已经二十岁,娶了妻生了儿子,郭柔却一直没有孩子。不过县丞并不是什么**薰心之人,据说除了以前的侍妾,这些年来身边除了郭柔,也再无旁人。
又过了数日,适逢亡母祭日,尹希带着一双儿女去寺庙上香,在寺庙巧遇郭柔。
两人场面话说了几句,尹希接到小沙弥递来的纸条,郭柔约她在禅房一见。
尹希若有所思,让丫鬟看着儿女,观察了一下周围,见没有可疑的人才沿着小沙弥指的方向走过去。
路上静悄悄的,到了小沙弥所说的禅房,尹希站在门口犹豫了一下,轻轻敲了两下门。
里面传来郭柔的声音:“进来。”
尹希推开门,郭柔从蒲团上站起来,她轻轻关上门。
这时,郭柔才笑着说:“皎娘,好久未见,我还一度怀疑,此生我们都不一定再有见面的机会了。”
她的脸上,显现出少女时期才有的灿然笑意。
尹希也笑了,上前拉住她的手,道:“怎么会?虽然路途遥远,但总有碰面的机会,这不,我们就见面了。”
“是啊……”郭柔眼眶微微红了。
“听到新县令是三哥时,你不知道我有多高兴,我真替你高兴,皎娘。”郭柔看着尹希,眼中尽是真诚的笑意。
尹希心里酸酸的,不过她的性情一向都比较藏得住,当下只是从袖中掏出一个帕子,取笑道:“高兴就高兴,你哭什么?眼泪都把妆容弄花了。”
郭柔接过帕子下意识想要擦眼睛,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流泪,更谈不上弄花妆容,气得把手帕摔到尹希手上,道:“你这人这么多年不见,还是老样子!”
尹希笑起来,和郭柔一人坐到一个蒲团上,开始说这些年来发生的事情。
“听说你已经有了一儿一女?孩子可听话?”郭柔关心地问。
“还算听话,大的比较安静,女儿倒是比她哥哥活泼得多,平日里除了我谁都镇不住。”尹希说,她想起郭柔的现状,犹豫了一会问:“你这些年还好吗,四娘?”
郭柔眼中有微微的黯然一闪而逝,拍了拍尹希的手臂,笑道:“我没什么不好的,如今家里都是我说了算。”
尹希点点头,问出了自己的疑惑:“那……为什么没有孩子?”
她并不在乎旁人生不生孩子,只是在这里,女子没办法独自一人安身立命,郭柔作为继室,没有自己的亲生孩子更是身份尴尬。
郭柔冷道:“当年我刚嫁过去的时候不懂事,中了那恶毒继子的计,怀胎六月掉了……大夫说,兴许这辈子都没办法再有自己的孩儿了。”
尹希握紧了郭柔的手,心中闷闷的。
见尹希这样,郭柔笑道:“你不必这副表情,没孩儿也有没孩儿的好处,比如我现在行事都不用顾忌什么,谁要是给了我一分颜色,我一定还给他两分。”
她的嘴唇靠近尹希的耳朵,轻声说:“那继子现在娶的妻子是我的人,他欠我的一切,我会让他双倍还回来的。”
尹希点了点头,自己的眼眶也红了。
两人又说了一番话,郭柔道:“道青县远比你们看上去要复杂,你回去叮嘱三哥,千万不要轻易赴宴,平日里也不要吃他们送的东西。”
尹希心中一跳,问:“里面可是有什么门道?”
郭柔点点头:“这里常有一些外来的不明不白的船,前些年传进了一种使人吃了上瘾的东西,据说吃了就会听他们的话,前面两任知县都是栽在上面。”
尹希大吃一惊,她自然不相信会有这种东西,但她想到了什么,问:“那东西叫什么。”
“他们叫□□。”郭柔耳语般道。
尹希眉头越皱越紧,第一反应是问:“那我们上次赴宴吃的东西没问题吧?”
郭柔摇摇头,“上次是接风宴,他们要先看看你们是怎样的人,没那么快下手。”
尹希这才略安了心,随即道:“这可是祸国殃民的东西,道青县有这样的事,应该要彻查才行。”
郭柔连忙劝阻:“皎娘,你和三哥就先老老实实当这个官吧,恕我直言,你们现在根本没有管这件事情的实力。那天接风宴你们见到的道青县有头有脸的那几个,都是在京城有过硬关系的,就算是宋大人也不一定能扳倒他们。如果你们实在要管,也要等巡抚来视察再管。”
尹希担忧道:“那你告诉我这个,要不要紧?”
郭柔一笑,道:“只要你不出去宣扬是我告诉你的,便不要紧。”
两人俱笑起来。
郭彦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便真的依郭柔所说深居简出,除了公务平日里哪里都不去,别人愣是找不到下手的机会。直到三年后巡抚来道青县视察,才秘密禀报了□□的事情,把作恶的地头蛇拔除,烧毁了几个船舱的□□。
郭彦也因为这件事情受到嘉奖,补了个京城的缺。
回京之前,尹希与郭柔告别。
两人告别的场景并不伤春悲秋,这几年在道青县时常见面,虽然一般都是“巧遇”。
但回到京城的第一个晚上,尹希就梦见了年少的郭柔。
郭柔的脸上还有婴儿肥,笑起来眼里是纯粹的笑意,从外面回来硬要坐在她干净的床上,一点也不像十余年后的她,脸上是四平八稳的表情。
尹希醒来之后,发现枕巾湿了一小片。
用饭的时候,郭彦感觉到她情绪不高,问她怎么了。
尹希摇摇头,道:“没什么,夜深忽梦少年事罢了,那时候四娘还没出阁呢。”
郭彦以为她是为郭柔的现状担心,安慰了几句。
尹希没有过多解释,她心中怅然的,是那些回不去的时光。
但平心而论,她与郭柔,都已经在各自的赛道上尽己所能,走出了最好的一条路。
前路如何?自然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这个故事讲完了,明天开始是第三个故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3章 培养科举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